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

搜索文档
江苏南京:倾斜18度, “楼歪歪”特牢固
南京日报· 2025-05-12 23:55
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设施 - 南京市溧水大金山国防园内建有江苏首座地震逃生救援体验楼 该楼倾斜18度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面积约1000平方米 于201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1][3][4] - 该体验楼是全国第四座同类设施 模拟地基液化但结构完好的地震场景 最大倾斜度设计为18度 超过此角度会导致建筑倒塌 [4][6] - 建筑按地震烈度9度设防 高于南京市区7度的抗震标准 结构坚固性优于普通建筑物 [4][6] 培训与运营情况 - 体验楼设置地震警报 人员疏散 医疗救护等8项训练科目 并标注地震救援科普图以提升培训效果 启用后累计培训近3万人次 [6] - 培训对象包括专业救援队和中小学生 针对儿童群体设计了快速掌握防灾知识的教学方案 [7] - 日常开展救援演练 如使用飞虎爪固定绳索进行攀爬营救 救援人员可在倾斜楼道中自如行动 [3][4] 社会价值与功能定位 - 该设施作为南京市地震应急救援实训基地 通过模拟真实倾斜场景增强防震减灾教育培训成效 [4] - 大金山国防园是国家及江苏省双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体验楼是其体验式教学核心区域 [6] - 在"5·12"防灾减灾日期间 教官向公众普及"震时躲避 震后撤离"等应急要点 强化防灾意识 [7]
我省持续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预判响应能力不断提升
新华日报· 2025-05-12 23:16
防灾减灾科技应用 - 江苏省通过科技手段构建立体化防灾安全网 包括强对流天气精准预警 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和地震秒级预警 [1] - 响水县形成递进式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模式 实现信息共享 指挥统筹和高效联动 预警准确率达80.3% 平均提前46.3分钟 [2][3]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覆盖全省主要区域 2023年成功预警溧阳戴埠滑坡 避免人员伤亡 [4] 强对流天气防御 - 响水县建立强对流监测预警平台 通过算法分析风速切变等数据 即使10%生成概率也会启动预报警 [2] - 2022年EF3级龙卷风袭击响水县小尖镇 因预警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 该模式入选2024年中国气象局十大管理创新 [3] - 江苏省推广响水模式 将完善递进式气象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机制 [3] 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研发典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综合孕灾条件 易发区等关键信息 [4] - 应用北斗技术监测滑坡 崩塌 地面塌陷 构建全省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5] - 采用无人机 激光雷达等技术建立防御响应体系 支撑100多起地质灾害险情处置 [5]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 江苏省地震局与腾讯合作推出微信地震预警小程序 研究表明20秒预警可减少63%伤亡 [6][7] - 地震首报时间从几分钟缩短至7.4秒 实现分钟级速报向秒级预警跨越 [7] - 全省部署近300台预警终端 覆盖政府 学校 医院等场所 微信小程序用户达30万 [7]
陕西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陕西日报· 2025-05-12 23:04
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 - 活动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由省级和市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及应急管理部门联合举办[1] - 60余家单位和企业参与展示现代化应急救援装备,包括直升机、无人机、全地形摩托车等立体化救援设备[1] - 展示专业抢险器材涵盖地震、水域、城市内涝、极端天气、电力抢修等多个领域[1] - 通过海报、宣传彩页、多媒体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1] - 组织逃生自救、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等应急技能演示,引导群众参与体验[1] 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 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将加大宣传活动内容、机制和载体的创新力度[1] - 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隐患辨识科普、消除隐患演练、问题隐患曝光等行动[1] - 消防安全科普活动全面启动,旨在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避险能力[1] 消防安全科普活动 - 活动由榆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承办,采用"主会场+第二现场"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2] - 主会场通过趣味实验与沉浸式互动普及家庭防火知识,并开设儿童专区培养青少年安全意识[2] - "第二现场"在废旧楼房开展隐患搜查竞赛、违规动火警示等活动,让群众直观感受消防安全的重要性[2] - 设置五大实验场景,包括燃气闪爆实验、蚊香火灾警示、油锅灭火演示等[2] - 互动体验区设置"极速救援""灭火打靶"等闯关项目[2] - 后续制作的情景教学视频将通过"陕西消防"官方账号发布,涵盖家庭隐患排查指南、灭火器操作口诀等内容[2] 防震减灾研学活动 - 省地震局组织防震减灾研学活动,约160名师生参与[3][4] - 师生观摩地震流动观测系统,通过人工模拟地震、地震波形展示了解地震监测仪器工作原理[3] - 地震预警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地震监测及处置、地震预警工作原理及应对措施[3][4] - 应急大厅地震专家科普地震基本知识及震后自救互救知识,现场穿插有奖竞答活动[4] - 省地震局通过研学、指导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科普讲座等形式提升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技能[4]
各地区各部门广泛开展科普演练
人民日报· 2025-05-12 22:21
5月12日是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 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 灾委员会办公室部署,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活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07 版) (责编:卫嘉、白宇) 开展活动,增强全社会灾害防范意识。应急管理部发布应急科普IP形象,让安全宣传和应急科普更加立 体鲜活、生动有趣;工业和信息化部协调电信运营商,发送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公益短信;中央国家机 关社会事务管理协调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组织中央国家机关部门和驻京有关单位排查机关单位灾害隐 患,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各地各部门注重创新,多角度、立体式广泛开展专题讲座、模 拟体验、展览展示等活动。 科普宣传,筑牢防灾减灾人民防线。天津开展儿童视角实景探险式科普,将防灾减灾和安全知识融入闯 关打卡、实景互动展活动中;新疆设立移动科普馆,组织开展防灾减灾读书分享会;上海发布基层单元 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全国部分防灾减灾教育馆、科技馆 还开展了馆校联动活动,对少 ...
