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者投诉
icon
搜索文档
投诉为什么总觉得没用?常见误区解析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16
很多消费者都抱怨过:投诉过后没回应,或者迟迟得不到结果。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渠道没用,而是方 式出了问题。下面几个常见误区,往往决定了投诉的成效。 误区一:没有证据就去投诉 不少人一气之下马上打电话或提交投诉,但订单号、支付记录、聊天截图都没留存。缺乏证据,投诉机 构/平台也难以核实。 正确做法:保留交易凭证、发票、沟通记录,证据越完整,投诉成功率越高。 误区二:找错渠道 不少消费者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只要投诉,就去12315"。但实际上,不同问题对应的主管部门不 同,如果渠道选错,就容易被来回推诿,耗时又费力。比如: 金融纠纷:信用卡、贷款、保险理赔问题,更适合直接联系银行、保险公司,或通过银保监局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提交,而不是找市场监管部门; 通信问题:像流量套餐自动续费、乱收费,应通过工信部12300投诉平台反映,处理效率更高; 教育培训:退费难、课程缩水,可以找属地教育局或消费者协会介入; 房地产和装修:涉及合同履约、质量纠纷,应联系住建部门,必要时还可寻求仲裁。 而对普通商品交易和服务纠纷,12315仍然是最主要的入口。但如果一股脑把所有问题都交给 12315, 不仅周期长,还可能因 ...
消费者遇到问题该去哪里投诉?
新浪财经· 2025-08-28 06:52
投诉渠道数字化演变 - 数字化工具普及使消费者网上投诉仅需几分钟完成 显著改变维权习惯并推动企业回应速度提升 [1] - 投诉方式多样化解决了"去哪里投诉"和"网上投诉是否有用"等核心问题 [1] 官方投诉平台 - 全国统一"12315"系统通过官网和手机应用提供投诉服务 需填写企业名称 订单信息 消费金额和诉求并上传凭证 [2] - 平台具有法律效力 处理结果可获得书面回复 对严重违规行为可能触发行政处罚 被视作最权威投诉渠道 [2] 企业自有投诉通道 - 电商平台在订单页面设置"申请售后"或"投诉商家"功能 银行保险机构通过APP和官网提供客户意见箱 [3] - 快递外卖企业提供专线客服电话或在线客服入口 方式可直达商家内部但回应效果取决于企业态度 [3] 第三方投诉平台 - 黑猫投诉平台要求填写标题 订单号 金额及凭证 审核后公开展示内容并通知企业回应 [4] - 信息公开机制形成舆论压力 使消费者问题获得更快解决 成为重要维权补充渠道 [4][5] 行业专项投诉途径 - 金融消费纠纷可通过银保监会投诉热线或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处理 [5] - 教育培训争议向地方教育协会反馈 旅游合同纠纷向文化和旅游部门申诉 这些渠道在细分领域更具专业性 [5]
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4.5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40
投诉总量与解决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 同比增长27.23% [1] - 解决投诉509,655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1] - 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3万人次 [1] 投诉性质分类 - 售后服务问题占总投诉量26.47% 占比最突出 [1] - 假冒 安全 虚假宣传问题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1] - 售后服务 质量 计量问题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 [1] 商品类投诉 - 商品类投诉541,215件 占总投诉量54.34% [1] - 较2024年上半年比重上升8.79个百分点 [1] - 家用电子电器类 服装鞋帽类 日用商品类 食品类 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1] - 服装鞋帽类 日用商品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1] 服务类投诉 - 服务类投诉406,747件 占总投诉量40.84% [1] - 较2024年上半年比重下降1.56个百分点 [1] - 互联网服务类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 教育培训服务类 销售服务类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2] - 金融服务类 教育培训服务类 销售服务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2]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 电信服务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 [2] 其他类投诉 - 其他类投诉48,009件 占总投诉量4.82% [1]
上半年长三角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14826件
国际金融报· 2025-08-06 12:50
从投诉热点看,主要集中在网络购物、教育培训、智能产品、旅游、情绪消费、宠物、化妆品、新 能源汽车等领域。以网络购物为例,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商品实际与宣传严重不符、短视频带货乱 象频现、新兴领域"不诚信"行为多发、二手平台真假难辨等。有消费者反映,收到的商品与销售页面展 示的样品存在巨大差距,如服装面料、电子产品功能、食品成分等;部分盲盒、手办等商家,因销售商 品市场价值走高,无法按期提供商品,或在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以"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怠于承担 售后责任。 近日,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四地消保委联合对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数据进行整合 分析,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长三角四地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14826件,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 济损失18269.73万元。 从投诉性质看,综合四地数据,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合同问题、虚假宣传问题和安全问题是 排名前五的问题。其中,质量问题投诉总量82988件、占比26.36%;售后服务问题投诉总量81697件、 占比25.95%;合同问题投诉总量67467、占比21.43%;虚假宣传问题投诉总量54496件、占比17.31%; 安全问题投诉总量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同比增长27.23%
