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投资

搜索文档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厚植“选股专家”投研底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09:03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引导 公募基金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 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 作为以主动权益能力著称的资产管理机构,汇添富基金始终注重对主动选股能力的长期锤炼,铸就了独 特的"选股专家"口碑。近年来,汇添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与《行动方案》的指导方向高度契合, 这进一步坚定了公司的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同时,今年正值汇添富成立20周年,《行动方案》的出台 更为公司优化改革措施、提升投研与服务水平,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明确指引。 得益于持续对投资理念的贯彻和对投研体系的升级,过去一年,汇添富在主动权益领域,有5只基金实 现业绩翻倍,最高涨幅超过200%,有20只基金涨幅超过70%,43只基金涨幅超过50%,进一步提升了在 主动选股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精进投研 夯实发展根基 《行动方案》提出,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持续 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 ...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厚植“选股专家”投研底蕴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9-24 23:59
近年来,面对市场的波动与挑战,汇添富一方面坚持贯彻主动权益投资理念,另一方面持续优化升级投 研体系建设,促进权益类基金高质量发展。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引导 公募基金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 益投资规模与占比,促进行业功能发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 作为以主动权益能力著称的资产管理机构,汇添富基金始终注重对主动选股能力的长期锤炼,铸就了独 特的"选股专家"口碑。近年来,汇添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与《行动方案》的指导方向高度契合, 这进一步坚定了公司的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同时,今年正值汇添富成立20周年,《行动方案》的出台 更为公司优化改革措施、提升投研与服务水平,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明确指引。 得益于持续对投资理念的贯彻和对投研体系的升级,过去一年,汇添富在主动权益领域,有5只基金实 现业绩翻倍,最高涨幅超过200%,有20只基金涨幅超过70%,43只基金涨幅超过50%,进一步提升了在 主动选股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汇添富基金将深刻把握政策 ...
二季度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增至84位 新晋选手展现多元投资风格
环球网· 2025-09-18 03:21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公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达到84位,较2024年末新增15位。这 一群体中不乏管理规模从二三十亿元快速扩张至百亿级别的基金经理,实现了从新锐到百亿基金经理的跨越。 统计显示,这批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全部具备至少四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四人从业时间超过10年。 张韡管理的基金以医疗健康方向为主,包括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等6只产品。二季报显示,其前十大重仓股中的恒瑞医药、 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医药标的涨幅显著,其中三生制药单季度涨幅高达97.74%,推动产品净值大幅飙升。 以2025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为标准,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规模增长前十的"入围线"为31.02亿元。永赢基金的张璐和高楠分别以133.88亿元和107.79亿元 的增长额位居前两位。 张璐年初管理规模仅20.25亿元,上半年凭借强劲业绩实现超7倍增长,二季度末规模达到154.13亿元。高楠的管理规模从45.47亿元增长至153.26亿元,他作 为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产品覆盖面广、布局分散,重点押注成长与消费结合的跨周期赛道,重仓泡泡玛特、 ...
权益市场持续回暖,鹏华旗下主动权益基金提供多元投资解决方案
搜狐网· 2025-09-10 11:09
