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入境游复苏
icon
搜索文档
2000万老外低调涌入中国背后
虎嗅APP· 2025-09-18 10:27
入境游复苏强劲 - 国际航班外国旅客数量比疫情前增长170%至180% 北京大兴 重庆 厦门等航点外国旅客比例极高 [4] - 2025年上半年免签入境外国旅客达1364万人次 占所有入境外国人比例71.2% 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总数达1916万人次 [8] - 上半年入境游客规模达1916万人次 已接近日本同期2151万人次水平 仅相差235万人次 [10][11] 入境游市场地位提升 - 中国入境游客规模已超越多个亚洲旅游目的地 马来西亚上半年1926万人次 泰国1661万人次 越南1070万人次 韩国882万人次 [12] - 若包含港澳台游客 中国入境游客总量将位居亚洲第一 [13] - 2025年上半年入境游客1916万人次 已完成2024年全年2694万人次的71% 预计全年将超3500万人次 突破2019年3188万人次的历史峰值 [14][15] 入境游客结构特征 - 入境目的呈现多元化趋势 包括商务 探亲 学术交流 艺术展览 医疗 汉语学习等非传统旅游形式 [18][19] - 主要客源国为周边亚洲国家 韩国和日本游客占比最高 其次为泰国 新加坡 越南等邻国 [22] - 80%以上外国游客集中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 杭州 重庆和西安等8个城市 [29] 区域市场新机遇 - 边境城市吉林珲春在俄罗斯节假日期间接待的俄罗斯游客数量已超过中国任何城市 [33] - 日本赴四川旅游团从2024年不足50个增长至2025年超180个 航空公司加密东京 大阪 北海道直飞成都航班 [36] - 日本游客为观看熊猫香香形成专门旅游路线 从东京经成都至雅安 深入中国腹地旅游 [37][38][39] 行业经营模式转变 - 国际航线票价存在显著差异 从中国直飞新加坡往返约2000多元 而从印尼 马来西亚直飞中国往返需4000多元 贵出一倍 [4] - 航空公司利润模式转变 单纯依赖中国客源的航线仅盈利几百元 而整合全球客源后单航线利润可达几千元 [4] - 山西大同等国内航点因入境游增长变得繁忙 成为航空公司中转支点和出入境新客源地 [40]
2000万老外涌入中国
投资界· 2025-09-18 08:13
以下文章来源于旅界 ,作者theodore熙少 " 你 们 怎 么 最 近 不 写 写 入 境 游 啊 ? 我 们 航 班 上 的 外 国 旅 客 现 在 比 疫 情 前 还 多 出 170%— 1 8 0%,尤其是北京大兴、重庆、厦门这些航点,老外比例高得惊人。" 我很好奇,追问他现在中国航线是不是主要靠这些入境客人撑起来了。 他笑了笑,说:"你去携程上搜搜票价就知道了,从中国直飞去新加坡,往返才两千多 块,但如果是从印尼、马来西亚出发直飞中国往返,普遍四千多起,贵了一倍。" 旅界 . 跟踪时代浪潮,讲述文旅商业好故事。 一场被严重低估的老外入境狂欢。 作者 | theodore熙少 来源 I 旅界 (ID:tourismzonenews) 01 昨 天 , 在 一 家 知 名 国 际 航 司 举 办 的 中 国 通 航 纪 念 午 宴 上 , 我 碰 到 了 这 家 航 司 的 销 售 朋 友。 刚坐下没聊几句,他忽然抛出一句话: 朋友像是总结,又像是在提醒: "现在航司票价利润做上去得靠老外啦,如果一条航线只靠中国市场,我们可能就赚几百 块钱,但只要能把全球客源盘活,这条航线就能赚几千元。" 他顿了顿, ...
