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分时电价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获成效
中国电力报· 2025-08-29 00:39
分时电价政策实施效果 - 重庆市对公共充电站执行工商业分时电价 划分尖峰、高峰、低谷和平段四个时段 尖峰时段为12~14时(1月、7月、8月、12月电价上浮92%) 高峰时段为11~12时、14~17时、20~22时(电价上浮60%) 谷段为0~8时(电价下浮62%)[2] - 私人充电桩办理居民分时电价后 低谷时段(0~8时)电价为0.36元/千瓦时 未办理分时电价的用户全天电价为0.54元/千瓦时[2] - 网约车司机案例显示 每月充电1350千瓦时情况下 夜间充电仅需880元 较白天尖峰时段充电节省1300多元[1] 用户成本节约测算 - 居民私家车年行驶2万千米 百千米耗电15千瓦时 年充电量3000千瓦时 办理分时电价后年节省至少1080元[2] - 私人充电桩谷段充电量占比达72%以上 全社会谷段充电量占比超61%[2] - 重庆电力已编制20余款主流品牌电动汽车的错峰充电操作指南 包括深蓝汽车、蔚来新能源等品牌[4]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 - 截至8月18日 重庆市累计接入公共充电站近6000座 接入居民私人充电桩36.7万户[2] - 总充电量达19.3亿千瓦时[2] - 重庆市已成为首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4] 分时电价办理方式 - 用户可通过线上"网上国网"APP提交资料申请 或线下携带有效身份证明至供电营业厅办理[3] - 为充电桩申请安装独立电表可避免与家庭用电共用电表触发阶梯电价高档位的问题[3] - 电动汽车可通过车载系统或手机APP设置"预约充电" 自定义0~8时低谷时段自动启动充电[3] 政策发展目标 - 试点城市目标为实现全社会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 私人充电桩年充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4] - 重庆电力持续推广"文明用电、科学节能"理念 鼓励用户选择分时电价和低谷充电[4] - 预约充电功能实现"无感充电" 用户无需值守即可享受0.36元/千瓦时优惠电价[4]
【能源广角】电费激增是经济账也是民生题
搜狐财经· 2025-08-28 02:26
电费激增现象分析 - 多地家庭月度电费达到千元甚至更高 电费激增话题频繁登上热搜引发公众关注 [2] - 7月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 系全球首次单月用电量达到该水平 [3] 电费上涨驱动因素 - 极端高温天气导致空调等制冷设备使用时长和强度保持高位 直接推高用电量 [2] - 暑期学生放假和居家办公增多 延长白天用电高峰时段进一步增加整体电量 [2] - 家庭用电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中央空调 大容量冰箱 即热式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普及 [2]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及各类小家电加速渗透 大幅增加家庭基础用电负荷 [2] - 路由器 机顶盒等设备待机能耗积少成多 形成隐蔽性用电增量 [2] 电价机制影响 - 阶梯电价制度下用电量跨入更高电价阶梯 电单价逐档提高机制放大电费支出 [3] - 分时电价政策可通过错峰使用大功率电器实现电费节约 [4] 消费行为与经济关联 - 居民为舒适度支付更高成本的意愿增强 反映消费能力提升和经济活跃度 [3] - 用能升级与消费升级同步 体现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趋势 [3] 节能解决方案 - 调高空调温度1摄氏度可实现节能与电费节省双效果 [4] - 选择一级能效电器和减少待机能耗是有效省电措施 [4] - 通过手机软件查看电费明细可帮助家庭优化用电结构 [4] 政策与市场方向 - 需根据地区差异和家庭人口因素对阶梯电价进行精细化动态调整 [4] - 加强节能家电补贴和户用光伏发电政策宣传支持力度 [4] - 推广绿色能源应用鼓励居民参与节能行动 [4]
中国神华两台百万千瓦燃煤机组获核准
中国电力报· 2025-08-21 22:31
全社会用电量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为全球首次月度用电量突破万亿大关 [4] -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4] - 用电量增长受多轮高温天气及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共同带动,较十年前翻番且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 [4] 能源运输与储备 - 前7个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1.96亿吨,其中电煤8.16亿吨,直供电厂存煤保持较高水平 [4]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具备年运输能力4.5亿吨,承担全国铁路煤运总量1/5的任务 [9] - 铁路部门克服汛期极端天气影响,保障新疆煤外运等重点项目运输效率 [4] 电力企业动态 - 中国神华获核准建设万州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总投资66.55亿元 [7] - 龙源电力上半年营收156.57亿元同比减少18.61%,归母净利润33.75亿元同比减少13.79%,主因火电子公司处置及风电电价下降 [7] - 中国西电上半年营收113.31亿元同比增长8.91%,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30.08%,受益于电网投资高位增长 [8] 新能源发展 - 华电新疆公司32个新能源场站获评2024年度行业优胜场站 [3] - 中国石化红星页岩气田探明储量1650.25亿立方米通过审定,成为新大型页岩气田 [5] - 山西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征求意见稿,区分存量与增量项目制定电价机制 [8] 电价政策调整 - 江苏扩大分时电价范围至绝大部分工商业用户,增设午间低谷时段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8] - 山西拟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8] 国际能源政策 - 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将不再批准光伏或风电项目,包括电力供应不足地区 [10] - 俄罗斯表示有向印度出口液化天然气潜力,双方正实施油气开采与加工联合投资项目 [10]
多措并举!山东激励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