市场表现与背景 - A股市场稳步攀升 沪指突破3800点整数关口 市场交投情绪持续回暖 多个热点板块轮番表现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增量资金积极涌入 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权益类资产配置价值日益凸显 [1] 鹏华基金业绩表现 - 近一年内鹏华基金有5只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翻倍 11只净值增长超90% 37只超50% [1] - 鹏华碳中和主题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达164.80% 鹏华稳健回报A达109.21% 鹏华医药科技A达106.17% 鹏华新能源汽车A达105.59% [1] - 鹏华远见精选A 鹏华弘嘉A 鹏华核心优势A 鹏华优质治理(LOF) 鹏华产业升级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均超60% [1] - 鹏华优选价值A 鹏华品质优选A 鹏华中国50近一年净值增长率超过20% [1] 长期业绩与评级 - 鹏华稳健回报A 鹏华弘嘉A 鹏华优选价值A获得三年期 五年期双五星评级 [2] - 鹏华医药科技A 鹏华弘益A包揽三年期 五年期 十年期五星评级 [2] 投资策略体系 - 公司打造"主动权益投资罗盘" 通过多元化投资策略提供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解决方案 [2] - 通过价值型产品降低组合整体风险 通过高成长型基金捕捉收益机会 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 [5] - 构建多元化 立体化的投资策略体系 涵盖成长 价值 均衡和主题投资 [5] 产品布局与关注方向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关注碳中和相关的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化 [4] - 鹏华创新驱动混合关注AI应用和AI算力(国产+海外) [4] - 鹏华医药科技股票关注创新药 创新器械和消费医疗 [4] - 鹏华芯片产业混合发起式关注国产算力 半导体设备和AI端侧 [4] - 鹏华优质企业混合关注军工和高端装备等领域的优质企业 [4] - 鹏华新能源精选混合关注新能源 [4] - 鹏华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关注新消费(潮玩 珠宝 美妆等) 游戏 互联网和整车 [4] - 鹏华产业升级混合关注医药 电子和消费 [4] - 鹏华稳健回报混合关注硬科技和创新药 [4] - 鹏华远见精选混合发起式关注创新药 AI算力和机器人 [4] - 鹏华弘和混合关注AI硬件 创新药 半导体 医药及医疗设备和军工 [4] - 鹏华核心优势混合关注具备中长期产业趋势支撑的消费和制造 [4] - 鹏华优质治理混合(LOF)关注服务消费 周期龙头和医药 [4] - 鹏华弘嘉混合关注消费 医药和周期 [4] - 鹏华优选价值股票关注A股+港股可持续的品质型红利资产 [4] - 鹏华品质优选混合关注大金融 大消费和制造业 [4] - 鹏华弘益混合关注金融 家电 有色和化工 [4] - 鹏华中国50混合关注农化 精细化工和贵金属 [4]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依托宏观洞察与行业研究 通过多策略多风格产品矩阵帮助投资者把握结构性机会 [5] - 致力于抵御市场波动 实现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 [5]
20年投资老将即将离职!
证券时报· 2025-09-04 00:11
核心人事变动 - 中泰证券资管首席投资官徐志敏将于9月4日起卸任所有在管产品 结束在该公司10年有余的工作 [1][2][7] - 徐志敏管理的产品将由团队投资经理张亨嘉接管 目前团队无其他人员变动 [7] - 张亨嘉为中泰资管权益专户投资部总经理助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学硕士 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 自2019年起与徐志敏共同管理多个集合产品 [8] 投资业绩表现 - 徐志敏过去10年管理的所有产品全部盈利 每年均跑赢沪深300指数且年化收益超过15% [3] - 产品盈利幅度与运行时长呈正比 客户只要中途未退出即百分百赚钱 且持有时间越长盈利越多 [3] - 中泰资管主动权益投资业绩突出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过去6年、5年、4年、3年主动股票投资管理收益率在公募基金管理人中分别位列1/86、1/95、3/109、5/122 [8] 投资理念与行业观点 - 投资需区分决策正确与结果正确 应持续追求好决策而非短期好结果 [5] - 重视与人性"唱反调"的管理人 例如在逆境中强化积极立场 在行情不佳时增加沟通频率 [5] - 建议投资者像对待重要人生决策一样重视管理人的筛选 对资金负责 [5] 公司管理与人才建设 - 中泰资管自2014年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 打造投研一体化平台 [8] - 公司表示尊重员工职业选择 并对徐志敏的贡献表示感谢 [2] - 公司将以投资者利益优先原则 制定产品临时开放安排并配合渠道完成投资者服务 [8]
业绩大爆发!信达澳亚近一年6只“翻倍基”领跑,41只涨超30%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07:25
