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模式

搜索文档
广电运通:公司投资方式主要以控股为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11:47
投资策略 - 投资方式以控股为主 偏好成长期企业[1] - 重点关注营收达到一定规模且净利润较好的优质标的 要求具备较好成长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1] 投资方向 - 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X两大主题[1] - 瞄准硬科技 新质生产力 国产替代 新商业模式等领域[1] - 全力挖掘并推动优质标的并购[1]
“三新”经济动能澎湃 成为激活经济“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8-01 06:56
核心观点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同比增长6.7% 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 近年来增加值数据逐年上升 2022年首次突破20万亿元 [1][2][3] - "三新"经济占比逐年增加说明经济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需求释放速度加快 供需匹配程度提升 [4][5] 三新经济构成 - 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 包括新技术应用产业化直接催生的新产业 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 以及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产业分化升级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是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 从现有产业领域衍生叠加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 表现为互联网依托的经营活动 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 灵活快捷的个性化服务 [2] - 新商业模式指整合重组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商业运行模式 表现为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 硬件融入服务 提供一站式消费娱乐休闲服务 [2] 发展意义 - 新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经济增长点 新业态成熟完善为新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市场空间 新模式对新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牵引带动作用 [5]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场景和选择 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 [5] - 成为各类新技术迭代升级的试验场和平台载体 对丰富技术应用场景 促进技术研发与实际需要匹配具有积极意义 [5] 发展重点 - 政府重点做好规则规制确定 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行业监管 市场要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推动行业做大做强 [6] - 关键在三个维度集中发力:制定清晰行业标准为产品服务质量提供遵循依据 坚持不懈总结应用场景为优化业态模式提供参照 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 [6] - 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容 瞄准未来技术推动加快产业化 [6]
中国成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与稳定之锚 “酷元素”推动经济增长更均衡
央视网· 2025-07-31 08:28
经济增速预期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 [1] - 中国上半年经济活跃度好于预期且实现逆势增长 [1][4] 出口表现 - 尽管遭遇关税逆风 上半年中国出口仍然表现良好 [4] - 下半年出口有望继续为增长提供支撑 助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4] 科技创新能力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以其高性能 高性价比的推理大模型震惊世界 [6]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创新能力 [6] - 中国正在实现产业升级 培育出一批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 [8] 商业模式创新 - 中国电商企业首创的直播带货模式已被亚马逊 YouTube和沃尔玛在美国采用 [11] - 中国企业是新商业模式和销售策略的创造者 [11] - 中国正日益成为引发文化共鸣的创新源泉 [11] 经济结构转型 - 新科技元素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更具差异性 弱化其周期性 [8] - 与房地产 基础设施和产能投资等传统经济引擎相比 科技创新成为新增长动力 [8] - 中国从低成本模仿者转变为全球创新者 电动汽车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11]
国家统计局: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01%
期货日报网· 2025-07-31 03:37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三新"经济涵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类经济活动 [1] - 新产业包括:新技术产业化催生的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的产业、技术融合衍生的产业 [1] - 新业态包括:互联网依托型经营活动、商业流程/服务模式创新、个性化服务形态 [1] 新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整合内外部要素形成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2] - 具体表现: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硬件服务化转型、一站式综合服务提供 [2] 统计口径说明 - "三新"经济增加值统计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相关生产活动的创造值 [2]
去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8.01%
证券日报网· 2025-07-31 03:03
"三新"经济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同比增长6.7%(现价计算),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三新"经济定义与构成 - 核心内容包含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类经济活动 [1] - 新产业涵盖三类形态:新技术应用直接催生的产业、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形成的新产业、技术融合衍生的新产业 [1] - 新业态表现为互联网依托的经营模式、商业流程创新、个性化服务三大特征 [1] 新商业模式特征 - 通过整合内外要素形成高效独特运行模式 [2] - 具体形态包括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硬件服务化、一站式综合服务三大类 [2] - 统计范畴为所有常住单位从事"三新"经济活动创造的增加值 [2]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8%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1 01:51
"三新"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6.7%,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 [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 [1] 产业构成分析 - 第一产业增加值9485亿元,现价增速6.7%,占"三新"经济比重3.9% [3] - 第二产业增加值100459亿元,现价增速5.5%,占"三新"经济比重41.4% [3] - 第三产业增加值132964亿元,现价增速7.7%,占"三新"经济比重54.7% [3] "三新"经济定义 - 新产业表现为新技术应用产业化催生的新产业、传统产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新产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衍生的新产业 [3] - 新业态表现为互联网依托的经营模式、商业流程与服务模式创新、个性化服务提供 [4] - 新商业模式表现为互联网与产业创新融合、硬件与服务结合、一站式服务整合 [4]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01%