北京商报· 2025-08-06 09:31
投诉总量及解决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 同比增长27.23% [1] - 解决投诉509,655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1] - 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3万人次 [1] 投诉性质分类 - 售后服务问题占投诉总量26.47% 为最突出投诉类型 [1] 商品与服务投诉结构 - 商品类投诉541,215件 占总投诉量54.34% 较2024年上半年比重上升8.79个百分点 [1] - 服务类投诉406,747件 占总投诉量40.84% 比重下降1.56个百分点 [1] - 其他类投诉48,009件 占总投诉量4.82% [1] 商品大类投诉分布 - 投诉量前五位:家用电子电器类 服装鞋帽类 日用商品类 食品类 交通工具类 [1] - 服装鞋帽类和日用商品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1] 服务大类投诉分布 - 投诉量前五位:互联网服务类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 教育培训服务类 销售服务类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 [2] - 金融服务类 教育培训服务类 销售服务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2]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 电信服务类投诉比重下降 [2] 具体商品投诉热点 - 投诉量前五位:服装 通讯类产品 普通食品 鞋 日用杂品 [2] - 日用杂品 鞋 服装投诉量较2024年上半年明显上升 [2] 具体服务投诉热点 - 投诉量前五位:经营性互联网服务 餐饮服务 培训服务 移动电话服务 远程购物 [2] - 交通运输 教育服务 放映演出服务投诉量较2024年上半年明显上升 [2] - 移动电话服务 住宿服务投诉量有所下降 [2]
中消协: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30
投诉总量及解决情况 -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995,971件 同比增长27.23% [1] - 解决投诉509,655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52亿元 [1] - 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33万人次 [1] 投诉性质分类 - 售后服务问题占投诉总量26.47% 为最突出投诉类型 [1] - 假冒 安全 虚假宣传问题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1] - 售后服务 质量 计量问题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 [1] 商品与服务类投诉结构 - 商品类投诉541,215件 占总投诉量54.34% 比重同比上升8.79个百分点 [3] - 服务类投诉406,747件 占总投诉量40.84% 比重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 [3] - 其他类投诉48,009件 占总投诉量4.82% [3] 商品大类投诉分布 - 投诉量前五商品大类:家用电子电器类 服装鞋帽类 日用商品类 食品类 交通工具类 [3] - 服装鞋帽类 日用商品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3] 服务大类投诉分布 - 投诉量前五服务大类:互联网服务类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 教育培训服务类 销售服务类 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 [3] - 金融服务类 教育培训服务类 销售服务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 [3]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 电信服务类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 [3] 具体商品投诉热点 - 投诉量前五具体商品:服装 通讯类产品 普通食品 鞋 日用杂品 [3] - 日用杂品 鞋 服装投诉量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明显 [3] 具体服务投诉热点 - 投诉量前五具体服务:经营性互联网服务 餐饮服务 培训服务 移动电话服务 远程购物 [4] - 交通运输 教育服务 放映演出服务投诉量较2024年上半年上升明显 [4] - 移动电话服务 住宿服务投诉量较2024年上半年有所下降 [4]
质量和售后问题占比超半数
新华日报· 2025-08-04 21:52
消费者投诉数据分析 - 长三角四地消保委2025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14826件 [1] - 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269.73万元 [1] 投诉性质分类 - 质量问题投诉82988件占比26.36% [1] - 售后服务问题投诉81697件占比25.95% [1] - 合同问题投诉67467件占比21.43% [1] - 虚假宣传问题投诉54496件占比17.31% [1] - 安全问题投诉28177件占比8.95% [1] 投诉类型分布 - 商品类投诉17.75万件占比56.33% [1] - 服务类投诉13.64万件占比43.67% [1] 投诉热点领域 - 网络购物痛点难除 [1] - 教育培训投诉居高不下 [1] - 智能产品频遭吐槽 [1] - 旅游投诉热度不减 [1] - 情绪消费暗藏风险 [1] - 宠物消费乱象丛生 [1]