核心观点 - A股市场整体表现强势 主要指数均实现显著上涨 为基金业绩提升提供有利环境 [1] - 信达澳亚基金旗下41只产品近一年回报率超过30% 其中34只产品涨幅超50% 25只产品涨超70% 6只产品实现翻倍 [1] - 公司通过"权益+多元策略"全面布局 "主动+量化"双轮驱动的投研体系实现业绩爆发 [1] 产品业绩表现 - 信澳业绩驱动A近一年回报率达149.64% 位列业绩榜首 [2][4] - 信澳星奕A回报率118.55% 信澳博见成长一年定开A回报率117.29% [2][4] - 6只翻倍基还包括信澳匠心回报A(109.48%) 信澳优势产业A(106.43%) 信澳领先增长A(101.23%) [2][4] - 41只产品中最低回报率仍达30.42% 全部产品均实现正收益 [2] 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引擎 在全市场选股与行业主题领域实现双突破 [4] - 全市场选股基金展现卓越的跨行业配置能力 包括信澳业绩驱动A 信澳星奕A 信澳博见成长一年定开A [4] - 行业主题基金表现突出 信澳核心科技A(94.45%) 信澳新能源精选A(84.24%) 信澳医药健康A(74.66%)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均超70% [2][4] 投研体系特点 - 构建覆盖制造 科技 消费 新能源等核心领域的研究矩阵 [5] - 形成"价值 均衡 成长"多风格并进的管理体系 [5] - 通过深度行业研究与科学决策框架持续优化投研梯队 [5] 量化投资表现 - 主动量化投资通过"HI+AI"双引擎协同构建多因子 量化先锋等产品线 [7] - 信澳量化多因子A近一年回报率达57.48% [2][7] - 信澳量化先锋混合A收益率为56.59% 印证量化策略在中长期投资中的有效性 [2][7] 养老金融产品 - 以"目标日期策略"为核心 通过动态资产配置实现全周期养老规划 [7] - 采用CPPI策略动态调整股债比例 在追求长期增值的同时严控回撤 [7] - 信澳颐远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A近一年回报率31.04% [2][7] 投研能力建设 - 以深度研究为核心 通过宏观策略 行业比较 公司研究等多维度分析构建科学投资决策框架 [7] - 高度重视投研团队建设 汇聚众多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 [7] - 形成覆盖全市场 多策略的投资能力 [7]
A股不断破局 信达澳亚主动权益类基金现实力
财富在线· 2025-08-20 02:11
市场环境与基金表现 - A股市场持续回暖 沪指创历史新高 市场信心提升 公募基金呈现反弹态势 权益基金表现亮眼 [1] - 截至2025年8月12日 信澳匠心回报混合A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达70.82% 信澳优享生活混合A达57.40% 信澳医药健康混合A达57.46% 信澳业绩驱动混合A达51.72%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四只产品在强股混合基金中位列同类前10% 排名分别为138/3751、214/3751、338/3751、162/3751 [1] 业绩驱动因素 - 国内政策持续发力 科技创新与医药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频出 为权益市场注入活力 [1] - 经济复苏预期增强 企业盈利改善 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配置需求提升 共同推动市场回暖 [1] - 监管部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强调长期考核机制 提升主动权益基金投研专注度和投资稳定性 [1] 公司投研能力 - 公司深耕主动权益投资领域 形成覆盖权益、固收、量化的立体化投资体系 [2] - 坚持人才与科技双轮驱动 引入智能化分析工具与多因子量化模型 提升决策效率 [2] - 近五年权益类产品收益率达17.86% 全市场排名47/137 近七年收益率达149.24% 全市场排名2/115 [2] 产品历史业绩 - 信澳匠心回报混合A在2023年净值增长率为-0.16% 2024年为8.53%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5.16%和11.60% [3] - 信澳优享生活混合A在2023年净值增长率为-15.50% 2024年为-10.32% 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分别为-13.22%和12.12% [4] - 信澳医药健康混合在2021年净值增长率为-2.15% 2022年为1.83% 2023年为-16.58% 2024年为-10.85% [5][6] - 信澳业绩驱动混合A在2022年净值增长率为-6.16% 2023年为-39.53% 2024年为28.34% [6] 基金经理团队 - 信澳匠心回报混合现任基金经理张明烨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硕士 曾任券商行业分析师 2024年3月11日起任职 [3] - 信澳优享生活混合现任基金经理杨珂为香港大学金融学硕士 曾任广发证券(香港)消费行业研究员 2023年3月14日起任职 [4] - 信澳医药健康混合现任基金经理李点典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 曾任招商证券研究员 2025年4月18日起任职 [6] - 信澳业绩驱动混合现任基金经理刘小明为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硕士 曾任前海开源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 2022年8月25日起任职 [6]
产品换手率高企,东方基金两位基石“老将”业绩折戟引关注
华夏时报· 2025-08-16 13:16
