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散热

搜索文档
中石科技:公司可提供从材料到组件到模组的整体解决方案
证券日报网· 2025-09-17 09:45
公司业务布局 - 深耕导热散热行业二十余年 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提供从材料到组件到模组的整体解决方案 [1] - 产品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 导热界面材料 热管 均热板 热模组等 [1] 消费电子领域进展 - 人工合成石墨材料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石墨模切组件应用从手机扩展至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新项目 [1] - 加快多种VC高性能吸液芯材料研发和批量化生产 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1] - 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界面材料供应商资格并实现生产交付 [1] 数据中心领域突破 - VC模组产品在高速光模块中的市场化应用加速落地 [1] - 热模组核心零部件和TIM材料产品批量供货服务器厂商 [1] - 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 产品认证和量产供货 [1]
中石科技:公司已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界面材料供应商资格并实现生产交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01:06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深耕导热散热行业二十余年 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提供从材料到组件到模组的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高导热石墨产品 导热界面材料 热管 均热板 热模组等 [2] - 在人工合成石墨材料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石墨模切组件产品在大客户端的应用从手机扩展到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等新项目 [2] - 加快多种VC高性能吸液芯材料的研发和批量化生产步伐 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2] 消费电子领域业务 - 已取得北美大客户导热界面材料供应商资格并实现生产交付 [2] 数据中心领域业务 - VC模组产品在高速光模块中的市场化应用加速落地 [2] - 热模组核心零部件 TIM材料等产品批量供货于服务器厂商 [2] - 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 产品认证和量产供货 [2]
中小盘周报:关注导热散热材料-20250907
开源证券· 2025-09-07 09:46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导热散热材料行业持积极看好态度 重点关注苏州天脉等本土企业 [3][4] 核心观点 - 下游电子设备高性能化、智能化、薄型化趋势显著提升散热需求 驱动行业持续增长 [3][12] - 热管和均温板凭借优异导热性能正加速替代传统散热方案 渗透率持续提升 [3][31] - 本土化采购成为重要趋势 国内供应链企业技术成熟有望受益 [3][35]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173亿美元增至2028年261亿美元 复合增长率8.5% [3][21] 细分市场分析 - 热管市场2021年规模29.72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37.7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6.17% [15] - 均温板市场2021年规模7.04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11.9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4.20% [15] - 导热界面材料全球市场规模2019年52亿元 预计2026年达76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5.57% [16] - 中国导热界面材料市场规模2021年13.5亿元 预计2026年达23.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1.34% [16] - 石墨膜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超70亿元 其中智能手机占比67% [16][17] 下游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领域:5G手机渗透率提升及AR/VR等新兴设备发展催生新增散热需求 [24][25] - 汽车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40% 2035年预计达50%以上 推动散热需求增长 [27] - 安防行业:摄像头出货量从2020年4.1亿颗预计增至2025年8.3亿颗 散热需求同步提升 [28][30] 技术发展趋势 - 热管和均温板已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主流散热方案 替代传统石墨膜组合 [31][32] - iPhone 17 Pro系列有望引入铜质均热板技术 替代石墨烯散热片 [3] - 本土企业如苏州天脉在热管、均温板领域全球份额达0.53%和8.92% 打破境外垄断 [36]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较低 日本和中国台湾厂商在传统领域占优 国内企业加速追赶 [36] - 本土代表企业包括苏州天脉、中石科技、碳元科技等 在细分领域建立较强地位 [36][38] - 国产终端品牌全球份额提升 带动上游供应链企业持续受益 [35] 重点受益标的 - 苏州天脉:较早布局超薄热管和均温板 通过多家知名品牌认证并实现规模出货 [4] - 中石科技:产品涵盖导热界面材料、人工合成石墨、热管/均热板等多品类 [38]
苏州天脉:下游行业蓬勃发展 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证券日报· 2025-05-08 13:41
行业前景与公司定位 - 电子信息行业因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战略推进展现出广阔前景 电子产品性能提升导致热管理需求增加 公司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行业蓬勃发展 [2] - 全球导热散热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机大屏化、高性能化及笔记本电脑轻薄化趋势带动散热材料需求 汽车电子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热管理要求严格 导热散热产品在动力电池包等关键部位应用广泛 [5]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3亿元 同比增长1.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85亿元 同比增长20.26% [2] - 热管理材料及器件业务收入9.28亿元 占总营业收入的98.37% [2] - 研发投入6958.56万元 同比增长25.75% [4]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公司掌握粉体复配技术、粉体表面改性工艺、平头热管加工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具备中高端导热界面材料、热管与均温板产品量产能力 [3] - 导热界面材料已形成5大类的产品体系 热管与均温板通过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终端客户认证测试 实现规模化量产 [3] - 可量产热管厚度最低达0.3mm 均温板厚度最低达0.22mm 传热量均在5W以上 内部核心毛细结构全部自主生产 工艺技术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4] - 130W高热流密度均温板、钛化学钝化手机均温板等多个研发项目推进中 不锈钢化学钝化手机均温板已完成研发 [4] 客户与市场拓展 - 与vivo、OPPO等知名厂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024年成功通过Google、Dixon等新客户认证 [3] - 未来将通过技术升级和针对性产品研发深化与现有主要客户合作 并不断开拓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 [3] 产能与研发布局 - 二期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 生产线建设仍在持续投入 嵊州天脉一期已竣工 正在开展体系认证和客户认证 [5] - 研发项目有助于丰富产品结构 提升核心竞争力 满足终端客户多样化需求 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创造条件 [5] 发展战略 - 公司将发挥技术、品牌、客户资源、自动化生产、研发资源等优势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以市场为导向 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 提升技术领先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扩大品牌影响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