深圳、广州市内免税店同步上新!记者实探
证券时报· 2025-08-26 12:47
市内免税店政策与扩张 - 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首批新设8家市内免税店 广州和深圳各占一席 [2] - 新设免税店将使中国市内免税店总数拓展至27家 覆盖22个城市 [2] - 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已于今年5月亮相 广州和深圳新店于8月26日开业 [1][2][24] 运营模式与商品策略 - 广深两地免税店采用"有税+免税"双区并行模式 免税区需持60天内离境凭证购买 [4] - 商品组合包含进口知名香化、箱包、高端酒水品牌及风靡全球的中国国潮国货 [6] - 广州店特设岭南文化与中华老字号体验专区 深圳店集中展示科大讯飞、华为等科技品牌 [12] - 中国港澳台居民及外国游客购买有税商品可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 [4] 选址与客群优势 - 两地免税店均选址核心商圈人气购物中心 如深圳深业上城 [7] - 市内免税店打破时间限制 允许旅客提前60天选购免税商品 [12] - 深圳境外过夜游客数量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 具备充足潜在客群基础 [26] 经营挑战与竞争环境 - 上海静安区中服免税店已于今年4月关闭 浦东陆家嘴免税店疫情后未开业 [14][20] - 中国中免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81亿元同比下降10% 归母净利润约26亿元同比下降超20% [22] - 热门免税护肤品价格比电商平台全球购渠道高出20% [25] - 跨境电商发展降低消费者获取跨国商品成本 线下商场大力度折扣形成价格竞争 [22][25] 转型方向与增长策略 - 政策允许市内免税店对消费人群扩围(不限于境外人士)且取消购物限额 [25] - 客流量是生存核心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因出入境流量大能有效提升转化率 [25] - 引入大疆、影石等热门国产科技产品及国潮美妆有助于激发境外游客消费欲望 [26] - 选址核心旅游商圈(如广深案例)能显著提升人流量汇聚效率 [26]
外国游客奔向中国小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00:24
核心观点 -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免签政策成为关键催化剂 推动游客结构多元化及旅游消费升级 行业正从消费痛点倒逼服务升级 [1][5][7][14][15] 市场复苏表现 - 暑期外国游客机票预订覆盖城市达144个 同比增长16个 三线及以下城市增长最快 [1] - 北京市2025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246.7万人次 同比增长48.8% 旅游花费32亿美元 同比增长51.3% [5] - 上海口岸1-7月入境外籍旅客298.7万人次 同比增长43.7% 暑运期间外籍旅客52.5万人次 同比增长37.4% [5] - 首都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量提前30天突破1000万人次 预计全年达1700万人次 [5] 客源结构变化 - 欧洲客群占比显著上升 法国/德国/西班牙游客增长明显 80%为首次访华游客 [5]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1364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71.2% 同比增长53.9% [7] - 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成为多次购买高铁票的Top3客源地 [11] 消费行为特征 - 小包团和定制游需求上升 导游服务从"三晚四天"常规团转向1-2天定制化 [3] - 外国游客深入三线及以下城市 大同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9倍 义乌增长2.6倍 [11] - 高铁成为主要出行方式 印尼游客高铁预订量增2.5倍 马来西亚等四国增长超1倍 [11] - "带空箱来中国"成为趋势 越南/印尼赴义乌机票预订量增超3倍 [12] 政策催化效应 - 54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实施 15天免签吸引游客将北京作为亚洲行程首站 [5][7]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退税商店增至5196家 为2024年底1.4倍 政策首月退税笔数增116% 销售额增56% [7] - 240小时过境免签扩容使游玩时间更充裕 [12] 行业升级举措 - 北京推出"BEIJINGPASS"国际卡 覆盖交通及30个景区购票场景 [15] - 支付环境国际化待优化 境外游客常遇移动支付障碍 [14] - 英文导游人手不足 旺季缺口较2019年更大 [14] - 从业者通过知识扩充和服务专业化提升溢价空间 [15] 发展潜力 - 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GDP约0.5% 较世界主要国家1%-3%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8] - 多语种服务体系建设及配套措施完善推动行业走向成熟复苏 [12][15]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红火 入境游增超一倍
证券时报· 2025-07-03 01:56
