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崛起

搜索文档
蔚来环比/同比增幅50%,8月新能源交付量谁掉队了?
36氪· 2025-09-02 09:47
新能源车市整体表现 - 8月新能源车市竞争持续升温 多家品牌交付量创历史新高 下半场角逐进入白热化阶段[1] - 比亚迪以373626辆的绝对优势统领市场 零跑汽车突破57066辆大关 鸿蒙智行交付44579辆稳居前列[1][2] - 小鹏汽车同比增长168.7%至37709辆 蔚来同比增长55.2%至31305辆 同比增速显著[1][2] 比亚迪 - 8月全球销售373626辆 其中乘用车销量371501辆 环比增长8.5% 同比增长0.7%[2][5] - 王朝海洋系列销量342838辆 方程豹品牌16265辆 腾势品牌11993辆 仰望品牌405辆[5]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达2863876辆 同比增长显著 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1340万辆[5] 零跑汽车 - 8月全系交付57066台 同比增长88.3% 环比增长13.8% 创历史新高[2][8] -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转正 毛利率增长至14.1% 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车企[8] - 将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65万辆 宣布明年挑战100万辆目标[8] 鸿蒙智行 - 8月交付44579辆 全系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8][10] - 形成"五界"矩阵覆盖多元用户需求 全新尚界H5开启预售 预售价16.98-20.98万元[10] - 定位中型SUV 搭载鸿蒙座舱和华为辅助驾驶系统ADS 4 提供纯电和增程双版本[10] 小鹏汽车 - 8月交付37709台 同比增长168.7% 环比增长2.7% 1-8月累计交付271615台同比增长252%[2][12] - 全新小鹏P7正式上市 官方指导价21.98-30.18万元 标配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12] - 整车算力达2250 TOPS 采用800V架构 标配双腔空悬 最高续航820km[12] 蔚来汽车 - 8月交付31305台创历史新高 其中蔚来品牌10525台 乐道品牌16434台环比增175% firefly品牌4346台[16] - 全新ES8定位大型SUV 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 标配102kWh电池 零百加速3.97秒[16] - 配备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 31个感知硬件 含激光雷达和4D雷达 座舱使用高通骁龙8295芯片[16] 小米汽车 - 8月交付超30000辆 连续两个月交付破3万台 小米YU7已于6月底正式上市[2][19] - 推出9月限时购车权益 包括赠送Nappa真皮座椅 电动前备箱 HEPA空气净化系统等[19] - 提供Xiaomi HAD端到端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SU7 Ultra赠送碳纤维套件和五年基础保养[19] 理想汽车 - 8月交付28529辆 环比下降7.2% 同比下降40.7% 历史累计交付达1397070辆[2][22] - 9月将上市理想i6 定位25-30万元中大型SUV 采用原生纯电架构 轴距3000mm[22] - 搭载87.3kWh电池 双电机版续航660km 单电机版提供710km和720km两种续航[22] 深蓝汽车 - 8月交付28234辆 同比增长40.3% 环比增长3.9% 其中深蓝S05交付12184辆[2][26] - 深蓝S05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1.1万辆 全新深蓝S07发布 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26] - 未来5年计划推出30款全新主流车型和差异化车型[26] 埃安 - 8月销量27044辆 环比增长1.8% 同比下降23.5%[2][29] - 埃安i60已进行申报 定位紧凑型SUV 计划2025年下半年发布[29] - 搭载1.5L增程式混动系统 发动机最大功率74kW 配备磷酸铁锂电池和弹匣电池2.0技术[29] 极氪科技 - 8月集团总销量44843台 同比增长11% 环比增长2% 其中极氪品牌17626台 领克品牌27217台[31] - 极氪9X开启预售1小时订单达42667台 预售价格47.99万元起[31] - 搭载浩瀚超级电混 AI数字底盘 安全盔甲和千里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四大核心科技[31] 岚图汽车 - 8月交付13505台 同比增长119.4% 环比增长11.3%[2][34] - 岚图追光L亮相成都车展 定位中大型轿车 配备华为乾崑驾驶辅助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34] - 岚图泰山将于9月开启盲订 定位旗舰SUV 搭载华为ADS Ultra四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方案[34] 阿维塔科技 - 8月销量10565辆 同比增长184.6% 环比增长5.0% 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2][38] - 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上市 售价26.99万元 权益价25.49万元[38] - 标配宁德时代5C大电池 搭载华为乾崑ADS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38] 极狐汽车 - 8月交付10554辆 环比增长11.8% 同比增长5.5% 1-8月累计销量75493辆同比增长110.5%[2][40] - 极狐T1将于9月11日上市 预售价6.88-9.38万元 共推5款车型[40] - 搭载最大功率70kW驱动电机 采用42.3kWh磷酸铁锂电池组 CLTC续航425km[40] 智己汽车 - 8月交付6108台 环比下降13.1% 同比下降0.1%[2][41] - 新一代智己LS6预售订单突破50000台 预售权益价20.99-27.99万元[41] - 采用800V超快充高压平台 首搭"恒星"超级增程技术 配备灵蜥数字底盘和智慧四轮转向系统[41]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因为补贴吗?
