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网传DeepSeek计划年底前发布AI智能体,公司暂无回应
新浪科技· 2025-09-04 08:52
公司动态 - DeepSeek计划2025年底前正式发布AI智能体 [1] - 公司对相关消息暂无回应 [1] 行业趋势 - AI智能体被视为继大模型之后的重点赛道 [1] - 该技术具备自主决策、任务拆解与跨应用协同能力 [1] - 行业正抢占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1]
消息称DeepSeek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发布AI智能体(AI AGENT)
格隆汇· 2025-09-04 08:41
格隆汇9月4日|市场消息称,DeepSeek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发布AI智能体(AI AGENT)。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
宇信科技CTO张宁:AI智能体将成金融科技领域核心竞争力
新华财经· 2025-09-04 06:38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家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提出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 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 发展"模型即服务"和"智能体即服务"等新模式[1] - 银行业面临客户需求多样化 运营成本上升和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 需要引入高效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1] AI智能体技术优势 - AI智能体相比大语言模型(LLM)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具有更高系统整合性与自主能力 融合环境感知 任务规划 自主决策 记忆与工具调用等综合能力[1] - 推动银行业务实现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转变[1] - 体现认知层面转变 未来工作岗位更强调人机协作[2] 应用场景与案例 - 在信贷业务中AI Agent可自动化处理无序扫描文件 完成自动分类 排版与信息提取 识别文件类型 整理多页合同 提取企业名称和收入等关键信息[2] - 通过自研ChatBI平台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分析语言 主动为管理者推送数据 预判分析需求并推荐后续问题[3] - 在手机银行应用中实现"主动服务"与"个性化" 通过持续交互深入理解客户意图 提供定制化服务[3] 实施策略与方法论 - 采取四维策略:产品聚焦单点场景逐个突破 商务采取项目投标 试用与共同研发模式 客户层面深入理解运营机制 与生态伙伴分工协作[3] - AI Agent开发强调智能化与业务深度融合 要求开发者深入理解业务流程 将人类思维逻辑融入系统设计[2] - 核心定位为"知识驱动" 基于对客户业务和行业知识的深度理解构建系统[2] 未来发展方向 - 金融领域AI Agent将更加精细化 强调多智能体协作 形成知识驱动的整体能力[4] - 需要科技公司深入理解"AI+"内涵 银行管理者积极应对不确定性 共同推动从"自动化"到"自主化" 从"功能开发"到"知识驱动"的演进[4]
资讯日报-20250904
国信证券(香港)· 2025-09-04 05:28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25,343点,日跌0.60%,年初至今涨26.34%[3] - 标普500指数收盘6,448点,日涨0.51%,年初至今涨9.63%[3] - 日经225指数收盘41,939点,日跌0.88%,年初至今涨5.12%[3] 港股市场动态 - 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科技股及金融板块普遍下跌[9] - 生物医药股走强,药明合联涨超9%,平安好医生涨超10%[9] - 光伏板块集体上扬,协鑫新能源涨超9%[9] 美股及企业事件 - 谷歌股价上涨9.01%,因法院裁决无需剥离Chrome和安卓业务[9] - Salesforce Q2营收102.4亿美元(同比增9.8%),但Q3展望未达预期致股价跌4%[9][10] - 比特币矿商American Bitcoin借壳上市首日涨16.52%[9] 日本市场与政策 - 日本银行业指数大跌3.19%,因央行副行长表态不急于加息[13] - 外资流入日本股市规模达十年最高,本土散户撤资约230亿美元[13] - 丰田投资6.8亿欧元扩建欧洲工厂生产纯电动汽车[13] 宏观经济与政策预期 - 美国7月职位空缺降至10个月最低,市场对美联储本月降息25基点预期概率达95%[13]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多数辖区经济几无增长,薪资涨幅低于通胀[13] - 全球债市震荡,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创十余年新高[15] 行业与科技趋势 - 特斯拉欧洲销量下滑,德国8月注册量同比降39%[15] - 全球AR设备出货量预计达60万台,2030年将增至3210万台[15] - Anthropic完成130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达1830亿美元[15] 中国市场与政策 - 8月中国地方债发行9776亿元,9月计划发行7265亿元[15] - 高盛称中国股市仍有上涨空间,散户投资者是重要推动力[15] - 优必获得2.5亿元人民币人形机器人大单[15]
