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搜索文档
任正非发声:要把车造好 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09:12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 - 东风汽车董事长杨青与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会谈 双方回顾多年深化合作历程并讨论汽车行业竞争态势及企业机制创新 [2][3] - 任正非强调汽车行业根本是造好车 最高级别是安全 [2][3] - 杨青表示东风汽车正推动新能源与智能化跃迁 将持续深化与华为战略协同以应对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3] - 徐直军承诺华为将全力支持东风汽车转型发展 [3] - 双方计划在产品定义、智能化技术、营销等领域携手 探索央企市场化运营新路径 [5] - 东风汽车总资产达4703.86亿元(截至2024年底) [5] 合作历史与具体案例 - 东风汽车与华为2018年首次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技术储备与下一代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技术布局 [4] - 2025年双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4] - 东风旗下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东风奕派相继与华为签订合作协议 [5] - 岚图汽车2024年与华为签署HI模式深度技术合作协议 岚图CEO卢放称双方为长期合作关系 [5] - 岚图CBO邵明峰比喻华为如"强劲大脑" 岚图整车安全能力可发挥华为乾崑智驾性能 [5] 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7月初拜访任正非 讨论汽车产业趋势、营销创新及合作项目推进 [6] - 冯兴亚认为任正非经验对广汽改革发展和营销创新极具价值 期待首款合作产品尽快上市 [6] - 广汽与华为乾崑9月19日联合推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 全系搭载华为最先进智能技术 [6] - 华为提供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能力 广汽贡献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专长 [6] - 广汽设立新公司华望汽车(2024年3月成立) 对标华为IPD与IPMS体系构建全新流程 [8][9] - 冯兴亚强调将集中优势资源保障启境品牌长期发展 [6] 行业合作模式与规模 - 车企转型中寻求华为深度赋能 学习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和销售)体系经验 [8] - 华为通过全流程赋能车企 覆盖产品定义、设计、制造及营销环节 [8]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超20家主流车企 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9] - 多家车企新品强调华为特色技术 如广汽传祺向往S9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 Max超阶版(29个感知单元) [9] - 阿维塔07 2026款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辅助驾驶系统及鸿蒙座舱Harmony Space 5 [9]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全面提速
中国证券报· 2025-09-22 20:15
合作背景与进展 - 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杨青与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于9月22日会面 围绕强化战略互信和深化战略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双方自5月23日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后合作加速落地 [1] - 东风汽车与华为合作始于2018年 首次签署战略协议针对电动化、网联化趋势进行技术储备 [1] - 2024年合作取得重大突破:1月岚图汽车与华为签署HI模式深度技术合作协议 2月猛士科技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1月东风奕派与华为签署智能汽车战略协议 5月23日双方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协议 [1] - 华为通过三种模式赋能车企: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整体解决方案和鸿蒙智行模式 与东风合作主要采用HI模式 该模式因不涉及车企主导权且渠道优势明显 被认为具有最大发展潜力 [1] 合作成果与产品表现 - 全新岚图梦想家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的MPV车型 上市110天订单突破5万辆 成功抢占国内35万元以上高端MPV市场 [2] - 猛士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猛士M817 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系统的豪华电动越野车 首搭东风与华为联合开发的中国首个量产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天元架构 [2] - 猛士M817上市5小时大定订单超3700台 8月销量位列豪华新能源越野车第一阵营 [3] - 东风日产于2024年11月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为首家与鸿蒙座舱全方位合作的合资品牌 [2] 资本合作与战略深化 - 东风汽车集团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襄阳控股及襄高投资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主营智能越野车辆制造与销售 注册资本84.7亿元 新公司聚焦猛士品牌并与华为深化合作 [2] - 新合资公司与现有东风猛士科技双线并行 产品定位存在差异 共同做大猛士品牌 [2] - 合资公司可能扩大合作范围至商用车智能化和海外市场数字化服务等领域 [3]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20家主流车企 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3] 合作模式与行业影响 - 华为在新合资公司中的赋能超越技术供应 形成深度融合的生态共建 全面引入华为全球领先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体系 重构研发与营销流程 实现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3] - "车企主导、华为深度嵌入"模式保留猛士品牌主体性 同时注入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三电系统等领域的核心能力 [3] - 华为乾崑智驾与鸿蒙座舱落地提升产品智能化体验 带动供应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为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提供可复制范式 [3]
