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愿碳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西方石油(OXY.US)直言“抓碳”面临融资压力:自愿市场难签长约+封存风险不对称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23:25
直接空气捕获技术融资挑战 - 直接空气捕获项目目前不具备银行可融资性 放贷方要求长期营收规模而自愿碳市场客户不愿签订长期合同[1] - 碳封存环节承担更大风险但经济回报更少 形成非对称性风险导致技术规模化困难[1] - 西方石油旗下1PointFive负责人称银行可融资性为"神话色彩" 当前模式难以满足传统融资要求[1] 碳捕获业务发展模式 - 建议由利益一致主体拥有从捕集到封存的完整碳资产链 以整链条运营模式扩大市场[2] - 过渡到带强制要求的全球监管市场可能改善现状 弥补自愿碳市场的合约期限缺陷[2] - 西方石油通过1PointFive在得州建设年捕集50万吨CO₂的STRATOS工厂 将成为全球最大直接空气捕获项目[2][3] 技术路线与商业应用 - 直接空气捕获采用化学物理吸收剂直接从环境空气提取CO₂ 区别于排放源头捕集技术[3] - 西方石油11亿美元收购Carbon Engineering获液体溶剂技术 使用KOH吸收与钙循环再生工艺[3] - 当前商业依赖自愿碳移除合约与政府资金激励 可抵押现金流模式尚未形成[4] 企业战略布局 - 西方石油将碳捕获技术视为核心业务增长驱动力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 - 获得美国EPA地下注入许可及能源部最高5亿美元资金支持 推进南得克萨斯州DAC枢纽建设[3] - 捕集后的CO₂可地质封存或用于燃料建材等用途 形成完整碳处理链条[3]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加快建设强制碳市场,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4:35
人民财讯9月6日电,9月6日,生态环境部在广东深圳召开2025年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生态环境部 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黄润秋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推进绿色低 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全国碳市场建设总体要 求、阶段性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意见》要求,加强统筹协 调、组织实施和跟踪评估,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系统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一是加快建设强制 碳市场,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逐步实施配额总量控制,稳妥推行配额有偿分配。二是积极发展自愿 碳市场,构建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强化减排项目开发和实施管理,积极拓展核证自愿减排量应用场 景,统筹推进跨境碳交易实施。三是着力提升市场活力,持续扩大交易主体规模及类型,逐步丰富交易 产品,全面强化交易监管。四是加强数据质量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健全核算报告核查制度体系,不断加 强数据质量日常监管和监督检查,全面强化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管理,持续提升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 能力。五是强化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监管,推动将强制碳市场核查机构纳入认证机构资质管理,探索开 展技 ...
上半年绿证交易翻倍;新型储能装机全球占比超40%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15
碳中和政策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 同比增长1.49倍 云南 内蒙古和四川核发数量均超1亿个 [3] - 上半年绿证交易量3.48亿个 同比增长1.18倍 其中单独交易2.42亿个 绿电交易对应1.07亿个 [3] - 绿证价格稳步回升 2025年上半年均价5元/个 6月均价达6.5元/个 较最低价增长4.4倍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球占比超40% 截至2024年底建成投运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4] - 生态环境执法新规推动检查事项"应合尽合"和跨部门检查"能联尽联" 通过计划检查+线索个案机制减少企业干扰 [6] 地方动态 - 北京朝阳区创建"一微克示范街区" 三里屯太古里应用光储直柔技术 覆盖3000平方米建筑 安装100多块光伏板 光伏自用率100% 能源效率提升5%-10% [7] 企业实践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39,898.5吨 累计成交额2.025亿元 [8] - 北京绿色交易所确立"一主五专两化"发展策略 拓展五类绿色交易专业服务包括碳市场交易 企业低碳发展 绿色技术交易 ESG服务和绿色债券 [8] - 国内首座180℃高温热泵实验室在济南启动 填补超高温热泵系统研发领域空白 [9]
北京绿色交易所举办2025年参与人大会
中国经济网· 2025-07-30 08:17
行业动态 - 北京绿色交易所举办2025年参与人大会,200余位自愿碳市场参与人代表参会,展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两大平台建设进展 [1] - 北京绿色交易所将继续提供多元化服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1]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从组织架构优化、专营机构设立、政策支持创新、重点项目投放和绿色金融创新五个维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1] 专家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原一级巡视员叶燕斐等专家分别从自愿碳市场潜力、全球气候治理趋势、CCUS技术创新、垃圾发电碳减排实践、RWA技术在碳信用领域应用等角度建言献策 [1] - 国泰海通证券和国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代表围绕"自愿碳市场发展机遇与挑战"主题分享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经验 [2] - 中核碳资产经营公司等机构围绕"绿色金融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探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与未来方向 [2] 活动成果 - 大会表彰2024年度优秀参与人,十八家单位获得最佳交易奖、最佳合作奖、绿色金融奖、最佳服务奖和特别贡献奖 [2]
