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款权(SDR)

搜索文档
人民币SDR权重上调至12.28% 人民币资产国际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新华网· 2025-08-12 06:27
SDR货币篮子权重调整 - 人民币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升幅1.36个百分点[1] - 美元权重从41.73%上调至43.38% 欧元从30.93%降至29.31% 日元从8.33%降至7.59% 英镑从8.09%降至7.44%[1] - 人民币权重保持第三位 新货币篮子于2022年8月1日生效[1] 人民币权重提升原因 - 反映中国货物和服务出口全球市场份额提升及产业链韧性[2] - 体现金融双向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成果 人民币稳居全球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和第八大外汇交易货币[2] - 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升 增强人民币资产国际吸引力[2] 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方向 - 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程序 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3] - 完善数据披露并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3] -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投资便利性[3]
新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生效 人民币权重升至12.28%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人民币SDR权重提升 - 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 升幅1.36个百分点 保持第三大权重货币地位 [1] - 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 欧元由30.93%下调至29.31% 日元由8.33%下调至7.59% 英镑由8.09%下调至7.44% [1] - 新货币篮子于8月1日生效 系2016年来首次审查调整 [1]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6月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2.17% 维持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地位 [2] - 人民币支付金额同比增加6.61% 高于所有货币支付总额5.30%的增幅 [2] - 境外央行和国际指数追踪资金对人民币资产配置明显上升 [1]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国将简化境外投资者入市程序 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 完善数据披露 [2] -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 [2] - 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推动金融市场改革开放 [2] 市场影响与预期 - 人民币权重提升增强人民币资产对全球资金吸引力 [1] - 权重调整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的认可 [1]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有效维持其在SDR篮子中的地位 权重上升趋势不变 [2]
人民币资产依然“魅力十足”
新华网· 2025-08-12 06:19
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提升,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肯定。近年来,人民币利率和汇率 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可投资资产种类不断丰富,投资程序不断简化。营商环 境持续改善,境外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截至2022年6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 人民币金融资产余额为10.1万亿元,其中持有股票、债券规模均为3.6万亿元,分别是2016年末的5.5倍 和4.3倍。与此同时,更多经济体将人民币作为其官方储备货币,境内外主体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 实现稳步增长。 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提升,有利于提升各国金融机构对人民币的认可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形象和地 位。接下来,人民币国际化仍要着眼长远,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相 伴同行,接下来,我国仍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对标国际高标 准,推动形成以负面清单为基础的更高水平开放,实现系统性、制度性开放。同时,进一步提升境外投 资者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的便利性。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资产 种类,完善数据披露,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不断 ...
潘功胜: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需要各方加强对话与合作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主导货币更替反映国际格局变化和国家竞争力迭代 具有全球公共品属性但存在内在不稳定问题 [2]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讨论更多来自地缘政治层面 主要围绕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和推动超主权货币两个方向 [2] - 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国际主导货币面临政治共识不足和市场深度不足问题 建议通过常态化发行和扩大使用范围提升其作用 [3] 跨境支付体系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问题凸显 全球推动体系向高效安全包容多元方向发展 [3] - 跨境支付呈现三大趋势:支付体系多元化发展 系统互操作性提升 新兴技术加速应用 [3]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国际金融危机后形成事前防范与事后救助相结合的多层次金融安全网 包括全球层面IMF危机救助能力增强 区域层面各类储备基金建立 双边层面货币互换机制完善 [4] - 中国人民银行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成为全球金融安全网重要组成部分 [4] - 中国全面实施巴塞尔协议Ⅲ 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 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全部达标 存款保险制度覆盖99%以上存款人 [4] - 当前监管框架存在碎片化问题 巴塞尔协议Ⅲ执行受政治因素影响出现摆动 数字金融和非银行机构监管仍然薄弱 [5]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份额和投票权未能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实际经济地位 需要推进治理改革提高代表性 [6] - IMF份额规模决定其危机救助能力 份额占比决定成员国投票权和融资规模 当前占比未能反映成员国经济相对地位 [7] - 尽快推动IMF份额占比调整是完善治理提升合法性的关键 [7]
聚焦主权货币之争,潘功胜陆家嘴论坛详解全球金融体系变革
