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服务项目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301267):2025H1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人才股权激励
西部证券· 2025-09-23 09:05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核心观点 - 2025H1营业总收入21.39亿元,同比增长4.3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增长6.20% [1][5] - 2025Q2营业收入10.46亿元同比下降2.47%,但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0.72% [1][5] - 毛利率呈现季度改善趋势,H1整体下滑0.64pct但Q2单季度提升2.45pct至45.44% [1][5] - 费用控制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下降0.83pct至12.87%,管理费用率下滑0.22pct至11.52% [1] - 公司通过理财产品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导致财务费用率增长0.28pct至1.0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增速分别为19.7%、16.4%、15.9% [3] 业务表现 - 屈光业务收入7.89亿元同比增长13.75%,占比提升3.06pct至36.90%,毛利率提高0.23pct至55.21% [2] - 视光服务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3.42%,但毛利率下降4.55pct至41.77% [2] - 白内障业务收入4.31亿元同比下滑7.33%,毛利率提升0.33pct [2] - 眼后段项目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5.53%,毛利率下降2.57pct至38.73% [2] 人才发展与激励 - 2025H1引进全职眼科医疗人才40余人,应届毕业生200余人(含眼科学硕博23人) [2] - 2025年拟向296名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授予不超过752.784万股股份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3.19亿元、48.20亿元、53.89亿元 [3] - 对应营收增长率分别为7.2%、11.6%、11.8% [3] - 预计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1元、0.71元、0.82元 [3] - 预测市盈率(P/E)分别为33.5倍、28.8倍、24.9倍 [3] - 预测市净率(P/B)分别为2.6倍、2.4倍、2.2倍 [3] 盈利能力指标 - 预计销售净利率持续改善,从2024年10.6%提升至2027年12.8% [10]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44.2%稳步提升至2027年44.5% [10] - ROE从2024年7.5%逐步提升至2027年9.3% [10]
爱尔眼科(300015):业绩稳健增长,技术升级驱动核心业务
华安证券· 2025-09-04 07: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30% 显示核心业务经营韧性 [4][5] - 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至0.05% 主要受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基数较高及新建医院成本增加影响 [4][5]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驱动核心业务增长 屈光项目营收46.18亿元(+11.14%) 视光服务项目营收27.20亿元(+14.73%) [5] - 持续推进"创新驱动 科技爱尔"战略 加快AI+眼科布局 已整合28个眼科专病数据集 [6] - 全球化网络布局持续扩大 境内拥有355家医院及240家门诊部 境外达169家眼科中心 [6][7]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15.07亿元(+9.12%) 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0.05%) [4] - 2025Q2营收54.81亿元(+2.47%) 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12.97%) [4] - 销售费用率9.15% 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5] - 门诊量924.83万人次(+16.47%) 手术量87.9万例(+7.63%) [5]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32.39/260.66/294.54亿元 同比增10.8%/12.2%/13.0% [8][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0.30/46.33/53.52亿元 同比增13.3%/15.0%/15.5% [8][10] 业务进展 - 屈光项目引进蔡司VISUMAX 800、SMILE pro等新设备技术 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5] - 视光服务推广"5P近视防控模式" 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5] - 白内障项目营收17.81亿元(+2.64%) 通过飞秒白内障、多焦晶体技术满足多层次需求 [6] - 成立组织变革小组 深化"地县一体化"、"同城一体化"管理模式 [7] 估值指标 - 当前总市值1,181亿元 流通市值1,004亿元 [1]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29.29/25.48/22.06倍 [10] - 2025-2027年预测PB分别为4.70/3.97/3.36倍 [10]
爱尔眼科Q2净利降13% 近1年半各项目毛利率均下降
中国经济网· 2025-08-28 07:0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0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14.30%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02亿元,同比增长19.65% [1] 分季度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下降12.96% [2] 盈利能力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46%,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 [2][4] - 基本每股收益0.2219元/股,同比下降0.22% [2] - 稀释每股收益0.2219元/股,同比增长0.14% [2] 分产品毛利率变化 - 屈光项目毛利率56.12%,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 [4][6] - 白内障项目毛利率36.34%,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4][6] - 眼前段项目毛利率39.62%,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 [4][6] - 眼后段项目毛利率30.09%,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 [4][6] - 视光服务项目毛利率54.21%,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 [4][6] - 其他项目毛利率38.32%,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 [4][6] 分产品收入表现 - 