北京绿色交易所2025年参与人大会成功举行
央广网· 2025-07-30 06:55
会议概况 - 北京绿色交易所于7月29日举办2025年参与人大会 吸引200余位自愿碳市场参与者代表参会 [1] 交易所战略与成果 - 交易所董事长提出"一主五专两化"发展战略 重点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和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两大平台 [3] - 交易所总经理介绍发展成果与未来方向 将持续完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 打造国家级交易平台 [8][35] 绿色金融实践 -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从组织架构优化 专营机构设立 政策支持创新等五个维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5] - 圆桌对话探讨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与未来发展方向 [22] 碳市场发展 - 专家从自愿碳市场潜力 CCUS技术创新 垃圾发电碳减排实践 RWA技术应用等角度建言献策 [8] - 圆桌讨论聚焦自愿碳市场发展现状 挑战和机遇 分享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经验 [21] 技术创新与应用 - 会议使用智慧会展与交易所研发的碳核算数字化平台 量化会议碳排放和碳减排数据 [24] - 通过注销碳信用形式实现会议碳中和 [24] 行业认可 - 18家单位获得年度优秀参与人奖项 包括最佳交易奖 最佳合作奖 绿色金融奖等 [27] - 交易所领导为获奖单位颁奖 [29][32][34][36]
完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推进自愿碳市场建设
中国环境报· 2025-05-23 00:13
林业碳汇在CCER项目中的地位 - 林业碳汇是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的重要类型 是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的关键途径 [1] -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支持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并参与市场交易 [1] - 首批CCER方法学涵盖造林碳汇等四个领域 林业碳汇是全国碳交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林业碳汇的战略意义 - 发展林业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 林业碳汇作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缓解气候变化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2] - 《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实施方案》强调要突出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主体作用 [2] - 林业碳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可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并增强碳汇功能 [2] - 林业碳汇项目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提高林农收入 是推动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 [2] 林业碳汇的经济效益 - 林业碳汇具有较低的边际减排成本 是减排策略中最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3] - 通过植树造林等活动可在不牺牲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提升生态系统碳吸收能力 [3] - 林业碳汇项目因其成本效益和环境协同效益成为企业和政府实现减排目标的优选策略 [3] 完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 - 需激发市场需求 鼓励重点排放单位优先购买林业碳汇CCER作为履约工具 [4] - 建议调整高能耗企业初始碳配额发放方式 从无偿向有偿过渡以提高需求 [4] - 需建立科学监测体系 提升各林业碳库的监测技术并加强方法学开发 [4] - 应完善产权制度 明确碳汇权属 规范转移程序 保障供给主体权益 [5] - 需建立统一市场监管机制 设立全国性林业碳汇数据库提升透明度 [5]
CFA协会发布最新研究:解析自愿碳市场痛点与应对之策
搜狐财经· 2025-03-25 13:33
自愿碳市场核心观点 - 自愿碳市场是重要气候金融工具 引导资本流向碳减排项目但面临系统性挑战 包括信任缺失 标准化不足 交易不透明 漂绿疑虑 高风险和高成本等问题[2] - 市场流动性不足 资本配置低效制约发展 需通过政策与市场协作提升透明度 协调标准 统一碳定价来优化运行机制[2][3] 市场现状与挑战 - 当前市场吸引投资能力受限 对自愿碳信用完整性缺乏信任 标准化程度不足 交易不透明[2] - 存在漂绿疑虑和高风险高成本问题 政策框架与市场实践尚未取得有效突破[2] 解决方案与建议 - 提高透明度 通过注册机构和区块链技术提升双边交易价格透明度与可追溯性[3] - 协调国际国内自愿碳市场完整性标准 解决标准碎片化问题 在风险调整方法上提高一致性[3] - 统一碳定价 整合合规碳市场与自愿碳市场 建立受监管国内市场缩小配额成本与抵消成本差价[3]
彭博与General Index在自愿碳市场信息领域扩大战略合作
彭博Bloomberg· 2025-03-24 02:57
战略合作扩展 - 彭博终端与General Index(GX)扩大合作,新增200多个自愿碳市场价格指数的访问权限,覆盖大宗商品市场信息[1] - 扩展后的数据集包含69个现货价格和133个价差及滚动平均价格指数,提供精细化的自愿碳市场(VCM)定价洞见[1] - 基准计算基于汇总的VCM交易数据,并依据BeZero Carbon风险评级、体系、技术、年份和地域分类[1] 数据服务与功能 - GX支持的{SPOT <GO>}数据可反映交易模式变化和大宗商品定价点,帮助管理风险敞口[1] - 客户可通过彭博终端、数据授权产品和实时数据传输B-PIPE访问企业专用GX数据[1] - GX每日生成超过4000种价格,涵盖原油、成品油、生物燃料、氢能等,符合IOSCO及欧盟/英国基准法规[2] 市场影响与需求 - 宏观及地缘政治波动推动投资者对周期性大宗商品市场信息的需求,彭博覆盖碳市场信息已超十年[1] - GX通过合作提升新兴大宗商品市场透明度,确保用户获得高质量、数据驱动的价格评估数据[2] - 彭博终端用户可自信参与自愿碳市场,因数据覆盖200多个价格指数,提供精准定价参考[2] 公司背景 - GX为数据驱动型基准提供商,价格源自200多家合作伙伴的数千笔交易,采用算法计算[2] - 公司致力于成为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定价提供商,提供公平、高效的大宗商品基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