东方基金权益投资表现 - 东方基金成立于2004年6月11日,管理规模达1234.05亿元,基金数量为123只,但主动权益投资能力较弱引发市场关注 [2][3] - 权益研究部总经理王然管理的三只基金任职回报均为负值,总管理规模2.05亿元,最佳任期回报为-8.94% [3] - 权益投资部总经理李瑞的代表作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成立以来业绩195.68%,但2022年起连续三年收益为负,规模从224.41亿元缩水至78.58亿元 [6] 王然管理的基金业绩详情 - 东方品质消费一年持有A/C类任期回报低至-57.93%/-58.31%,A/C份额净值分别跌至0.424元和0.417元 [3] - 东方城镇消费主题混合近3年业绩-28.70%,期末净资产0.28亿元,较上期减少2.73%,较2024年一季度缩水近四成 [4] - 东方新兴成长混合近三年亏损38.71%,换手率常超600%,2024年二季度达750.33% [4][5] 李瑞管理的基金表现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2020年涨幅116.3%,但2022年、2023年、2024年收益分别为-31.69%、-32.02%、-2.11% [6] - 东方汽车产业趋势混合A规模从1.4亿元缩水至0.52亿元,三年缩水六成 [6] - 东方高端制造混合A换手率高企,频繁调仓 [7] 高换手率的影响 - 非量化基金换手率高可能反映投资策略不稳定,与价值投资理念相悖,易导致追涨杀跌 [5] - 高换手率增加交易成本(佣金、印花税等),侵蚀收益,并可能引发风格漂移等违规行为 [5][7] - 频繁交易会提升净值波动幅度,降低投资者持有体验 [7]
聊聊下周的五件大事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8-10 13:34
海外市场 - 8月12日为中美关税暂缓期deadline,大概率继续暂缓三个月,但美方尚未最终确认[8] - 8月15日川普与普京将在阿拉斯加会面,为4年来首次美俄总统线下会晤[8] - 俄乌谈判面临结构性矛盾: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并承认领土主权,乌克兰难以妥协[10] - 谈判边际变化可能提振全球风险偏好,对欧洲市场影响最积极,STOXX 50上周大涨3.5%[11] - 国际油价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谈判利好或对油气板块形成短期利空[11] - 美股纳指100创历史新高,标普500距历史高点仅差0.1%,市场交易降息预期及良好二季报[11] 地产行业 - 北京首次实质性放松限购政策,放开五环外商品房限购并优化公积金政策[12] - 广州有地产公司推出保价行动,承诺补偿购房者若后续成交价低于购买价[12] - 沪深300指数/北上深二手房周挂牌价比值持续上升,显示股票资产表现优于核心城市地产[13] - 上海房价相对坚挺,但二三四线城市房价下滑趋势更明显[15][16] - 人口周期下总需求下降,建议拥抱优质股权投资[17] 保险与银行业 - 中小银行大幅下调基金代销费率至0.1折,面临大型银行和互联网平台挤压[20] - 银保渠道占保险行业收入50%,新单业务占比超60%[22] - 头部保险公司银保销售增速达48.9%,远超行业平均4.8%,市场份额提升10个百分点至1/3[22] - 龙头险企定价更从容,银行渠道倾向于合作头部险企[23] - 国华人寿控股股东ST天茂宣布退市[23] 权益市场 - 利欧股份宣布用30亿元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去年在理想汽车股票上亏损[24] - 招商明星基金经理翟相栋离职,将加盟高瓴资本旗下私募[25] - 公募主动权益今年或有超额收益,但中长期面临离职风险及规模业绩负相关性[26] - 葛兰宣布限购操作[27] 宏观经济数据 - 7月CPI同比0增长,环比涨0.4%;核心CPI同比上涨0.8%[28] - 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6%,表现疲弱[29] - 社融数据预期较弱,关注股市行情对居民短期贷款影响[29]
从稳健到创收:银行理财的"分红时代"悄然开启
点拾投资· 2025-08-07 11:00
核心观点 - 兴银理财通过自主搭建权益投研团队和产品矩阵,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差异化竞争,旗下产品如"阿尔法2号"成立4个月实现18.9%绝对收益 [1][2] - 公司采用改良版PB-ROE框架,结合低估值约束、全生命周期定价和成长性评估,在港股科技股等领域捕获超额收益 [12][13][14] - 考核机制弱化规模权重,强调业绩基准达标率和回撤控制,与2025年公募新规导向一致 [10][11] 战略布局 - **自主投研体系**:2018年起逆势组建权益团队,2023年引进首席权益投资官蒲延杰,布局10余个含权策略产品线25个细分策略 [6][7] - **团队构成**:核心成员来自公募基金,如12年经验的投资经理李丰(迪夫大学金融硕士),团队含量化分析师和AI技术应用 [6][7] - **产品表现**: - 阿尔法日开1号A成立13个月实现22.189%收益,年化19.479% [2][16] - 阿尔法2号成立4个月分红2.54%,净值1.189 [1] - 近6月/1年收益率分别达14.674%(年化31.208%)和27.51% [16] 投资方法论 - **PB-ROE改良**: - 低估值约束(组合PE从40倍降至十几倍) [13] - 用PB/ROE替代传统PE,识别周期拐点(如化工股) [13] - 全生命周期定价:对铂力特按15%预期ROE换算12倍PE安全边际 [14] - **港股科技布局**:在DeepSeek引发重估前配置低估值港股科技股,实现风险收益不对称回报 [14] 考核机制 - 2023年起实施"规模权重弱化+业绩分层"考核,含业绩基准对比/最大回撤等指标 [10] - 绝对收益产品以基准下限为底线,相对收益产品强调同业排名和择时能力 [10] - 区别于公募行业过往追求弹性的考核导向 [11] 行业定位 - 银行理财3.0阶段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应对,通过系统整合经营链条创造长期价值 [18][19] - 区别于行业主流的"债券打底+权益委外"模式,建立自有品牌投研体系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