屈光项目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11.14% [6] - 白内障项目收入17.81亿元,同比增长2.64% [6] - 眼前段项目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13.06% [6] - 眼后段项目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9.02% [6] - 视光服务项目收入27.20亿元,同比增长14.73% [6] - 其他项目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13.57% [6] 分红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3] 行业表现 - 医疗行业营业收入209.10亿元,同比增长2.94% [7] - 医疗行业毛利率48.03%,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 [7] - 其他业务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34.13% [7] - 其他业务毛利率74.39%,同比上升9.60个百分点 [7]
爱尔眼科(300015):公司点评:业绩稳增,技术升级下有效“反内卷”
国金证券· 2025-08-27 11:3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05%),扣非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14.30%)[2] - 屈光业务和视光服务业务引领增长,屈光项目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11.14%),视光服务收入27.20亿元(同比增长14.73%)[3] - 境外业务表现稳健,收入15.1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13.2%,其中欧洲地区收入达12.20亿元[3] - 公司持续扩张业务网络,境内医院达355家,门诊部240家,境外布局169家眼科中心及诊所[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73/41.97/46.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1%/11%[5] 业绩表现 - 25H1门诊量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手术量87.9万例(同比增长7.63%)[3] - 单季度25Q2实现收入54.81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10.01亿元(同比下降13.0%),扣非归母净利润9.80亿元(同比增长4.03%)[2] - 分业务毛利率:屈光项目56.12%,视光服务54.21%,白内障项目36.34%[3] - 其他业务收入:眼前段项目10.31亿元(同比增长13.06%),眼后段项目7.85亿元(同比增长9.02%)[3] 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组织变革成立湘赣区、秦晋区、鄂豫区等管理委员会,推动区域资源整合[4] - 深化"数字眼科"战略,启动"AI眼科医生"智能体研发,与中科院计算所、华为云等机构深度合作[4] - 已整合28个高质量眼科专病数据集(含超10万例稀缺病历),启动7项数据产品在数据交易所挂牌[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25/25,678/28,071百万元,增长率11.16%/10.09%/9.32%[10] - 预计2025-2027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41/0.45/0.50元,现价对应PE分别为34/31/28倍[5] - 预计ROE(归属母公司)分别为17.00%/17.58%/18.32%[10] - 预计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0.77/0.73/0.80元[10]
爱尔眼科(300015):核心经营稳健,静待行业回暖
光大证券· 2025-08-27 06: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0.05%),扣非归母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14.30%)[1] - 屈光业务营收46.18亿元(同比增长11.14%),视光业务营收27.20亿元(同比增长14.73%),白内障业务营收17.81亿元(同比增长2.64%)[2]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客单价提升,并凭借"5P近视防控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2] - 毛利率短期承压但费用管控卓越,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03%至10.53亿元[3] - 持续推进"AI+眼科"战略,发布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及数字人"爱科(Eyecho)"[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门诊量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手术量87.9万例(同比增长7.63%)[2] - 屈光业务毛利率56.12%(同比下降1.07个百分点),视光业务毛利率54.21%(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白内障业务毛利率未披露具体数值但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8/47.25/54.63亿元,对应PE为31/27/24倍[4][5]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92%/12.84%/13.65%[5] 战略布局 - 深化"数字眼科"战略,构建"爱尔AI眼科医院"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3] - AI技术赋能眼健康科普、诊疗、培训及健康管理,强化全球竞争优势[3] 估值数据 - 当前总市值1289.65亿元,总股本93.25亿股[6] - 近一年股价波动区间8.93-18.85元,近3月换手率44.58%[6] - 近期股价表现:1个月绝对收益5.25%,相对收益1.30%;1年绝对收益24.54%[9]
三大主营业务亮点纷呈 爱尔眼科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14.3%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3: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5.07亿元,同比增长9.12% [1] - 扣非净利润20.40亿元,同比增长14.30% [1] - 门诊量达92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7% [1] 业务板块增长 - 屈光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1.14%,客单价企稳回升 [2] - 视光服务项目收入同比增长14.73% [2] - 白内障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4%,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增长显著 [2] - 眼前段项目和眼后段项目分别增长13.06%和9.02% [2] 技术升级与创新 - 引进蔡司VISUMAX800全飞秒设备,SMILEpro手术单眼操作时间缩短至10秒 [2] - 全光塑、全飞秒4.0等新术式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效率 [2] - 飞秒白内障术式、手术导航系统及智能显微镜应用增加 [2] - 多焦晶体应用比例加大,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2] 视光服务拓展 - 主办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强化品牌影响力 [3] - 小儿眼病、视觉训练及老花矫治项目培育新增长点 [3] - 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3]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构建AI智慧眼科医院体系,涵盖数据治理至智能应用全链条 [4] - 远程医疗中心入驻专家400余名,覆盖全国20余省 [4] - 完成远程阅片超20万例,拓展远程会诊应用场景 [4] - 整合28个眼科专病数据集,含超10万例稀缺病例 [4] - 7项数据产品挂牌交易所,新增4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4] 组织与管理优化 - 成立湘赣区、秦晋区等区域管理委员会,推动资源整合 [5] - 应用BI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及AI助手提升管理效率 [5] - 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全院大数据精准管控 [5]
