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模式

搜索文档
电动两轮车何以从无锡锡山走向全球街头?|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7 02:50
行业地位与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轮电动车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其中无锡市锡山区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1] - 锡山区两轮电动车产业集群2024年营业收入达667.6亿元 [1] - 2024年锡山区电动车企业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6.1亿元 占电动车外贸总出口的14.3%(七分之一) [1] 出口增长趋势 - 锡山区两轮电动车整车出口额从2020年首次突破1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达1.9亿美元 同比增长19.5% [1] - 锡山区电动摩托车出口额从10多年前约2000万美元增长至2025年有望突破4亿美元 增幅达20倍 [5] 出海战略驱动因素 - 国内市场逐渐饱和且监管政策趋严 多个城市限制电动摩托车上牌和上路 [1] - 中国电动汽车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和东南亚的成功扩张为两轮电动车出海铺平道路 [2] - 东南亚油摩市场空间大 两轮电动车替代油摩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2] 本地化运营策略 - 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开发适应当地路况、身高和生活习惯的产品 例如针对印尼B端市场提升动力和续航里程 [2] - 重点建设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 借鉴日本燃油摩托车品牌在偏远地区设点的经验 [2] - 计划实现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链条本地化以匹配需求、缩短周期并降低成本 [2] 生态体系建设 - 从单一产品出口转向构建涵盖购车、金融、租赁、服务、充电系统、换电系统及二手车交易的全生态体系 [3] 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 头部企业通过自建海外仓提升物流时效 锡山区7家企业在9个国家布局14个海外仓 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6] - 2024年3月启用首批6个电动车全球公共海外仓 帮助中小企业缩短物流时长并加快订单响应 [7] - 在新疆克州建立中亚贸易中转仓 以配件运输当地组装方式降低中亚市场物流成本15%以上并缩短运输周期3-5天 [7] 产业协同机制 - 2022年成立锡山区电动车对外贸易协会 专门针对外贸领域提供支持 [5] - 通过政府带领头部企业考察并建立中转仓实现"抱团出海" 降低个体企业跨境物流成本 [7]
全球寄美包裹暴跌81%!特朗普新政颠覆跨境贸易
搜狐财经· 2025-09-07 12:21
政策变革 - 特朗普总统于2025年7月30日签署行政令 宣布自8月29日起全面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包裹的免税待遇 终结实施近百年的小额免税政策[1] - 新政仅保留文件类邮件和不超过100美元的善意礼品等特定邮件类别的免税待遇 其余所有商业包裹都将面临关税征收[3] - 全球寄往美国的包裹在政策生效当天骤减81%[1] 邮政网络中断 - 全球88家邮政运营商已全面或部分暂停对美包裹寄递服务 包括法国 意大利 瑞典 挪威等欧洲国家[1][3] - 欧洲邮政仓库积压严重 西班牙日均3万包裹滞留 DHL 法国邮政等物流巨头暂停商业包裹服务[10][15] - 美国海关需要新增20亿美元扩容系统 否则每日400万包裹将滞留口岸[11] 中小企业影响 - 韩国电商中小订单中断率达60% 加拿大零售商SocksFox的20%美国销售额来源被切断[5] - 行业分析师估计中小型企业可能面临超过710亿美元的成本增加 平均每个包裹价值约48美元[7] - 小型企业主面临自行消化成本或将价格转嫁给消费者的两难选择 部分企业已暂停所有美国订单[7] 消费者影响 - 美国低收入家庭日常用品价格飙升 拖鞋 营养品等必需品涨幅高达50%[8] - 清关时间从1-2天延长到1周以上 迫使家庭囤积低价日用品 加剧供应紧张[10] - 低收入消费者反映维生素和基本用品价格已变得高得离谱[10] 应对措施 - 万国邮联于9月5日紧急上线到岸成本计算器API 帮助成员国邮政在寄件地预计算关税[12] - 海外仓模式成为更有效应对方式 通过提前将货物批量运至美国境内规避关税问题[12] - 国家税务总局对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离境即退税"政策支持[14]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跨国物流企业正在重新绘制全球供应链地图 新的贸易走廊正在形成[15] - 东南亚 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吸引力正在超越美国[15] - 全球贸易流动可能出现长期阻塞[11]
美国高关税之下,中国汽配出口商加速转战欧洲︱外贸妙谈
第一财经· 2025-07-03 12:52
