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创新

搜索文档
抚顺高新区三链联动促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5:10
产业链筑基 创新链赋能 服务链反哺 把产业链做成创新链,把创新链嵌进服务链,再用服务链反哺产业链,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近年 来,抚顺高新区以自己的方式,描绘出老工业基地攀"高"逐"新"的实践路径。 金秋的抚顺高新区,溢出收获的喜悦。在渼瑞石油化工丙烯酰胺聚合物项目现场,处于试生产阶段的生 产线发出和谐的轰鸣声。 良好创新生态如良田沃土,滋养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目前,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国家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链式跃升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我们鼓励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发挥'链主'作用,主动对接上下游合作伙伴。通过建立企业服务专班、 设立引荐奖励机制等措施,今年已签约多个项目,涵盖高端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多 个领域。"抚顺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高巍介绍。 北京鑫东旗材料有限公司100吨/年新能源电池特种树脂项目,就是高新区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电池等产 业,邀请重点龙头企业推介的项目。近年来,抚顺高新区依托抚顺石化的资源优势,深耕产业链,促进 企业间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目前,八大产业链已成形,碳四、碳五深加工等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累计签约23个项目,同时储备了 ...
延伸产业链创新拓市场 中煤集团调结构稳生产降成本
人民日报· 2025-09-04 09:4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煤电化一体化产业链和全产业链优势有效对冲煤价下跌风险 实现多板块协同盈利 并在疫情期间通过稳生产、降成本、技术创新等举措保持稳健经营 [1][2][3] 生产经营表现 - 前7月煤炭产销量达1.74亿吨创历史新高 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 [1] - 煤炭、煤化工、电力、装备、矿建五大板块均保持盈利 [1] - 3月底煤炭产能恢复率达98.5% 矿建施工项目复工率达96% [2] - 上半年经营现金净流入超过100亿元 [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煤价每吨下降10元对年利润影响从15亿元降至7亿元 风险对冲能力提升50%以上 [1] - 煤化工板块在油价30美元/桶情况下仍保持盈利 突破行业60美元/桶盈亏平衡线 [3] - 8个煤化工项目在行业普遍亏损背景下全部盈利 [2] 成本控制措施 - 通过修旧利废实现前7月节约成本1177万元 回收复用805万元 [2] - 各板块累计降本增效15.5亿元 原煤生产成本和聚烯烃成本均低于预算 [3] - 采用数字化生产管理模式减少人员接触 提高生产效率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成功研发3种新牌号高端产品 转产疫情防护用品专用料 [3] - 高端与低端煤化工产品价差达每吨数百至上千元 [3] - 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巩固市场竞争优势 [3] 企业荣誉与战略方向 - 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重回A级 首次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3] - 聚焦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方向 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3]
桐昆股份20250829
2025-08-31 16:2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41.58亿元,同比下降8.41%[2] * 涤纶长丝产量654.29万吨,同比增长18万吨,销量595.26万吨,同比增长8万吨[2] * 长丝产销率90.98%,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2] * 实现利润约11亿元,同比增长3%[2] 业绩驱动因素 * 产业链创新和差异化产品策略推动业绩增长[3] * 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煤制乙二醇项目夯实产业优势[3] * 通过控价控量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4] * 嘉应石化锅炉改造预计年降本2亿元[7][17] * 优化恒顺公司产能结构,淘汰老旧产能[7] 市场与行业状况 * 涤纶长丝全球需求6000万人,市场规模4000亿[1][5] * 2025年一季度市场表现良好,二季度环比回落[1][5] * 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金额增长约1%,量增速超8%,呈现以量换价特征[9] * 中端服装纺织品需求量明显增加[9] * 行业集中度高,需求增长迅速[1][5] 利润影响因素 * 二季度PTA装置检修影响利润约6000万元[6]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4月特朗普政策影响)[6] * 汇率损失约2000万元[6] * FDY毛利率下滑 due to 供需结构变化[12][13] * PTA和POY毛利润率同比增长[12] 产能布局与扩张 * 在江苏、安徽、新疆和福建等地布点[8] * 当地市场可消化约80%产品,外运负面影响减弱[8] * 2025年计划在安徽和福建各投产一套30万吨新装置[14] * 2024年无新装置投产,2025年上半年产量增量仅18万吨[14] * 2026年可能开出新二期项目[14] * PTA领域拥有1020万吨产能,暂不扩展[15] * 乙二醇领域已建成60万吨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15] 技术创新与改造 * 新疆煤矿资源用于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项目[15][20] * 乙二醇装置技术改造增加煤头,投资约10亿元[15] * 嘉兴石化热电联产项目年降本约2亿元[16][17] * 广西基地20万吨聚醚多元醇项目年底投产[19] 行业协同与政策 * 行业内部推行统一报价、减产降负荷等协同措施[10] * 政府可能出台减量替代政策控制新增产能[10] * PTA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协同提价[11] * 乙二醇领域通过政府抑制新增产能或淘汰旧装置[11]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23][24] 区域发展策略 * 新疆能源价格低廉(电价仅两毛多),吸引产业聚集[18] * 新疆形成完整纺织产业链,产品可通过中欧班列销往欧洲和中亚[18] * 500万吨煤炭资源部分用于燃料消耗,部分用于煤化工,剩余外售[21] * 煤矿品质好,市场紧俏,多家企业表达购买意向[21] 未来展望 * "金九银十"旺季预计提升长丝产品利润[9][22] * 下游加弹开工率接近80%,企业库存约20天[22] * 终端需求保持强劲正增长,行业协同度提高[22][23] * 新产能扩张高峰期已过,利润从底部回升[23][24] * FDY盈利能力预计逐步提升 through 产品改造[13]
陈晓东:高水平开放推动全产业链创新
经济日报· 2025-08-19 00:02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 的主战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 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攀升。但也要看到,我国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仍不够强,一些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 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扩大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汇聚全球创 新资源、增强产业链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我们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双向投资质量水平, 增强产业链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第一,以制度型开放促进双向投资高质量协调发展。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探索并总 结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以及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经验,并尽快在全国推广。努力打造 形态多样的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依托各级各类经开区、高新区等平台,打造多极点支撑、网络化发展的 区域联动开放平台。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第二,根据产业链特征实施差异化产业政策。基于产业链的技术属性实施分类化政策举措,对于技 术依赖度较高的产业链,可设立专门的支持基金,建立动态检测和评估机制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对于 ...
