新能源并网消纳

搜索文档
“十四五”能源成就企业谈丨以电网高质量发展新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力赋能
国家能源局· 2025-09-18 09:58
以电网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为中国式现代化蓄力赋能 跨省跨区输电能力提升 30% 8 月 4 - 6 日,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三天创历史新高,最大负荷达 12.33 亿千瓦。 就在负荷屡创新高之时,一条条横跨南北东西的特高压工程正全速运转。从西部北部丰富的清洁能源基地到东中部人口密集的消费中心,这些 " 电 力高速公路 "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投运 "22 交 19 直 " 特高压工程 41 项,跨省跨区输电能力 较 " 十三五 " 末 提升了 30% 。今夏,国家电网加大 跨区跨省电力输送力度,最大输送电力超 2.25 亿千瓦,相当于 10 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正是这张日益坚强的骨干网架,在极端天气下支撑起 了巨大的负荷需求,有效缓解了区域用电紧张,让全国老百姓得以清凉度夏。 今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市场化交易电量达 24550 亿千瓦时,占总交易电量的 75.3% 。黑龙江的绿电跨越山海照亮天津的万家灯火,湖南的 水电千里奔流抵达湖北,新疆的光伏电 " 倒时差 " 点亮北京的夜晚,甘肃、青海、内蒙古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注入粤港澳大湾区 …… 跨省跨区 ...
甘肃新能源月发电量连续半年超80亿千瓦时
中国电力报· 2025-09-05 07:27
新能源发电量表现 - 1-8月甘肃省新能源发电量累计达651.13亿千瓦时 占总发电量比重39.62% [1] - 8月新能源单月发电量81亿千瓦时 连续6个月超80亿千瓦时 7月发电量95.99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1] - 预计2025年甘肃新能源累计发电量将突破1000亿千瓦时 [1] 电网系统优化措施 - 完成4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热电解耦 调峰深度达33% [1] - 梯级水电调峰能力达409万千瓦 同比增长20% [1] - 构建多元决策模型实施"一站一策"智能调度 提升新能源与储能控制效率 [2] 跨区域输电建设 - 形成"特高压直流+交流互联"外送格局 陇电入鲁工程投运4个月外送电量81.77亿千瓦时 [1] - 多条750千伏线路投运 陇电入浙、入川工程持续推进 [1] - 前三季度外送交易电量209.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1% 环比增长43.2% [2] 电力市场机制创新 - 创新"储能+调频+调峰"市场化模式 通过双边交易实现230万千瓦削峰填谷 [1] - 开展高频次跨省交易 午间外送电量达晚高峰3倍 [1] - 源储协同模式为全国提供先进实践经验 [2]
上海、重庆、浙江、福建实现100%消纳!
中国电力报· 2025-09-01 22:50
行业新闻 - 2025年7月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7.0%,1-7月累计为93.8%;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6.4%,1-7月累计为94.7% [4] - 多个地区风电和光伏利用率达100%,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重庆等 [4] - 中老电力标准合作委员会成立,系中国电力行业首个政府间标准化合作组织 [5] 企业新闻 - 南方电网发布电鸿物联操作系统3.0前瞻版,突破混合部署、实时内核等核心技术 [6] - 中电装备公司以14.21亿美元国际营业额位列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第60位,较上年提升12位 [8] - 大唐发电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71.93亿元,同比下降1.93%;归母净利润45.79亿元,同比上涨47.35%;拟派发中期股息0.055元/股,分红10.18亿元 [8] - 华电国际上半年营业收入599.53亿元,同比减少8.98%;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加13.15%;完成发电量1206.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41% [8] 地方新闻 - 东北首座具备周调节能力抽蓄电站开工,总投资116亿元,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连续满发小时数为10小时 [9] - 宁夏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达5048万千瓦,占比62.6%;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达614万千瓦/1293万千瓦时 [9] 国际新闻 - 也门胡塞武装向红海北部以色列油轮"猩红射线"号发射导弹,船员安全 [10]
大模型抢滩新能源,从喧嚣走向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10:43