国家统计局· 2025-07-31 01:32
三新经济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67%[1] - 三新经济增速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1] - 三新经济占GDP比重为1801% 较上年提升043个百分点[1] 三新经济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增加值9485亿元 现价增速67% 占总规模39%[3] - 第二产业增加值100459亿元 现价增速55% 占总规模414%[3] - 第三产业增加值132964亿元 现价增速77% 占总规模547%[3] 三新经济概念定义 -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经济活动集合[4] - 新产业表现为新技术应用产业化、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及产业升级衍生的新型经济活动[4] - 新业态包括互联网依托经营、商业模式创新及个性化服务提供[4] - 新商业模式涵盖互联网产业融合、硬件服务化及一站式服务整合[4] 统计核算方法 - 核算范围依据《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确定[5] - 采用增加值率法和相关指标推算法进行生产方核算[6] - 占比计算采用当年三新经济增加值与GDP初步核算数[8] - 历史数据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3]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昆仑新材郭营军:锂电从国内卷到全球,钠电固态与全球化成破局双引擎
高工锂电· 2025-07-03 03:28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到领跑的完整历程,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新三样"代表[2] - 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起点,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牵引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5年发展[2] - 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深化等挑战[2] 新15年发展趋势 - 新阶段将开启新应用场景、新技术与产品创新、新商业模式落地及新产业生态格局[2]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从领跑全球到真正融入全球的跨国经营挑战[2] - 技术迭代重点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应用场景将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领域[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策划"激荡15年 瞭望新征程"系列活动,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4] - 活动形式包含调研走访、视频专访、深度报道及15周年行业盛典[5] - 视频策划包括对话20位企业领袖、新能源青年领袖及全球化主题圆桌讨论[7][8] 产业研究内容框架 - 梳理2010-2025年锂电产业三大发展阶段:萌芽期、爆发期和全球化引领期[12] - 重点分析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及竞争格局变化[13] - 对细分领域TOP10企业进行发展回顾特写[13] 15周年行业盛典 - 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企业高层参会,聚焦新技术、全场景应用及商业模式创新[15][16] - 发布行业评选结果和15周年纪录片,特写"后浪"新兴企业[17]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奥特维智能武光:新能源场景无天花板,需平衡成本与全球化
高工锂电· 2025-06-23 06:03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的完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全球化的"新三样"代表 [2] - 行业15年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和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 [12] - 2025年将作为转折点,开启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和能源体系深度变革的新15年征程 [2] 未来15年行业发展趋势 - 新技术迭代将聚焦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突破性技术 [13] - 应用场景将从新能源汽车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全领域 [13] - 全球化将成为核心命题,重点在于海外建厂布局和技术输出能力建设 [13]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将实地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通过对话记录产业转折点的关键信息 [4] - 活动形式包括企业领袖访谈(20位)、新青年领袖对话、圆桌论坛及视频共创 [7][8] - 2025年行业盛典将汇聚超1000位产业链高层,发布行业评选结果和纪录片 [15][17] 行业研究重点方向 - 将深度分析电池、装备、材料三大核心产业链的技术演进与竞争格局变化 [12] - 对细分领域TOP10企业进行特写式回顾,提炼关键商业突破案例 [12] - 重点关注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后浪"企业成长轨迹 [16] 行业交流核心议题 - 复盘过去15年在技术路线选择、产能扩张节奏等方面的经验教训 [10] - 探讨全场景应用拓展中的技术适配性与市场准入门槛 [10] - 分析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本土化运营挑战与合规风险 [8]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大族锂电王瑾:AI赋能设备迈向真正的“黑灯工厂”时代
高工锂电· 2025-06-19 07:10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从跟随到领跑的完整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全球化的代表[2] - 以2010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力牵引了行业15年发展,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2] - 行业发展分为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和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三个阶段[12] 新阶段产业趋势 - 交通电动化将向全场景渗透,能源体系变革加速,催生新应用场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2] - 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迭代,以及储能、船舶、eVTOL等全场景应用成为未来15年重点[13] - 全球化是核心命题,需解决从技术领跑到跨国经营的国际企业培育问题[2][8] 高工锂电行业活动 - 2025年将开展"激荡15年 瞭望新征程"系列活动,调研超100家产业链代表企业[4] - 活动形式包括企业领袖对话、新青年领袖访谈、全球化主题圆桌会议及视频共创[7][8] - 15周年盛典将聚集超1000位行业高层,发布行业评选结果和纪录片[15][17] 产业研究重点方向 - 复盘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和竞争格局变化,聚焦TOP10企业特写[12][13] - 探讨新技术(如固态电池)、海外建厂、技术输出等全球化战略实施路径[13] - 分析储能等新场景的商业机会及"后浪"企业成长轨迹[16] 核心讨论议题 - 过去15年技术突破与商业得失评估,未来技术路线选择[10][11] - 企业全球化布局规划与应对贸易壁垒的策略[8][11] - 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与生态重构可能性[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