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动能

搜索文档
鲁政委:经济新动能逐步成型
搜狐财经· 2025-08-26 07:27
经济韧性格局重构 - 出口多元化有效对冲美国关税影响 前7月出口累计增长6.1% 其中对美出口下降12.6% 但对东盟增长13.5% 非洲增长24.5% 拉丁美洲增长7.3% 欧盟增长7.0% [4] - 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显著高于整体工业增加值6.3%的增速 [4]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 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2% 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 制造业投资缓冲房地产投资影响 前7月房地产投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1.5个百分点 而制造业投资拉动2.1个百分点 [4] - 服务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5%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2% 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速达32.8% [5] 外贸走势展望 - "抢出口"效应消退影响可控 预支需求约占2024年全部出口金额的1.7% [6] - 美国转口贸易限制对出口总体影响约3.2个百分点 规模总体可控 [6]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研发人员数量全球第一 研究员年薪中位数2.1万美元(美国7.5万美元) 研究科学家年薪中位数4.9万美元(美国9.1万美元) [7] 服务消费发展潜力 -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46% 较美国韩国人均GDP2万美元时60%的占比存在超1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 [8] - 健康类服务(医院养老院门诊)和文化娱乐服务(住宿体育中心公园剧院博物馆)具有较大增长潜力 [8] - 服务消费具可重复性且需求透支风险小 2009年和2025年以旧换新显示耐用消费品政策效用易退坡 [8] - 央行调查显示2019-2024年社交文化娱乐支出意愿呈上行趋势 体育消费展示强大衍生带动作用 [9]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 2025年财政发力节奏前置 政府债发行和以旧换新补贴下达时点靠前 [11] - 信贷结构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025年上半年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占增量信贷约七成 [12] - 建议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对消费贷款贴息可降低居民实际利率 [13]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若达5000亿元规模 可额外拉动基础设施投资2个百分点 [13] - 三季度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达全年高峰 预计不再增加特别国债额度 短期内不会降准降息 [14]
钢铁冶炼及加工业投资大幅增长366%
搜狐财经· 2025-08-26 01:11
经济总体表现 - 湛江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 工业支撑有力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增长 消费市场活跃度提升 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聚[1] - 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领域仍面临一定压力[1] 工业部门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采矿业同比增长16.8% 制造业增长9.3%[1] - 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69.9% 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业增长59.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49% 汽车制造业增长24.6%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3.0%[1] - 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54.1% 钢铁冶炼及加工业投资大幅增长366%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5.6%[2] 基础设施投资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2.3% 防洪除涝管理领域投资上升81.5% 铁路运输领域投资增长35.2%[1] 金融数据 -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147.08亿元 同比增长6.3% 贷款余额4508.05亿元 增长6.4%[1] - 住户存款余额3855.77亿元 同比增长8.2%[1]
21专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经济新动能逐步成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7:26
经济韧性支撑因素 - 出口多元化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 前7月对美出口累计下降12.6% 但对东盟/非洲/拉美/欧盟出口分别增长13.5%/24.5%/7.3%/7.0% [3] - 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显著高于6.3%的整体工业增速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5.2% 占全部投资比重达16.2% 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3] - 制造业投资缓冲地产投资影响 前7月房地产投资拖累固定资产投资1.5个百分点 制造业投资拉动2.1个百分点 [4] - 服务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5.5%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2% [4] 出口趋势展望 - 抢出口效应影响规模可控 预支需求约占2024年全部出口金额的1.7% [5] - 美国转口贸易限制对出口总体影响约3.2个百分点 [5] - 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中国研发人员数量全球第一 [6] - 研究员/研究科学家年薪中位数分别为2.1万/4.9万美元 显著低于美国7.5万/9.1万美元水平 [6] 服务消费发展潜力 - 当前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46% 较美韩人均GDP2万美元时60%/59%的占比存在超10%提升空间 [7] - 健康类服务(医院/养老院/门诊)和文化娱乐服务(住宿/体育/公园/剧院)具增长潜力 [7] - 服务消费具可重复性特征 需求透支风险小于耐用消费品 [7]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信贷结构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等领域贷款占增量信贷约70% [11] - 财政贴息可灵活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消费贷款贴息有效降低居民实际利率 [12] - 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若达5000亿元 可额外拉动基础设施投资约2个百分点 [12] - 三季度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达全年高峰 预计不再增加特别国债额度 [14]
(经济观察)万亿千瓦时用电量折射中国经济热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8-23 14:42
全社会用电量突破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1] - 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连续四次创新高 达15.08亿千瓦 较去年极值提高5700万千瓦 [1] - 16个省级电网负荷36次突破历史峰值 [1] 高温天气驱动居民用电增长 - 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8% [1] - 河南 陕西 山东等省份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1] - 全国平均高温日数达7天 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 平均气温偏高1.5℃ [1] 第三产业用电表现强劲 - 1-7月第三产业用电量1.13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8% [2] - 7月当月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7%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1-7月同比增长28.2% [2] 数字经济用电高速增长 - 杭州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半年用电增速达15.7% [2] - 杭州互联网服务业用电量增速达237.7% [2] - 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上半年累计用电76.4万千瓦时 6月用电量同比增长60.95% [2] 充换电服务业用电激增 - 1-7月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6% [3] - 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上升93.2% 总规模达1669.6万个 [3] - 预计8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56.7% 推动充换电需求持续走高 [3] 算力基础设施用电负荷增长 - 杭州数据中心 算力中心用电负荷高速增长 [2] - 互联网用电量同比暴涨2.3倍 [2] - 算力芯片 人工智能领域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集聚 [2]
重磅数据出炉!国家统计局权威解读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8-15 12:34
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7月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3]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与上年同期持平,就业总体持续稳定态势 [3] 消费与投资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4% [5] -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1—7月商品和服务零售合并同比增长5%左右,消费扩大态势未改变 [5] - 1—7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保持较快增长 [5]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 - 7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 [6]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8% [6] - 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6.9%,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6] - 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比1—6月加快0.3个百分点 [7] - 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1—7月数字产品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保持较快增长 [7] 服务业发展 - 工业升级发展对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文化体育休闲等生活性服务需求增多,支撑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7]