假期消费整体表现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 日均2.93亿人次 同比增长8.0% [1] - 铁路 水路和民航客运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文旅消费 - 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1] - 美团平台上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逾105% [1] - 浙江 黑龙江 湖北 甘肃 广东等多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出行目的地呈现"超大城市及特大城市依然热门 低线城市旅游消费加速释放"特点 [1] 旅游目的地数据 -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为北京 上海 杭州 广州 成都 重庆 南京 武汉 深圳 西安 [2] - 新疆北屯 西藏昌都 青海果洛 云南怒江 海南屯昌等地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长超100% [2] - 高速公路 高铁及机场网络拓展推动低线城市旅游消费需求释放 [2] 入境游表现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2] - 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动力 [2] - 外国游客在中国积极购物消费 "来沪扫货""外国人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成为热门话题 [2] 商品消费 - 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 汽车 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 13.7% 10.5% [3] - 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3]
华住集团:1月至6月中旬累计接待外国游客超152万人次 同比增长72%
快讯· 2025-06-26 09:06
行业复苏 - 入境游市场迎来复苏 [1] - 华住旗下品牌酒店累计接待外国游客已超过152万人次 [1] - 接待外国游客人次同比增长约72% [1] 公司表现 - 华住集团2025年1月至6月中旬累计接待外国游客超152万人次 [1] - 公司接待外国游客人次实现显著增长 [1]
热点思考|入境游“有多火”?(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3 01:27
旅游市场新趋势 - 入境游复苏势头强劲,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回升至历史趋势56.1%,入境游恢复至历史趋势81.9%,旅行出口恢复至2019年138%水平 [2] - 2025年前5月国际执行航班架次同比21.1%,国内航班为-0.6%,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141%,高于国内县域游(20%) [2] - 东南亚游客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上海接待游客中东南亚占比22.5%,较2023年上升6.8个百分点,北美游客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 [2] 入境游加速修复 - 2024年后入境游加速修复,2025年4月上海入境游人次达2019年115.3%,超过泰国(76.7%)和新加坡(88.1%) [3] - 北京2025年前4月接待除日韩外亚洲游客占比29.9%,较2019年上升13个百分点,美洲游客占比下降11.9个百分点 [17] - 2025年一季度外国人出入境人次同比33.4%,高于内地居民(15.4%)和港澳台居民(11.2%) [10] 入境游升温原因 - 2024年免签政策扩容带动入境游,全年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同比112.3% [4] - 上海、北京2025年接待入境游客单月最高达67.1万和45.5万,已超疫情前水平 [4] - 日本2013年放宽签证政策后入境游从2012年835.8万增至2019年3188.2万,年均增长21.1% [34] 文化出海效应 - 2025Q1文化相关服务出口占GDP比重1.5%,较2019年提升近1个百分点 [5] - 泡泡玛特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38.9%,较2023年上升21.9个百分点 [5] - 2025年春节海外平台"灯会"、"庙会"相关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7倍 [41] 入境游增长潜力 - 2024年旅行出口占GDP比重0.1%,低于全球1.6%均值,旅行服务出口全球排名158位 [6][50] - 日本2013年放宽签证后旅游占服务出口比重上升14.4个百分点至2025年25% [61] - 2025年4月出台《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扩大试点城市至20个 [66][67] 经济效应 - 2024年旅行出口2831.2亿元,同比60.5%,对GDP增速贡献约0.1% [8][73] -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6767.8亿元,交通类收入占比63.5%约4300亿元,娱乐类13%约879.5亿元 [73] - 入境游客平均停留9.2天,餐饮和商品消费分别占比7.6%和6%,规模约514.4亿和406.1亿元 [73]
爆火的五一入境游,吃胖了多少老外?