上海市消保委:上半年处理消费者投诉150113件,同比增长18.2%,盲盒、手办相关网购投诉值得关注
快讯· 2025-07-04 09:00
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50113件,同比增长18.2% [1] - 推进企业先行和解249621件 [1] - 商品类投诉100737件,占投诉总量的67.1% [1] - 服务类投诉49376件,占投诉总量的32.9% [1] 商品类投诉细分 - 服装鞋帽投诉22810件,居商品类投诉首位 [1] - 家居用品投诉17572件,居商品类投诉第二位 [1] - 家用电器投诉7966件,居商品类投诉第三位 [1] 服务类投诉细分 - 互联网服务投诉8650件,居服务类投诉首位 [1] - 交通运输投诉4308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二位 [1] - 美容美发投诉3216件,居服务类投诉第三位 [1] 投诉性质分析 - 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52.09% [1] - 售后服务问题占比18.57% [1] - 质量等其他问题占比29.34% [1] 重点行业分析 - 潮玩相关投诉2749件,主要问题为商家延迟发货和质量问题售后推诿 [1] - 二手平台交易火爆,商品真伪验证成为主要难题 [1]
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超46万件 虚假宣传、假冒、安全问题投诉比重同比上升
人民日报· 2025-05-11 22:19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461767件,同比增长33 33% [1] - 解决投诉2612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 [1] - 因经营者欺诈行为获得加倍赔偿的投诉585件,赔偿金额38万元 [1] - 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165608人次 [1] 投诉性质分布 - 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26 56%,其次是售后服务问题26 07%和质量问题19 67% [1] - 虚假宣传问题占比7 27%,安全问题5 8%,价格问题4 18%,假冒问题3 54% [1] - 与2024年一季度相比,虚假宣传、假冒、安全问题投诉比重上升,质量、合同问题投诉比重下降 [2] 投诉类别结构 - 商品类投诉245964件,占总投诉量53 27%,比重同比上升6 38个百分点 [2] - 服务类投诉190382件,占比41 23%,比重同比下降5 00个百分点 [2] - 其他类投诉25421件,占比5 51% [2] 商品大类投诉情况 - 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2] - 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上升,农用生产资料类投诉量比重下降 [2] - 具体商品投诉量前五位:服装、通讯类产品、普通食品、鞋、日用杂品 [2] - 日用杂品、鞋、服装、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同比上升,普通食品投诉量下降 [2] 服务大类投诉情况 - 互联网服务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销售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2] - 金融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上升 [2]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下降 [2] - 具体服务投诉量前五位: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培训服务、远程购物 [3] - 交通运输、远程购物、教育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住宿服务、餐饮服务投诉量下降 [3]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461767件|315青诉
搜狐财经· 2025-05-08 07:54
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61767件,同比增长33.33% [1] - 解决投诉261218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723万元 [1] 投诉分类情况 - 合同问题占比最高,达26.56%,其次是售后服务问题26.07%和质量问题19.67% [2] - 虚假宣传、假冒、安全问题投诉比重较2024年上升,质量、合同问题投诉比重下降 [2] 商品与服务投诉结构 - 商品类投诉245964件,占总投诉量53.27%,比重同比上升6.38个百分点 [3] - 服务类投诉190382件,占比41.23%,比重同比下降5.00个百分点 [3] - 其他类投诉25421件,占比5.51% [3] 商品大类投诉情况 - 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8] - 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上升,农用生产资料类比重下降 [8] 服务大类投诉情况 - 互联网服务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教育培训服务类、销售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4] - 金融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公共设施服务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上升 [4] - 生活及社会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电信服务类投诉量比重同比下降 [4] 具体商品投诉热点 - 服装、通讯类产品、普通食品、鞋、日用杂品投诉量居前五位 [6] - 日用杂品、鞋、服装、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同比上升,普通食品投诉量下降 [6] 具体服务投诉热点 - 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移动电话服务、培训服务、远程购物投诉量居前五位 [6] - 交通运输、远程购物、教育服务投诉量同比上升,住宿服务、餐饮服务投诉量下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