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制度

搜索文档
打击旅游市场强制消费,不能只靠行政处罚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29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第三批旅游市场强制消费问题典型案例,通报了隐瞒购物行程、负团费接 待、导游强迫购物等违法违规行为,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媒体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已先 后三批共通报48起典型案例,涉及强迫购买自费项目、胁迫购物等多类情形。 旅游行业强制消费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有关部门多次出台严厉举措打击这类行为。披 露典型案例,能够反映问题,警示从业者。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批次的典型案例反馈的问题差不多,只是 套路有所差异。此次披露的案例中,除了常规的操作,比如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告知游客,不消费够金额就 不能回酒店,还有一种强制消费的方式较为特别,即导游软磨硬泡,与游客反复拉锯,不达目的不罢休。 有游客反馈,"在旅行过程中,导游将我们带到金饰店、玉石店等,每个店不待够两小时不能出去。" 针对各种强制购物行为,地方监管部门基本上还停留在"舆情应对"阶段。很多时候事件关注度高,成为舆 论热点话题,对地方形象产生比较恶劣的影响,惩罚就会来得比较严厉。比如导游的某句"雷语",一旦点 燃舆论,监管部门的跟进会较为积极。就在近日,某导游因辱骂不购物游客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表示自 己" ...
马肉冒充驴肉,供应商获刑又赔偿
新京报· 2025-09-22 04:20
近日,一起由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提起的销售伪劣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并当庭宣判,供货商张某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人民币9万元,同时责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张某和涉案饭店连带支付惩罚性赔偿金80万余元,并公 开赔礼道歉。 案件:饭店厨师长"吃回扣"供货商用马肉冒充驴肉 张某是某饭店的肉品供货商,2023年1月双方开始合作后,张某和店里的厨师长李某逐渐熟络起来,每 斤都给李某1-2元的"提成",每月大约600元。渐渐地,由于品质较好的驴肉进货价格较高,对比给饭店 的售价,张某觉得这样挣不到多少钱,便动了"歪心思"。 "马肉和驴肉都是紫红色,马肉纤维较粗,驴肉纤维细点。驴肉脂肪大部分是白色的,马肉脂肪是黄色 的,味道没什么特殊。"张某供述称,他发觉,马肉进货价每斤都比驴肉便宜不少,便想到以马肉冒充 驴肉供货以获取更高利润。 起初,张某将马肉、驴肉真假掺半着送到饭店,饭店均以驴肉的价格来结算打款。厨师长李某陆续从张 某处收取了六七千元"好处费",也心照不宣地对张某的行为视而不见。从差价中尝到甜头的张某越来越 大胆,后来干脆全部以马肉代替驴肉来供货 ...
以马肉冒充驴肉,北京一供货商被刑事追责并惩罚性赔偿80万余元
新京报· 2025-09-21 08:20
由于此前北京市尚无对同类案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先例,办案组专程赴河北省检察机关学习 相关案件办理经验,并就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案件办理机制创新、工作重 点难点突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近日,一起由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提起的销售伪劣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并当庭宣判,供货商张某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人民币9万元,同时责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张某和涉案饭店连带支付惩罚性赔偿金80万余元,并公 开赔礼道歉。 厨师长"吃回扣",供货商用马肉冒充驴肉 张某是某饭店的肉品供货商,2023年1月双方开始合作后,张某和店里的厨师长李某逐渐熟络起来,每 斤都给李某1-2元的"提成",每月大约600多元。渐渐地,由于品质较好的驴肉进货价格较高,对比给饭 店的售价,张某觉得这样挣不到多少钱,便动了其他的"歪心思"。 "马肉和驴肉都是紫红色,马肉纤维较粗,驴肉纤维细点。驴肉脂肪大部分是白色的,马肉脂肪是黄色 的,味道没什么特殊。"张某供述称,他发觉,马肉进货价每斤都比驴肉便宜不少,便想到以马肉冒充 驴肉供货以获取更高利润。起初,张 ...
