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能力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系列:核心资产视角看出海公司的投资价值
2025-09-09 14:53
行业与公司 * 电力设备行业 包括高压设备 电表等细分领域 国内企业如思源电气 华明电力 三星医疗 海兴电力等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1][12] * 电表行业头部企业包括三星医疗 海兴电力等[2][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电力基建投资2021-2024年复合增速约为12.7% 主要由新能源发电成本结构变化 AI和电动汽车发展驱动的用电量增长支撑[1][3] * 全球电网投资增速滞后于电源建设 2021-2024年复合增速约为6.7% 审批延误和高可靠性要求是主因 这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了时间窗口[1][4] * 电力设备行业面临供给侧挑战 2015-2020年基建收缩和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 高压设备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一些大项目可能要到2030年前后才能全面投入运行[1][6] * 国内企业在海外市场具备竞争优势 中国在全球电网投资中份额约为20% 但国内主设备企业海外业务占比普遍不足25% 有巨大市占率提升空间 同时具备供应链成本和服务质量优势[1][7] * 中国头部主设备企业应开拓老客户的新产品类别和新市场 凭借供应链优势广泛布局 并加强本地化运营能力巩固市场地位[1][8] * 市场对高压设备公司估值存在隐忧 PEG估值偏贵 但海外高压设备股持续上涨和外资大量买入表明深度调整可能性较低[1][9] * 在流动性宽松背景下 高压设备公司因ROE水平和全球化能力可获得估值溢价 例如思源电气海外业务进入收获期并拓展新业务 华明电力产品具有高客户粘性且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10][11] * 电表行业受国内业务和市场周期影响经历调整 但头部企业全球化能力突出 是良好配置机会 这些企业持续突破海外配电业务并加强多领域发展[2][12] 其他重要内容 * 高压设备短缺并未缓解 这加速了国内企业突破进入门槛[1][7] * 国内企业通过直销模式和大量服务支持在海外建立据点 实现外延式增长[7][8] * 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被视为时代核心资产 应重点关注具备全球化出海能力的电力设备公司[13]
何小鹏:全球化需再学10-20年,小鹏正聚焦构建这四大核心能力
凤凰网· 2025-08-06 14:37
公司战略与发展方向 - 公司当前以"行稳致远"为节奏,聚焦构建四大核心能力:技术为先(包括设计)、组织效能、商业能力以及全球化能力 [1] - 全球化能力被描述为"非常困难",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仍需10-20年的学习期 [1] - 四大能力目前并非公司优势,但被视为未来需要打造的"超级长板" [1] - 公司强调安全责任需通过全流程质量保障(QA)闭环管理实现,涉及硬件质量、软件质量及全球化地域性法规三重挑战 [1] - 采用"行稳"策略,以欧洲市场前四年专注打基础为例,说明基础建设比速度更重要 [1] 产品设计理念 - 设计方向服务于大众审美而非小众艺术品,目标是让大部分人认为产品"好看且酷" [2] - 设计团队需具备前瞻性,需提前两年预判产品趋势以确保大众接受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