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管理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中石科技:公司已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界面材料供应商资格并实现生产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1:06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深耕导热散热行业二十余年 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提供从材料到组件到模组的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 导热界面材料 热管 均热板 热模组等 [2] - 在人工合成石墨材料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石墨模切组件产品在大客户端的应用从手机扩展到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等新项目 [2] - 加快多种VC高性能吸液芯材料的研发和批量化生产步伐 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2] 消费电子领域业务 - 已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界面材料供应商资格并实现生产交付 [2] 数据中心领域业务 - VC模组产品在高速光模块中的市场化应用加速落地 [2] - 热模组核心零部件 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 [2] - 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 产品认证和量产供货 [2]
思泉新材: 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2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东莞市思泉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6月2日注册成立 2016年6月15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股本总额3000万元 [2] - 2023年经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A股1442.0334万股 每股面值1元 发行后注册资本变更为5768.1334万元 累计股本5768.1334万元 [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公司总股本5768.1334万元 法定代表人任泽明 注册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企石环镇路362号 [2] - 公司是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热管理材料 磁性材料 纳米防护材料 主要产品包括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 人工合成石墨散热片等热管理材料 [2]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财务报表按照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解释及其他有关规定编制 同时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年修订)》披露财务信息 [2] - 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除某些金融工具外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 [2] - 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 即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营业周期为12个月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2] 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房屋及建筑物使用年限10-30年 残值率0-5% 年折旧率10%-3.17% 机器设备使用年限5-10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19%-9.5% 电子设备使用年限5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19% 运输设备使用年限5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19% 其他设备使用年限3-10年 残值率5% 年折旧率31.67%-9.5% [38][39] - 无形资产摊销采用直线法 土地使用权按使用年限摊销无净残值 软件使用年限10年无净残值 专利权使用年限10年无净残值 著作权使用年限10年无净残值 [41][42]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3][14][15] - 存货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1] - 收入确认原则为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境内产品以客户验收合格对账单为依据 境外产品以出口报关单载明日期为依据 [50][51][52] 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被合并方资产负债按合并日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 合并对价与取得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为购买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 小于份额的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 [6] - 合并财务报表以公司和子公司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 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保持一致 公司间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 [7] 租赁业务处理 - 公司作为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 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除外 租赁负债按租赁付款额现值进行初始计量 [54]
思泉新材: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8-29 16:17
文章核心观点 - 长城证券作为保荐机构推荐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该发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募集资金将用于越南散热产品项目、液冷散热研发中心、信息化系统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9][14][16] 发行人基本情况 - 公司中文名称为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为Guangdong Siquan New Material Co Ltd 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企石环镇路362号 法定代表人为任泽明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8,075.39万元 股份公司设立时间为2016年7月8日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91441900576432316T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石墨材料、导热材料、隔热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等研发生产销售 并涉及热管、均温板等散热器件以及纳米涂层技术服务和自动化设备加工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公司股本结构中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占58.95% 有限售条件流通A股占41.05% 其中境内法人持股8.09% 境内自然人持股32.96% [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任泽明 