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炫耀性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假如你赚了几百万,最先要做的不是买豪车豪宅,而是下面这几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03
很多人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突然拥有几百万现金。有人可能靠生意挣到了第一桶金,有人 可能靠股票、基金、房产意外获利,还有人可能靠机遇一夜翻身。 可现实中,真正能守住财富的人,往往不是赚得最快的那一批,而是懂得如何花钱、如何配置财富的 人。 为什么?因为钱来得快,也去得快。你可能见过有人中了彩票,没几年就花光了;也见过有人做生意赚 大钱,几年后一贫如洗,甚至负债累累。 所以,假如有一天你突然赚到几百万,请记住:最先要做的,不是买豪车、买豪宅,而是下面几件事。 一、先保证安全:把钱分散,别放在一个篮子里 人一旦突然有了钱,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钱放在一个地方不动,或者冲动地投入到所谓的"机 会"里。 正确的做法是: 财富到手的第一步,不是如何让它快速翻倍,而是如何确保它不会轻易消失。 分散存放:一部分放银行,一部分放在不同的理财工具里; 保证流动性:留够至少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费用,防止突发事件; 避免冲动投资:别听信谁介绍的"稳赚不赔"项目,往往都是坑。 二、买保障,而不是买奢侈品 很多人一有钱,第一反应就是换豪车、买大房子,结果没过几年又陷入资金紧张。其实,最该优先做 的,是买保障。 1. 完善保险: 给 ...
屌丝暴发户改名求转运?聊聊雷军为何“提前”推出小米手机17
搜狐财经· 2025-09-15 08:11
命名策略与行业现象 - 小米科技打破行业惯例跳过16直接发布17系列 与高端化转型形成互文关系 [1] - 智能手机行业数字命名本质是象征资本积累竞赛 传统厂商遵循年型号+1渐进规则而小米采用跳跃式命名争夺技术话语权 [3] - 数字竞赛制造短期市场声量但真正品牌跃迁不在编号魔法中完成 [4] 品牌定位与用户心理 - 小米MIX系列曾凭借全陶瓷机身获国际认可但未能突破性价比品牌窠臼 [3] - 核心用户群存在代际困境 首批小米1用户(2011年20岁群体)通过持续购买性价比旗舰维系青年身份认同 [3] - 品牌方向首批用户发放3.7亿红包的感恩经济是对抗阶层流动焦虑的商业策略 [4] 技术创新与消费异化 - 陶瓷机身与液态金属等材料创新沦为阶层标识装饰物 背离科技民主化初心 [3] - 消费社会中使用价值让位于意义生产 符号消费主导时代 [4] - 液态金属中框与徕卡联名成为新身份图腾 品牌在消费主义镜像迷宫中寻找倒影 [4] 企业战略与行业对比 - 小米命名策略与汽车领域比亚迪汉跳过三代命名案例异曲同工 但互联网企业表现更激进 [3] - 小米三年千店计划与命名跃进形成荒诞对照 [4] - 创始人从雷布斯到邻家大叔的人设转变是通过拟亲缘关系构建情感负债置换社会地位承认 [3]
向潮玩“取经”,文博文创最该学什么?
新京报· 2025-09-06 10:33
行业增长态势 - 潮玩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 成为文旅消费领域显著现象 [1] - 泡泡玛特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38.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4.4% [1] - 热门潮玩产品引发彻夜排队 Molly、Labubu等IP成为跨境旅游中的"行走文化符号" [1] - 文博文创发展迅猛 但相比潮玩IP的传播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消费动机差异 - 文博文创消费者核心诉求是文化体验 包括挖掘文物乐趣、历史启蒙和主动查阅文物背景 [5] - 潮玩消费群体核心动机是追求潮流文化和彰显个性 具有显著"符号驱动"特征 [9][11] - 文博文创通过产品延续与文化的情感连接 潮玩则通过产品符号完成身份标识与圈层归属表达 [6][11] 商业模式对比 - 潮玩通过设置隐藏款和限量款的极低抽中概率制造稀缺性 形成"圈层等级"体系 [11] - 消费者为抢购联名款凌晨排队 本质是通过"消费时间"彰显群体性差异 [11] - 文博文创注重文化根基 产品承载数千年沉淀的文化基因 如三星堆青铜神树暗含古蜀宇宙观 [13] 运营策略借鉴 - 文博文创可借鉴"社交货币"设计思路 增强互动性、趣味性与话题性 如文物修复体验盲盒 [15] - 利用文化和旅游场景天然传播力 在多元场景增设"文化体验站"降低认知门槛 [15] - 学习IP系统化运营策略 以文物IP为核心构建兼具文化深度与传播活力的生态链 [15] - 建立文化爱好者社群 通过文创大赛、创意市集等活动增强互动 开展跨领域"文化+"合作 [17] 核心属性差异 - 潮玩与文博文创价值逻辑存在本质差异 后者模式无法直接复制 [17] - 文博文创优势在于文化根基 具备承载厚重历史、连接古今、传递古老文明的力量 [13] - 潮玩IP成功关键在于情感共鸣 如造型设计戳中审美或拥有"治愈情绪"等小切口故事 [13]
饥饿感,中产们的新型自律
虎嗅· 2025-08-11 00:04