从“产品落地”到“价值认可”,玄武云(02392)AI+SaaS将迎战略兑现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09:02
核心观点 - AI产业从技术展示转向价值创造阶段 资本市场关注点从模型转向应用 AI+SaaS企业成为风口[1] - 玄武云2025年中期业绩展示AI+SaaS如何深度赋能垂直行业 实现毛利率提升和经营性现金流回正 AI相关合同大幅增长[1] 财务表现 - 总营收4.1亿元人民币 其中SaaS板块营收2.4亿元 占比59.6%[2] - SaaS板块毛利率26.5% 整体毛利率18.2%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2] - 经营性现金流再度回正[2] - 服务2351家客户 核心客户收入占比95.0%[2] - 总核心客户ARPU达130万元 SaaS板块核心客户ARPU达110万元[2] AI技术应用 - 推出饮料白酒行业SKU超级模型 奶粉行业防作弊检测模型[1] - AI标品总数增至12个 新增终端陈列空位检测和分层检测功能[4] - 基于aPaaS平台开发多款实用型智能体 智慧小玄成功落地客户现场[4] - 客服云接入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 话术语音配置机器人减少90%工作量[5] 产品矩阵升级 - 营销云ICC产品保持超90%项目中标率 信创适配增至14项 完成鸿蒙系统适配[5] - 销售云新增超级表单和调查问卷等配置组件 智慧U客实现秒级响应并发布多语言版本[5] - 客服云坐席规模同比提升19.9%[5]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短信业务量超去年全年规模 同比增长超过150%[6] - 与三大运营商国际公司及东南亚东亚本土运营商建立深度合作[6] - 海外通信业务年增长率有望超过100%[7] 战略合作 - 与腾讯云在AI产品与服务、云通信及智慧零售领域达成战略合作[6] - 与华为昇腾联手升级产品版本[6] - 数据类产品上线广州深圳数交所[6] 发展前景 - 全年整体毛利率预计提升至20%左右[7] - 维持正向经营性现金流[7] - AI产品矩阵持续完善 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增强[7]
卷疯了!字节、阿里等大厂发力AI智能体,全球96%企业正部署AI模型
钛媒体APP· 2025-09-03 08:36
中国互联网大厂AI智能体布局 - 阿里通义实验室推出多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 提供覆盖开发、部署、监控全生命周期的生产级解决方案 [2] - 腾讯优图实验室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 字节Agent平台"扣子空间"上架至苹果App Store和安卓商店平台 [2] - 美团开源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 总参数量5600亿 在Agentic Tool Use评测基准性能超过DeepSeek-V3.1和GPT-4.1 [2] AI智能体商业化进展 - Agent多步推理推动token用量爆发式增长 云和算力需求持续提升 [4] - 通用智能体公司Manus年化收入达9000万美元(约6.46亿元人民币)即将突破1亿美元 [4] - F5亚太区首席技术官预测未来1-2年内所有App应用产品都将转变为AI应用 [4] 云服务商资本开支与AI投入 - BAT三家第二季度合计资本开支615亿元 同比增长168% [5] - 阿里云Q2资本开支386.76亿元(同比+220%) 过去四个季度AI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5] - 腾讯CSIG部门Q2资本开支191亿元(同比+119%) 百度云Q2资本开支38亿元(同比+79%) [5] - 过去12个月中国四大云服务商资本支出约450亿美元 相当于美国同行2910亿美元的15% [6] - 中国云资本支出自2023Q4起快速增长 2025Q2增长3倍 资本支出占收入比例已超美国 [7] 全球算力投资与token消耗 - 微软Q2资本支出242亿美元(同比+27%) 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下限提至660亿美元 谷歌将资本开支从750亿美元提高至850亿美元 [7] - Manus单次任务token消耗量达10万量级 单次任务成本约2美元 [7] - 全球96%企业正在部署AI模型 