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行业复苏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艾睿CEO卸任!
芯世相· 2025-09-17 06:12
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 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 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 源链接等, 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艾睿电子 (Arrow Electr onics, 简称"艾睿") 于 当地时间9月16日宣布,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Sean Kerins 正式卸任,由董事会成员 William "Bill" Austen 临时接任 CEO 一职。 此次人事变动具体发生了什么,卸任以及临时接任的CEO是什么背景?艾睿今年以来的财务表现 又如何? 01 上任三年 艾睿CEO卸任 艾睿 于 当地时间9月16日宣布,公司董事会成员 William "Bill" Austen被任命为临时总裁兼首 席执行官,即日起生效。 William Austen 将接替 Sean Kerins,后者已于9月16日卸任公司董事、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职 务。 如今, Sean Kerins 在发给全球员工的内部邮件中写道:"在 Arrow Electronics 度过近18个精 彩的年头后,我决定卸任。能够领导这家伟大的公司,是我职业生涯中最荣耀的经历。"他特别感 谢了 Arrow 的员工、客户 ...
模拟芯片巨头TI、ADI,都在复苏,有啥差别?
芯世相· 2025-08-26 08:06
核心观点 - 模拟芯片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TI和ADI两大巨头营收均实现连续增长 但ADI增长更为强劲 主要得益于其产品结构聚焦高端市场、抗周期性强以及汽车市场的持续高增长 [3][6][7][12][21] - 两家公司在产品组合、终端市场结构、产能战略和财务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ADI采用轻资产高毛利策略 TI则通过高资本开支扩大自有产能以换取长期竞争力 [12][15][30][31][34][35] - 中国市场对两家公司均至关重要 ADI对中国市场依赖度更高且复苏更快 TI则规模更大且抗波动性更强 [26][27][28] 财务表现对比 - ADI 2025财年第三季度收入28.8亿美元 环比增长9% 同比增长25% 所有终端市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3][6] - TI 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44.5亿美元 环比增长9% 同比增长16% 除汽车外各核心市场均实现连续增长 [3][9][10] - ADI毛利率常年维持在70%左右 TI毛利率约60% 2025年第二季度为57.89% [15] - ADI 2024财年自由现金流31亿美元(占营收33%) TI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18亿美元 [30] 产品与市场结构 - ADI拥有75,000+个型号 主打高性能模拟/混合信号与电源产品 50%收入来自10年以上产品 抗周期性强 [12][15] - TI拥有80,000+个型号 产品线更广 2024财年营收156.4亿美元(ADI为94.3亿美元) 模拟业务占比78% 嵌入式业务占比16% [15] - ADI工业+汽车收入占比75%(2024财年) TI为69% 但TI消费电子占比约20% 更易受景气度波动影响 [18][20] - ADI汽车市场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8.5亿美元 同比增长22% TI汽车业务尚未完全复苏 二季度同比中个位数增长但环比下降 [21] 产能与资本策略 - ADI采用混合制造模式 50%前端制造自主 资本开支占比4%-6% 灵活性高 [30][31] - TI以自有产能为核心 2023-2025年平均年资本开支50亿美元 占2024财年营收32% 目标2025年末70%以上为自有12英寸产能 [31][34] - TI高资本投入策略短期压制自由现金流 但长期有利于毛利率和供应链安全 [30][35] 区域市场表现 - ADI中国营收占比23% 约21亿美元 中国市场引领其复苏 [26] - TI中国营收占比19% 约30亿美元 规模大于ADI 抗波动性更强 [27][28] 行业复苏态势 - 工业市场复苏带动行业回暖 国内模拟芯片厂商从2024年第四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持续增长 [37] - ADI现货需求于2024年第三季度率先回暖 TI现货市场整体仍偏弱 [22]
高通(QCOM.US)Q3财报引担忧!手机相关业务营收逊于预期 股价盘后应声下挫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0:26
核心财务表现 - 第三财季营收1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0%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6.2亿美元 [1] - 调整后净利润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5% 调整后每股收益2.77美元超预期2.72美元 [1] - CDMA技术集团营收8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 技术授权集团营收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4% [1] 业务部门表现 - 手机芯片业务营收63.28亿美元同比增长7% 低于分析师预期的64.8亿美元 [1][4] - 汽车芯片业务营收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 物联网业务营收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4% [1][4] - CDMA技术集团季度环比下降5% 技术授权集团季度环比基本持平 [2] 市场环境与竞争态势 - 苹果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逐步替代高通产品 目前仅用于低端机型iPhone 16e [6] - 德州仪器和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发布谨慎业绩展望 引发行业复苏担忧 [6] - 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103-111亿美元 其中CDMA技术集团营收90-96亿美元 技术授权集团营收12.5-14.5亿美元 [6] 历史财务趋势 - 手机芯片业务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 FQ3'25环比下降8.7% [4] - 汽车芯片业务保持强劲增长 FQ3'25同比增长21.3% 物联网业务同比增长23.7% [4] - 技术授权集团营收波动较大 FQ2'25曾环比下降14.1% [2]
模拟芯片巨头,逆势扩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4 00:46
行业现状 - 西北地区芯片制造商面临困境,通过裁员和缩减产量应对销售额大幅下降 [3] - 半导体行业经历计算机芯片需求周期性下滑,英特尔面临结构性危机 [4] - 经济衰退冲击ADI公司,去年销售额下降近25%,股价春季大幅下跌 [5] ADI公司战略与表现 - ADI公司逆势扩张,即将完成比弗顿工厂10亿美元扩建工程 [4] - 上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2%至26亿美元,可能预示行业更广泛复苏 [5] - 采用混合制造模式,结合内部工厂和外部合作伙伴网络增强供应链弹性 [9] 产能与投资 - 比弗顿工厂扩建将使洁净室面积扩大至118,000平方英尺(约11,000平方米) [8] - 180纳米及以上技术节点产品内部生产能力几乎翻倍 [8] - 总投资10%用于购置先进晶圆厂设备,提高效率并采用更环保化学品 [8] 人才发展 - ADI公司持续运行工人培训计划培养新员工,邻近半导体工厂已裁员数千人 [4] - 设立半导体先进制造大学(SAMU),提供8周课程培训半导体设备维护 [8] - 培训项目面向退伍军人、重返职场人员和现有操作员等多样化群体 [8] 可持续发展 - 工厂扩建后致力于将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75% [8] - 单位生产用水量计划减少约50% [8] 政府与政策 - 比弗顿工厂扩建符合《芯片制造与信息安全法案》(CHIPS Act)愿景 [8] - 俄勒冈州参议员认为此举巩固了半导体在硅林的地位并创造全州性经济影响 [8]
内存芯片,寒冬已过?