光正眼科的财务难题: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货币资金仅剩约6076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8-25 12:22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下降9.49% [2][3] - 归属净利润141.89万元,同比增长11.38% [2][3] - 扣非净利润亏损327.98万元,同比减亏50.75% [2][3] - 二季度归属净利润84.52万元,同比下降95.77% [3]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168.6万元,同比下降110.99%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985.06万元,同比下降23.56% [2] 资产负债状况 - 资产负债率90.25%,较上年同期80.99%大幅上升 [1][5] - 总资产12.35亿元,总负债11.14亿元 [5] - 流动资产2.76亿元,流动负债7.52亿元 [6] - 流动比率0.367,速动比率0.322,均低于警戒水平 [1][6] - 货币资金6076.26万元,其中受限资金847.74万元 [8][9] 业务结构分析 - 医疗业务收入占比91.5%,贡献3.99亿元营收 [4] - 白内障项目收入占比33.82%,屈光项目占比32.71% [4] - 钢结构业务收入占比5.46%,能源业务占比3.04% [4] - 在全国10个中心城市拥有14家眼科医院和3家眼视光诊所 [3] 资产质量风险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15亿元,占流动资产超40% [10] - 三年以上应收账款4657.58万元,五年以上3530.7万元 [10] - 商誉余额2.43亿元,累计计提减值准备3.74亿元 [10] - 2024年因计提1.35亿元商誉减值导致亏损1.75亿元 [10] 行业竞争环境 - 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竞争日趋激烈 [11] - 品牌影响力与医疗资源储备较头部机构存在差距 [11] - 需要在高度内卷的竞争环境中寻找差异化优势 [1]
爱尔眼科收盘下跌1.42%,滚动市盈率31.38倍,总市值1162.8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0 09:42
股价表现与估值 - 6月10日收盘价为12.47元,下跌1.42%,总市值1162.88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为31.38倍,低于行业平均41.83倍和行业中值45.41倍 [1][2] - 市净率5.32倍,高于行业平均3.53倍和行业中值2.75倍 [2] 行业地位 - 在医疗服务行业PE排名第22位 [1] - 总市值1162.88亿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60.68亿元和中值59.16亿元 [2]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347329户,较上次减少31805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 [1] - 主要产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眼前段项目、眼后段项目、视光服务项目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 [1] - 净利润10.50亿元,同比增长16.71% [1] - 销售毛利率48.02% [1]
光正眼科收盘上涨1.15%,最新市净率19.91,总市值22.7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9 08:50
股价与估值表现 - 6月9日收盘价4.38元,单日上涨1.15%,总市值22.71亿元 [1] - 市净率19.91,创56天以来新低,显著高于行业中值2.75及行业平均3.52 [1][2] - 市盈率TTM为-14.62,静态市盈率为-13.00,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1.42及行业中值44.32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47,404户,较上次增加4,390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眼科医院投资与管理,核心产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视光服务项目 [1] - 历史业务曾涉及钢结构制作与安装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32% [1] - 净利润57.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3.06% [1] - 销售毛利率达37.61% [1] 行业对比分析 - 总市值22.71亿元,低于行业平均值160.55亿元及中值59.92亿元 [2] - 市净率19.91远超行业中值2.75,在同行11家公司中排名最高(*ST生物11.45次之) [2] - 市盈率指标为负值,与行业中多数正市盈率企业形成对比(如金域医学-36.35、国际医学-45.34) [2]
爱尔眼科收盘上涨1.13%,滚动市盈率31.58倍,总市值1170.3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3 09:12
股价表现与估值 - 6月3日收盘价12.55元,单日涨幅1 13% [1] - 滚动市盈率PE(TTM)31 58倍,静态PE32 91倍,市净率5 36倍 [1][2] - 总市值1170 34亿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市值158 30亿元和行业中值59 39亿元 [1][2] 行业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平均PE40 35倍,中值47 21倍,公司PE排名第22位 [1] - 公司PE低于行业中值47 21倍,但高于行业平均40 35倍 [1][2] - 市净率5 36倍,高于行业平均3 46倍和中值2 72倍 [2] 资金流向 - 6月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34 98万元 [1] - 近5日资金净流出1 23亿元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及医学验光配镜 [1] - 核心产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眼前段/后段项目、视光服务 [1] 财务业绩 - 2025年Q1营收60 26亿元,同比增长15 97% [1] - 净利润10 50亿元,同比增长16 71% [1] - 销售毛利率48 02%,维持较高水平 [1] 同业估值对比 - 同业公司PE普遍为负值,如润达医疗PE-285 64倍,何氏眼科PE-142 30倍 [2] - 公司31 58倍PE在行业中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