中产白领饮食趋势 - 中产白领流行"不吃太饱"的饮食方式,午间选择轻食咖啡、沙拉能量碗等高价低量餐食,定位上海陆家嘴或香港中环等高端商务区 [1][2] - 轻食品牌如Wagas、gaga、超级碗聚焦中产人群,一份近百元的混合生菜沙拉搭配美式咖啡成为典型选择 [2][12] - 中产食谱中适当饥饿被视为高级养生方式,认为7分饱状态可稳定血糖血脂血压及情绪激素水平 [3][7][10] 健康与饥饿感的关联 - 研究表明每天摄入75%能量的7分饱状态持续2年可改善体重、血糖血脂血压及情绪激素水平 [10][11] - 适度饥饿有助于脑力工作者保持清醒,饥饿时大脑会忽略睡眠需求,而饱食后血液涌入消化系统降低大脑效率 [23][24] - 英女王一日六餐定量饮食减少25%总摄入量,梅耶马斯克7分饱饮食维持70岁活力状态 [8][9] 中产饮食消费行为 - 中产白领购买50元/斤以上蔬菜、上千元/斤海鲜等高价食材自制"白人饭",符合996工作节奏 [15][16] - 61.5%受访者认为健康食品是奢侈品,高收入地区有机食品商店更密集且消费意愿更强 [16] - 社会学理论指出中产通过"保持饥饿感""不吃碳水""购买有机食品"等行为模仿上层阶级文化 [5][40] 饮食误区与极端现象 - 部分白领用一天3杯冰美式控制食欲或替代早餐,导致生理期紊乱等健康问题 [4][33][34] - 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模式引发肠道免疫系统紊乱,可能造成慢性炎症 [36] - 断碳、断食等极端方式偏离健康初衷,正确方法应是每餐7分饱而非彻底不吃 [26][42]
隐秘的炫耀:情绪经济时代,我们如何为“身份感”买单?
36氪· 2025-07-02 08:54
情绪经济与炫耀性消费 - 情绪经济成为港股热门投资主线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公司通过情绪价值和社交话题实现爆发式增长 [1] - 新型炫耀性消费从传统奢侈品转向更隐蔽委婉的形式 如Labubu挂件、裸色指甲油等"不起眼但昂贵"的物品 [5][6] - 炫耀性消费的本质是"身份感"表达 通过稀缺性、文化资本等方式彰显社会地位 [11][17] 泡泡玛特与Labubu案例 - Labubu通过米兰时装周联名和明星效应实现IP价值跃升 从年营收2-3亿元的小众IP变为身份象征 [2][3] - 泡泡玛特2025年Q1海外收入同比暴增475%-480% 其中美洲市场增速达895%-900% [6] - 公司通过卢浮宫展览、泰国官方认证等方式提升Labubu的文化符号属性 [6] 老铺黄金案例 - 老铺黄金定位直白奢侈品 目标店效10亿元(超过爱马仕6亿元水平) [7] - 借助黄金投资属性、古法工艺和奢华服务体验 弥补品牌历史沉淀短板 [11] - 创始人提出"卖黄金的为何卖不过卖皮具的" 反映本土奢侈品牌崛起野心 [7] 中东市场与赤子城 - 中东国家人均GDP超高(阿联酋49041美元) 但消费品类有限 线上社交需求旺盛 [12] - 赤子城旗下TopTop平台VIP用户愿为独家虚拟物品支付溢价 如5000元定制头像 [14] - 平台虚拟礼物设计强调"气势" 如黄金色豪车、中国龙等象征财富地位的符号 [14][16] - 公司2023年股价涨幅超150% 成为港股"牛股"之一 [16] 消费趋势洞察 - 炫耀性消费从物质炫耀转向文化资本炫耀 如知识、审美等更隐蔽的形式 [11][17] -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54188元(约7000美元) 一线城市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9][10] - 本土奢侈品牌崛起条件成熟 泡泡玛特和老铺黄金分别代表不同路径 [7][11]
一种有关“美貌”的炫耀性消费?来自美国俱乐部的田野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6-24 03:36
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学分析 - 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概念通过奢侈消费展示社会地位 核心要素包括女性身高、酒瓶数量及卡座位置等符号化指标 [1] - VIP俱乐部通过精心编排的香槟大战、卡座等级制度及模特资源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地位展示系统 参与者通过破坏性消费获取社会认同 [7][13][19] - 现代夸富宴形式已从传统部落仪式演变为全球性现象 在毒品交易、亚洲商务宴请及赌场消费中均呈现相似逻辑 [6][17] 俱乐部运营的商业机制 - 高端俱乐部单店装修成本可达200万美元 通过移植成熟树木、定制灯光系统等设计营造异域感以吸引高净值客户 [9] - 卡座位置与DJ台距离直接反映客户等级 中央区域卡座配合烟花棒、灯光秀等视觉设计强化身份差异 [12][14] - 顶级DJ单场演出报酬超5万美元 六位数报价已成行业常态 音乐成为刺激酒水消费的关键催化剂 [12] 酒水消费的营销策略 - 唐培里侬香槟通过夜光标签设计增强品牌辨识度 其2009年份产品成为俱乐部最常被展示/浪费的奢侈品 [15] - "香槟大战"模式下 客户单次消费可达10万美元 洛杉矶某金融公司主顾半年内香槟支出达50万美元 [22] - 俱乐部通过"酒瓶火车"、"钞票雨"等仪式化消费场景刺激攀比 香港业主采用聚光灯突显最高消费客户 [17][20] 人力资源的符号化运用 - 经纪公司严格筛选183cm以上女性模特 通过高跟鞋、站位设计强化视觉冲击力 [14] - 模特资源可产生溢价效应 部分俱乐部对靠近名模的卡座收取30%额外费用 [14][19] - 人力资源调配具有战术性 经纪团队会根据客户需求实时调整模特分布以创造"酷感" [14] 竞争性消费的商业模式 - 俱乐部刻意安排"鲸鱼"客户对坐 通过实时短信通报消费金额制造竞争 典型场景下相邻卡座消费额可相互刺激增长300% [19] - 圣特罗佩俱乐部将空酒瓶陈列作为消费力证明 纽约W.i.P俱乐部曾因客户斗殴导致单晚损失超10万美元 [22][23] - 消费等级制度形成闭环 80%普通客户消费支撑20%VIP客户的炫耀性展示 这种结构使行业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 [24]