侵权《德云斗笑社》《长相思》,快手被判赔8910万
扬子晚报网· 2025-08-25 08:11
法院判决与赔偿金额 -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短视频平台存在明显过错和严重侵权情节 对《德云斗笑社》和《长相思》分别适用1倍惩罚性赔偿 判决赔偿6000万元和2910万元 [1]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支持爱奇艺3000万元诉请金额 北京互联网法院在侵权中超联赛赛事节目著作权案件中判处2倍惩罚性赔偿责任 赔偿金额达2400余万元 [1][3] - 全国法院2024年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460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 同比增长44.2% 其中"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6.4亿余元 [6] 侵权规模与行为特征 - 在《德云斗笑社》侵权案中 平台官方账号直接发布侵权视频 未如实披露用户真实信息的侵权视频达2000多条 权利人发送2179封"下线通知函"后仍存在大量重复侵权账号 [2] - 在《长相思》侵权案中 权利人发送465次侵权通知函件 涉及60599条侵权链接 超过7个工作日未处置的侵权视频超1.2万条 侵权话题播放量达86.1亿次 [3] - 侵权形式包括将原剧集拆分成10-20分钟片段以"合集"形式自动连播 以及用户直播电视剧达200场并完整播放正片内容 [2][3] 行业影响与经济损失 - 影视行业每年投入上千亿拍摄内容 但各类侵权盗版导致年损失超200亿元 热播期盗播直接分流正版流量并冲击版权变现渠道 [5] - "播出即被盗版"已成为影视行业常态 影视作品上线几分钟后即出现盗版传播 严重挫伤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 [2][4] 司法政策与监管动向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 要求依法充分发挥赔偿制度作用 提高损害赔偿金额 综合考虑权利人损失、侵权人主观恶意等因素 [6] - "剑网2025"专项行动将视听作品版权整治作为重点 加强对电影电视剧版权保护 重点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侵权行为 [7] 专家观点与行业意义 - 判决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善良管理人"的版权治理责任 对治理网络版权领域大规模反复侵权具有标杆意义 [4] - 高额判赔体现法院对精品内容高版权价值的认可 传递出对规模化恶意侵权"零容忍"的司法导向 有助于重构健康版权生态 [4][5]
硅谷观察 | 详解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案,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
犀牛财经· 2025-08-04 08:57
特斯拉首次败诉案件 - 佛罗里达州联邦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对2019年致命车祸承担三分之一责任,支付总计2.43亿美元赔偿(包括430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2] - 事故直接原因是驾驶员低头捡手机导致分心,但陪审团认定特斯拉Autopilot营销存在误导性宣传,需承担部分责任[10][11] - 特斯拉声明称判决存在法律错误,将提出上诉,认为事故与自动驾驶技术无关[2][14]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 美国法律体系允许在民事诉讼中追加惩罚性赔偿,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旨在惩罚恶意行为并起到威慑作用[4] - 典型案例包括麦当劳咖啡烫伤案(最初判罚270万美元后减至48万美元)和孟山都除草剂致癌案(最初判罚2.5亿美元后减至2100万美元)[6] - 律师通常抽取惩罚性赔偿金的30%-40%作为费用,且企业上诉后赔偿金额往往大幅减少[4][6] 事故细节与责任认定 - 2019年事故中特斯拉Model S以100公里时速闯过停车标志,导致22岁女性当场死亡,33岁男性重伤[7][8] - 驾驶员承认疏忽但认为Autopilot应能协助避免事故,原告方指控特斯拉在不适合路段允许使用测试版系统[10] - 特斯拉辩称2019年尚无防撞技术可预防此类事故,责任完全在驾驶员[14] 马斯克言论成为关键证据 - 马斯克2016-2019年间多次公开宣称特斯拉车辆"比人类更安全"、"硬件已解决自动驾驶问题"等言论被作为误导证据[11][13] - 特斯拉2016年官方视频称"驾驶员仅因法律原因坐在驾驶座"被证实为预先测绘路线的误导性宣传[13]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营销方式让消费者误以为系统具备完全自主能力[11][15] 行业影响与监管动态 - 这是特斯拉首次在Autopilot相关诉讼中败诉,可能为后续类似案件设立先例[1][15] - NHTSA报告显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至少467起碰撞事故(含13起致命事故)[19] - 加州DMV正寻求暂停特斯拉售车执照30天,指控其虚假宣传Autopilot和FSD功能[23]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在加州实际仅为传统车辆运输,未获L4无人驾驶资质[25] 技术现状与命名争议 - Autopilot和FSD实际为L2+级辅助驾驶系统,与L4级自动驾驶存在显著差距[21] - 行业质疑"自动驾驶"命名误导消费者,加州消费者已提起集体诉讼[21] - 特斯拉坚持驾驶员需随时接管车辆,用户手册明确系统限制[11][21]