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
新华网· 2025-05-12 14:11
据悉,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其间,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灾害隐患,组织 集中开展灾害风险辨识、巡查排查和整治行动,推动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深入群众、落到基层。 在防灾减灾科普方面,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举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知识发布会,普及 地震安全知识;安徽将应急救援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黑科技"搬到群众身边;福建通过福州方言快 板、泉州提线木偶戏等载体,向群众生动讲解防灾减灾救灾知识。不少地方引入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 等新技术新装备,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在演练演习方面,湖北聚焦极端强降雨导致"三断"情景下的山体滑坡、城市内涝防灾避险和救援救灾,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江苏组织开展地震、台风、洪涝多灾种叠加灾害综合应急演练;重庆组织开展学校 地震应急演练;宁夏聚焦"一老一小"、特殊人群及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各 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贴近实战,组织开展演练演习,磨合机制、检验队伍,有效提升灾害应急处置能 力。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周圆、魏弘毅)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 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连日来,各地区 ...
科技赋能筑防线 风险减量护民生——中国人保谱写防灾减灾新篇章
财经网· 2025-05-12 08:51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以"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为抓手,构建覆盖灾前预防、灾中应对、灾后补偿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 [1] - 2024年实施风险减量工程累计降低社会面损失超10亿元,自主研发"巨灾安澜"平台集成9大类9900万条风险数据 [1] - 通过"多灾因、多年期、多层次"保障体系,在近40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提供保险保障 [1] 科技赋能风险管理 - 公司推动风险管理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预防"转型,构建覆盖"灾前预警—灾中救援—灾后复盘"的全周期防控体系 [2] - 自主研发"巨灾安澜"系统实现风险识别、模拟、预警一体化管理,2024年开展非车重点客户风险排查近10万次,提前转移高危风险单位5.9万个 [2] - 部署"水浸物联系统"安装设备2.45万台次,2024年公众预警体系发送灾害预警提示1463.92万次,重点客户触达率100% [3] 巨灾保险体系建设 - 公司作为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共同体首席共保人,联合40余家机构提供22.36万亿元巨灾风险保障,覆盖6439万户次居民 [1][5] - 已在20个省落地地方性巨灾保险项目,其中94%的地市为公司独家或首席承保 [5] - 创新推出多年期产品和巨灾保险准备金机制,河北省政府每年投入2亿元财政资金撬动20亿元巨灾风险保障 [6] 灾后响应与服务效能 - 2024年启动应急响应38次,应对重大灾害事故255起,支付赔款超200亿元 [8] - 运用"无人机+耘智保"远程定损,6天赔付进度超40%,24小时内完成水稻种植险600余万元赔付 [9] - 整合400余家服务商和近万台拖车资源,日均处理救援案件1.5万件 [9] 政企协同与创新实践 - 深度参与国家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推动巨灾保险从单一地震扩展至台风、洪水等全灾因覆盖 [5] - 2024年河北、湖北率先落地全灾因、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 [5] - 推出全国首个政策性巨灾保险一揽子再保险方案,提升行业巨灾承保能力 [6]
“防减救赔”一体化 中国太保用风险减量服务织密防灾减灾网
财经网· 2025-05-12 07:4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事后赔付模式向"事前防灾、事中减灾、事后救灾、及时赔付"一体化应灾服务模式转变[1] - 持续深化保险的风险管理属性 打造风险减量服务体系[1] - 主动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落实减灾防灾责任[1] 技术平台建设 - 自主研发巨灾风险减量数智化平台"风险雷达" 构建灾害损失预警模型[2] - 实现数字化 可视化 智能化的防灾减灾一体化管理[2] - 台风登陆前实现精准路径模拟与风险标的全量筛查[2] - 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精准定制化气象预警服务[2] 专业团队构建 - 自建风险减量工程师队伍 在聘风勘专兼岗人员1300余人[2] - 为高风险企业提供风险查勘 灾前预警 隐患排查等专业化服务[2] - 建立专项风险减量人才培养机制 打造遍布全国的专业化团队[2] 物联网技术应用 - 深度推进物联网技术与防灾场景融合应用[3] - "水精灵"和"防火保"物联监控模式构建"风险感知-智能研判-即时干预"立体化防控体系[3] - 全国累计布设7000余个监控点位 实现7*24小时连续监控[3] - 成功遏制大型仓储企业配电房初期火灾 避免近千万财产损失和超亿元经营违约赔偿[3] 服务领域拓展 - 在车辆 安全生产 企业财产 建筑工程 农业等领域实现风险减量服务实践[3] - 为食品加工 地铁运营 木材加工 家电 纺织等企业有效降低内涝损失[3] - 不断创新扩展风险减量服务内容 拓宽服务范围[3]
