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成联通中外新纽带 广东“智”造军团走向世界|机器人新视界
证券时报· 2025-09-01 00:50
行业核心观点 -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依托完整产业链和成本优势 广东成为全球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中心 [4][7] - 机器人技术成为中外科技交流与商业合作的新纽带 吸引全球关注和采购需求 [1][2] - 行业仍面临关键技术突破和顶尖人才引进的挑战 [3][5]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安诺机器人公司专注于AI智慧零售场景应用 产品覆盖咖啡拉花、冰淇淋制作、调酒及奶茶制作 已获得70多项国家专利并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越疆科技全球协作机器人累计出货量超10万台 第一代产品曾获海外超千台订单 客户包括苹果和谷歌工程师 [4] 区域产业优势 - 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相关产品出口额达457.4亿元 同比增长19.6% [4] - 大湾区内地九市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占全国32.3% 相当于全国每出口3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来自该区域 [4] - 中国机器人整机成本比海外低30% 核心零部件已实现模块化和国产化 [4] 国际认可与行业地位 - 美国硅谷机器人协会指出中国是全球最适合大规模生产机器人的地区 尤其在人形机器人制造领域 [1][7] - 韩国机器人协会预测广东将在十年后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发达地区 [7] - 2025AGIC大会吸引全球1001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超1.1万名海外采购商登记参观 [2] 发展挑战 - 机器人产业链关键零部件技术仍需突破 [5] - 顶尖人才缺口需通过针对性政策支持解决 [5] - 行业普遍面临处理性能、电池续航、材料工程和成本控制等全球性挑战 [7]
机器人成联通中外新纽带 广东“智”造军团走向世界|机器人新视界
证券时报· 2025-09-01 00:22
一位来自丹麦的记者Tobias在咖啡拉花机器人的屏幕上用手指轻点几下,输入了一张自拍照,机器人就开始制作咖啡,在90秒内,做出了一杯以他头像为 拉花图案的咖啡。Tobias表示:"这真是太棒了,这拉花图案和我很像!" 在8月29日结束的2025AGIC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类似的场景在展馆各个地方时常出现,机器人成为了展会上吸引外国参展商目 光的"磁铁"。当东方创新能力与全球需求相融合,机器人成为了中外文明对话的新纽带。 而广东机器人企业正在此机遇下积极出海,把产品卖到全球。美国硅谷机器人协会负责人Alex Dantas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现在比全球任何一个 地方都适合大规模生产机器人。" "硅基使者"惊艳会场 在大会现场,记者还看到有东南亚采购商被领益智造的"磐石"和"领珑"机器人吸引并拍照,有西班牙教授把展会上的机器人拍照发给其学生,感叹中国机器人产业 发展速度。 大会主席夏佐全表示,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20个国家的顶尖科技力量,吸引全球1001家人工智能企业展示最新成果,已有超过1.1万 名海外采购商登记参观。 仍需打好 关键技术和人 ...
首程控股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上升约30%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23:5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达7.31亿港元,同比增长36% [1] - 毛利为2.95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9亿港元,同比增长30% [1] - 每股盈利4.77港仙,中期股息3.43港仙 [1] 收入构成 - 资产营运收入达5.11亿港元,同比增长26% [1] - 资产融通收入达2.20亿港元,同比增长69% [1] 增长驱动因素 - 机场停车场等新增项目贡献业绩增长 [1] - 首都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效率提升 [1] 科技投入与创新 - 上线AI智慧客服与问答功能,显著降低人工客服工作量 [1] - 通过投资头部企业和设立机器人科技公司布局机器人产业 [1] - 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1] 未来战略 - 聚焦核心区域、产业和资产的投资 [1] - 深化机器人产业布局,构建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 [1] - 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并为股东创造长期回报 [1]
豪能股份 | 2025Q2:盈利承压 机器人减速器加速布局【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8-31 15:0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营收同比增长10.30%至12.5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5%至1.84亿元,但Q2单季度盈利承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1%至0.80亿元 [2] - 差速器和航空零部件业务成为收入增长核心驱动力,机器人减速器布局加速,有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4][5] - 公司同步器龙头地位稳固,差速器产品矩阵完善,未来三年营收及净利润预计保持高速增长 [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53亿元(同比+10.30%),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13.45%),扣非净利润1.72亿元(同比+10.54%) [2] - 2025Q2营收6.34亿元(同比+7.43%,环比+2.34%),但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3.01%,环比-23.34%),扣非净利润0.69亿元(同比-10.43%,环比-32.45%) [2][3] - Q2毛利率32.11%(同比+0.09pct,环比-0.03pct),净利率12.59%(同比-1.36pct,环比-4.22pct)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57pct至6.80%,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45pct至6.76%,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搬迁费用及技术研发投入所致 [3] 业务板块分析 - 差速器与航空零部件营收同比高增,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3] - 航空零部件子公司昊轶强2025H1营收1.67亿元(同比+32.21%),受益于C919等民用航空订单落地 [5] - 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投资3亿元建设有序推进,预计带来新增量 [5] 战略布局与增长曲线 - 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加速布局,与重庆璧山区政府签约共建产业生态圈,一期投资10亿元 [4] - 重点开发高精密行星减速机、新型摆线减速机等产品,已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领域客户开展合作 [4] - 全资子公司重庆豪能推进"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项目",覆盖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8.08亿元、33.76亿元、38.83亿元,同比增长19.0%、20.2%、15.0% [6][7]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3亿元、5.33亿元、6.76亿元,同比增长19.0%、39.3%、26.8% [6][7] - 对应EPS分别为0.45元、0.62元、0.79元,PE估值分别为34倍、25倍、20倍 [6][7]
