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现实
icon
搜索文档
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 青年电影工作者畅谈——“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人民日报· 2025-08-26 21:49
行业创作趋势 - 青年电影工作者在第八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探讨创作理念更新 包括思想认识 叙事视角和表达方式之新 [1][2] - 历史题材作品寻求历史记忆与现实世界呼应 引导观众思考身份认同与未来方向 [2] - 类型片创作需突破旧有套路 塑造具有时代气息和情感真实的人物形象 [2] 观众需求变化 - Z世代观众与互联网 社交媒体和智能设备深度绑定 主体性增强 不接受说教或刻意讨好 [2][3] - 截至2024年12月 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0亿 使用率达93.8% 观众习惯碎片化叙事 [3] - 电影需与短视频差异化竞争 注重情感留存而非速度比拼 [3] 技术应用与工业化 - 电影工业化水平提升 《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标准化和手把手教学协调31个城市138家公司团队 [5] - 人工智能 虚拟拍摄 云协作等技术以前所未有速度发展应用 改变电影创作逻辑与方法 [5] - 技术需与传统电影技艺相辅相成 避免迷失在技术奇观中 [5] 传统文化挖掘与创新 - 国产动画电影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 契合青年观众文化自信 [3][4] - 《聊斋:兰若寺》在美术设计 角色表演和渲染合成中汲取宋画气韵与留白意境 [4] - 《长安三万里》引发唐诗热和传统文化热 展现传统文化IP价值 [3] 市场表现与作品案例 - 《哪吒之魔童闹海》打破国产动画电影口碑和票房天花板 [3] - 《浪浪山小妖怪》使传统二维动画再度受到市场关注 [3] - 流媒体平台上线后引发逐帧挖掘细节的寻宝热 体现作品工业水准 [5] 创作本源与产业未来 - 有生命力故事需从生活中生长 回归故事 人物和真实本源 [4] - 电影产业未来系于青年创作者 需拥抱新观众和技术变革 [6] - 青年电影人成为实现电影强国梦想的新力量 [6]
粤开市场日报-20250826
粤开证券· 2025-08-26 08:20
核心观点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多数调整 沪指跌0.39%至3868.38点 深证成指涨0.26%至12473.17点 创业板指跌0.76%至2742.13点 科创50跌1.31%至1270.87点 [1] - 全市场个股涨跌各半 2802只个股上涨 2469只个股下跌 152只个股收平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6790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缩量4621亿元 [1] 行业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 农林牧渔领涨2.62% 美容护理涨2.04% 基础化工涨1.26% 传媒涨1.23% 综合行业涨1.09% [1] - 医药生物领跌1.09% 非银金融跌1.06% 钢铁跌0.98% 国防军工跌0.93% 通信跌0.79% [1] - 农林牧渔/美容护理/基础化工行业成交活跃 [9][13] 概念板块表现 - 连板/高送转/鸡产业/消费电子代工/智能音箱概念涨幅居前 [1][10][11] - 稀土/CRO/稀土永磁/医疗服务/创新药概念显著回调 [10][11] - 鸡产业与猪产业概念同时进入涨幅前列 [1][11] 市场资金动向 - 主要宽基指数成交规模分化 上证指数成交活跃度高于创业板指 [9][13] - 基础化工/传媒等上涨行业获得资金关注 [9] - 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下跌行业资金流出明显 [1][9]
北京发布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榜单中国
项目背景与目标 - 北京市六部门联合发布2025年度科技赋能文化"揭榜挂帅"项目榜单 以《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为引领 充分发挥先进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战略支撑作用 [1] - 项目围绕"博物馆之城""演艺之都""书香京城"和"北京大视听"四大方向凝练形成6项需求榜单 立足北京特色与文化底蕴 链接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资源 [1] 需求特点与参与机构 - 以重点文化载体真实科技需求为导向 由国家大剧院 国家图书馆 央视网 首都博物馆 北京艺术博物馆 首钢园等文化场景方提出具体需求 [2] - 针对导览交互模式固化 缺乏沉浸式体验等问题 通过人工智能 互联网3.0 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解决方案 [2] 技术应用与场景建设 - 前沿技术深度赋能文化领域 打造智能伴游 AI互动剧场 数字博物馆 AI辅助智拍 图档沉浸式交互 空间视频生成等系统 [2] - 提升游览个性化和沉浸感 推动文化领域数字化 沉浸化 智能化升级 形成科技赋能文化的"北京模式" [2] - 围绕四大重点方向打造引领性 示范性 标杆性应用场景 并在全市及全国文化领域推广应用 [2]