直接持股18.17% 通过众森投资间接控制8.09%表决权 合计控制26.27%表决权股份 [4] 财务数据表现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156,132.79万元 负债总额为50,297.52万元 股东权益为105,835.27万元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为152,059.27万元 [4]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为18,332.70万元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为65,613.92万元 2023年度为43,424.77万元 2022年度为42,267.24万元 [5] - 2025年1-3月净利润为1,641.55万元 2024年度净利润为4,839.12万元 2023年度为5,485.90万元 2022年度为5,851.28万元 [5] - 2025年1-3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641.68万元 2024年度为4,307.65万元 2023年度为12,014.10万元 2022年度为6,487.34万元 [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比率为1.99 速动比率为1.55 资产负债率(合并)为32.21% 每股净资产为18.35元/股 [5] 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是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 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等 [3] - 主要产品为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和散热片 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领域 并逐步向新能源汽车、服务器、储能等领域拓展 [3] - 公司已成为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三星、谷歌、ABB、伟创力、比亚迪、富士康、华星光电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3] - 报告期内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比分别为81.72%、78.85%、78.64%和70.54% 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21] 募集资金与发行方案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591.39万元 [14] - 募集资金将用于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液冷散热研发中心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比例不超过30% [14] - 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符合规定的投资者 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等 所有发行对象均以现金认购 [16]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且不低于最近一年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16] 发展前景与战略 - 公司致力于成为导热材料行业领导者 推进热管理"材料+组件+散热系统"产品策略和全球化市场战略 [29] - 未来将完善热管理产品体系 拓展消费电子、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应用技术 [29] - 计划将纳米防护材料业务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 并提升在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储能等领域的客户布局 [29]
思泉新材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66亿元3.69亿元投建越南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7-31 18:07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 66亿元 用于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 液冷散热研发中心项目 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 业务概况 - 公司是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 聚焦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光伏储能等行业领域 [2] - 主要产品包括石墨散热片 导热垫片等导热界面材料 以及均热板 热管 散热模组等散热器件 [2] - 主要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 小米 三星等国内外科技和消费电子行业领先企业 [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 56亿元 同比增长51 10% [2] - 北美大客户订单在2024年大幅增长 [2] 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市场持续发展 高导热功能性材料应用不断拓展 热管理材料产品市场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2] 越南项目详情 - 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投资总额3 69亿元 募集资金投资金额3 69亿元 [3] - 项目由全资子公司越南思泉负责实施 地点位于越南北宁VSIP工业园区 [3] - 主要生产石墨散热材料 导热界面材料等产品 [3] - 越南布局旨在优化产能布局 分散生产风险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融入核心客户全球供应链体系 [3] 国际化战略 - 境外市场是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韩系手机厂商 北美手机厂商等消费电子品牌近年加大在越南投资力度 [3] - 越南生产线建设有助于巩固和扩大公司在热管理材料领域的竞争优势 [3]
思泉新材: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的论证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26
行业市场前景 - 消费电子产品是热管理材料主要应用市场 随着5G、AI、物联网技术发展 产品轻量化、高集成度趋势推动散热需求持续增长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热管理材料需求扩大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 中国销量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 [2] - 数据中心液冷市场高速增长 2024年全球冷板式液冷市场规模53亿元 预计2028年达1,056亿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111.27%) [3]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为173亿美元 预计2028年达261亿美元 [3] 公司战略布局 - 越南建厂响应客户需求 融入核心客户全球供应链体系 韩系手机厂商越南2023年收入650亿美元 北美手机厂商累计投资超160亿美元 [4][5] - 募投项目聚焦液冷散热技术研发 应对数据中心算力需求增长 提升产品竞争力 [7] - 信息化系统升级整合分、子公司资源 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8] 融资方案细节 - 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46,591.39万元 用于越南散热产品项目、液冷研发中心、信息化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9][17] -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发行价格不低于前20日股价均价的80% [10][11][12] - 发行股份锁定期6个月 距前次IPO募资间隔超18个月 符合监管要求 [17] 政策支持环境 - 热管理材料被列为国家鼓励类产业 2023年多项政策支持特种材料、功能材料研发及质量攻关 [6] - 广东省明确支持石墨烯散热材料等前沿材料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储备和运营 [6] 公司业务基础 - 主营业务为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 产品包括人工石墨散热膜/片、导热界面材料、热管、均热板等 [18][19]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19]