虎嗅· 2025-05-07 00:40
入境游市场趋势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30% [5][15] - 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 苏州湖州佛山等小城市进入前20热门 [6] - 东南亚澳洲华人探亲与欧美回流游客形成叠加效应 复活节与五一假期重合助推增长 [4] 消费行为特征 - 美食成为核心吸引力 14人马来西亚团中有10人专程为吃而来 [14] - 外国游客平均消费比国内游客高出20% 尤其偏好本地特色菜与DIY体验 [28] - "中国购"成关键词 外国游客热衷拍摄菜市场/国潮品牌/便利店商品的vlog [18][19] 行业应对策略 - 一线城市餐馆通过外语菜单和英文扫码点单提升客单价 [28] - 民宿主开发锅包肉DIY等体验课程 住宿价格从300元涨至500元 [28] - 上海杭州等城市推出多语种讲解和非遗体验通票 优化CityWalk小程序 [32] 现存短板 - 部分景区售票系统不支持外卡或Google账号注册 英文客服落地难 [36] - 文旅官网缺乏英文介绍 景点语音讲解缺失法语/德语等语种 [34][35] - 服务模式仍以国内游客为主 未针对性满足外国游客需求 [33][37] 文化IP变现 - 小红书/TikTok成为外国游客攻略来源 带动"打卡清单"式消费 [14][19] - 外国游客从"景点打卡"转向探索日常生活 街角小吃/地铁路牌成拍摄热点 [21] - 文化情怀驱动消费 马来华人团专程参观圆明园并拍摄"寻根"视频 [16]
“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红火!入境游增超一倍
券商中国· 2025-05-06 02:20
假期消费市场表现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2]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同比增长8.0% [2] - 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2] - 异地游客贡献的地方特色菜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逾105% [2] 旅游消费特点 - 浙江、黑龙江、湖北、甘肃、广东等多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为: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重庆、南京、武汉、深圳、西安 [3] - 新疆北屯、西藏昌都、青海果洛、云南怒江、海南屯昌等地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平均增长超100% [3] - 高速公路、高铁及机场网络拓展推动低线城市旅游消费需求释放 [3] 入境游表现 - 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一倍 [3] - 文化体验与多元玩法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核心动力 [3] - 外国游客在中国积极购物消费,"来沪扫货""外国人拖着行李箱去义乌采购"等成为热门话题 [3] 商品消费情况 - 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信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10.5% [4] - 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 [4]
入境游热度飙升!老外拖着行李箱去义乌“扫货”!
券商中国· 2025-05-05 11:08
文旅市场复苏态势 - 国内文旅市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长线游目的地表现亮眼,青海、新疆、宁夏等地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激增1—2倍 [2] - 亲子家庭与携宠出游"双线并进",内蒙古、山西、新疆亲子主题酒店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100% [4] - 邮轮游强势回归,携程预订量同比飙升120% [2] - 国潮文化深度赋能旅游,古镇流量激增超30% [2] - "反向旅游"带火乡村游,新疆民宿预订提前两月入旺季 [2] 自驾游市场表现 - 自驾游市场"量价齐升",全国人均租车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24%,平均租车时长延长至4天 [4] - 异地自驾订单占比高达85%,假期异地租车订单较2024年增长4% [4] - 途牛数据显示自驾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近40%,飞猪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35% [5] - 云南普洱、浙江金华、山西大同、新疆伊犁、浙江台州等城市租车预订量同比去年平均增长100% [5] 入境游市场增长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等城市跻身热门目的地榜单 [5] - 上海、深圳、义乌等地入境游订单分别同比增长138%、188%和60% [6] - 珠海"五一"期间外籍旅客预订酒店量增七成,青岛增长六成,武汉增长五成 [6] - 柬埔寨金边位居热门入境游客源地第二位,马来西亚吉隆坡在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和入境游客源地中均位居第五 [6] 文化体验与消费新模式 - "中国购"成外国游客打卡新方式,免签政策、离境退税政策等激发了旅游+购物新模式 [2][6] - 携程景点玩乐数据显示,"五一"当地美食体验玩乐品类订单量同比去年节假日增长6.8倍 [5] - 成都川菜烹饪课程吸引大量海外美食爱好者,带动在地美食体验品类订单大幅提升 [5] - 商务部等6部门优化离境退税政策,将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