浙江荣泰上半年业绩创新高 机器人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11: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 同比增长14.9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22.23% [1] - 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639.83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4.61% [1] - 在耐高温绝缘云母材料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 [1] - 2025年1月获评浙江省工业新产品 3月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8月产品"柔性涂层云母复合材料"获评浙江制造精品 [1] 主营业务与产品结构 - 主营业务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线包括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小家电阻燃绝缘件、电缆阻燃绝缘带等 [1] 机器人产业布局 - 通过对狄兹精密和金力传动的股权收购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 [2] - 设立全资智能机器人子公司 [2] - 全球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2023年为136.32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646.08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9.51% [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出台 [2] - 2025年"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 -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2] 市场前景 - 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将打开滚珠丝杠的长期市场空间 [2] - 机器人产业链布局逐步落地 公司有望持续突破并为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2]
首程控股(00697.HK)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资产规模与运营效率稳步增长,加速机器人产业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格隆汇· 2025-08-31 11:0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7.31亿港元 同比增长36% [1][2] - 毛利2.95亿港元 同比增长26% [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39亿港元 同比增长30% [1] - 每股基本和稀释盈利4.77港仙 [1] - 宣派中期股息2.71亿港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资产营运收入5.11亿港元 同比增长26% 主要受益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新增项目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提效 [2] - 资产融通收入2.20亿港元 同比增长69% [2] - 业务涵盖停车资产管理、产业空间管理、基础设施REITs投资及股权投资四大板块 [2] 战略定位与运营模式 - 公司定位为中国领先的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 专注于"资产运营+资产融通"两大核心方向 [2] - 采用"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模式 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 [2] - 形成覆盖基础设施与科技领域的全链条投资运营体系 [2] 产业创新布局 - 前瞻性布局机器人产业 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及旗下产业基金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头部企业 [3] - 设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服务全链条发展 [3] - 通过资本赋能与场景运营协同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3] 股东回报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6日宣派特别股息合共7.68亿港元 [1] - 第一期特别股息2.56亿港元已于2025年4月14日派发 [1] - 第二期特别股息2.56亿港元将于2025年9月26日派发 [1] - 第三期特别股息2.56亿港元将于2025年12月29日派发 [1]
首程控股(00697)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39亿港元 同比上升约30%
智通财经网· 2025-08-31 10: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港币7.31亿元,同比增长36% [1] - 毛利为港币2.95亿元,同比增长2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达港币3.39亿元,同比上升30% [1] - 每股基本和稀释盈利为4.77港仙,中期股息每股3.43港仙 [1] 业务板块收入 - 资产营运收入达港币5.11亿元,同比增长26%,主要受益于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停车场等新增项目及北京首都机场等存量项目运营提效 [1] - 资产融通收入达港币2.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9% [1] 科技与数字化运营 - 集团上线基于DeepSeek V3和阿里通义千问模型的AI智慧客服系统,通过微信小程序处理停车计费、发票开具等高频需求 [1] - 人工客服工作量降低超50%,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1] 机器人产业布局 - 通过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及旗下产业基金投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松延动力等头部企业 [2] - 设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构建"投、产、服"完整机器人产业生态 [2] 未来战略方向 - 加大核心区域、聚焦产业及聚焦资产的投资布局,依托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提升基础设施资产价值 [2] - 持续深度布局机器人产业,通过资本赋能与场景运营协同推动资产数智化升级 [2]
豪能股份(603809):系列点评四:25Q2盈利承压,机器人减速器加速布局
