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激励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2025员工长期服务计划落地,共8.3万名员工参与
第一财经· 2025-09-18 14:18
2025.09.18 本 文字数:1245,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安卓 中国平安持续多年的长期服务计划,近日又完成了2025年公司股票的购买。公告显示,此次共购得H股 股票7461.5万股,成交金额38.75亿元(含费用),共约8.3万名员工参与,其中包括十多位董监高。 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购股 9月17日晚间,中国平安公告称,该公司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已通过二级市场完成购股,共购得本公 司H股股票7461.5万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412%,成交金额合计人民币38.75亿元(含费用),成交均 价约为人民币51.87元/股。 另外,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购股资金来源于员工的薪酬收入及业绩奖金额度;而长期服务计划的购股资 金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公告称,上述购股资金均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自愿参与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的核心人才合计共 83024人。 本次购股后,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长期服务计划中的持股比例为2.52%,其他员工持股比例为 97.48%。 中国平安表示,长期服务计划参与人员从本公司退休时方可提出计划权益的归属申请,在得到确认并交 纳相关税费后最终获得归属 ...
中国平安员工又买了38亿元公司股票,从平安退休时才能变现
观察者网· 2025-09-18 04:29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情况 - 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完成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购股 共购入H股7461.5万股 占总股本0.412% [1] - 购股成交金额38.75亿元(含费用) 成交均价51.87元/股 [1] - 购股资金全部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1] 参与人员结构 - 参与计划的核心人才总数达83,024人 [1]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1,882,031股 占计划总额2.52% [3][5] - 其他员工持股72,732,969股 占计划总额97.48% [4][5] 计划实施背景 - 长期服务计划于2018年10月首次推出 被业内视为创新人才激励措施 [5] - 该计划是2014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升级版本 [5] - 计划权益需待参与人员退休后方可申请归属 并经税费缴纳后最终确权 [5]
平安近49万员工参与长期服务计划,7年花了288亿元购买公司股票
第一财经· 2025-09-17 13:01
长期服务计划购股情况 - 2025年度长期服务计划完成H股股票购买7461.5万股 成交金额38.75亿元(含费用) 成交均价51.87元/股[2] - 参与员工总数83024人 包括执行董事马明哲、谢永林等十多位董监高[1][2] - 购股后董监高持股比例2.52% 其他员工持股比例97.48%[2] 历史实施规模 - 计划实施7年累计48.68万人次参与 累计资金总额288亿元[1] - 累计购得A股3.51亿股 H股1.82亿股[1] - 参与人数从2019年3.1万人增至2021年后稳定在8万人左右[5] 计划设计特点 - 资金来源于员工应付薪酬额度 退休时方可申请权益归属[2][4] - 根据价值贡献差异化授予分红 最高超2万元 最低数千元[4][5] - 股票分红权由参与人享有 归属前权益由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5] 与核心人员持股计划对比 - 长期服务计划覆盖面更广 2025年参与人数8.3万人是核心计划2263人的37倍[4] - 核心计划资金来源于薪酬及业绩奖金 长期计划仅来源于应付薪酬[4] - 两者共同强化人才长期绑定与利益共享机制[4] 市场表现 - 公告当日H股报收55.75港元 上涨1.27%[3] - 计划被业内称为"别人家的人才激励" 是2014年核心人员持股计划的升级版[4]
格力电器:公司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10:44
人才激励政策 - 公司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并建立科学薪酬管理体系 [1] - 自2021年起连续推出三期员工持股计划累计激励员工达12824人 [1] - 设立科技进步奖和管理创新奖等内部奖项鼓励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 利益共享机制 -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完善股东与经营管理层及核心员工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 [1] -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覆盖中层干部及核心员工群体 [1] - 持续推进人才激励政策并发挥先进员工模范带头作用 [1] 未来发展计划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并完善激励政策 [1] - 未来将助力员工与企业实现共同成长 [1] - 持续营造重视研发与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氛围 [1]
呷哺呷哺推出重磅合伙人计划,21位“打工人”变身“当家人”
环球网· 2025-07-16 11:22
呷哺集团"凤还巢"合伙人计划核心内容 - 公司推出面向内部优秀员工及外部餐饮人才的"凤还巢"合伙人计划,通过利润共享机制留住和吸引人才,推动品牌持续发展 [1] - 计划首批签约21位合伙人,主要为内部运营经理、店长等核心岗位人员,均经过严苛业绩筛选 [3] - 公司计划每年新增50-100家合伙门店,目前已有5家投入运营,部分门店预计5个月内实现回本 [5][6] 合伙人支持体系 - 总部组建专属服务团队,提供选址评估、营建支持、人员培训、运营督导、营销策划等全周期支持 [3][5] - 合伙人可享受品牌授权、全球供应链保障、统一管理标准及开店资金支持,无需承担品牌管理费 [4][5] - 分红比例向一线员工倾斜,强化激励机制 [5] 计划实施效果与案例 - 首批合伙人中,资深营运经理张宁表示身份转变带来更强责任感,计划未来开拓更多门店 [3] - 高层员工代表方斌认为该机制能提升对门店业务的关注度,促进能力提升 [6] - 回归员工栗小刚的门店因前期筹备扎实,业绩表现抢眼,回本速度超行业同类门店 [6][8]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 计划被业内视为餐饮业人才战略的重大调整,旨在构建更具凝聚力的团队生态以应对市场竞争 [1] - 创始人贺光启强调计划植根于"与奋斗者共享成果"价值观,视合伙人为事业伙伴 [5] - 公司要求合伙门店严格执行全球统一管理标准,确保品牌形象与服务品质一致性 [5]
董事长年薪157万元!青岛伟隆股份薪酬是否匹配业绩?
