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霸权

搜索文档
中方对美芯片发起调查,国际风向开始变了
新浪财经· 2025-09-20 11:23
来源:杨门灼见 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要求在华经营的美国芯片企业,上交15%的 "芯片税",简直是明抢。 9月13日,中国商务部果断出手,对美国芯片霸权亮剑了—— 根据当天公布的两份公告显示,中方将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就美国相关措施 发起反歧视调查。 要知道,就在半年前,美国还威胁要 "全球禁用华为芯片"。 如今中国主动亮剑,背后藏着怎样的底气?这场科技博弈的风向,真的要变了吗? 国商务部大楼 【回看美国的 "对华封锁记":从自信到慌乱】 2018年美国政府先拿华为开刀,威胁断供芯片,想要阻挠新一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到了2025年,美国又干脆不许英伟达对华出售先进AI芯片,逼企业推出 "特供版"H20——性能砍半还敢 涨价,还指望中国客户买账? 可这套 "小院高墙" 玩脱了。短短几年间,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从95%暴跌到50%,美企在华芯片收入 逐年下跌。 这变脸速度,连西方媒体都看不下去,不得不感慨一句,"霸权主义的遮羞布,已经被扯掉了"。 中 伟达CEO黄仁勋 【中国反杀的三大底气:技术、市场和规则】 经过中方初步调查,已宣布英伟达违反了反垄断法,将对其进行下一步调查。 中国敢出 ...
特朗普给芯片企业‘下通牒’?加税逼建厂,全球科技要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9-05 03:21
特朗普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对未在美国建厂的半导体企业加征关税 在美投资企业可获得豁免 [1] - 一个月内第二次发出政策警告 8月曾威胁征收100%关税 [1] 美国半导体产业现状 - 美国芯片产能仅占全球12% 较1990年37%大幅下降 [3] - 中国占据全球42.3%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 [3] 企业财务影响 - 英伟达因类似政策计提55亿美元损失 [3] - 三大设备商年损失达10亿美元 [3] - 应用材料公司37%营收来自中国市场面临风险 [3] - GPU零部件关税使服务器成本上涨15% [4] 全球供应链格局 - 亚洲占据芯片产业主导地位 台湾制造晶圆 韩国负责封装 中国进行测试 美国专注设计 [4] - 三星西安工厂生产全球25%的存储芯片 [3] - 英特尔在俄亥俄州建厂获得关税豁免 [3] 产业运行成本影响 - 生产线单日停工损失达百万级别 [3] - 光刻机运输关税可能超过设备本身价值 [3] - 数据中心扩建计划因成本上涨而推迟 [4] 技术发展制约 - 关税政策给美国AI发展增加负担 [4] - 中国加速国产设备研发进程 [5] - 企业寻求规避方案和替代供应商 [5] 历史对比与产业规律 - 德州仪器指出90年代37%产能来自开放合作而非保护主义 [4] - 芯片产业依赖全球分工协作体系 [4] - 创新需要开放合作而非强制建厂 [5]
英特尔,失去的20年
半导体芯闻· 2025-08-21 10:26
英特尔衰退原因分析 - 20年前开始进行多项失败收购,集中在电信和无线技术领域,花费120亿美元但报酬为零甚至负数 [1] - 错失智能手机商机,停用Arm方案转向自行设计x86手机芯片,被评价为"重大策略失误",十年内未能成功 [1] - 管理不善导致新芯片时程一再延误,市占率流失,2021年芯片技术落后台积电和三星整整两代 [1] 英特尔复兴计划与挑战 - 2021年召回季辛格担任CEO,推出野心勃勃但昂贵的重夺芯片领导地位计划 [2] - 2024年董事会解雇季辛格,改任陈立武为CEO [2] - 获得美国政府《芯片与科学法案》最高80亿美元补助及贷款,但需达成里程碑才拨款 [2] - 分析师认为公司执行能力不足,负面看法如滚雪球般扩大 [3] 地缘政治与产业地位 - 作为唯一拥有美国本土先进芯片制造技术的公司,具有战略价值 [2] - 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两座新厂并获得补贴,但其最先进技术不会转移至美国 [5] - 行业分析师指出英特尔需证明交付能力,目前尚未达标 [5] 管理层变动与未来建议 - 前董事主张需要"新公司、新董事会与新CEO",建议分拆制造部门为独立公司 [3] - 陈立武若离职将面临继任者难寻问题,季辛格离职后董事会曾花费长时间寻找接替者 [3] - 川普政治因素增加管理层变动的不确定性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最快最有价值芯片过去八年仅在台湾与南韩生产 [2] - 台积电和三星成为主要技术领先者 [1] - 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试图重建本土半导体制造能力 [2]
OpenAI不再“All In”英伟达(NVDA.US) 转投谷歌(GOOGL.US)TPU破芯片霸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2:20
核心观点 - OpenAI首次采用谷歌TPU芯片构建产品 标志着供应商多元化战略启动 不再单一依赖英伟达GPU [1] - 谷歌云TPU租赁或降低OpenAI推理环节成本 可能成为英伟达GPU的廉价替代品 [1] - 此次合作反映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对手间的罕见协同 大摩认为将强化谷歌搜索业务地位并推动云业务估值达18倍以上 [1] 合作细节 - OpenAI通过谷歌云租赁TPU 但未获得最强大的TPU型号 谷歌保留先进版本用于内部Gemini模型开发 [1][2] - 谷歌TPU此前主要用于内部项目 现对外开放后已吸引苹果及Anthropic等OpenAI竞品公司 [2] 行业影响 - OpenAI长期为英伟达GPU最大采购方之一 此次转向可能改变AI芯片市场格局 [1] - 谷歌云服务接入OpenAI计算需求 显示云计算与AI硬件协同的商业化潜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