民生证券· 2025-08-31 05:03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12.53亿元同比+10.30% 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13.45% [1] - 2025Q2营收6.34亿元同比+7.43%环比+2.34% 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3.01%环比-23.34% [1][2] - 2025Q2毛利率32.11%同比+0.09pct环比-0.03pct 净利率12.59%同比-1.36pct环比-4.22pct [2] - 20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5%/6.80%/6.76%/2.21% 管理费用率同比+2.57pct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及搬迁费用 [2] 业务板块表现 - 差速器与航空零部件营收同比高增 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 [2] - 航空零部件子公司昊轶强2025H1营收1.67亿元同比+32.21% [3] - 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中心投资3亿元 新产能建设有序推进 [3] 战略布局与成长曲线 - 机器人减速器一期投资10亿元 建设新能源汽车行星减速机构零件及高精密工业行星减速机产线 [3] - 已开发高精密行星减速机、新型摆线减速机等系列产品 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外骨骼/灵巧手领域多家公司开展合作 [3] - 重点突破高精密减速器核心零部件 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28.08/33.76/38.83亿元 归母净利润3.83/5.33/6.76亿元 [4][5][8][9] - 对应EPS 0.45/0.62/0.79元 PE 34/25/20倍(按2025年8月29日15.34元/股计算) [4][5][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32.16%/33.54%/33.86% 净利润率13.63%/15.80%/17.42% [8][9]
【2025年半年度报告点评/华达科技】25Q2业绩高增,新能源转型加速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68亿元,同比增长22.48% [3] - 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21.17%,超出预期区间下限 [3] - 第二季度营收18.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4.85%,环比增长87.04% [3]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激增3696%,环比增长234% [3] - 子公司江苏恒义贡献营收8.71亿元,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58% [3] 盈利能力分析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5.15%,同比下降2.58个百分点 [4] - 第二季度毛利率16.04%,环比提升2.56个百分点 [4]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率8.19%,同比提升7.7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61个百分点 [4] - 期间费用率显著优化,第二季度降至5.44%,同比降低4.24个百分点,环比降低4.76个百分点 [5] - 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 [6] 业务转型进展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8.2%,占主营业务收入28.6% [6] - 客户结构覆盖宁德时代等电池生产企业及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华为鸿蒙智行、零跑等整车企业 [6] - 新获35亿元新能源项目定点,包括车身零部件26亿元、电池箱托盘6亿元、铝压铸件3亿元 [7] - 新能源相关项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陆续量产 [7] 新业务拓展 - 控股子公司获得亚洲头部eVTOL企业飞行器项目定点,单机价值量达数万元 [8] - 与国际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达成小批量供货合作 [8] - 与埃夫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布局机器人产业领域 [8]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0亿元、5.84亿元和7.33亿元 [9]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43倍、35倍和28倍 [9]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9]
三丰智能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139.05%,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9 22:42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总收入8.9亿元 同比下降11.7% 归母净利润2182.46万元 同比上升139.05%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6.0亿元 同比上升3.01%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601.02万元 同比上升1218.75% [1] - 毛利率10.43% 同比减少7.95% 净利率2.73% 同比增长167.54% [1] - 三费占营收比7.22% 同比下降2.35% 每股收益0.02元 同比增长140.0% [1] 资产负债表状况 - 应收账款4.12亿元 同比下降19.24% 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411.72% [1][2] - 货币资金2.43亿元 同比下降7.46% 有息负债9044.3万元 同比下降49.12% [1] - 每股净资产1.4元 同比增长2.28%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1元 同比增长109.06% [1] 历史业绩特征 - 公司去年ROIC为1.75%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2.95% 2020年ROIC最低达-40.04% [1] - 上市以来13份年报中出现2次亏损 显示生意模式存在周期性波动 [1] - 去年净利率1.76% 显示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不高 [1] 资金流动性风险 - 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比率仅为14.91%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与流动负债比率仅为3.03% [2] - 存货与营业收入比率达108.87% 显示存货管理存在压力 [2] 机构持仓动态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新进持有473.81万股 基金规模16.54亿元 近一年净值上涨90.11% [3] - 景顺长城国证机器人产业ETF新进持有153.11万股 华安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发起式A新进持有20.75万股 [3] 行业属性与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属于机器人产业赛道 [2][3] - 多家机器人产业ETF基金新进持仓 反映行业关注度提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