影石创新跌2.09%,成交额6.8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75.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03: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277.32元/股,成交金额6.84亿元,换手率7.98%,总市值1112.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375.94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61%和18.41%,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3.34%和33.55%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6.68%,近5日下跌7.56%,近20日上涨59.00%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最近8月20日龙虎榜净买入6629.39万元,买入总额4.37亿元(占比16.33%),卖出总额3.70亿元(占比13.8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5年7月9日成立,2025年6月11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收入构成:消费级全景相机85.11%,配件及其他12.80%,其他(补充)1.58%,专业级全景相机0.51% [2] 行业属性与股东结构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 [2] - 概念板块包括近端次新、次新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 [2] - 截至6月11日股东户数2.34万户,较上期增加90026.92%,人均流通股1301股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增长40.7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减少2.50% [2]
歌尔股份重回千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0:20
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传统旺季 行业指数8月加速上涨 单周涨幅达7.74% [1] - 全球TWS耳机市场强劲反弹 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8%至7800万台 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3] - 全球TWS出货量预计在2025年达到5亿台 [4] - VR头显市场持续疲软 2024年出货量同比下降12% 连续第三年下滑 [7] - AI智能眼镜市场保持良性成长 成为AI大模型技术端侧落地重要载体 [1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下降7.02%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2] - 第二季度营收212.4亿元 同比增长0.83% 扭转下降态势 净利润9.4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2]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83.24亿元 同比减少34.9% 毛利率9.93% 同比略增0.1个百分点 [2]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203.4亿元 同比增长23.49% 占营收比重54.17% 毛利率11.51% [5] - 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 同比增长20.54% 占营收比重20.25% 毛利率23.49% [5]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下滑主因个别项目受产品迭代周期影响 [2] - 智能硬件业务增长主要来自VR/MR/AR及AI智能眼镜产品 [5] - 精密零组件业务增长受益于AI技术与智能手机融合带动声学传感器需求 [5] - 公司通过收购米亚精密加强AI智能硬件材料创新 交易金额未披露 [9] - 提供1亿美元借款支持收购Micro-LED厂商Plessey 加码AI/AR领域 [9] 技术布局与战略 - 2024年申请十余项智能眼镜相关技术专利 覆盖隐私保护和高效交互等功能 [9] - 持有Micro-OLED龙头企业视涯科技股权 实现对主流微显示技术战略覆盖 [10] - 通过投资WaveOptics和收购驭光科技布局光波导技术 [10] - 公司明确将AI智能眼镜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持续跟进整机及零组件研发 [10] - 从VR向AI战略转型 AI在2024年年报中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8]
歌尔股份重回千亿市值背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00:11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传统旺季 金九银十推动板块爆发 Wind消费电子产业指数8月累计涨幅达7.74% [1][4] - 全球TWS市场强劲反弹 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8%达7800万台 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5亿台 [7][8] - VR/AR/AI眼镜市场持续成长 2025年全球总出货量预计达1226万台 [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7] - 第二季度营收扭转下降态势 实现212.4亿元同比增长0.83% 净利润9.48亿元同比增长12.12% [7]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203.4亿元同比增长23.49% 占总营收54.17% 毛利率11.51% [8] - 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 