高水平开放推动全产业链创新
搜狐财经· 2025-08-18 21:09
文章核心观点 - 双向投资通过技术传递和竞争激励效应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 需通过制度型开放 差异化产业政策 畅通传导机制和数字化转型来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水平 [1][2][3][4][5] 全球产业链竞争态势 -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 产业竞争成为大国竞争主战场 [1] -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地位攀升 [1] - 部分产业存在大而不强 全而不优问题 自主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1] 双向投资对创新的作用机制 -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先进中间产品为下游企业提供知识积累 [2] - 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制定生产标准促使上游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2] - 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将国外先进技术传递至母公司 [2] - 对外直接投资倒逼投资国上游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供应能力 [2] 竞争激励效应表现 - 外商直接投资倾向流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引发上下游企业创新竞争 [3] - 国内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寻求海外发展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寻找新增长点 [3] - 逆梯度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中间产品来源 增加替代品竞争压力激励上游创新 [3] - 海外技术转移可能孵化竞争实体 迫使下游企业加大技术创新 [3] 制度型开放措施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广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 [4] - 打造多极点支撑 网络化发展的区域联动开放平台 [4] - 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4] 差异化产业政策 - 对高技术依赖度产业链设立专项支持基金 建立动态检测评估机制 [4] - 对低技术依赖度产业链落实鼓励外商投资目录 优化对外投资结构 [4] - 基于市场需求构建适配性政策体系 实时监测消费趋势变化 [4] 传导机制优化 - 通过财税优惠吸引跨国公司布局全球研发中心 [5] - 设立分级化补贴策略支持企业布局海内外研发机构 [5] - 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和联合维权机制 [5]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推进企业生产运营全过程数字化改造 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 [5] - 制定差异化转型支持政策 提供针对性资金和公共服务 [5] - 实现数字化产品服务国产化替代 鼓励优先采购国产产品 [5]
“舌尖上”的链博会:巨头比拼产业链硬实力|聚焦链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7-19 13:19
食品饮料行业展会趋势 - 食品农业类展台通过多维感官体验空间吸引观众,从单纯推销产品转向"体验经济+产业链实力"联动模式[1] - 人形机器人成为展台核心引流工具,青岛啤酒与天丝集团采用宇树机器人进行饮品服务互动,日租金达4000-5000元[2] - 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标配,君乐宝设计减脂操互动,麦当劳搭建薯条快闪店,百胜中国设置美食料理台[4] 产品创新亮点 - 青岛啤酒展出凌晨下线原浆啤酒及水晶纯生系列,通过智慧冷链锁定鲜活口感,量化17种氨基酸等营养指标[3] - 君乐宝推出羽衣甘蓝果蔬沙拉酸奶,延伸茶饮网红元素至乳制品领域,同步展示简醇酸奶等三大冠军品类[3] 产业链竞争力展示 - 君乐宝展示全产业链整合能力:自种50万亩牧草,建成年产5万枚胚胎实验室,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6] - 伊利构建"从草到奶"全产业链生态圈,宣称中国奶业用20年跨越与发达国家百年差距[7] - 青岛啤酒全球化原料布局覆盖9大麦产区(年采购超80万吨)和7大啤酒花产区,产品出口120国[7][8] 科技与产业融合 - 头部企业采用"全球资源+本土创新"双轨战略,青岛啤酒跨界布局合成生物领域,拓展功能食品与生物医药赛道[8] - 产业链协同创新成为焦点,青岛啤酒提出在原料研发、智能制造等环节深化全球合作[8] 展会平台价值 - 链博会汇聚35%境外参展商(覆盖75国)、65%世界500强企业,吸引100多国专业观众[5]
“土特产”焕新亮相火起来!“跨界”产业链成亮点 激活企业发展新增长点
央视网· 2025-05-08 08:10
产业转型与升级 - 常山胡柚从传统鲜果销售转向全产业链发展,实现由"一个果子"到"一个产业"的转型[1] - 当地引进果汁加工企业,推动产业升级,解决了滞销问题[1] - 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现代农业技术(数控监测、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提升胡柚品质[1]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对规模种植户给予每亩150-1200元土地流转奖励,并提供贴息贷款产品[1] - 每年安排胡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覆盖种植、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环节[3] - 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4] 企业发展与创新 - 代表性企业流转15000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2022年推出胡柚汁系列产品获得市场成功[3] - 果汁企业数量增长至20家,产品销往全国21个省份和4个直辖市[4] - 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发胡柚新产品,产业链创新成为新增长点[6] 产业链延伸与多元化 - 开发出胡柚香薰、面膜等上百种衍生产品,形成八大类系列产品[9] - 产业链延伸避免了产品单一和恶性竞争,每年消耗40%鲜果[9] - 加工产值达到46亿元,全县从业人员增收13亿元以上[9] 产业效益提升 - 全县200多家专业合作社利润提升近50%[4] - 从滞销到热销的转变带动了种植技术革新和农户经营思路转变[4] - 产业逐步成型后,创新持续为发展注入新动能[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