其中91%采用WAAP保障AI与机器学习模型安全 [8] AI智能体技术演进与安全需求 - AI智能体具备环境感知、动态决策、行为执行和工具调用能力 加速生成式AI技术落地 [8] - F5推出AI网关产品 支持跨环境部署 为智能体应用提供动态安全防护 [8][9] - F5通过GPU资源动态调度帮助中国企业提升AI训练、RAG构建及推理过程的数据访问性能 [9] 中国企业AI智能体应用现状 - 34%中国企业开展测试验证 30%进入"较大投入+采购培训"阶段 [11] - Agent应用在金融、制造、零售等流程标准化领域形成规模化落地 [11] - 预计2028年中国企业级Agent应用市场规模将超270亿美元 [12]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发展 - 英伟达推出机器人超级电脑Jetson AGX Thor 提供2070 FP4 teraflops AI计算能力 较前代提升7.5倍算力和3.5倍能效 [13]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预估销量2400台 2025年将超万台 [15] -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52.95亿元 2030年达1037.52亿元(占全球44.6%) [15]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50年达7万亿美元(约50万亿元人民币) [17] 具身智能安全挑战 - 具身智能面临非线性公域数据缺乏和泛化性数据不足两大世界性难题 [14] - 机器人需要力觉、嗅觉等多模态数据支撑 目前数据采集和处理存在技术瓶颈 [14] - 蚂蚁集团指出具身智能使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融合 安全风险发生质变 [15] - F5通过融合平台解决边缘AI设备延时控制与应用安全双重需求 [15]
热门新车——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2026款深蓝L07齐鲁车展焕新亮相
齐鲁晚报· 2025-08-30 14:54
产品发布与展会信息 - 2026款深蓝L07将于9月4日-8日齐鲁秋季车展5号馆亮相 成为15万元级轿车中唯一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车型 [1] - 新车于8月13日正式上市 推出6个版本 售价区间13.59万元至15.59万元 [4] 技术升级与核心配置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SE系统及深蓝超级增程2.0系统 三电和智能化核心零部件实现100%焕新 [4] - 进行80余项核心升级 涵盖动力系统、智能驾驶、座舱体验及底盘调校等领域 [4] 动力系统性能表现 - 增程车型纯电续航最高达240公里 馈电油耗3.48升/100公里 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 [4] - 纯电车型续航达660公里 电耗低至12.0千瓦时/100公里 [4] 智能驾驶系统特性 - 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SE 基于WEWA架构打造 与华为乾崑智驾ADS4同源 [4] - 配备全向防碰撞系统CAS4.0 涵盖20向防碰撞功能 覆盖高频出行场景 [4] - 前向AEB系统刹停时速达同级领先水平 具备侧向、后向防碰撞及防误踩加速功能 [4] 辅助驾驶功能覆盖 - 高速领航辅助集成智能上下匝道、过弯、变道、避障及车速调节功能 高速道路覆盖率超99.2% [5] - 城区巡航辅助提供智能信号灯控车、拨杆换道、车道巡航等功能 [5] - 配备遥控泊车、离车泊入、代客泊车等全场景泊车功能 提升复杂车位识别率与泊车效率 [5] 智能座舱与交互体验 - 搭载15.6英寸超高清向日葵屏及后排触控屏 实现五屏联动 [5] - 配备高通骁龙8295P芯片 搭载深蓝Deepal OS 4车机系统 支持Deepal AI大模型中枢 [5] - 具备深度学习与持续进化能力 与阿里云、科大讯飞合作打造全场景陪伴AI智能体 [5]
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AI Agent,定义下一代碳管理| 36氪2025AI Partner百业大会
36氪· 2025-08-29 13:27
大会背景与主题 - 2025 AI Partner百业大会于8月27日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举办 主题为"中国式方案" 聚焦中国AI最新突破与生态体系[1] - 大会涵盖四大话题:中国式创新的黄金时刻 超级智能体作为下一代AI核心形态 中国式方案重塑世界科技竞争格局 AI+千行百业融合创新[1] - 碳阻迹创始人兼CEO晏路辉发表《AI Agent 定义下一代碳管理》主题演讲[1] 碳中和领域挑战与机遇 - 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时期上升1.55度 2024年已突破本世纪末温控1.5度的核心目标[3] - 中国企业参与碳减排规模显著增长:科学碳目标(SBTi)企业数量从10+增至1000+ 参与Ecovadis评估企业超过2万家[4] - 中国3700家企业纳入碳交易范畴 