详解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案,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
创业邦· 2025-08-04 03:35
特斯拉首次败诉案件 - 佛罗里达州联邦陪审团裁决特斯拉需对2019年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支付总计2.43亿美元赔偿,其中4300万美元为补偿性赔偿,2亿美元为惩罚性赔偿[7][8] - 事故中驾驶员因低头捡手机负主要责任(三分之二),特斯拉因Autopilot系统营销误导负次要责任(三分之一)[7][16] - 特斯拉声明称判决错误并将上诉,认为事故与自动驾驶技术无关,系驾驶员分心导致[8][16] 惩罚性赔偿制度分析 -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旨在惩罚企业恶意欺诈或严重疏忽行为,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10] - 典型案例包括麦当劳咖啡烫伤案(最初判罚290万美元后减至68万美元)和孟山都除草剂致癌案(最初判罚2.89亿美元后减至2100万美元)[12] - 特斯拉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可能在上诉后大幅削减,类似历史案例削减幅度达82%-91%[10][12] 事故技术细节与责任认定 - 2019年事故发生时特斯拉Autopilot处于Beta测试阶段,系统不适合在交叉路口使用,但车辆仍被允许启用[14][16] - 马斯克过往言论成为关键证据,包括2016年宣称"硬件问题已解决"、"车辆比人类更安全"等夸大宣传[18][19][21]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将存在缺陷的车辆投放市场,营销误导直接导致消费者安全预期偏差[22] 特斯拉自动驾驶诉讼历史 - 此前二十多起Autopilot相关诉讼大多以和解告终,本案是特斯拉首次败诉[24] - 2018年苹果工程师死亡案六年后才达成和解,2019年加州Autopilot撞树案特斯拉胜诉[26][28] - 美国NHTSA报告显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467起碰撞事故(含13起致命事故)[28] 监管与市场影响 - 加州DMV指控特斯拉虚假宣传Autopilot/FSD功能,寻求禁售30天并赔偿消费者[31][33]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在加州存在资质问题,实际为传统运输服务而非L4自动驾驶[35][36] - 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本案可能成为后续类似诉讼的判例依据[5][24][28]
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了证据
虎嗅· 2025-08-04 01:25
案件裁决 - 特斯拉因2019年佛罗里达致命车祸首次被判承担部分责任 需支付总额2.43亿美元赔偿 其中4300万美元为补偿性赔偿 2亿美元为惩罚性赔偿 [1][2][4]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对事故负有三分之一责任 驾驶员因低头捡手机承担三分之二责任 [3][4] - 特斯拉声明将上诉 称判决存在重大法律错误且阻碍汽车安全技术发展 [5]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 - 惩罚性赔偿旨在惩罚企业恶意欺诈或严重疏忽行为 赔偿支付给原告而非政府 律师通常抽取30%至40%费用 [7][8] - 历史案例显示惩罚性赔偿可能在上诉后大幅削减 如麦当劳咖啡案从270万美元降至48万美元 孟山都除草剂案从2.5亿美元降至2100万美元 [9][10] - 孟山都案件为后续数万起诉讼开创先例 最终促使拜耳以109亿美元和解12.5万起诉讼 [11] 事故细节与技术争议 - 事故发生时驾驶员开启Autopilot系统 车辆以100公里时速闯过停车标志撞向路边停车场 造成一死一重伤 [13][14][15] - 原告指控特斯拉通过"自动驾驶"命名及马斯克言论误导消费者 使驾驶员过度依赖系统 [16][18][34] - 特斯拉辩称事故由驾驶员分心全权负责 2019年防撞技术无法避免此类事故 [17][25] 马斯克言论作为证据 - 陪审团采纳马斯克2016-2019年间多次公开言论 包括声称特斯拉车辆"比人类更安全"、"硬件解决自动驾驶"等作为误导性证据 [18][20][22] - 2016年特斯拉官方视频宣称"驾驶员仅因法律原因坐在驾驶座" 后被证实使用预设路线且非真正自动驾驶 [22][23] - 肇事司机称事故中"车辆让我失望" 但特斯拉强调其唯一责任人为驾驶员 [25] 行业影响与监管背景 - 此案打破特斯拉辅助驾驶诉讼不败纪录 可能为未来类似诉讼设立先例 [1][26][31] - 美国监管机构报告指出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涉及至少467起碰撞事故 包括13起致命事故 [32] - 加州监管局2022年指控特斯拉虚假宣传Autopilot/FSD功能 寻求暂停售车执照30天并赔偿消费者 [36][37] - 特斯拉在加州未获无人驾驶资质 近期Robotaxi服务实际需安全员坐在驾驶位 被指存在错位营销 [39][40]
