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上海证券报· 2025-09-21 17:55
去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了一揽子增量政策。一年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 改革、"并购六条"、科创板"1+6"等一批标志性政策落地,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 拓展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对科技创新的精准支持力。其间,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 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期改善,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业内人士认为,一系列政策落地显效,既体现了资本市场投融资两端改革的放大效应,也折射出政策鼓 励向新兴产业倾斜的导向。未来,资本市场有望继续引导中长期资本流入硬科技领域,持续提升服务实 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 引导资源加快向"新"集聚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禾元生物成为首批受益者;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迎来首单未盈利 IPO项目大普微;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等相继启动上市辅导,拉开商业航天"IPO第一梯 队"冲刺序幕…… 近一年时间,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企业,正借助资本市场多个路径获得发展新动能。随着资本市 场制度包容性不断提高,各类要素资源正加快向"新"集聚。 ——保险资金配置转向。上海等地开展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目前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 点 ...
重塑A股价值逻辑 监管三巨头齐聚,释放深改强信号
经济观察网· 2025-09-21 05:2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预告,国新办将于9月22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 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 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值得注意 的是,这将是金融监管部门一把手继今年5月7日在国新办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定市场稳预 期"后,再次集体亮相,而资本市场发展预计将成为核心议题之一。 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在政策引导下经历了深刻变革。2024年9月24日,同样规格的发布会上,监管 层系统阐述了"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和"强化投资者回报"的新监管理念。这一年来,A股市场从估值 修复到业绩驱动,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 从稳定市场到建设长效机制 363天内的三次高级别发布会,将清晰展现资本市场政策重心的迁移轨迹。 央行层面,创设两大全新货币政策工具:一是"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额度5000亿元,允许 非银机构以低流动性资产抵押换取高流动性国债或央票,盘活存量资产,激励其参与市场稳定;二 是"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通过"先贷再借 ...
证监会重磅会议!
证券时报· 2025-09-19 11:35
9月18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育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管金融单位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总结证监会 系统学习教育,研究部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会议指出,今年3月以来,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 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主动接受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全过程监督和指导,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工作作风、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资 本市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学习教育达到预期目的。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盘中突变!创业板指一度翻绿 丨 香港证监会点名,暴跌超60%! 丨 小米汽车宣布:召回超11万 辆SU7! 丨 美联储,大消息! 丨 深夜,上海通报! 丨 全线上涨!超级赛道大爆发,批量涨停! 丨 A股,再创新纪录! 丨 中概股,大涨! 丨 凌晨重磅!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年内或再降50个基 点! 丨 万科,重大调整 ...
资本活水润边疆:新疆资本市场的发展成果与时代答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07:31
新疆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 截至7月31日新疆辖区A股上市公司市值8093.07亿元 较年初增长4.05% [1] - 截至2025年9月新疆上市公司数量达61家 位居西北地区前列 [2] - 资本市场成为新疆资源转化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1] 历史发展阶段 - 1994年宏源证券成为新疆首家上市公司 [1] - 1999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增至14家 集中在工业、能源和消费品领域 [2] - 2007年金风科技上市成为新能源领域里程碑 [2] - 2011年新研股份创业板上市 2017年熙菱信息和立昂技术相继上市 [2] - 2021年大全能源登陆科创板 2024年科力股份北交所上市 [2] 产业结构演变 - 早期以农业、能源和基础工业为主导 代表企业包括八一钢铁、广汇能源 [3] - 2010年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崛起 代表企业包括特变电工、金风科技 [5] - 科技与消费行业快速发展 熙菱信息、立昂技术等科技型企业上市 [5] - 当前覆盖能源、工业、消费、科技、金融等多个行业 [5] 重点企业资本运作案例 - 金风科技通过IPO及再融资累计获资超百亿元 实现向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6] - 中泰化学通过定向增发、可转债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 [7] - 大全能源科创板上市募集64.47亿元 用于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 [7] - 新特能源通过香港上市累计募资超百亿元 用于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 [7] 资本市场的多重功能 - 提供融资渠道的同时发挥资源整合、价值发现和风险分散功能 [9] - 帮助新疆企业突破地域限制 吸引全国及全球资金资源 [10] - 通过市场化定价机制实现企业价值发现 [10] 融资渠道创新 - 新疆首单类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融资9.25亿元 [10] - 新疆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公司债融资54亿元 [10] - 北交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属融资平台 [14] 期货与私募市场 - 上半年新疆产业企业期货市场交易额1250亿元 其中套期保值规模422亿元 [11] - 截至一季度末全国私募基金在疆投资项目514个 在投资金869.85亿元 [11] 政策支持体系 - 证监会开辟IPO绿色通道缓解边疆企业融资难题 [1] - 注册制改革为新能源、新材料企业提供更好融资平台 [14] - 区域性股权市场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计划 [11] 产业集群效应 - 大全能源上市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 形成完整光伏制造产业链 [7] - 2021年以来新疆光伏领域私募股权融资规模超百亿元 [9] 企业治理转型 - 上市过程推动企业规范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机制 [13] - 持续接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监督 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运作水平 [13]
超108亿元资金流入A股ETF,券商与中概股受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9-19 07:24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市场上共计1209只股票ETF(包括跨境ETF)总规模已达到4.39万亿 元。在昨日的市场调整中,股票ETF市场的总份额增加了110.62亿份,相应的净流入资金估算为108.19 亿元。从行业角度来看,行业主题ETF及港股市场ETF的资金净流入分别达到93.9亿元和53.13亿元。具 体到不同指数,证券公司指数的净流入达到51.34亿元,而过去五日,该指数的资金流入更是超过112亿 元,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也吸引了超55亿元的资金流入。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ETF炼金师) 在美联储降息的背景下,昨日A股市场经历了明显的波动,三大股指均出现回调,其中沪指和创业板指 数的跌幅超过1%。黄金类股票全线下滑,券商及金融科技股亦经历了调整,而半导体行业则出现冲高 回落的走势。 尽管市场整体下行,资金流入股票ETF的趋势依旧强劲,昨日共计超108亿元资金涌入。这一资金流向 主要集中在券商、中概股以及科创芯片等板块,显示出投资者在低迷市场中再度加仓的意愿。与此同 时,宽基ETF则仍呈现资金流出趋势,上证50ETF、沪深300ETF及中证1000ETF等产品的资金净流出量 居于前列。 银河基 ...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赋能实体经济促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00:32