行业动态 - 多款能源大模型集中面世 包括中国石油上线昆仑大模型APP 朗新科技集团发布"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 [1] - 能源行业成为最早尝试大模型应用的领域之一 大模型已在电网调度 煤电生产 核电运行等场景落地 [1] - 大模型逐步渗透至新能源预测 消纳 运维等环节 [1] 技术应用场景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大模型技术成熟度最高 产业落地最广的场景之一 作为电力交易基石 [2] - 传统物理模型和统计方法难以满足精准预测需求 谷歌DeepMind气象预测大模型可实现15天全球天气预报 华为 英伟达持续迭代气象大模型 [2] - 协鑫集团与北京大学 NVIDIA合作研发光伏功率预测大模型 使光伏发电量预测精度提升3至5个百分点 [2] - 大模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时分配新能源电力 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尺度上秒级匹配 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3] - 大模型基于发电量精准预测优化并网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抑制电力系统宽频振荡等问题 [3] - 远景智能推出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的风机故障检修虚拟专家 提升运维效率 [3] - AI模型深度分析设备运行数据 电网负荷 天气预报等海量数据 实现预测性维护 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 [3] - 大模型与无人机 摄像头等设备联动 结合视觉大模型应用于新能源设备巡检 [3] 技术路线分析 - 大模型出现前能源领域主要采用专用小模型 专注于特定场景如能源需求预测 智能电网管理等 [4] - 大模型凭借上下文理解 指令遵循 场景泛化等能力覆盖更广泛能源场景 包括新能源并网优化 电网稳定性提升 [5] - 宽频振荡风险分析等机理明确 数据量不大的业务仍适合采用专业小模型 可规避大模型高投资与幻觉风险 [5] - 时序大模型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中具有较大潜力 通过融合气象数据构建端对端架构 挖掘气象数据与出力特征匹配关系 [6] - 语言大模型在新能源领域成熟度较低 因能源行业缺乏现成训练数据 IT与OT系统数据分散标准不一 [7] - 工业场景需结合行业专家经验与AI算法 开发可靠可解释的工业AI模型 目前新能源电力与化工联合动态运行仍是行业空白 [7]
大模型抢滩新能源,从喧嚣走向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9 05:53
行业动态 - 能源行业大模型应用加速落地 中国石油上线昆仑大模型APP 朗新科技发布"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 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擎源"[1] - 工业场景存在数据高复杂度 结果低容错率和成本敏感性特点 此前AI大模型应用落地节奏相对较慢[1] - 能源行业成为最早尝试大模型应用的领域之一 大模型已在电网调度 煤电生产 核电运行等场景实现落地[1] 新能源功率预测 -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大模型技术成熟度最高 产业落地最广的场景之一 该预测是电力交易的基石[2] - 新能源发电存在随机性 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 威胁功率预测准确性 传统物理模型和统计方法难以满足精准预测需求[2] - 谷歌DeepMind气象预测大模型实现15天全球天气预报 华为 英伟达持续迭代气象大模型 协鑫集团光伏功率预测大模型使发电量预测精度提升3至5个百分点[2] 电网优化与消纳 - 大模型通过智能调度算法实时分配新能源电力 减少弃风弃光现象 南方电网实现百万平方公里尺度上秒级匹配 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3] - 基于新能源发电量精准预测优化并网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和动态调整抑制电力系统宽频振荡问题[3] 设备运维应用 - 远景智能推出基于生成式大模型的风机故障检修虚拟专家 智能调用行业精调小模型提升运维效率[3] - AI模型深度分析设备运行数据 电网负荷和天气预报数据 实现预测性维护 大幅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并降低运维成本[3] - 大模型与无人机 摄像头等设备联动 结合视觉大模型应用于新能源设备巡检领域[3] 技术路线对比 - 大模型出现前能源领域主要使用专用小模型 参数规模小且专注于特定场景问题解决[4] - 大模型凭借上下文理解 指令遵循和场景泛化能力覆盖更广泛能源场景 包括新能源并网优化和电网稳定性提升[5] - 宽频振荡风险分析等机理明确 数据量不大的业务仍适合使用专业小模型 可规避大模型高投资和幻觉风险[5] 时序大模型优势 - 时序大模型在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中具有较大潜力 可融合更多气象数据构建端对端架构体系[7] - 通过充分挖掘气象数据与新能源出力特征匹配关系 有望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并助力调度生产[7] 语言大模型挑战 - 语言大模型训练依赖数据储备 在新能源领域成熟度较低 能源行业缺乏现成训练数据[8] - 能源行业IT与OT系统长期分离导致数据分散标准不一 有效整合异构数据建立统一数据底座是应用基础难点[8] - 工业场景需要结合深厚工业机理知识 如何将专家经验与AI算法结合开发可靠可解释模型仍是行业空白[8]
