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性

搜索文档
30.98万起,享界S9T上市!余承东:开订即火爆,累计小订突破4万台!
齐鲁晚报· 2025-09-17 03:39
9月16日晚,鸿蒙智行举行享界S9T新品发布会。 发布会上,鸿蒙智行享界S9T上市,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30.98万~36.98万元。 图片来源:享界S9T新品发布会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透露,享界S9T开订即火爆,新车一小时大定破 5000 台,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售价 30.98 万元起,9 月 21 日开启交 付。 他还补充说明:"大家以为漂移是一个卓越的性能,你在公路、在城市开,也不能轻易去漂移,漂移就是带来交通事故。你们以为那个玩漂移是因为多么牛 逼,我说那是一个最愚蠢的行为,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王雪婷 综合享界S9T新品发布会、每日经济新闻等) 图片来源:享界S9T新品发布会 "开最美的车,看最美的风景",余承东说。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还表达了自己对汽车安全性的看法。他称:"我们车去飙什么 2 秒加速性能,还是 3 秒加速性能,这都没有意义的,真的重要的是安全 性。" ...
今晚 和解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14:47
事件背景与三方联合声明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三方于8月6日发布《关于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的联合声明》,澄清测试目的并消除公众误解 [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转发该联合声明,事件源于7月29日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中与重型卡车对撞测试视频的传播 [11] - 三方声明强调测试旨在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不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质量 [6] 测试争议与舆论影响 - 测试视频显示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倾倒,引发网友对乘龙卡车安全性质疑,部分用户表示"不敢买"或"放弃购买" [12][13] - 东风柳汽指控理想汽车使用碰撞视频构成侵权,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3] - 乘龙卡车通过社交媒体回应,发布"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宣传内容,其抖音账号视频点赞量从数百升至上万 [13][14] 各方回应与责任认定 - 理想汽车承认对测试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向东风柳汽致歉并承诺避免类似争议 [6] - 中国汽研作为委托执行机构,承认未明确说明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6] - 东风柳汽强调坚守高品质质量方针,抵制不正当竞争,并将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 [7] 行业倡议与公众观点 - 三方共同倡议维护行业生态,推动汽车技术升级与安全性提升 [7] - 网友评论指出应关注汽车安全性而非品牌互斥,技术升级才是核心价值 [8]
理想,深夜回应!中国汽研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8-03 23:41
理想i8碰撞测试事件 - 理想汽车发布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展示i8在61公里/小时刮底刚性障碍物、100公里/小时正面对撞及侧面碰撞重卡测试中的安全性表现,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安全气囊全部展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 [6] - 理想汽车解释测试目的是验证i8的"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前舱中密布11个环形吸能结构,委托中国汽研执行测试以科学验证被动安全性能 [2][3] - 公司强调测试仅用于验证i8安全性,非评价其他品牌质量,对乘龙卡车被卷入舆情表示无意为之,澄清双方无直接竞争关系 [4] 乘龙卡车回应 - 东风柳汽发布声明指出理想汽车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乘龙卡车碰撞视频,认为测试场景与实际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 [10][11][12] - 公司介绍乘龙卡车安全技术包括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四层吸能结构和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调71年历史积累的115万卡友真实体验 [13][17] - 东风柳汽呼吁行业反内卷、反不正当竞争,倡导诚信竞争和理性传播,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4][15] 中国汽研声明 - 中国汽研澄清测试仅验证理想i8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测试中理想i8碰撞速度为60±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 [20] - 说明测试用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的二手车辆,经外饰伪装和配重至8吨处理,作为移动式壁障车使用 [20] 行业影响 - 理想汽车表示i8按照最新国标和C-NCAP五星标准开发,涵盖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全系车型此前均获权威第三方测试最高评价 [5] - 乘龙卡车连续发布海报强调"生活不是试验场"的安全理念,展示龙骨框架驾驶室和30%高强钢应用等安全技术 [22][25][26]
理想汽车回应理想i8与乘龙卡车安全性碰撞测试:致其意外卷入争议属无心之举