进一步实施降准降息等强力“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正在提升|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1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1-7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涨幅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1] - 1-7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2% 涨幅较1-6月回落1.4个百分点 [1] 外贸发展态势 - 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部分外贸企业经营带来压力 [2] - 产业体系完整优势与稳外贸政策持续显效将支撑外贸稳健发展 [2] 价格走势基础 - 扩大内需、统一大市场建设及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动部分市场供需关系改善 [5] - 积极宏观政策显效与重点产业产能治理将夯实价格合理回升基础 [5]
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C: 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06:14
基金产品概况 - 基金简称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主代码005311,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合同生效于2018年9月17日 [1]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为1,276,821,375.27份,其中A类份额474,459,921.41份,C类份额802,361,453.86份 [1] - 投资目标聚焦经济新动能主题相关上市公司,采用自下而上策略,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 +上证国债指数收益率×30% [1] 财务表现与净值变动 - 2025年Q2 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27%,C类为-0.40%,同期基准收益率1.33% [3][5] - 过去六个月A/C类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9.05%和28.73%,显著跑赢基准(0.56%) [3] - 截至Q2末,A类份额净值1.6843元,C类1.6098元 [5] 资产配置与行业分布 - 股票持仓占比92.98%,总市值19.57亿元,债券持仓仅占1.92% [6] - 制造业持仓占比47.81%,信息传输/软件技术服务业占比45.77%,两者合计超93% [6] - 前两大行业集中度极高,未配置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 [6] 投资策略调整 - Q2增持创新药板块,减持医疗器械个股,维持新兴成长风格 [5] - 市场呈现结构分化,创新药、新消费等成长板块表现较好,光模块产业链反弹修复 [4] - 基金经理认为本土创新药长期增长空间明确,短期调整或为布局机会 [5] 份额变动 - Q2 A类份额净申购1.27亿份,总份额增至4.74亿份;C类净申购2.85亿份,总份额达8.02亿份 [7] - 期间A/C类赎回规模分别为0.53亿份和2.40亿份,显示投资者对C类流动性需求更高 [7]
A股新开户数显著增长 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投下“信心票”
证券日报· 2025-07-03 16:24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成效显现 - 上半年A股累计新开1260万户 同比增长超32% 反映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成效集中显现 [1] - 新开户增长是政策引导 经济新动能崛起 投资者资产再配置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1] - 1260万户新开户预示潜在增量资金将流入股市 改善市场流动性 为后续行情提供资金基础 [4] 稳市场政策效果显现 - 上半年A股总成交金额达16268万亿元 远超2024年同期的101万亿元 反映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2] - 上市公司通过"真金白银"表达发展信心 机构投资者等战略力量壮大 推动开户数稳健增长 [2] - 加强市值管理 优化退市机制 推进对外开放等举措协同推进 提升A股规范性和长期投资价值 [2] 经济新动能吸引增量资金 - 2月A股日均成交额达184万亿元 人工智能 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活跃带动当月新开户同比环比增幅达上半年峰值 [3] - 新"国九条"引导资本向科技创新集聚 一季度科创100指数涨幅超10% 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赚钱效应 [3] - 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追求更高回报 资金加速流向权益市场寻求资产增值机会 [3] 证券行业受益显著 - 新开户高增长直接利好证券行业 一级和二级市场同步回暖将推动上市券商中期业绩延续高景气 [3] - 券商业绩改善和估值提升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增强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发展信心 [3]
2025年6月PMI点评:外部扰动减弱,内生动能修复
光大证券· 2025-06-30 07:43
制造业 - 6月制造业PMI为49.7%,高于上月和去年同期的49.5%,产需指数继续改善[2][4] - 生产指数升至51.0%,较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升至50.2%,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内需改善幅度更大[5][14] - 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47.7%,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进口指数升至47.8%,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20] - 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升至48.4%、46.2%,较上月均回升1.5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升至48.0%、48.1%[23] 服务业 - 6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位于较高景气区间[27] 建筑业 - 6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32] - 房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1%以上;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7%,仍处较高景气区间[32] 政策与风险 - 国常会定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广州取消限购等政策,各地专项债收储推进利于供需关系修复[33] - 风险提示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36]
5月经济数据发布!国家统计局最新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6-16 11:22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继续改善,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3]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增长5.2%,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 [3]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青年人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下降 [3] - 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比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连续三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 [3] 消费新动能释放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好于市场预期,主要支撑因素包括以旧换新政策、网购促销、假日消费和消费新动能释放 [4][5][6]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信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33%、30.5%、25.6%,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5] - 1—5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4.5% [5] -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6.4%,5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9%,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5] - 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3%、21.8%,通信信息服务类零售额增长超过10% [6] - 入境旅游订单量成倍增长,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分别增长2.4倍和1.3倍 [7] 工业新动能积聚 - 5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和8.6% [8] - 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6%和10.2%,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40%和11.5% [8] -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35.5% [8]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1.7%、52.5%,高性能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2.2%、21.5%和17.9% [8] - 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发展新动能持续壮大,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和经济平稳运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