新疆机场集团且末玉都机场扎实开展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5-12 05:1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正琴 报道: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 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切实提升全员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新疆机场集团 且末玉都机场(以下简称:且末玉都机场)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 此外,且末玉都机场组织开展了地震灾害应急培训及紧急疏散演练。培训中,全体人员观看了防震科普 视频,视频系统讲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险知识、疏散逃生要点以及救援注意事项,有效提升了参训 人员对地震灾害应急处置的认知水平。随后开展的紧急疏散演练模拟地震突发场景,随着警报拉响,各 部门依照应急预案迅速行动,有序引导旅客与工作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演练过程分工明确、配合流 畅,切实强化了机场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活动期间,且末玉都机场在候机楼显著位置摆放宣传海报展板,并陈列各类宣传册供旅客及工作人员取 阅。宣传内容涵盖地震、火灾、洪水等多种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旨在向广大群众普及防灾减灾知 识,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 通过此次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开展,且末玉都机场进一步强化了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营 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 ...
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 增强公众防灾意识和科学避险能力
央广网· 2025-05-12 03:44
通过演练,企业员工了解了防火、急救、应急逃生等安全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 南充市高坪第三初级中学学生饶芊芊:平时课堂老师都有强调和教育应急避险疏散的知识,包括线 下给我们家长讲。 学校还开展了校园防暴演练和消防演练,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指导,让师生们掌握如何有效疏散、防 踩踏等相关应急避险知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副校长冯敏:学校坚持每季度举行一次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让同学们不断提高安全防范意 识,掌握安全避险常识,熟悉应急逃生路线,提高安全自救能力。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应急、消防等部门联合一家新材料企业开展了一场应急综合演练。演练中,地震 引发电路故障造成"火情",将周边易燃物品点燃。企业立即组织现场警戒,员工及时控制火源,并对电 箱断电。演练结束后,合浦县消防救援大队组织专业人员对防火设备及器材进行了演示,并指导企业员 工正确使用。 合浦县消防救援大队廉州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赵飞:工厂企业环境复杂,易燃物多,消防安全至关重 要,企业要加强值班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央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天(5月12 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各地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 ...
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揭晓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2 01:57
地质灾害防治案例推选 -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 同步推广20个入选案例 [1] - 典型案例包括福建松溪"6·16"吴山头村滑坡 湖北秭归"7·10"张家红屋场滑坡等10个不同省份的灾害避险案例 [1] - 案例推选通过推荐 征集 筛选 初选 网络投票 专家评选等环节从30个入选案例中最终确定十大典型案例 [1] 案例推选标准 - 推选工作综合考虑监测研判与预警准确性 响应行动与避险时效性 危害程度及诱发因素 灾种典型性等多方面因素 [2] - 旨在帮助各地从案例中学习经验 查找不足 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水平 [2] 防治工作成效 - 2024年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取得积极成效 [1] - 案例推选得到各省(区 市)和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积极响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