全球与中国金属金刚石复合材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6-13 10:21
金属金刚石复合材料概述 - 金属基金刚石增强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高功率设备等领域需求增长,主要包括铜金刚石、铝金刚石、银金刚石三种产品 [1] - 铜金刚石热导率达600W/MK,具有极低热膨胀系数,通过冶金结合界面实现优异性能 [1] - 铝金刚石作为GaN半导体芯片散热部件受到关注,具有低热膨胀、高导热、高强度特性 [1] - 银金刚石室温导热率达650W/mK,热膨胀系数接近半导体材料,优于传统封装材料 [2] 行业现状分析 - 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金属金刚石复合材料需求大幅增加 [3] - 国内企业面临研发投入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4] - 国内供应链体系不健全,单晶金刚石生长技术不足导致原材料供应不稳定 [5] 发展趋势 - 应用领域向能源存储、医疗设备、半导体制造等新兴领域拓展 [6] - 产业链通过原料优化、工艺自动化推动成本下降,预计未来五年材料单价将大幅降低 [7] - 界面工程优化使铜-金刚石复合材料实验热导率突破800W/m·K [8] 市场规模分析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99.20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381.43百万美元,CAGR为10.24% [12] - 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60.82百万美元,占全球30.53%,预计2031年达116.83百万美元,CAGR为10.36% [13] - 铜金刚石2024年市场规模189.28百万美元,占比95.02%,铝金刚石7.12百万美元占3.35%,银金刚石仅占1.54% [13] 应用领域分析 - 电子产品是最大应用端,2024年市场规模65.86百万美元,占33.06% [13] - 铜基复合材料在密度非首要考虑时是理想选择,已发展成为研究热点和商业化程度最高的材料 [18]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电子封装等领域对材料性能要求提升催生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需求 [19] - 气压渗铸、粉末冶金等先进制造技术推动行业工程化与量产能力 [20] - 人造金刚石生产工艺成熟使成本逐步降低,长期看将大幅降低材料成本 [21] 行业主要厂商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Parker、ALMT Corp、Element Six、有研科技集团等 [14] - 2024年Parker占据16.70%市场份额,预计中国厂商将凭借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增强竞争力 [14]
锦富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6.5% 热管理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4:44
公司业绩与业务概览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4.51亿元 同比增长16.5% [1] - 主营业务包括电子产品精密部件、液晶显示模组(LCM/BLU)、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装备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1] - 公司推进业务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转型 在热管理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 热管理材料业务进展 - 石墨烯电热膜产品已进入吉利、上汽、比亚迪、通用、小米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座椅及座舱加热 [1] - 自主研发的低电导率冷却剂超级浓缩液完成新能源车企路试验证 可提升冷却系统安全性和能效 [1] - 冷却液产品向数据中心及储能电池领域推广 气凝胶材料作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隔热方案主要供应商已批量应用并延伸至航空航天 [1]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261亿美元(BCC Research数据) [2] 精细化工材料与新能源布局 - 1万吨电池用无氟粘结剂项目一期具备千吨级量产能力 已向20余家国内主流电池厂商送样且反馈良好 [2] - 无氟粘结剂经头部锂电池客户测试 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2] - 公司发展战略为"消费电子+新能源"双轮驱动 拓展石墨烯散热材料在智能手机、AR/VR设备高功耗散热场景的应用 [2] 消费电子领域技术优势 - 开发反射遮光胶带套冲成型、自动贴标打孔切片一体化、超声波弯折等领先工艺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3] - 子公司迈致科技的智能检测及自动化设备集成精密机械、伺服控制、机器视觉技术 在PCB、平板显示设备检测领域处于行业领先 [3] 公司战略目标 - 聚焦消费电子和新能源两大行业 重点发展热管理材料、高端粘结材料、电化学材料三大领域 [3] - 计划3-5年内转型为新材料类上市公司 2025年销售收入目标27亿元(非业绩承诺) [3]
思泉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之上市公告书
2023-10-22 12:34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于2023年10月2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 - 发行后总股本为5768.1334万股,无限售流通股数量为1367.5091万股,占比23.71%[7] - 发行价41.66元/股对应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摊薄市盈率为46.60倍,高于行业均值43.08%,高于可比公司均值45.63%[11]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比分别为95.41%、90.60%和81.72%[16]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67%、27.61%和25.82%,逐年下降[18]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9.69%、32.95%和27.62%,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22] 股权结构 - 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泽明合计持股1105.35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25.55%[3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廖骁飞合计持股635.52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14.69%[3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吴攀合计持股542.69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12.54%[39]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股份均为公开发行新股,原有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58] - 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699.4万股,占48.50%,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0242601698%[65] - 本次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0,075.11万元,扣除发行费用6,737.99万元后,募集资金净额为53,337.12万元[68]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提前实施募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资金到位后加快推进建设争取早日达产[140] - 公司将健全技术创新机制,提升产品附加值,整合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水平[142] 承诺事项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任泽明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不输送利益,否则公开解释道歉并承担补偿责任[143] - 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约束职务消费等,否则接受处罚并承担补偿责任[144] - 发行人承诺上市后执行章程规定的利润分配政策,未执行将公开说明原因、道歉并赔偿损失[144]
