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关

搜索文档
西贝、百果园输掉的这场舆论战,真的证明公关很重要
36氪· 2025-09-16 01:14
文章核心观点 - 消费品行业公关危机频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公关职能的认知偏差和管理缺陷 包括职能错位 向上管理失效 情绪管理缺失等多重系统性因素 [1][2][4][7] 公关职能认知现状 - 多数消费品企业不设立公关总监职位 业绩下滑时优先裁撤公关团队 [2] - 部分企业将公关职能异化为销售支持 要求公关团队承担电商卖货的KPI考核 [2] - 即使设立公关岗位 人员流动率极高 多数公关从业者难以长期留任 [2] 向上管理困境 - 公关人员需具备与强势老板沟通的技巧 但媒体背景出身者普遍缺乏相关心理能量和说服能力 [4] - 成功企业家因创业经历形成绝对自信 构成"成功者的诅咒" 导致难以接受不同意见 [5] - 外部媒体人为获取利益往往迎合老板 使其陷入信息茧房无法获取真实反馈 [4] 企业家情绪管理 - 高端品牌创始人通常口才出众且自我价值鲜明 但情绪化表达易引发舆情灾难 [7][8] - 公关需承担老板情绪管理器角色 但缺乏心理学专业能力难以处理情绪爆发 [9] - 商学院教育缺乏企业家心理课程 导致情绪管理能力系统性缺失 [11] 沟通能力管理 - 企业家常混淆表达欲与沟通能力 陷入情绪应激性表达 [13][14] - 真正沟通需要良好倾听能力 而非单方面滔滔不绝的表达 [15] - 产品与自尊心绑定的企业家易启动防御模式 无法接受产品批评 [15] - 群体沟通比个体沟通复杂得多 需了解群体心理并保持平视心态 [16] 内外部认知统一 - 品牌存在内部视角(自我认知)与外部视角(消费者认知)的割裂 [18][19][20] - 外部视角定义品牌真实形象 内部认知需与外部体验保持一致 [21][22][23] - 产品实际价值需大于消费者感知价值 否则必然导致公关翻车 [25][26] - 当产品缺乏绝对优势却定价高端时 会产生严重误判 [27] 危机管理理念 - 公关应从事前预防入手 而非事后救火 扮演保健医生而非急救医生角色 [28] - 需建立内部自检体系 在潜在危机爆发前进行预警和干预 [30] - 历史更认可治已病者(扁鹊)而非治未病者(扁鹊兄长) 反映社会认知偏差 [30] 企业家IP管理 - 企业家个人IP将个人言论与品牌风险高度绑定 一旦出事必然牵连品牌 [31] - 建议企业家撤回幕后 建立个人与品牌间的防火墙机制 [31] - 慎用高端定位和个人IP 避免反噬效应 [32] 品牌故事构建 - 品牌故事应聚焦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而非编造虚构故事 [33] - 企业应定位为社会企业 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33] - 参考胖东来模式 用经营成果为社会提供向善的解决方案 [33]
西贝的公关并不傻
36氪· 2025-09-15 11:05
公关行业现状分析 - 企业公关部门在危机处理中缺乏实际决策权 主要职能为执行老板指令而非制定策略 [11][16][19] - 公关专业建议常被老板忽视 多数情况下仅充当传声筒和事后擦屁股角色 [11][19][21] - 行业普遍存在"向上管理"现象 公关核心工作是满足老板需求而非维护公众关系 [24] 企业决策机制特征 - 企业老板在公关决策中具有绝对主导权 经常绕过公关部门直接对外发声 [19][21] - 公关人员明知某些决策错误仍必须执行 因企业所有权不属于执行层 [17][21] - 危机发生时公关可能成为替罪羊 企业通过开除公关人员来转移公众指责 [26][27] 职业生态与薪酬结构 - 公关行业薪酬包含"精神损失费"成分 因需要承受职业尊严与专业判断的冲突 [14][27] - 优秀公关的标准并非专业能力 而是准确洞察老板需求并不打折扣执行 [23] - 外部评价对公关职业发展影响有限 薪资来源决定服务对象始终是老板而非公众 [23]
西贝的公关并不傻
虎嗅· 2025-09-15 03:19