毛利率23.49% [9]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83.24亿元同比减少34.9% 毛利率9.93% [7] 业务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从VR转向AI/AR战略 智能硬件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占比超50% [8][11] - 2024年申请十余项智能眼镜相关技术专利 覆盖隐私保护与高效交互等功能 [13] - 通过并购加码AI领域:7月收购米亚精密强化金属结构件能力 8月提供1亿美元借款支持收购Micro-LED厂商Plessey [12][13] - 持有Micro-OLED龙头企业视涯科技股权 投资WaveOptics和驭光科技布局光波导技术 [13] 产品与市场机会 - AI智能眼镜成为新增长点 具备数据采集与人机交互优势 成为AI大模型端侧落地重要载体 [14]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下滑因大客户产品迭代周期影响 预计下半年新机份额将显著回升 [7][8] - 精密零组件业务受益于AI与智能手机融合 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9]
北京将显著提升文物研究阐释与智慧化展示水平
新华社· 2025-08-24 14:14
行业发展规划 - 北京市文物局印发《北京市文物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5—2035年)》,提出到2035年显著提升文物研究阐释与智慧化展示水平,推动文物与科技深度融合 [1] - 北京文物工作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短板,包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手段创新性不足、博物馆新技术应用供给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 [1] 技术应用方向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多模态感知等前沿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创新应用 [1] - 深化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智能安防和文物库房智能管控中的应用 [2] - 利用VR、AR、文物知识图谱、超高清视听等技术创新博物馆展览形式和文物活化模式,增强科技感和公众体验感 [2] 数据资源建设 - 充分利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汇聚历次普查数据形成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基座 [1] - 加大不可移动文物三维数据采集力度,构建古建筑数字资源库 [1] 文物保护研究 - 强化馆藏文物科技保护,重点加强丝织品、书画等脆弱易损材质的保护研究 [2] - 研发适用于木结构古建筑保护修复、保养维护的新材料新工艺 [1] 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 - 鼓励高校设立文物科技相关交叉学科,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文物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2] -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形成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一批示范项目 [2]
从VR转向AI 歌尔股份重回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23:42
行业旺季与市场表现 - 消费电子行业旺季"金九银十"来临 A股相关公司股价开始异动 [1][5] - Wind消费电子产业指数自6月温和上涨 8月加速上涨 本周累计涨幅达7.74% [6] - 全球消费电子行业2025年上半年继续温和复苏 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微增 国内同比下滑 [3][4] 歌尔股份财务表现 - 公司市值重回千亿 距前次登顶已隔半年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8] - 第二季度营收212.4亿元同比增长0.83% 净利润9.48亿元同比增长12.12% 扭转第一季度下降趋势 [6][8] 业务板块表现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83.24亿元同比减少34.9% 占比22.17% 毛利率9.93%同比增0.1个百分点 [8]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203.4亿元同比增长23.49% 占比54.17% 毛利率11.51% 主要为VR/MR/AR产品 [10] - 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 占比20.25% 毛利率23.49% [11] 新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全球TWS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7800万台同比增长18% 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9] - 2025年全球TWS出货量预计达5亿台 公司智能声学业务有望随新机发布改善 [10] - 2025年全球VR/AR/AI眼镜总出货量预计1226万台 公司在XR声光学领域具先发优势 [10] 战略转型与投资方向 - 公司从VR转向AI/AR领域 AI智能眼镜成为新重点 2024年申请十余项相关技术专利 [16][17] - 7月收购米亚精密强化AI智能硬件创新升级 8月拟借1亿美元收购Plessey加码Micro-LED显示技术 [17] - 持有Micro-OLED龙头企业视涯科技股权 2018年投资WaveOptics 2023年收购驭光科技强化光波导技术 [18] 市场前景与公司定位 - AI智能眼镜成为AI大模型端侧落地重要载体 具备语音交互和拍摄识图功能的产品已形成可观市场规模 [19] - 公司持续跟进AI智能眼镜整机及零组件设计研发 积极与行业头部客户沟通获取业务机会 [19] - VR头显市场2024年出货量同比下降12% 连续第三年下滑 AI/AR声势超越VR [14][15][16]