【2025年半年报点评/江淮汽车】业绩低于业绩预告指引,尊界S800表现良好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8-26 12:2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不佳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8%至95.79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5.5亿元 实际业绩低于预亏指引[2][3] - 业绩下滑主要受销量下降、出口业务收缩及新项目产能爬坡影响 但公司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车型市场表现亮眼 为未来高端化布局奠定基础[4] - 尽管短期承压 分析师仍维持"买入"评级 并下调2025-2027年盈利预期至5.6/15.1/33.5亿元 对应PE估值分别为204/76/34倍[5] 财务表现 - 2025Q2总销量9.09万辆 同比下滑8.8% 其中乘用车销量3.30万台同比下降17.1% 商用车销量5.79万台同比下降3.3%[4] - 季度ASP为10.54万元 同比提升4.5% 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至7.90%[4] - 费用率方面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2%/5.9%/3.7% 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4] - 投资收益亏损0.89亿元 亏损幅度环比收窄[4] 业务进展 - 尊界S800车型上市67天大定突破10000台 但规模交付始于8月下旬 未对Q2业绩产生贡献[4] - 与华为在开发、制造、销售领域全面合作 与大众战略合作稳步推进 与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企业深化生态融合[5] - 商用车业务经营保持稳定[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556.33亿元 2027年提升至812.43亿元 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4.4%[7] - 毛利率预期从2024年10.67%提升至2027年15.23% 归母净利率从-4.23%转为正4.12%[7]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至5.6/15.1/33.5亿元 较原预期下调33.3%/5.0%/1.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计达1.53元 每股净资产升至7.68元[7]
江淮汽车: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尊界S800上市在即-20250430
东吴证券· 2025-04-30 02: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江淮汽车“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江淮汽车2025Q1业绩符合预期,整体销量环比提升、毛利率环比改善,但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ASP同环比下降,费用率有不同变化,投资收益亏损幅度环比缩小,最终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 [7] - 公司与华为、大众、宁德时代、科大讯飞等企业合作进展顺利,加速生态融合,商用车业务经营稳定,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因对外合作顺利、新车上市在即,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45,016|42,202|58,633|70,493|81,243| |同比(%)|23.07|(6.25)|38.93|20.23|15.25|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51.51|(1,784.16)|840.29|1,592.18|3,388.78| |同比(%)|109.57|-|-|89.48|112.84| |EPS - 最新摊薄(元/股)|0.07|(0.82)|0.38|0.73|1.55| |P/E(现价&最新摊薄)|515.63|-|92.97|49.07|23.05| [1] 公告要点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98.18亿元,同环比分别 - 13.0% / - 1.1%;归母净利润为 - 2.2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 2.87亿元 [7] 公司业绩情况 - 整体销量:2025Q1总销量9.97万辆,同环比分别 - 6.3% / + 13.6%,其中乘用车销售3.29万台,同环比分别 - 15.2% / - 6.9%,商用车销售6.68万台,同环比分别 - 1.3% / + 27.5% [7] - ASP: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ASP为9.85万元,同环比分别 - 7.1% / - 13.0% [7] - 毛利率:Q1单季度毛利率为10.03%,同环比分别 - 1.4 / + 2.3pct,环比增长因24Q4会计准则调整影响基数较低 [7] - 费用率:Q4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5.7%/3.4%,同比分别 - 0.6 / + 2.0 / + 0.3pct,环比分别 + 1.7 / - 0.0 / - 1.9pct [7] - 投资收益:Q4投资收益为 - 1.31亿元,亏损幅度环比缩小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27,692|32,629|40,706|51,194| |非流动资产|21,390|20,935|20,913|20,814| |资产总计|49,081|53,564|61,619|72,009| |流动负债|30,337|35,114|41,291|47,794| |非流动负债|6,315|5,081|5,181|5,281| |负债合计|36,652|40,196|46,472|53,075|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1,360|12,200|13,792|17,181| |少数股东权益|1,070|1,168|1,355|1,753| |所有者权益合计|12,429|13,368|15,147|18,933| |负债和股东权益|49,081|53,564|61,619|72,009| [8] 利润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42,202|58,633|70,493|81,243|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37,701|51,234|60,721|68,867| |税金及附加|335|604|726|837| |销售费用|1,467|2,228|2,820|3,250| |管理费用|1,789|2,052|2,397|2,762| |研发费用|1,763|1,876|2,326|2,681| |财务费用|41|151|89|110| |加:其他收益|503|800|600|700| |投资净收益|(994)|(338)|(324)|51| |公允价值变动|66|20|25|30| |减值损失|(1,146)|(301)|(257)|(271)| |资产处置收益|593|200|200|300| |营业利润|(1,889)|869|1,659|3,546| |营业外净收支|14|14|14|14| |利润总额|(1,874)|883|1,673|3,560| |减:所得税|119|(56)|(106)|(227)| |净利润|(1,994)|939|1,779|3,786| |减:少数股东损益|(209)|99|187|39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784)|840|1,592|3,389|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82)|0.38|0.73|1.55| |EBIT|(510)|639|1,503|2,846| |EBITDA|1,193|2,606|3,449|4,825| |毛利率(%)|10.67|12.62|13.86|15.23| |归母净利率(%)|(4.23)|1.43|2.26|4.17| |收入增长率(%)|(6.25)|38.93|20.23|15.2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89.48|112.84|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2,711|3,531|8,396|10,178| |投资活动现金流|(4,596)|(4,257)|(4,880)|(4,242)| |筹资活动现金流|392|(1,486)|(112)|(119)| |现金净增加额|(1,444)|(2,212)|3,405|5,818| |折旧和摊销|1,703|1,967|1,946|1,978| |资本开支|(1,425)|(1,181)|(1,513)|(1,386)| |营运资本变动|1,444|(31)|4,118|4,318| [8] 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每股净资产(元)|5.20|5.59|6.31|7.87|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2,184|2,184|2,184|2,184| |ROIC(%)|(2.54)|3.30|7.47|12.47| |ROE - 摊薄(%)|(15.71)|6.89|11.54|19.72| |资产负债率(%)|74.68|75.04|75.42|73.71|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92.97|49.07|23.05| |P/B(现价)|6.88|6.40|5.66|4.5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