新浪财经· 2025-08-03 15:01
理想i8安全性碰撞测试说明 - 公司始终将用户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致力于打造安全安心的家庭出行空间 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兼顾宽敞空间与被动安全性能 [1] - 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 通过视频形式透明展示测试过程和结果 旨在验证新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1] - 测试模拟"小车对撞大车"危险工况 该场景是乘用车用户最关注的安全话题之一 也是全球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测试方式 [2] 碰撞测试技术细节 - 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事故情形制定要求 由中国汽研执行 该公司是国家一类科研院所 具备行业公认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3] - 车辆采用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和11个环形吸能结构 A/B/C柱及门梁无变形 9气囊正常展开 电池无漏液起火 车门自动解锁 [3] - 开发阶段符合最新国标(GB 11551-2014等)及C-NCAP五星/C-IASI G+G+G+A标准 覆盖100+项企业测试工况包括"钻卡"等特殊场景 [5][6] 行业影响与舆论回应 - 测试仅用于验证自身产品安全性能 不构成对其他品牌的质量评价 所用东风柳汽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物 [4] - 强调与东风乘龙无竞争关系 前者专注家庭乘用车 后者为卡车行业标杆 双方共同响应国家反内卷号召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全系车型此前均获中汽中心/中保研最高评价 公司对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安全技术进步持有坚定信心 [6]
理想回应和乘龙重卡碰撞测试
凤凰网· 2025-08-03 14:38
测试目的 - 公司始终将用户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致力于为家庭用户打造安全、安心的出行空间 [1][6] - 采用"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兼顾宽敞驾乘空间与被动安全表现 [1][6] - 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通过视频透明展示测试过程和结果 [1][6] 测试表现 - 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交通事故情形制定,由中国汽研执行,认可其专业能力和测试公正性 [2] - 理想i8前向有3条纵向力传递路径,11个环形吸能结构,有效化解正面撞击冲击力 [2] - A柱、B柱、C柱、门梁未明显变形,9个安全气囊正常展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 [2] 舆论影响 - 测试目的仅为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非针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评价 [3] - 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无质量引导性评价 [3] - 公司与东风柳汽乘龙无直接竞争关系,专注于家庭乘用车,尊重对方卡车行业标杆地位 [3] 安全标准 - 理想i8开发阶段按照最新国标(GB 11551-2014、GB 20071-2025、GB 20072-2024)开发 [4] - 同时符合C-NCAP 24版规程五星标准和C-IASI 23版规程G+G+G+A等级要求 [4] - 涵盖"钻卡"、"卡车夹击"等100多项企业测试工况,全系车型此前均获权威第三方最高评价 [4]
工信部出手!事关“隐藏式车门把手”!
新浪财经· 2025-05-12 00:58
隐藏式车门把手安全技术标准修订 - 工信部公开征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意见,重点规范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性能 [1] - 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可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续航里程,但存在低温冻结、强度不足、断电失效等安全隐患 [1][3] - 新标准强调安全性优先原则,要求车企在科技感与安全性冲突时确保安全性能绝对优先 [7][17] 现行隐藏式车门把手的主要问题 - 低温环境下可能冻结无法弹出,部分产品存在强度不足、断电失效等问题,增加救援逃生难度 [3] - 控制系统受损、内部线路损坏、车体框架变形或电池断电均可能导致门把手无法正常工作 [5] - 缺乏标准化应急装置设计,现有标识在夜间或浓烟环境下可视性不足 [11] 新标准拟规范的核心方向 - 明确应急式车门内把手安装要求及隐藏式把手的标志标准化要求,标志尺寸不小于3cm×5cm并使用荧光反光材料 [9][11] - 强化电动门把手防夹功能与动态试验要求,配备压力传感器实现遇阻自动回弹 [9][11] - 提升结构强度要求,确保碰撞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正常,增加机械/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 [9][15] - 规定极端场景解决方案:断电保护需维持供电至少3分钟,防误触发设计需在翻滚事故中锁定把手 [11][15] 标准修订的行业影响 - 填补国内汽车门把手安全技术标准空白,推动行业安全设计理念升级 [16][17] - 将引发供应链深度调整,淘汰伪科技车型,刺激新材料需求增长 [17] - 可能延伸至电子后视镜、全触控中控等其他争议性设计的安全审查 [19] - 车企面临更高设计生产成本,需平衡安全要求与产品竞争力 [19] 安全性能提升的具体措施 - 强制要求隐藏式把手配备机械/断电保护装置,车门结构预留拉锁通道 [11] - 统一采用国际逃生箭头符号,确保夜间2米以上可视距离 [11] - 碰撞后自动解除电磁保险,备用电源维持关键功能运行 [11][15] - 强化碰撞、起火等事故场景下的车门开启可靠性,降低乘员逃生难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