石景山高水平建设首都西大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2 22:53
地区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973.8亿元增至2024年1312.9亿元 年均跨越百亿元台阶 [1]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6.6亿元 同比增长7.6% 增速居中心城区首位 [1] 产业结构转型 - 二三产业占比从7:3反转为1:9 形成"主导+特色+未来"梯次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2] - 科幻/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四大特色产业年收入达1300亿元 [2] - 建立"一产业一链长"机制 由区级领导担任链长推动重点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 [2] 重点区域建设 - "两园一河"被定位为京西地区转型发展核心引擎 重点打造水滩岸城融合空间 [3] - 2025年将推动首钢园北区潮玩悦享水岸等项目亮相 建设滨水活力岸线 [3] - 服贸会永久落户首钢园 打造近2平方公里集办展/游玩/购物/住宿多功能于一体的"会展小镇" [3]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永定河集)总体量约5000平方米 规划落地30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6] 城市更新进展 - "十四五"期间实施481个城市更新项目 带动投资超900亿元 [4] - 完成106个/551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楼本体改造 上下水改造率达93% [4] - 老楼加装电梯竣工173部 更新219部住宅老旧电梯 [4] - 首钢园2024年游客量达1300万人次 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4] 项目推进计划 - 潮玩悦享水岸项目将于服贸会前亮相11个空间设计作品和品牌 [6] - 首期"开集生活节"计划于9月10日至14日与服贸会同期举办 [6] - 结合滨水绿带与工业遗存设置艺术装置 构建露天艺术长廊 [6] - 发展首店经济和夜间经济 与服贸会/WTT中国大满贯等大型活动形成联动 [6]
从VR转向AI,歌尔股份重回千亿市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0:13
行业趋势 - 消费电子行业进入传统旺季 行业指数自6月起温和上涨 8月加速上涨 本周累计涨幅达7.74% [1][2]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1] - 全球TWS市场强劲反弹 2025年第一季度出货量达7800万台 同比增长18% 创2021年以来最高增速 [4] - 预计2025年全球TWS出货量将达到5亿台 [5] - 2025年全球VR/AR/AI眼镜总出货量预计达1226万台 [6] - VR头显市场持续疲软 2024年VR头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12% 连续第三年下滑 [8] - AI智能眼镜异军突起 成为AI大模型技术在端侧落地的重要载体 [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下降7.02%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3] - 第二季度营收212.4亿元 同比增长0.83% 净利润9.48亿元 同比增长12.12% 扭转第一季度下降趋势 [2][3]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203.4亿元 同比增长23.49% 占营收比重54.17% 毛利率11.51% [6] - 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 同比增长20.54% 占营收比重20.25% 毛利率23.49% [6]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83.24亿元 同比减少34.9% 占营收比重22.17% 毛利率9.93% [3] 业务发展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下滑主要受产品迭代周期影响 预计下半年新机份额将显著回升 [3][5] - 智能硬件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VR/MR/AR产品占比和毛利率均提升 [6] - 精密零组件业务受益于AI技术与智能手机融合 带动高性能声学传感器和微型扬声器需求增长 [6] - 公司战略重心从VR转向AI/AR 积极拓展AI智能眼镜等新兴智能硬件产品 [9][11] - 2024年申请十余项智能眼镜相关技术专利 覆盖隐私保护、高效交互等实用功能 [10] 战略布局 - 收购米亚精密 加强精密金属结构件能力 巩固AI智能硬件整体解决方案竞争力 [10] - 提供1亿美元借款支持收购Plessey 加码Micro-LED显示技术 强化AI/AR领域布局 [10] - 持有Micro-OLED龙头企业视涯科技股权 实现对主流微显示技术方案的战略覆盖 [11] - 通过投资WaveOptics和收购驭光科技 强化光波导技术研发设计能力 [11] - 公司持续与行业头部客户沟通 积极获取AI智能眼镜相关业务机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