涵盖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等行业[4] - 头部企业90%以上排放属于范围3排放(来自上下游) 数据协同难度大[5] - 中国为实现碳中和未来30年资金投入规模达140万亿元[5] Carbon AI Agent产品功能 - 产品于2024年7月发布 为国内首个碳中和领域AI智能体[5] - 基于碳阻迹14年行业积累:服务数千客户项目 计算近万产品碳足迹 沉淀51万条核心高质量数据[5][8] - 四大核心应用场景: - AI建模:输入产品关键词自动生成全生命周期排放列表 初始模型准确率达70%-80%[6] - 数据收集处理:自动清洗无序数据 生成标准化表格 降低人工成本[6] - CDP预评分:导入企业数据输出预评分(如C级)并提示改进路径(如升至B级) CDP关联百万亿美元级投资[7] - ESG报告生成:使企业制作时间成本降低90%以上 费用成本降低70%以上[7] 行业竞争与成果 - 碳云产品集成Carbon AI Agent 在AI Agent关键功能模块对比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8] - 产品赢得国际客户认可 证明中国在大模型与Agent领域具备打造领先典范的能力[8]
云从科技: 关于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1:21
主业推进与效率提升执行情况 - 主动收缩附加值低、资金占用高的业务单元,聚焦高质量客户和项目,提升订单质量[1] - 营业收入有所下降,但业务结构调整使资金运转效率提高,经营质量得到提升[2] - 加快向制造、能源、文旅、养老等新兴领域拓展业务,上半年在"泛 AI"板块取得显著增长[2] - 2024年前十大客户中新拓客户占比提高,有6家为新增客户,金融及政务等老客户收入占比下降[2] - 与华为等领先企业深化合作,联合推出"从容大模型智用一体机"等行业解决方案[3] - 已与国家网安基地、天津港集团、中国电信、国网山东等合作伙伴在智慧网络安全、智慧港口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3] - 与武汉临空港开发区签署国家网安基地大模型训推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共建华中地区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推理中心[3] 科技创新推进与应用落地 - 自主研发的"从容"多模态大模型在OpenCompass全球多模态榜单中以80.7分获得榜首[5] - 积极探索"开源+闭源"混合模型方案和"公有云+私有化"混合云部署模式[5] - 成功入选2025年"值得关注的AIGC企业/产品榜单",通用AI智能体平台成为多领域智能化转型标杆工具[5] - 推出"从容大模型智用一体机",融合自研多模态大模型与工具链,实现模型训练到推理部署全流程支持[6] - 在智慧城市治理、智慧港口、智能制造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实现超过200个行业模型的预置和大小模型协同[6] - 与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首链科技等建立合作,共建大模型生态[6] - 通过投资元生智能切入居家养老领域,探索AI技术在养老场景的应用[6] - 优化研发组织和激励机制,拟向董事、高管及技术骨干授予限制性股票520万股[6] 财务表现与管理优化 - 2024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36.69%,综合毛利率下降至35.68%[7] - 一季度营业收入仅约0.37亿元,收入下降主要受宏观环境和战略调整双重影响[7] - 主动聚焦高毛利业务领域,收缩低附加值业务,导致收入呈周期性下滑[7] - 修订完善《云从科技回款管理制度》,加速应收账款回收,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状况[8][9] - 使用不超过1.5亿元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10] - 2025年营业收入需在2024年基础上增长不低于25%,管理层提出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10] 治理结构与合规落实 - 对《公司章程》及若干内部制度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公司治理符合最新法规要求[11] - 按期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所涉问题逐一进行详尽回复[11] - 制定《云从科技企业文化手册》,明确公司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12] - 利用内部宣传平台宣导最新监管法规要求和投资者保护知识,增强合规意识[12]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沟通 - 2025年4月召开年度业绩说明会暨2025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由董事长、管理层在线上与投资者交流[13] - 