搜狐财经· 2025-04-30 01:30
高管薪酬结构 - 伟隆股份11名董事及高管团队合计薪酬72999万元,平均薪酬6676万元,年薪中位数为7253万元 [2] - 董事长范庆伟以15715万元年薪居首,包含董事长津贴、总经理绩效奖励及股权激励收益,持股比例达456% [4] - 营销中心总监陈存明以4609万元年薪最低,高管薪酬差距体现"关键岗位高激励"原则 [4] - 薪酬梯度与工作年限和资历正相关,董事长范庆伟拥有30年行业经验 [4] - 国际销售总监郭成尼与财务总监迟娜娜分别以8143万元、7859万元年薪位列第二、第三 [5] -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49岁,薪酬中位数7253万元 [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578亿元,同比增长145% [6] - 归母净利润达131亿元,同比增长1156% [6] - 扣除净利润达123亿元,同比增长1624% [6] -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同比增长1509% [6] - 2022-2024年董事和高管薪酬总额增加6018万元,增幅898%,低于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156% [7] 薪酬与业绩关联机制 - 绩效薪酬占比提升至40%,高管收益与长期业绩目标深度绑定 [7] - 2024年营收增速145%未达预期,导致绩效薪酬部分缩水 [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72%背景下,高管薪酬未显著增长,反映成本管控优先 [7] - 董事长范庆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20万股,股权收益占比超30% [8] 行业对比与人才挑战 - 高管平均薪酬6676万元,高于方正阀门(55万元)、超达阀门(48万元),低于中核科技(120万元) [7] - 2024年研发人员流失率达187%,高于行业15%平均水平 [8] - 公司股价从2022年末949元涨至2024年末969元,涨幅214%,低于净利润增速 [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主营业务为阀门及其配件、汽车配件铸件、管件的生产销售 [6] - 全球化布局与高端化转型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8] - 公司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型 [8]
公牛集团(603195):业绩彰显龙头发展韧性 综合竞争优势持续显现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40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31亿元,同比增长7.24%,归母净利润42.72亿元,同比增长10.39%,扣非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2024Q4营业收入42.27亿元,同比增长3.41%,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下降4.55%,扣非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下降16.48% [1] - 2025Q1营业收入39.22亿元,同比增长3.14%,归母净利润9.75亿元,同比增长4.91%,扣非归母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4.56% [1] 业务分析 - 电连接业务2024年收入76.83亿元,同比增长4.01%,毛利率40.97%,同比提升0.08个百分点,推出"Z世代系列"产品提升年轻消费群体市场份额 [2] - 智能电工照明业务2024年收入83.31亿元,同比增长5.42%,毛利率46.18%,同比提升0.37个百分点,致力于打造以智能无主灯为核心的前装用电产品生态 [3] - 新能源业务2024年收入7.77亿元,同比增长104.75%,毛利率34.81%,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累计开发终端网点2.5万余家,运营商客户超3000家 [3] 运营效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3.25%,同比提升0.0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5.37%,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通过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4] - 2024年期间费用率16.21%,同比上升1.8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8.14%,同比上升1.3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4.43%,同比上升0.14个百分点 [4] - 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441项,软件著作权4项,截至2024年末拥有有效专利3029项,软件著作权72项 [4] 人才激励 - 2025年特别人才持股计划涉及30人左右,购买价格71.54元/股,标的股票规模约74.08万股,占股本总额0.06% [5] - 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309.69万股,占股本总额0.24%,授予价格35.77元/股,激励对象671人 [5] - 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为2025-2027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不低于前三年平均水平且不低于前两年平均水平的110% [5]
薪酬暴涨16倍!东鹏饮料高管年薪从34万元涨到547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04-13 01:34
文章核心观点 东鹏饮料高管高薪引发关注,背后有业绩支撑和扩张战略布局需求,公司业绩向好但股东多次减持,同时正冲刺港股以扩张海外市场,不过海外市场存在挑战 [4][5][7] 高管薪酬情况 - 董事、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磊2024年税前报酬总额达546.55万元,相比之前在怡亚通的34.39万元年薪增长约16倍,该薪酬在已披露董秘薪酬的85家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4][5] - 另外两名副总裁2024年税前年薪均为721.39万元,董事长林木勤年薪为552.73万元,执行总裁林木港年薪为496.14万元,监事会主席余斌年薪为62万元 [5] - 近年公司高层通过分红、股票减持等获丰厚回报,2021 - 2023年分别分红12亿元、8亿元、8亿元 [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净利润33.27亿元,同比大增63.09% [4][5] 股东减持情况 - 2月21日公司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7168944股股份 [5] 公司市场布局 - 4月4日公司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意在扩张海外市场 [7] - 2024年3月公司拟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 [7] - 2024年年底公司拟与全资子公司进行相关合作 [7] - 2024年11月公司投资12亿元建立东鹏饮料海南生产基地项目 [7] 行业竞争情况 -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有华彬红牛、天丝红牛、乐虎、战马等老牌玩家,也有后来者切入细分品类 [4] - 海外市场存在劲敌,如东南亚市场泰国天丝旗下红牛等产品占据先发优势和市场份额 [4][7] 行业人士观点 -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称民营企业人才战略与业绩表现密切相关,保持高水平团队需付出高竞争力薪资,股东减持是合理合法行为 [5] -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表示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东鹏饮料高管承担重任,海外市场拓展有机遇也有挑战,公司需克服阻力 [5][8] 公司股价与市值 - 截至4月11日,公司股价收报255.22元/股,总市值为1327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