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严监管下亿元罚单频 现……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市场生态发生了诸多积极变 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资本市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建 设更具包容性,示范性案例频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推进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是过去一段时 间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主线,目的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 以及投融资机制的完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好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 的效率与吸引力。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A股市场并购重组已进入"活跃期"。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上升, 全市场新增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突破210单,贴合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本轮并购重组潮的特点之一。 从重组目的来看,A股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中,多为聚焦主业和以产业合作为目的的重大重组,包括横 向整合、垂直整合、战略合作等,合计占比超过五成。分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数量居 多,电 ...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赋能实体经济促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18 23:57
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严监管下亿元罚单频 现…… 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市场生态发生了诸多积极变 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资本市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建设 更具包容性,示范性案例频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推进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是过去一段时间 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主线,目的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以及 投融资机制的完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好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 与吸引力。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相辅相成、相互成就,促进三者良性循环是当前和今后资本市场改革 创新的重要主线,也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过去一年间,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科创板改革"1+6"政策、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 文章"实施意见等举措相继出台。随着科创板、创业板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的完善,科技型企业通过并 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 ...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赋能实体经济促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18 17:45
新上市的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持续攀升、从严监管下亿元罚单频 现……自2024年9月24日"一揽子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落地以来,市场生态发生了诸多 积极变化。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资本市场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度建设更具包容性,示范性案例频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推进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是过去一段时 间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主线,目的就是要通过资本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投资者结构的优化 以及投融资机制的完善,促进资本市场改革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更好地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 的效率与吸引力。 资本市场向"新"力十足 从重组目的来看,A股公司的重大重组事件中,多为聚焦主业和以产业合作为目的的重大重组,包括横 向整合、垂直整合、战略合作等,合计占比超过五成。分板块来看,科创板、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数量居 多,电子、汽车、计算机、医药生物等前沿科技板块并购规模突出,一些传统行业也在探索运用新技术 转型升级。以钢铁、机械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沪市这两大行业以技术创新破解"内卷式"困局,向高 附加值领域 ...
每日市场观察-20250918
财达证券· 2025-09-18 02:09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市场成交额达2.4万亿元人民币,较前日增加约300亿元人民币[1] - 沪指涨0.37%,深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2] - 上证主力资金净流入275.39亿元人民币,深证净流入247.62亿元人民币[3] - 汽车零部件、电池、电网设备获主力资金流入前三,元件、化学制药、白酒为流出前三[3] 政策与改革动态 - 国务院国资委“十四五”期间以市场化方式重组6组10家企业,新设9家央企[4] - 香港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推动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5] - 上交所推进“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地,深化投融资改革[6] 行业与产业投资 - 工信部聚焦116个重点方向,包括高性能电动关节模组、钠离子电池等[7][8] - 2025世界储能大会签约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45.8亿元人民币[9] - 2025年中国造船完工量预计达5100万载重吨,手持订单超2.3亿载重吨[10] 基金与外资活动 - 9月内122只基金开启募集,环比增长45.24%[11] - 新基金平均认购天数缩短近30%,部分产品“一日售罄”[12] - 下半年外资调研A股公司近1800次,聚焦高端制造与科技领域[13]
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
证券日报· 2025-09-17 22:35
本报记者 毛艺融 统筹推进制度、技术、投资端建设方面,霍瑞戎介绍,制度技术依次就绪,目前各项配套制度规则已全 部发布实施,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已于规则发布当日纳入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正加快推进,将如 期上线。全面加强投保服务,政策发布后,会员单位有序组织投资者签署参与科创成长层交易的风险揭 示书,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目前已有475万户投资者开通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市场活水持续涌 入,政策发布后,上交所推动科创创新药ETF等13只ETF上市,截至9月11日,科创板ETF共97只,规模 合计约2800亿元,科创板目前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指数化产品在吸引资金向新质生 产力积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一系列制度改革陆续落地,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积极拥抱新技术, 发展新质生产力。 霍瑞戎表示,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蓄增长力量。依托科创板,上交所逐步培育起一批具 有"硬科技"底色的产业体系,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速布 局。沪市企业持续加码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实体企业研发投入达4326亿元,再创新高,其中科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