中国汽配企业转战欧洲市场 - 广州一诺跨境电商公司欧洲业务月均增长20%以上,上半年整体出口同比增长30% [1] - eBay数据显示中国卖家在德国站头灯总成销量3年增长超3倍,英国站尾灯增长9倍,德国减震器销量激增10倍 [2] - 中国卖家充电桩在eBay德国站销量较三年前飙升超6倍,千斤顶增长超3倍,套筒工具翻番 [2] 欧洲市场机遇分析 - 2024年欧洲汽车售后市场线上销售规模达数百亿欧元,年增长率超15% [2] - 欧洲车龄长、保有量大,已进入电商解决需求的阶段,当前中企市占率低存在翻倍空间 [2] - 德国和英国消费者接受高客单价产品,重视售后服务,中企供应链优势明显 [3] 企业竞争策略调整 - 深圳军灿电商在欧洲市场维持20%以上增速,通过高客单价产品和售后服务抢占份额 [3] - 中国汽配制造技术与欧洲品牌"不存在差距",跨境电商生态助力超车可能 [3] - 企业动态调整美国市场产品结构,大件占比从80%转向开发小件以应对关税风险 [5] 贸易环境变化影响 - 美国关税导致海运价格上涨,企业通过1%-10%阶梯式涨价消化成本压力 [6] - 亚马逊售美中国商品中位数价格上涨2.6%,超美国核心商品通胀率 [6] - 前5个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7.7%,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0% [7] 市场拓展挑战 - 欧洲需应对多国差异化合规要求,认证门槛高于美国 [4] - 欧盟拟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将收取进口费用 [4] - 企业需加强本地化数据收集,针对不同地区主流车型细分运营 [5]
交运视角看出口:跨境物流行业访谈
2025-05-22 15: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跨境物流行业、跨境电商行业、普货出口行业、空运物流行业、卡航运输行业 - **公司**:Itera、希音(Shein)、Temu、沃尔玛、Best Buy、Target、吉姆、施英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政策变化 - **政策内容**:2025 年 5 月 2 日美国彻底取消 800 美元免税额度,但 T86 清关模式未取消 [3] - **影响**:每件包裹增加 50 美元行政费用,严重影响跨境小包业务;改变跨境物流清关方式,增加成本并要求进口商承担责任 [1][6] 清关模式对比 - **T86 模式**:以小包为单位电子清关,预清关效率高,货物到港后通常 48 小时内放行;继续存在但成本增加,部分商家因额外费用不再使用 [4][21] - **Tier 1 和 T11 模式**:Tier 1 是一般贸易清关,T11 是海关监管下小包检查清关;都增加成本且需进口商担责,T11 每票查验增加时间成本;海关处理能力达极限,处理大量小包裹困难 [5][8][21] - **701 模式**:适用于传统一般贸易物流,清关速度不可控,有时需 72 小时至两周 [8] 企业应对措施 - **跨境物流企业**:Itera 暂停中国直发小包,转向海外仓或半托管模式;希音在越南建 15 万平米仓库,培养本地供应链 [1][5] - **快时尚公司**:希音等难以通过一般贸易提前备货,提出采购价为国内 1.5 倍,推动中国与越南工厂联合生产或贴牌 [9] - **普货出口企业**:FOB 货企业订单恢复迅速,预计海运高速增长;CIF 货企业过去低申报避税,现成本偏高 [11] 各运输方式影响 - **空运**:小单快返模式依赖空运,美西航线运力受损严重,预计 6 月影响更明显 [12] - **卡航**:价格每公斤 10 - 15 元,作为空运补充,运输时间约 15 天,“一带一路”政策补助使其有经济优势 [18] - **海外仓**:短期内心理层面利好,但需求整体下降,最大需求在转运环节 [14] 贸易情况变化 - **中美关税**:三个月过渡期可能触发贸易调整,企业需关注政策变化 [15] - **出口企业观点**:FOB 条款企业认为当前关税低,是配货好时机;CIF 条款企业担心查验率和合规成本,倾向少量配货 [16][17] - **空运量价**:美国小包裹数量减少约 60%,欧洲增长约 10%以内,主要是库存增加 [20] 电商行业影响 - **利润率和毛利率**:新政策使跨境电商行业利润率总体下降;亚马逊卖家毛利率 50% - 60%,纯利率 8% - 10%,关税上调挤压盈利空间 [24][25] - **不同规模卖家**:大型小包跨境电商卖家受冲击严重,中小型卖家订单井喷,部分采用无货源销售模式 [26] - **价格趋势**:关税调整后,短期内终端售价难加价,长期价格会上升 [2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海关人手和处理能力有限,影响进出口效率,对芬太尼及其他违禁品查验力度不足 [2][23] - 大量小包裹通过第三国转运到美国,增加运输、关税和清关成本 [22] - 希音从越南发往美国货物无需拉回中国,通过新加坡、香港等地转运解决空运能力不足问题,目前产量未现瓶颈 [19]
跨境电商物流系列研究(三)(更新)——剖析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影响