新浪财经· 2025-07-15 01:57
中国汽车产业产销数据 - 2024年1-6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1] - 同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长41.4%和40.3%,占新车总销量44.3% [1] - 上半年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1] 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仅124.2万辆和120.6万辆,2024年已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 [2] - 2010-2020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总额1521亿元,覆盖317万辆汽车 [1]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542亿元,14年累计研发超1800亿元 [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企业竞争机制引入:2001年吉利成为首家获轿车生产资格的民企,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切入汽车制造 [3] - 2007年新能源汽车被列入国家发改委鼓励产业目录,2014年出现"造车新势力元年" [3][4] - 2018年放开外资独资限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立 [5] 地方政府作用 - 地方政府通过减税和对赌协议支持车企发展,如上海与特斯拉的协议(土地优惠换税收承诺) [7] - 深圳2023-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73万辆和293万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6] - 地方政府竞争推动产能扩张,但需转向居民端减税以促进消费平衡供需 [8] 产业发展模式 - 减税政策显著促进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案例显示税负减轻带来爆发式增长 [9] - 地方政府与企业形成"Quid pro quo"关系:早期资源支持换取长期税收贡献 [9] - 当前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和消费不振,需通过收入再分配改革实现经济再平衡 [9][10]
一代SUV霸主宣布破产
华尔街见闻· 2025-07-13 12:13
国产Jeep的兴衰历程 - 广汽菲克正式宣告破产,国产Jeep时代终结[2] - 旗下大指挥官、指南者、自由光、自由侠等车型全部停产[3] - Jeep曾凭借硬朗外表和高强劲动能迅速打开中国市场[4] - 2017年销量达到巅峰22.2万辆[5] - 采用"进口+国产"模式,2016年销量暴涨260%至18万辆[18] - 2017年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57%[18] 溃败原因分析 - 2018年因烧机油等质量问题被315晚会曝光[22] - 经销商退网维权事件加剧危机[24] - 2018-2021年销量连续四年断崖式下滑至2.01万辆[24] - 2022年上半年仅售出1800多辆[24] - 2020年净资产跌至-3.31亿元,首次资不抵债[26] - 2021年净资产仅剩200万元[26] 股东矛盾与破产清算 - 股东双方因股权问题公开闹翻[29] - 2022年9月资产负债率达110.8%[29] - 核心资产五次挂网拍卖均流拍,起拍价从19.15亿降至9.92亿[31] - 2023年6月法院正式裁定破产[32] 合资车企整体困境 - 2023年主流合资品牌在华市占率首次跌破50%[41] - 同期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市占率从16%升至56%[41] - 广汽三菱资产负债率接近100%[41] - 东风雷诺成为首个撤出中国市场的欧洲品牌[41] - 长安铃木日方1元甩卖50%股权离场[41] - 北京现代工厂起拍价从36亿降至11亿仍流拍[41] 行业格局变迁 - 2014年起国产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38] -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从2015年33万辆飙升至2023年900多万辆[38] - 全球占比达60%[38] - 比亚迪董事长称中国新能源车领先全球35年[42] - 广汽菲克工厂被广汽埃安接手转型电动车生产[44]
探店·调查丨雪佛兰没退出,但全系都在“清仓甩卖”
搜狐财经· 2025-06-06 12:27