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新闻等发布图文简报,对重点业务进展进行生动直观的解读[13] - 在《2024年年度报告》中采用图表、图解等方式展示经营数据和业务亮点[14] - 上半年参与各类线上线下投资者交流活动累计数十场,覆盖数百人次[14] - 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及时回复投资者提问数十条,电话热线接听数百次[14] 投资者反馈及回应 - 一季度营业收入约3700万元,下降主要源于公司延续"提质"战略,重视现金流状况[15] - 人机协同操作系统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5.86%,主要是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策略的结果[16] - 核心技术人员张岭离职,公司高度重视,将灵活调整研发团队规模,积极吸引顶尖人才加盟[17] - 2025年经营策略概括为"三个持续":技术落地与项目积累、强化回款节奏与成本控制、推进业务"双曲线"布局[18] - 对完成2025年不少于25%营收增长并力争扭亏为盈的目标满怀信心[18] 行动方案调整及更新 - 现有行动方案总体上契合公司发展需求,上半年没有出现需对方案进行重大调整的情形[19] - 更加突出提升现金流和盈利质量的重要性,加快回款管理和成本管控方面措施的落实力度[19] - 强调"双曲线"布局,在巩固传统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大对新兴"泛 AI"业务的投入培养[19] - 计划建立稳定股价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水平[19]
圆桌对话:软件还是硬件——人工智能的下一个热点 | 36氪2025AI Partner百业大会
36氪· 2025-08-29 05:46
中国式AI方案的核心模式与行业赋能 - 中国式方案以技术+场景+生态模式改写全球科技产业版图 [1] - 聚焦AI如何深化赋能千行百业及重构场景化智能边界 [1] 2025 AI Partner百业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中国式方案 分为中国式方案和定义下一个人工智能时代两大篇章 [1] - 覆盖中国式创新黄金时刻 超级智能体形态 科技竞争格局重塑 AI+千行百业融合四大话题 [1] 企业AI转型与业务方向 - 方云智能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转向业务部门AI智能体定制 提供企业AI转型咨询 [3] - 通过共创式服务挖掘真实需求 服务客户包括移动 联通 平安 丝芙兰等企业 [3] AI招聘领域的创新应用 - TTC平台服务国内1000家AI领先企业 覆盖芯片 算力 大模型等细分领域 [4] - 推出AI猎头顾问功能 通过用户信息输入实现岗位匹配 [4] AI硬件升级与消费端产品 - 小水智能将AI中台升级为AI Agent驱动的消费端产品 聚焦AI+硬件 [5] - 切入儿童腕表存量市场 国内年销量达1500万台 [5] - 传统智能硬件穿戴 手机 家电均寻求AI升级方案 [5] 模型层迭代趋势与应用层策略 - 应用层企业建立MaaS层对接全球顶尖模型API 2023年合作百度 2024年新增字节和DeepSeek [6] - 多模态能力落地成为关键变化 文生图 图生视频API快速融入架构 [6] - 2024年通用模型成为大厂游戏 创业公司转向垂直领域如百川专注医疗 百度聚焦自动驾驶 [7] - 模型选择按需分配 推理用DeepSeek 长文本用KIMI 语音用火山引擎豆包 [7] 开源模型发展与智能体转型 - 国内开源模型领先 排名前15的开源模型均来自中国如阿里 DeepSeek 智谱 KIMI [8] - 模型公司数量减少 转向智能体开发 如李开复 华为 智谱推出智能体产品 [8] - 大模型写代码能力使定制化成本下降10倍 两个月工作量压缩至一两个小时 [8] 规模化盈利机会与市场方向 - AI+硬件存在数十万亿市场机会 政策目标2027年70%智能硬件AI化 2030年超90% [9] - 垂类硬件如AI教育眼镜结合视觉多模态能力成为爆品方向 [9] - C端机会聚焦人性弱点 硬件出海更具潜力 如会议纪要语音转写硬件年赚1亿美金 [10] - B端机会在传统行业改造 如医生 律师 猎头领域用AI替代部分人工 [10] B端付费意愿与商业模式演进 - B端付费意愿提升 央企用AI审合同年处理1500万套 愿支付数百万费用 [11] - 商业模式为先定制再标品 定制成本仅为去年1/10 通过共创验证场景后标准化 [11] - 国内1382个行业小类均存在AI改造机会 [11] AI未来热点与红利期预测 - 未来5年热点为AI智能体+AI原生应用 软件机会更大 技术周期达40-60年 [12] - 2035年将涌现应用巨头 AI原生服务直接赋能现实世界如摄像头风险分析 直播私域转化 [12] - 红利期至少10年 超越移动互联网机会 传统行业AI改造存在软硬件双重机会 [12] - 未来1-2年硬件成为高频热点 小米 华为 苹果AI手机带动市场热潮 [13] - 技术平权降低创业门槛 开源硬件软件如Coze使普通人可开发AI产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