第一财经· 2025-06-18 09:09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处于动态演进中,美元自二战后确立主导地位但存在内在不稳定因素,主权货币国优先考虑本国利益可能影响全球公共品供给并引发金融危机 [2] - 国际社会探讨两个改革方向: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形成少数强势货币竞争机制,或采用IMF特别提款权(SDR)作为超主权国际货币 [2] - 多极化货币体系有助于提升韧性,未来可能形成少数主权货币并存竞争格局,SDR理论上能更好承担全球公共品职能但需优化发行机制与扩大使用范围 [3] 跨境支付体系 - 传统跨境支付体系效率低、成本高且易被政治化,新兴趋势包括本币结算普及、区域性多边支付系统出现以及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 [4] - 亚洲地区通过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显著提高零售支付便利性,区块链等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发展,缩短支付链条但带来监管挑战 [4][5]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2008年后全球金融监管强化事前防范,但当前面临监管碎片化、《巴塞尔协议III》执行受政治影响导致监管套利风险 [6] - 数字金融与加密资产等领域监管协调不足,人工智能应用缺乏统一标准,非银行中介机构融资占比上升但监管薄弱 [6] - 需以IMF为核心构建多元金融安全网,维护监管一致性与权威性 [7]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国际金融组织份额与投票权未反映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地位,改革需提高其话语权并践行多边主义,IMF份额调整是完善治理的关键 [8]
潘功胜谈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金融时报· 2025-06-18 03:07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趋势 -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反映国际格局变化和国家竞争力迭代,国际主导货币更替存在内在不稳定问题 [1]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讨论更多来自地缘政治层面,而非经济金融层面 [1] - 讨论方向包括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形成少数强势货币竞争机制,以及探索超主权货币如SDR的可能性 [1] - 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有助于提升体系韧性并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1] 国际货币体系现状 - 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20%,仅次于美元 [2] - 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和第三大支付货币,在SDR货币篮子中权重位列第三 [2] -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向少数主权货币并存、竞争、制衡的格局演进 [2] 特别提款权(SDR)的潜力与挑战 - SDR理论上能克服单一主权货币问题,具有更强稳定性,但面临国际共识不足和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挑战 [3] - 操作层面需优化SDR机制安排,包括增加常态化发行、扩大发行规模 [3] - 需推动私营部门参与,扩大SDR在国际贸易、投融资活动中的使用,发行SDR计价债券并建立结算机制 [3]
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国际贸易、投资体系格局变化,有三点值得重视
搜狐财经· 2025-05-18 09:01
国际贸易投资格局变化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背景下,国际贸易投资体系格局将出现变化,重点关注三点[1] - 国际贸易投资中的成本效益再平衡,"全球南方"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机会可能增加[1] - 贸易投资考量要素从传统人力、土地、资源扩展到创新、制度、绿色及地缘政治等新要素[1] 制造业流向与成本效益 - 制造业回流美国难度大,因美国在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足且政策不确定性高[2] - 制造业流向首选成本更有利、关税更低的"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2] 全球贸易再平衡与经济结构调整 - 全球贸易再平衡将引发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深刻调整[2] - 2017-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增幅超50%,欧盟贸易顺差增长超400%[2] - 解决贸易不平衡需依靠经济体内部经济结构更均衡发展[2]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 - 货币再平衡将推动世界货币体系向多元包容方向发展[2] - 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本币清算日益普遍,大宗商品定价交易出现其他货币参与[2] - 东盟"10+3"机制中清迈倡议多边化已采用新兴市场货币出资[2] 加密数字货币与SDR发展 - 加密数字货币可能成为跨境贸易投资的公共产品,需高度关注[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功能可能进一步提升[4]
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美国制造业回流难度很大|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17 14:19
国际贸易与投资格局变化 - 当前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最重要的事件是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关税政策,该政策震惊了世界 [2] - 制造业回流美国的难度很大,因美国在加工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竞争力不足 [2] - 制造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成本更低、关税更低的全球南方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 [2] - 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面临三个"再平衡":成本效益再平衡、全球贸易再平衡、货币再平衡 [2]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作用突出,但面临货币武器化和"特里芬难题"的挑战 [3] - 国际货币体系可能从三个方向改变:更多货币加入国际货币行列、加密数字货币的重视、SDR功能可能提升 [3]
“到底谁在为特朗普关税买单?”美财长贝森特在国会遭“灵魂拷问”
第一财经· 2025-05-08 07:14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汽车座椅、婴儿床、婴儿车等儿童保育用品实行关税豁免 [2] - 特朗普回应称会考虑豁免但不愿设置过多豁免条款以免造成政策混淆 [2] - 青少年产品制造商协会(JPMA)指出美国70%以上婴儿产品来自中国 关税将直接增加美国家庭负担 [2] - JPMA预测若不调整关税政策 婴儿用品价格将普遍上涨30% [3] 行业价格变动 - 标普全球分析显示婴儿家具面临129%关税 玩具关税113% 婴儿服装关税41% [3] - Nuna已将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分别上调100美元和50美元 [3] - UPPAbaby婴儿车价格从899美元上涨至1200美元 涨幅达33% [3] 国际经济治理 - 美国计划强化在IMF领导地位 推动提高汇率政策和债务管理透明度 [1] - 美国主张特别提款权(SDR)分配应更符合本国利益而非援助财政实力雄厚的国家 [1]
美国财长贝森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程序应服务于美国利益。
快讯· 2025-05-07 14:3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政策立场 - 美国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R程序应当优先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