财富密码大揭秘:普通人也能践行的8条致富铁律
搜狐财经· 2025-06-15 19:23
投资策略 - 指数基金是一种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代表性,能够分散风险 [3] - 指数基金遵循市场平均收益原则,不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主观判断,而是紧跟市场整体走势,在有效市场假说中,普通投资者很难通过主动选股持续战胜市场,而指数基金恰好能获取市场平均收益 [3] - 定投策略即定期定额投资,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这种投资方式巧妙地利用了市场的波动,平滑了投资成本,降低了因一次性投入在高位而导致亏损的风险 [4] 理财心态 - 在理财过程中容易陷入"炫耀性消费"的陷阱,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满足感往往是短暂的,而其消耗的资金本可以用于更有价值的投资,产生长期的收益 [4] - 真正关键的理财技巧在于克制炫耀冲动,将资金合理配置到投资中,实现财富的增长 [4] - 复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力量源自坚持,在投资中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只有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投资才能带来累积的成果 [5] 风险应对 - 风险在投资中无处不在,但可以承担经过计算的风险,这需要学习市场知识,了解不同投资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7] - 控制情绪,避免因贪婪或恐惧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理解人类心理,洞察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 [7] -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看,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偏差会对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理性对待风险,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投资行为的合理性 [7] 投资目的 - 幸福的真谛并非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而是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时间,在投资过程中应该明确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由,而不是被金钱所束缚 [7] - 在投资和理财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由的重要性,合理规划财富,实现真正的幸福人生 [8] - 自由比金钱更重要,资源(金钱)的价值在于能够为我们带来自由和满足感,当我们为了追求更多金钱而牺牲自由时,就违背了投资的初衷 [8]
内裤剪一刀,敢卖4500?
36氪· 2025-06-09 04:47
巴黎世家争议设计 - 推出女士深蓝色弹力平纹针织半身裙售价4500元 被网友调侃形似男士内裤 目前已在线上下架仅部分门店有货 [1][3][5] - 发布"北京烤鸭包"采用牛皮材质售价15500元 配套"北京烤鸭挂饰"原价6500元已下架 同系列其他三款仍在售 [5][8][11] - 曾推出胶带手镯预售价29999元 浴巾裙售价6700元 钥匙扣发圈4000元 普通发卡2700元 [12][14][16] 品牌设计理念 - 品牌基因强调创新而非大众审美 定位为"时尚界和文化界的先行者" 现任艺术总监Demna Gvasalia推动推陈出新 [19][20] - 2025秋季系列Zero运动鞋采用极简设计 脏脏鞋售价1850美元(约1.25万元) 官方称体现"鞋穿一辈子"的环保理念 [16][18] - 分析师数据显示品牌销售额从2015年3.5亿欧元增长至2023年25亿欧元 2024年预计回落至20-23亿欧元 [20] 奢侈品行业现象 - 多个品牌推出"贵且无用"单品:LOEWE手工拉菲草鞋1.45万元 GUCCI不防水雨伞1.11万元 不建议游泳的泳衣3500元 [23][25][27] - 爱马仕镜子售价超万元 LV发圈两三千元 此类产品通过价格筛选目标客户 同时作为营销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 [29][31][33] - 网络争议带动品牌曝光 Miu Miu钻石内裤(4.02万元)引发搜索量激增172% 讨论度提升间接促进销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