思泉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10-17 23:14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1442.033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7] - 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41.66元/股[7] - 发行日期为2023年12月10日,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7]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 - 募集资金总额60075.11万元,净额53337.12万元[42] 业绩情况 - 2023年1 - 6月公司收入19420.01万元,同比上升2.05%;归母净利润2386.14万元,同比上升25.54%;扣非归母净利润2345.55万元,同比上升33.81%[34] - 2023年1 - 9月预计营业收入30285.01 - 31920.01万元,同比上升4.22% - 9.84%;预计归母净利润3362.48 - 3643.89万元,同比上升1.17% - 9.6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3321.88 - 3603.30万元,同比上升10.03% - 19.35%[35]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67%、27.61%和25.82%,逐年下降[24] 市场与客户 - 报告期内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比分别为95.41%、90.60%和81.72%[23] - 报告期内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9.69%、32.95%和27.62%[30] - 2021年公司导热材料销售收入4.36亿元,占全国市场比例2.79%[52] 研发与技术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47] -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支出分别为1606.52万元、2735.11万元和2326.91万元,占比分别为5.44%、6.09%和5.51%[56] 公司历史与股权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日,曾于2016年11月4日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3月5日终止挂牌[36]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35.02%股权[90] - 本次发行前总股本4326.1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5768.1334万股[41] 风险提示 - 面临产品价格、毛利率下降风险[23][25] - 面临创新、核心技术泄密、核心人员流失风险[26][27][28] 子公司与投资 - 2020年10月收购重庆华碳73.05%股权,交易价格1242.62万元[151] - 2023年8月8日成立广东思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出资比例51%[171] - 2023年9月26日成立思泉金属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广东思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出资比例80%[172]
思泉新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9-24 12:38
发行信息 -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442.033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8] - 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8] - 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10月12日[8] - 发行后总股本为5768.1334万股[8] - 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期为2023年9月25日[8] - 本次发行采用向战略配售投资者定向配售、网下询价配售和网上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42] 业绩数据 - 2023年1 - 6月公司实现收入19,420.01万元,同比上升2.05%;归母净利润2,386.14万元,同比上升25.54%;扣非归母净利润2,345.55万元,同比上升33.81%[35] - 2023年1 - 9月公司预计营业收入30,285.01万元至31,920.01万元,同比上升4.22%至9.84%;预计归母净利润3,362.48万元至3,362.48万元,同比上升1.17%至9.6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3,321.88万元至3,603.30万元,同比上升10.03%至19.35%[36] - 报告期内,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41%、90.60%和81.72%[24]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4.67%、27.61%和25.82%,逐年下降[25]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9.69%、32.95%和27.62%[31] - 2022年公司向主要PI膜供应商采购合计占PI膜采购总额比例超90%[32] 研发与技术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73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含1项与无关联第三方共有的发明专利)[48] - 2020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606.52万元、2735.11万元和2326.9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44%、6.09%和5.51%[57] 市场与竞争 - 中石科技2021年导热材料销售收入11.27亿元,占全国导热材料市场比例7.21%[53] - 飞荣达2021年导热材料销售收入11.13亿元,占全国导热材料市场比例7.12%[53] - 碳元科技2021年导热材料销售收入2.57亿元,占全国导热材料市场比例1.64%[53] - 公司2021年热管理材料销售额4.36亿元,占全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的2.79%[53][54] 募集资金用途 - 若本次股票发行成功,募集资金将用于高性能导热散热产品建设项目(一期)26997.81万元、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82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2100.00万元,合计47297.81万元[69] 股权与历史 - 公司曾于2016年11月4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公开挂牌转让,2020年3月5日起终止挂牌[37] - 2019年公司决定拟现金收购重庆华碳73.05%股权,2020年10月完成转让,交易价格为1242.62万元[153] 风险与申报 - 本次申报披露29大项、25小项风险,新增创新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发行失败风险等[159] - 新三板挂牌时未披露任泽明、吴攀、廖骁飞与富海新材签署的对赌协议,本次申报补充披露[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