2025年6月全国风电利用率公布
中国能源网· 2025-08-04 08:04
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 国家能源局公布2025年6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数据 旨在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和有序建设[1] - 全国风电利用率2025年6月为94.3% 1-6月累计为93.4% 光伏发电利用率2025年6月为95.4% 1-6月累计为94.3%[2] - 新能源利用率计算仅考虑系统原因受限电量 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通知要求执行[3] 地区风电利用率表现 -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重庆等地2025年6月风电利用率达100% 表现最优[2] - 西藏2025年6月风电利用率仅72.0% 1-6月累计69.8% 为全国最低[2] - 湖南2025年6月风电利用率82.4% 显著低于其1-6月累计95.5%的水平[2] 地区光伏发电利用率表现 - 上海 江苏 福建 重庆等地2025年6月光伏发电利用率达100% 表现突出[2] - 西藏2025年6月光伏发电利用率仅60.2% 1-6月累计66.1% 为全国最低[2] - 新疆2025年6月光伏发电利用率82.4% 青海83.0%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区域消纳能力差异 - 蒙西地区2025年6月光伏发电利用率91.3% 低于其风电利用率94.5%[2] - 吉林2025年6月光伏发电利用率异常值196.4% 数据可能存在统计误差[2] - 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 天津 浙江等新能源利用率普遍维持在95%以上较高水平[2]
居全国第4!宁夏储能装机规模达541万千瓦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5-26 10:10
宁夏绿电园区建设进展 - 宁夏54台统调煤电机组完成深调改造 平均调峰深度30.22% 最低调峰深度18% 总体调峰能力2038万千瓦 [1]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41万千瓦 居全国第4位 [1] - 牛首山100万千瓦抽蓄电站正在建设 500万千瓦已纳规抽蓄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1] 电网投资与规划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今明两年将投资65.56亿元 建成投运750千伏烽燧、天都山、西岭等工程 [3] - 推动5项750千伏重点工程增补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 [3] - 开展"十五五"电网规划研究 推动构建750千伏立体双环网 [3] 新能源项目进展 - 1376万千瓦绿电园区配套新能源项目纳入年度开发建设方案 [3] - 其中684万千瓦项目已评审确定接入系统方案 [3] - 中卫云基地5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于4月并网发电 [3] - 计划2025年底前累计并网971万千瓦 2026年6月前全部并网发电 [3] 储能项目动态 - 宁夏规模最大储能电站295MW/590MWh已并网 [4] - 新能源项目需配套建设或租赁电化学/压缩空气等储能设施 [4]
硅产业链新闻动态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 2025-05-08 08:29
阿特斯新一代N型高效组件 - 推出基于新一代N型电池技术的CS6.2系列组件,最高功率达660瓦,转换效率24.4%,计划2025年8月全球交付[1] - 通过五大技术创新提升发电量和收益:超细栅线印刷技术降低金属栅线遮光面积30%,先进烧结工艺提升开路电压10mV以上,背面多晶硅层结构优化使双面率提升至90%,新一代钝化技术降低发射极复合损失20%,SMBB Ultra技术减少电阻损耗[1] - 相较传统TOPCon组件,双面率最高提升至90%,温度系数优化至-0.28%/°C,系统平衡成本最多降低2%,平准化度电成本降幅高达5%[2] 晶澳内蒙古光伏一体化项目 - 总投资280亿元的全产业链低碳示范基地项目加速推进,占地2580亩[2] - 当前进展:B4组件车间已投产,生活区办公楼及部分宿舍已交付,20GW单晶切片车间计划6月15日安装192台单晶炉设备,10GW电池车间预计8月15日交付[3] - 规划建设30GW硅片、30GW拉晶、30GW电池、10GW组件及光伏辅材生产线,配套晶澳中央研究院,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整体投产[3] 隆基绿能战略合作与Hi-MO 9组件 - 与ENGIE、中国电建签订战略合作,将提供超1GW高效Hi-MO 9组件,标志BC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4] - Hi-MO 9组件功率高达670W,转换效率24.8%,采用HPBC 2.0技术,背接触设计提高光线吸收率,在恶劣环境下表现卓越[5] - 产品具有超低衰减表现,显著降低失效及火灾风险,在"隆基产品生命周期标准"和"灯塔工厂"工艺加持下适应严苛环境[5] 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 - 2025年3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3.6%,1-3月累计利用率为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