雪佛兰中国市场战略调整 - 雪佛兰官方否认退出中国市场的传言,强调品牌由上汽通用运营且不会放弃 [2][3] - 雪佛兰已超过一年未推出新车型,且缺席2024年上海车展 [3] - 北京地区经销商仅剩两家,品牌运营空间被大幅压缩(荣威飞凡占据原4S店三分之二空间) [3][5] 雪佛兰产品与渠道现状 - 门店仅展示探界者Plus、迈锐宝XL和创酷三款车型,探界者Plus次顶配实际落地价约14万元(官方指导价16.99万元),迈锐宝XL起售价低至9.99万元 [7] - 部分经销商清库特价探界者Plus低于12万元,探界者低于10万元 [9] - 店员确认雪佛兰未来不再推出新车,但售后可通过别克门店保障(如探界者Plus插混发动机与别克GL8 PHEV同款) [12] 上汽通用品牌战略调整 - 雪佛兰与别克事业部已合并,经销渠道逐步整合至别克网络 [17] - 别克和凯迪拉克定价下探至雪佛兰传统区间(如新君威一口价10.69万元起,XT4一口价15.99万元起),雪佛兰竞争优势丧失 [15][17] - 公司优先保留别克和凯迪拉克,雪佛兰转为低成本运营模式 [20] 行业竞争与车企转型 - 国产电动车崛起削弱传统车企等级划分手段(如发动机差异消失) [17] - 国产品牌在基础功能和性价比上形成优势,传统车企入门车型竞争力下降 [18] - 传统车企普遍面临产品线收缩压力,雪佛兰战略收缩为行业缩影 [20][21] 雪佛兰历史对比与市场表现 - 2019年雪佛兰销量51.2万辆,同期广汽三菱13.3万辆、上汽斯柯达27.8万辆,后两者已退出或并入其他渠道 [14] - 2019年雪佛兰4S店独占整栋建筑,相邻为广汽三菱和斯柯达,现被荣威飞凡、smart和AITO问界取代 [12][14]
关税战雪上加霜,进口车市场谁最受伤?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3 01:50
进口车市场整体表现 - 中国进口车销量从2014年历史峰值143万辆跌至2024年70万辆 缩水一半以上 且跌幅持续扩大[2] - 2025年前两月汽车整车进口5.6万辆 同比下滑45.8% 进口金额300.4亿美元 同比下滑50.3%[2] - 2月单月进口3.6万辆 环比增长76.3% 但同比仍下滑24.2%[2]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由34%提高至84%[2][3] - 美国随后将"对等关税"税率提高至84% 总税率达104% 中国反制将关税提高至125%[3] - 德系品牌受重创 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奔驰6.5万辆(GLE占4.5万辆) 宝马X4/X7等进口量近2万辆 加税后终端售价将翻番[3] 市场结构变化 - 2025年1-2月进口量前三国为德国16,867辆 日本13,014辆 斯洛伐克11,248辆(同比增1,530辆) 美国仅6,543辆[6] - 超豪华品牌持续走弱 2023年降幅12% 2024年扩大至46% 2025年前两月降幅31% 仅法拉利表现稍好[7] - 主力豪华车占比增长 雷克萨斯/路虎/奔驰跌幅较小(分别下滑6%/8%/17%) 非豪华品牌如丰田/大众萎缩剧烈[8] 竞争格局演变 - 自主品牌崛起及新能源车替代导致进口车市场自2017年124万辆后持续下滑 2023-2024年连续两年两位数降幅[5] - 外资车企加速进口车型国产化(如奔驰计划将GLE生产线迁至中国 宝马在沈阳扩产X5)进一步压缩进口份额[7] - 中国新能源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内饰设计及售后服务方面超越进口豪华品牌 抢占市场份额[6][8] 未来市场定位 - 进口车将更多扮演品牌形象塑造和技术标杆角色 满足高端化/个性化需求[9] - 市场需建立多元化进口模式维持合理规模 但完全止跌企稳仍需较长时间[6][7] - 产品需具备超越中国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 但目前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仍由中国品牌主导[8]
电动车冲击传统燃油车!奔驰A级确认停产,CTO:掀背车在中国和美国市场表现不佳【附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分析】
前瞻网· 2025-03-25 11:45
电动车冲击传统燃油车!奔驰A级确认停产,CTO: 掀背车在中国和美国市场表现不佳【附新能源汽车行 业现状分析】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日,据媒体报道,梅赛德斯-奔驰为了精简全球产品线,已确认将停产A级车型。现款A级掀背车将成为该 系列的最后一款车型,后续不再推出换代车型。 奔驰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afer表示,品牌需要更具全球吸引力的车型。尽管掀背车在欧洲市场颇受欢迎, 但在中国和美国这两大重要市场,其表现却并不佳。 为此,奔驰决定对紧凑型车型系列进行精简,从原本的7款车型减少至4款,即CLA轿车、CLA猎装车、 GLA和GLB SUV。随着A级的停产,CLA将成为奔驰最便宜的入门车型。 奔驰A级是奔驰旗下的紧凑型车,自1997年推出以来,已历经四代。最新一代车型于2018年发布,并在2023 年进行了更新。作为品牌的入门级车型,具有较高的性价。其中2024 款二次改款 A 180 L售价为25.13 万。 事实上,奔驰A级的停产早有"苗头"。早在2022年,它就已经先在美国市场"退场"。尽管在欧洲和亚洲部分 市场还坚守着,但销量却一直不容乐观。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奔驰A级的月销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