虎嗅APP· 2025-06-29 23:55
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市场尤其是内存芯片领域正释放复苏信号,包括DRAM和HBM市场价格回升、库存去化、订单恢复 [3] - 行业供需结构、产品组合与资本流向正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存储周期正以不同于以往的节奏启动 [26] 韩国DRAM出口激增 - 韩国DRAM出口额自2月起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3月增长27.8%,4月增长38%,5月增长36%,6月前20天增长25.5% [4] - 6月前20天韩国DRAM出口额达2.69万亿韩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6] - TrendForce预计第三季度通用型DRAM价格将上涨18%~23% [6] 三星DRAM业绩复苏 - 三星半导体部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达2万亿韩元,环比翻倍增长,主要归因于通用DRAM价格回升 [9] - 三星已向AMD供应HBM3E 12层芯片,但需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以站稳HBM市场 [9] - 今年以来三星股价上涨12.9%,走势明显改善 [9] DDR4与DDR5价格走势 - DDR4芯片现货均价达12.5美元,最高价触及24美元,而DDR5价格维持在6美元上下 [11] - 16Gb DDR4 3200芯片现货价格从5月23日的5.6美元上涨至6月20日的11.5美元,几近翻倍 [13] - DDR5 4800/5000芯片价格上涨9%至6美元左右 [13] 美光财报表现 - 季度营收达93亿美元,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36.6%,高于预期的88.6亿美元 [15] - 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高于预估的1.60美元,毛利率提升至39% [15] - HBM业务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50%,计划2025年底将HBM市场份额提升至23%~24% [15] SK海力士HBM表现 - SK海力士第一季度在全球DRAM市场份额达36%,高于三星的34%和美光的25% [17] - HBM领域占据70%市场份额,市值突破200万亿韩元(1470亿美元) [17] - 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9万亿韩元(66亿美元),下半年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10万亿韩元 [17]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相继宣布停产DDR4系列,转向DDR5与HBM [22] - HBM生产带来更高单位利润,厂商将传统产线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22] - 欧美关税政策不明促使终端厂商囤货避险,推高短期价格 [23] AI与HBM需求 - 英伟达预计"数十GW"的AI基础设施项目,每建设一个GW收入将在4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 [24] - 预计英伟达2025年GPU出货量达650万台,2026年达750万台,平均销售价格超40,000美元 [24] - HBM供不应求,存储厂商宣布HBM库存将在2025年之前售罄 [23]
ST和TI两大巨头:行业正在复苏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0:39
行业复苏信号 - 两大芯片巨头TI和ST在一季度业绩中均提到行业转向复苏 [2] - TI预测第二季度营收41.7亿至45.3亿美元 远超华尔街预期的41.2亿美元 [4] - ST预计第二季度营收27.1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6.2亿美元 [8] 德州仪器(TI)动态 - 公司观察到工业市场在所有渠道和地区呈现真正复苏 非关税因素驱动 [4] - 中国客户贡献第一季度约20%收入 但面临中美关税威胁 [6] - 公司通过国际工厂网络实现产能快速扩张 可跨地区测试封装芯片 [6] - 股价年内下跌19% 主因贸易战担忧 [6] - 需协调客户获取低关税地区生产的芯片 生产周期约三个月 [6] 意法半导体(ST)表现 - 公司称第一季度为今年业绩最低点 营收25.2亿美元符合预期 [8]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5% 反映汽车/工业芯片多年低迷 [8] - 库存天数增至167天 较上季度122天显著上升 [9] - 未提供全年指引 因市场不确定性和客户库存调整持续 [9] 分析师观点 - Summit Insights认为TI乐观预测源于周期性需求复苏和潜在关税上调 [6] - 杰富瑞指出汽车/工业芯片行业处于低谷复苏早期 2025下半年至2026年将改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