中信建投· 2025-05-14 01: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核心观点 - 特朗普取消低值小包免税政策,是因中国跨境电商商业模式打破美国资本垄断利润,美国计划在清关及尾程配送环节设障反制,但执行遇问题 [7][8] - 目前低值免税小包占比超80%,对中美跨境电商量影响超90%,中国大陆对美出口金额影响为2%-3%,平均跨境小包每票增18美金关税成本,约70%包裹通关时效下降 [8] - 直邮专线干线空运物流成本高,加税使免税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优势消失,预计2025年中美跨境电商空运需求降超20%,海外仓订单需求升8%,美国零售批发库存深度决定中美关税战及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走向 [8][11] 各目录要点总结 特朗普取消低值小包免税政策的核心逻辑 - 中国跨境电商商业模式打破美国资本构建的覆盖“衣食住行”的垄断利润,美国计划在清关及尾程配送环节设障反制,但执行遇问题 [7] - 增加清关障碍方面,中国跨境电商生态通过近岸中转和低报货值绕开壁垒,美国欲通过“加墨加税”和“取消低值小包免税政策”整治,却遇“加墨两国反制”和“海关系统崩溃”问题,延缓政策落地 [7] - 增加尾程配送障碍方面,美国邮政因成本低及覆盖率高,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在美国本土尾程配送首选,巨量包裹增长使美国邮政亏损加大,曾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一日后恢复 [7][38] 跨境电商货运业务量被影响了多少 - 2015 - 2023年美国低值小额免税进口申报数量从1.53亿次增至超10亿次,2022年后中国跨境电商崛起,低值小额免税包裹单票货值降至50美元左右,增加了筛查违规进口申报的难度 [10][44] - 中加墨的低值免税小包占比超80%,对中美跨境电商量影响超90%,中国大陆对美出口金额影响为2%-3%,平均跨境小包每票增18美金关税成本,约70%包裹通关时效下降 [8][10][45] - 3月以来美国海关收入暴增,截至4月23日,海关收入增至156亿美元,环比3月接近翻倍,5月将达历史最高水平,但伴随政治层面接触,关税仍存在变数 [55] 未来为什么海外仓模式比航空直邮更有优势 - 空运是低值小包进入美国的核心方式,中国作为最大来源国有过半为低值小包,2024年来自中加墨的航空货运总量约243万吨,占美国总进口货运量的50%,其中中国占比47%,空运出口美国的货物中,超50%来自低值电商包裹 [56] - 直邮专线的干线空运物流成本相对较高,加税让免税带来的供应链成本优势消失,增加54%关税导致跨境电商小包清关成本增加6 - 100美元/件不等,整体供应链成本增长至少20%以上,服饰及3C配件等核心品类增加至少50% [11] - 面对加税,货物转口和供应链向海外迁移成为应对方案,部分中国出口企业已在海内外布局供应商产能,计划提升供应链向东南亚转移力度 [68][70] - 清关环节,加税降低时效、增加成本,导致客户和订单流失,直邮专线模式履约时效增长25 - 50%,海外仓模式履约时效仅增长7 - 8% [73][75] - 仓配环节,清关压力增大加速全托管转向半托管,提前备货海外仓一件代发业务迅猛发展,海外仓价格可能上涨,一件代发业务相关资源可能紧俏 [80] - 预计2025年中美跨境电商空运需求降超20%,海外仓订单需求升8%,但关税成本增加,损失需求不会完全转移到海外仓物流模式 [81] - 美国零售批发库存深度决定中美关税战及跨境电商物流模式走向,目前美国进口货量跌至新低,预计5月库存将迎来首轮缺货拐点 [85]
“价格暴涨100%”!“免税直邮”结束,小卖家暂停发货,多个平台出手应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4 12:38
核心观点 - 美国取消800美元小额免税政策导致中国跨境电商成本大幅上升,行业面临"成本地震" [1][2][6] - 政策取消直接影响Temu、SHEIN等依赖直邮模式的平台及中小卖家,部分企业退出美国市场或转向涨价/海外仓策略 [1][2][8] - 行业加速洗牌,资金雄厚的大型卖家和平台更具调整能力,中小卖家生存压力加剧 [10] 政策背景与影响 - 800美元免税政策(De Minimis)2016年从200美元提升后实施,2024年美国处理超13亿件最低限度货物(2015年仅1.39亿件) [4] - 新政策要求中国销美800美元以下包裹缴纳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关税,非邮政渠道包裹成本上升最显著 [6] - 政策取消可能导致企业和消费者年损失470亿美元,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 [1] 企业应对措施 - **短期策略**:Temu、SHEIN等平台4月25日起涨价,亚马逊近千种商品平均涨价30% [8] - **物流调整**:物流商转向T01(复杂报关)和T11(简易报关)模式,后者需额外支付每单2.6美元处理费但时效仍低于原T86模式 [6][7] - **中长期布局**:平台力推"半托管"模式,加速海外仓建设,Temu美区流量已向半托管倾斜 [9] 行业结构性变化 - **直邮模式**:仍适用于高价值商品,但占比下降;空运包裹查验率上升导致清关速度放缓 [7][10] - **海外仓模式**:需提前投入数十万美元囤货,中小卖家面临资金和库存管理压力,但可缩短物流时效至1-7天 [8][9] - **市场整合**:资金充足的大型卖家通过海外仓补货(如宁波优未科技美国仓存货50%),中小卖家或退出美国市场 [9][10] 数据与趋势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借免税政策实现10倍增长(2015年1.39亿件→2024年13亿件) [4] - 部分电商平台商品价格涨幅超100%,用户普遍抱怨发货延迟 [1] - 海外仓模式推动中国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牌化、合规化竞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