公司公关职能定位 - 公关在企业内部话语权较低 主要职能是执行老板指令而非自主决策 [9][27][45] - 公关核心工作是向上管理而非处理公共关系 核心考核标准是老板满意度而非公众满意度 [33][59][60] - 专业公关知识并不复杂 但实际执行受限于老板个人意志 [21][22][36] 企业决策机制特征 - 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于老板 公关常被动接受既定决策 [5][14][40] - 公关部门常事后才知晓老板对外发布的内容 处于信息滞后状态 [40][41] - 企业存在权责错配现象 公关需为老板决策承担舆论风险 [67][72][73] 行业雇佣关系本质 - 公关雇佣关系本质是服务出资方 而非对公司整体负责 [30][32][57] - 高薪聘请公关的核心诉求是执行老板意图而非专业解决方案 [52][53][55] - 公关生存法则在于精准定位雇主需求而非专业正确性 [28][34][56] 危机处理机制 - 危机处理首要因素是态度表达 但实际执行受老板认知局限影响 [23][45] - 最终处置手段可通过更换公关团队来转移舆论压力 [66][68][69] - 公关日常包含接锅背锅职能 精神损失费构成薪酬组成部分 [48][74]
西贝的公关并不傻
半佛仙人· 2025-09-14 04:18
文章核心观点 - 企业公关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老板对公关职能的认知偏差和过度干预 而非公关专业能力不足[3][4][5] - 公关在企业中的实际职能是执行老板意志而非管理公众关系 核心任务是向上管理而非对外沟通[24][26][52] - 公关行业存在系统性困境:专业建议常被老板自我意识取代 且需承担决策失误的替罪羊角色[40][58][62] 企业公关职能认知 - 老板视公关为擦屁股工具 不出事时认为养公关等于养猪 出事时觉得不如养猪[9][10][11] - 公关实际权限受限 常被动接受老板直接发布的未经审核的内容[36][37][38] - 企业雇佣公关的核心目的是让老板满意 而非真正改善公共关系[26][29][47] 公关行业现实困境 - 公关人员明知正确策略却无法实施 只能按老板错误决策执行[18][19][23] - 专业公关面临荒诞处境:需为老板非理性决策背锅并承担舆论压力[41][49][63] - 优秀公关的昂贵薪酬实质包含精神损失费 因需持续处理魔幻现实处境[43][64][65] 老板与公关权力关系 - 企业公关缺乏话语权 最终决策权完全掌握在老板手中[6][12][40] - 老板可借开除公关人员来转移舆论危机 将责任推诿给中层执行[58][60][61] - 公关生存法则是在不违法前提下完全服从老板 而非坚持专业判断[27][29][42]
你到底有几个好朋友
虎嗅· 2025-05-22 08:11
如果非要有个答案,说实话,我有一个观点,可以分享。 在一个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很难看出公关水平,一个公司和一个人一样,患难见真情,只有跌入低 谷,才能真正考验一家公司的公关纵深,你到底有多少真朋友?朋友越多,做得越好。 如鱼得水的时候,全世界都是你的朋友,万丈深渊的时候,满大街都是你的敌人。 没朋友的原因千千万,有些企业是因为常年不做公关,有些企业是常年公关侧重跑偏,有些企业是常年 只拿钱做事,还有些企业就是店大欺客。 很多人都喜欢问我一个问题,你认为国内哪家公司,现在的公关做得最好? 别问我了,我一介小卒,不配评价此事,我就是一个误打误撞的行业观察者,各种社群不和谐制造者, 阻碍大家升官发财的讨厌鬼,用陶然的话说,写作目的性极强。 农夫山泉被莫名其妙干了一把,才发现,啊,原来,我没有公关团队,没有媒体朋友;然后钟老爷子把 气撒在张一鸣身上,字节突然发现,啊,原来,我的朋友也没那么多;小米在出了智驾事件之后,突然 发现,啊,原来,很多朋友跑了;京东和美团打起来之后,突然发现,啊,原来朋友是对家的人…… 现在很多企业都喜欢拉自己的媒体群,尤其是车圈,聚集一大批人,然后每日发发红包,丢丢链接,转 转朋友圈和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