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战略升级

搜索文档
华为老将跨界闯新能源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23:17
荣耀原副董事长万飚出任电池厂远景动力CEO。 受访者供图 9月23日,南都记者从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AESC)方面获悉,原荣耀副董事长万飚已出任全球首席执 行官(CEO)。此外,万飚还将担任远景科技集团执行董事和首席技术官。同时,原全球首席执行官松本 昌一(Shoichi Matsumoto)将继续担任远景动力日本首席执行官,统筹并深耕本土市场。 "期待与全球团队紧密携手,共同把握新一轮全球新能源增长机遇,持续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性能的解 决方案,夯实远景动力在清洁能源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全球零碳转型事业贡献力量",万飚在内部 信中表示。 2023年11月,万飚改任荣耀副董事长。直至2024年9月,荣耀方面确认其因个人原因离职。此后,外界 对万飚的去向曾有诸多猜测,直至此次加入远景动力。 与远景动力当前发展阶段高度契合 万飚加入的远景动力,正处在全球化战略升级和拓展的关键节点。 作为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是全球最早实现动力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公司之一,其 客户覆盖宝马、奔驰、日产、雷诺等全球头部车企,并在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地 布局了多座电池超级工厂。 对于当下的远景动力 ...
猛玛宣布全球化战略升级:实现品牌形象一体化,已布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浪科技· 2025-08-26 12:25
品牌战略升级 - 公司将"MOMA猛玛"与"HOLLYLAND"统一为"HOLLYLAND猛玛" 实现全球品牌形象一体化 旨在以更统一形象和一致体验服务全球市场[1] - 品牌整合基于同一架构下战略协同与品牌升级 非简单合并 此前分别布局国内与海外市场[1] - 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拥有2000多家合作经销商 并在全球建立17个服务中心提供本地化支持[1] 产品线战略布局 - 麦克风产品线推动AI技术与音频体验深度融合 直播相机产品线降低高质量直播门槛[2] - 通话系统产品线满足多场景可靠通信需求 图传系统产品线致力于实现"人人都用得起的国民图传"愿景[2] - 构建从图像采集、传输到剪辑的全生态支持 首次完整呈现四大产品线核心技术[2] 新品技术特性 - LARK MAX 2麦克风具备低延迟无线监听功能与AI智能降噪技术 支持四发一收 满足多人访谈等复杂场景需求[3] - 探境2直播相机搭载自研SAR AI智能调参技术 自动识别场景并优化画质 配备1/1.3英寸大底传感器实现弱光清晰成像[3] - 专业无线通话系统由汇声CS-1000与野玛1000T组成 支持最高30路通话、12分组、公里级远程覆盖 具备跨区漫游不中断能力[3] - 微影无线图传为首款百元级App图传 支持4K/30fps画质、一发四收 可通过Wi-Fi直连移动设备实现即拍即传与抖音直播推流[3]
“偷师”中国的印度,能偷出个印度制造吗?
36氪· 2025-07-11 11:52
中国企业印度市场受挫案例 - 保变电气以1.37亿元人民币转让印度子公司90%股权,完全退出印度市场[1] - 保变电气印度工厂运营6年累计亏损超1亿元,最终低价出售[2] - 交易可能导致特高压变压器技术被印度获取[2] 中国特高压技术优势 - 保变电气掌握1000千伏以上特高压变压器核心技术,参与中国90%特高压工程[4] - 拥有绝缘材料、高压绕组等上百项专利[4] - 特高压变压器需±0.03mm精度的多层纸包铜线,中国已实现自动化生产[14][16] 印度工业化瓶颈 - 印度耐火砖杂质多寿命短,比中国产品寿命短一半以上[9] - 印度无法生产50H120高等级硅钢,电工钢铁损达1.8-2.2W/kg,落后中国一代[12] - 工业体系不完整导致技术难以产业化,如高炉需配套耐火材料、控制系统等[9][10] 中印技术合作案例 - 中冶赛迪为塔塔钢铁建造5873立方米高炉,采用中国顶燃式热风炉等技术[7] - 项目使印度钢铁产能提升至1.54亿吨/年,达中国产能15%[7] - 合作半年后印度对中国钢铁征收12%临时关税[9] 中国产业出海策略 - 建议关键设备出口和重大项目投资需谨慎评估[29] - 采取"抱团出海"模式,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33] - 已在埃塞俄比亚、泰国、老挝等地建立成功试点园区[33] 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 - 2015年后全球工业产能过剩,制造业PMI普遍下行[23] - AI与自动化兴起削弱劳动力成本优势[25] - 未来竞争焦点转向系统整合能力而非廉价生产[34]
逾2500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 港股公司整体业绩增长 新经济龙头表现亮眼
上海证券报· 2025-05-06 18:39
港股2024年整体业绩 - 截至5月6日港股2507家企业披露2024年年报净利润总额超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0%高于上年同期4.24%的增速 [1] - 超1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 [1] - 信息技术、金融与医疗保健板块盈利改善明显消费板块业绩呈现回暖趋势 [1] - 排名前30的公司贡献港股约68%的净利润 [1] 高增长企业案例 - 同道猎聘2024年归母净利润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76.9倍为港股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企业 [2] - 京东物流2024年净利润6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5.78%创上市以来最高盈利纪录 [2] - 药明合联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7.2%受益于全球生物医药高速增长及ADC管线扩张 [2] - 德翔海运2024年净利润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6.93%因绿色低碳船舶需求增强及航线扩张 [3] - 吉利汽车2024年净利润166.32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21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8.8万辆同比涨92% [3] 行业表现亮点 - 信息技术板块强劲复苏互联网平台、半导体、软件服务公司业绩普遍超预期 [4] - 快手-W 2024年净利润153.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76% [4] - TCL电子2024年净利润17.59亿港元同比增长136.59% [4] - 网易云音乐2024年净利润1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2.69% [4] - 腾讯控股2024年净利润1940.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44% [4] - 美团2024年净利润35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43% [4] - 小米集团2024年净利润235.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38% [4] 生物医药与新消费 - 华润医疗2024年净利润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9.6% [5] - 东瑞制药2024年净利润5.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3% [5] - 泡泡玛特2024年净利润3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77% [5] - 蜜雪集团2024年净利润44.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1% [5] - 卫龙美味2024年净利润1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7% [5] 2025年展望 - AI技术商业化落地与全球化战略升级有望推动港股新经济龙头企业维持高盈利增速 [1] - 港股互联网龙头企业展现平台经济韧性加码AI研发布局开源模型或突破算力限制 [5] - 创新药板块因研发管线突破及刚性需求2025年业绩有望延续增长 [5] - 港股整体盈利有望维持较高水平因结构优势集中腾讯、阿里、美团等头部企业且新经济占比较高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