详解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案,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为了证据
新浪科技· 2025-08-04 00:50
上周五,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联邦陪审团作出裁决,认定特斯拉需要对2019年佛罗里达一起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并要求特斯拉支付总计2.43亿 美元的赔偿,以阻止特斯拉未来的类似行为。 在为期三周的庭审之后,八人组成的陪审团又经过两天的讨论后认定,特斯拉对那起车祸负有三分之一的责任,而驾驶员负有三分之二的责任。特 斯拉轿车的驾驶员因低头捡拾掉落的手机造成事故,他已另行被起诉。 陪审团认定原告遭受的痛苦和精神损失总计1.29亿美元,但鉴于特斯拉仅负部分责任,其需支付三分之一的赔偿,即430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再 加上2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特斯拉需要总计向原告支付2.43亿美元赔偿。 特斯拉随后发表声明称:"今天的判决是错误的,只会阻碍汽车安全的发展,危及特斯拉及整个行业开发和实施救命技术的努力。鉴于审判中存在 的重大法律错误和不规范行为,我们计划提出上诉。 " 需说明美国法律体系中独特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因其他国家鲜有类似的高额额外赔偿。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尤其是涉及巨头企业和严重不法行为, 法院除判给原告实际损失赔偿外,还可能追加巨额惩罚性赔偿,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 特斯拉首次败诉,被判支付2.43亿美元赔偿! ...
国家知识产权局:从制度层面解决商标恶意抢注
快讯· 2025-07-17 02:57
国家知识产权局政策调整 -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十四五"时期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 [1] - 建立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1] - 推进商标法新一轮全面修改 [1] - 重点解决商标恶意抢注、囤积、无效等深层次问题 [1]
2024年北京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知产案同比增长近八成
人民网· 2025-04-27 00:21
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情况 - 2024年北京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227件,审结67075件 [1] - 依法审理了一批疑难复杂、新类型及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 [1] - 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效力案件中阐明权益主体和来源合法性的初步证据效力 [1] - 在反垄断行政纠纷案中对经营者集中审查内容及附加限制性条件方案评估方法作出明确认定 [1] - 在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妥善处理涉及国产操作系统企业的域名矛盾纠纷 [1] 惩罚性赔偿制度实施 - 2024年共有46件知识产权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76.9% [1] - 判赔数额最高达7056万元 [1] - 北京高院2022年发布《关于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审理指南》明确适用原则和认定标准 [2] - 近年来适用惩罚性赔偿案件数量增幅明显,多起案件判赔数额超过3000万元 [2] 专利案件审理与行政司法协同 - 2024年审结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领域、新兴产业的专利案件3514件 [2] - 专利一审案件审判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2] - 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减少诉讼增量5900余件 [2] - 推动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一审收案月均下降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