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环境执法
icon
搜索文档
在一线磨砺中传递法治温度
中国环境报· 2025-09-16 01:02
图为付怡然对位于天津市河东区的一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现场帮扶指导。 编者按: 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今天,一线环保工作者以专业与温度并重的实践,诠释着新时代环保人的担 当。执法者付怡然刚柔相济,既坚守法治底线,又以帮扶引导传递温度;监测人韩少强攀高析微,用精 准数据守护蓝天。他们虽岗位不同,却共同体现出技术背后的人文关怀与使命初心,正是千千万万基层 环保人的真实写照。 凌晨将至,付怡然刚结束一次夜查任务回到单位,制服上还沾着些许灰尘。作为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 合行政执法总队的一名一线执法者,这样的工作节奏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2019年刚加入生态环 境执法队伍时,我以为这就是个'照搬条文'的活儿,但实际在工作中还要有服务的意识,主要是帮助企 业绿色健康发展。"他笑着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温暖。 5年来,他累计帮扶企业整改问题数百个,多次荣获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个人、执法大练兵先进个人等称 号。与此同时,他积极投身生态环境宣传,荣获2023年天津市生态环境"最美宣传员"称号,还作为一线 代表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新征程上的奋斗者"系列中外记者见面会。在他眼中,生态环境执法不仅是 一门技术,更是一种刚柔并济的艺术 ...
上半年绿证交易翻倍;新型储能装机全球占比超40%丨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4:15
碳中和政策 - 上半年全国核发绿证13.71亿个 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 同比增长1.49倍 云南 内蒙古和四川核发数量均超1亿个 [3] - 上半年绿证交易量3.48亿个 同比增长1.18倍 其中单独交易2.42亿个 绿电交易对应1.07亿个 [3] - 绿证价格稳步回升 2025年上半年均价5元/个 6月均价达6.5元/个 较最低价增长4.4倍 [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全球占比超40% 截至2024年底建成投运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4] - 生态环境执法新规推动检查事项"应合尽合"和跨部门检查"能联尽联" 通过计划检查+线索个案机制减少企业干扰 [6] 地方动态 - 北京朝阳区创建"一微克示范街区" 三里屯太古里应用光储直柔技术 覆盖3000平方米建筑 安装100多块光伏板 光伏自用率100% 能源效率提升5%-10% [7] 企业实践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39,898.5吨 累计成交额2.025亿元 [8] - 北京绿色交易所确立"一主五专两化"发展策略 拓展五类绿色交易专业服务包括碳市场交易 企业低碳发展 绿色技术交易 ESG服务和绿色债券 [8] - 国内首座180℃高温热泵实验室在济南启动 填补超高温热泵系统研发领域空白 [9]
紧扣“履职、规范、公平”三个核心,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水平
中国环境报· 2025-07-14 03:11
生态环境执法现状与问题 - 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执法存在履职不到位、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制约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提升 [1] -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隐蔽性、累积性和不可逆性特点,需执法人员主动履职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1] - 部分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中存在程序瑕疵,影响执法公信力与企业合法权益 [2] 规范执法的核心措施 - 构建"落实责任—强化监督—严肃考核"三位一体机制强化履职:包括政策宣讲、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强化责任意识 [1] - 依托"智慧环保"平台建立24小时污染源动态监测网络,对重点排污企业和生态敏感区域实时监控 [1] - 将问题发现率、处置率纳入执法人员绩效考核,倒逼执法力量下沉一线 [1] - 细化《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明确处罚梯度与适用情形,压缩人为干预空间 [2] - 通过执法全过程记录、公示和重大决定法制审核确保执法行为公开透明 [2] - 借助区块链技术建立不可篡改的电子执法档案,实现执法信息实时追溯 [2] 促进执法公平与企业合规 - 强化执法人员"执法即服务"理念,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2] - 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邀请环境科学和法律专家提升执法队伍专业能力 [2] - 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技术研发与设备升级投入,将绿色生产理念融入经营全过程 [2]
全国县级第二!浙江永康第五次获生态环境部表彰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01:53
执法能力建设 - 永康分局2024年第五次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国县级第二)并累计获表现突出个人4人次[1] - 2024年选派执法骨干参加省市交叉执法16人次、大气监督帮扶6人次并有两名队员获全国监督帮扶表现突出人员[2] - 建立"师徒结对+案例教学+实战带教"培养模式覆盖全部新兵 2024年95后年轻干部主办案件占比达55.8%[5] 执法成效数据 - 2024年查处"两打"及第三方造假案件18起 行政处罚总额1015.6万元居金华第一[2] - PM2.5浓度同比下降4.7% 部门联合抽查任务实施率84.6% 移送公安案件15起居金华第一[2] - 运用模块化流程办理五金涂装等行业案件91起 连续3年保持行政复议零纠错[4] 科技执法应用 - 累计投资520万元配置走航车、无人机等设备 建立"空中+地面"立体监管模式[3] - 环境智慧平台整合13个系统、66个监测站点 实现455家企业用电监控和100家VOCs工况实时监管[3] - 工业固废平台推送"三预警"信息 办理跨区域危废案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3人[3] 跨区域协作机制 - 与丽水缙云等县市连续10年签订执法协议 2024年查处跨区域案件7起[2] - 生态警务平台实现部门数据共享 两起危废案件入选部级典型案例[3] - 建立"一方发现 联动响应"机制破解永武缙边界治理难题[2] 行业专项治理 - 针对五金涂装、电镀行业制定三位一体执法模板 2024年查处相关行业案件52起[4][5] - 开展行业实景演练3次 问题发现能力和科学办案能力显著提升[5] - "绿剑"系列专项行动结合零点行动强化空气质量保障[2]
去年北京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精细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环球网· 2025-03-24 11:00
据介绍,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推行"执法+服务",为守法企业发展提质 增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市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案件 637起。 "现场帮扶+清单服务+主动普法"降低企业违法风险。例如,通过现场帮扶指导,及时发现企业环 保管理薄弱环节,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提醒,防患于未然。落实正面清单制度,及时更新监督执法正 面清单,对诚信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为企业提供行业守法指南和违法风险清 单。 去年北京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 精细执法 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 陈杭)2024年,北京查处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1.23万起,实现了既 不让违法企业有空可钻,也能让守法企业安心经营。 北京市生态环境部门坚持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推行"执法+服务",为守法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助 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全市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案件637起。 这是记者24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办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的案件637起 依法实施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