齐鲁晚报· 2025-05-15 03:48
新能源消纳政策与措施 - 山东省通过市场化手段结合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动电力用户参与电网调峰和新能源消纳形成良性循环 [1] - 山东省持续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并大力发展虚拟电厂以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1] 价格信号引导机制 - 山东省推动电力现货市场于2023年6月转入正式运行深化工商业用电价格市场化形成 [3] - 实行"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将系统运行费、容量补偿电价等纳入分时电价范围拉大工商业用电峰谷价差 [3] - 居民电动汽车充电低谷时段(23:00-7:00)价格0.385元/千瓦时高峰时段(17:00-22:00)平均价格0.767元/千瓦时价差达50% [3] 虚拟电厂发展 - 山东省已建成20家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负荷资源274.8万千瓦可调节能力55万千瓦规模居全国前列 [4] - 根据国家发改委指导意见山东省正制定虚拟电厂发展方案和建设运行管理办法以形成规模化调节能力 [4] 电力市场交易优化 - 支持电力用户在低价时段购电并推进电力现货价格向用户侧传导 [4] - 对直接参与批发交易的电力用户在低谷和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用网电量超50%免于中长期偏差收益惩罚性回收 [4] - 将研究制定政策提高电力用户在现货市场负电价时段增购网电的积极性 [4] 未来规划 - 山东省将持续优化分时电价机制拓展电力市场交易范围支持虚拟电厂发展提升"源网荷储"协同互动水平 [5] - 强化电力零售市场价格监管以发挥电力用户系统调节作用 [5]
6月实施!江苏发改答复分时电价新政对储能项目收益的影响
江苏工商业分时电价结构调整 - 核心政策将于2025年6月1日实施,覆盖除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所有工商业电价用户,包括商业用户和100千伏安以下工业用户 [2][5] - 新增午间谷时段,夏冬两季尖峰时段为14:00-15:00、19:30-21:30(7-8月)及18:00-20:00(12月-次年1月) [6][8] - 分时计价基础调整为以用户购电价格为基准,峰谷浮动比例最高达80%(峰段)和65%(谷段),尖峰时段额外上浮20% [10][12][13] 储能项目发展机遇 - 政策鼓励工商业用户配置储能装置,通过低谷充电、高峰放电降低用电成本,同时扩大潜在合作企业范围 [3][5] - 储能项目可通过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合作调峰、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价差超60%)及需求响应增加收益 [3][13] - 储能造价下降叠加分时电价优化,盈利空间提升,尤其在夏冬两季尖峰时段收益显著 [3][13] 电动汽车充放电政策 - 充换电设施可选择执行分时电价,集中式设施可全年执行春秋季时段,谷段充电成本降低 [14] - 具备反向放电能力的设施可参与车网互动,2026年前夏冬尖峰时段放电按电网尖峰电价结算(如0.391元/千瓦时) [15][26] - 运营商可通过聚合方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市场化结算机制进一步拓宽收益渠道 [15][26] 分时电价执行细则 - 工业用户(315千伏安及以上)深谷时段电价在谷段基础上下浮20%,电热锅炉用电谷段下浮65% [13][24] - 市场化用户需申报用电曲线,未约定分时价格的按政策浮动比例执行,峰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60% [13][25] - 用户需提前3个工作日申请分时电价,选择后12个月内不可变更 [13] 政策配套措施 - 电网企业需通过多渠道公告政策,调整计量系统确保6月1日落地 [16] - 动态评估机制将跟踪峰谷特性变化,未来可能进一步优化时段或浮动比例 [16] - 集中式充换电设施2030年前免收需量电费,降低运营商初期投资压力 [14][26]
现货市场加速覆盖却难盈利?储能商业模式迎来市场化考验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8 08:53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 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8.3GW首次超过抽水蓄能的58.5GW功率规模同比增长126.5% [2] - 预计2025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超过100GW [2] 电力现货市场进展 - 省级市场:山西、山东、广东、甘肃、蒙西已转入正式运行湖北、福建、浙江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 [5][7] - 区域市场:2024年10月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完成首次全月结算试运行 [6] - 2025年将实现全国现货市场全覆盖但当前价格机制偏保守峰谷价差集中在0.2-0.3元/kWh蒙西较高约0.5元/kWh同比降幅超20% [8][9] 现货市场规则特点 - 申报机制:初期允许"报量不报价"逐步转向"报量报价" [9] - 限价机制:蒙西出清价格上限最高达5元/kWh甘肃最低为0.65元/kWh山东、浙江设置负电价 [9][12] - 结算机制:多数省份采用15分钟节点电价安徽探索5分钟更灵活周期 [9] 中长期市场优化 - 山西、湖南等省通过分时电量、分时价格机制衔接现货市场山西设置12个价格区间及浮动限价 [15] - 分时电价政策覆盖13个正式发布省份5个省份发布征求意见稿 [16] 分时电价调整趋势 - 时段划分:16省将午间调整为低谷时段13省设尖峰时段山东、浙江等为储能创造两次充放条件 [17] - 浮动范围:9省扩大比例江苏覆盖全部电价组成部分浙江等扩大到输配电价 [17] - 季节性电价:蒙东、山东等设深谷时段江苏等6地执行节假日深谷电价 [18] 政策与市场影响 - "136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储能收益转向电力市场驱动放宽限价或拉大峰谷价差 [22] - 未来竞争聚焦技术、成本和服务优势需提升投资能力、交易能力、生产能力 [23] 行业展会动态 - ESIE 2025峰会将于4月10-12日举办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800+企业参展500+新品发布 [29] - 同期举办40+论坛覆盖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新能源与规模化储能等主题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