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经营

搜索文档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及合规经营有关工作的通知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15:42
安全生产管理 - 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发展变化 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做好风险预判预警预防工作 [1] - 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落实主体责任 完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演练 强化重大项目和援外项目安保举措 [2] - 加强安全生产专职人员配备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做好相关教育培训 确保安全措施落实落细 [2] 企业合规建设 - 遵守中塞两国法律法规 履行社会责任 保证项目工程质量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 - 加强员工管理 严禁参与赌博 商业贿赂 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 [2] - 避免关键时间节点发生劳务纠纷 及时妥善处置争议 防止消极影响 [2] 员工权益保障 - 排查总包分包与外派劳务人员工资结算情况 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2] - 节日慰问一线员工 掌握思想动态与利益诉求 做好心理疏导和物资保障 [2] - 解决员工急难愁盼困难 创造良好生产条件 [2] 舆情应对机制 - 高度重视生产安全 工资福利 宗教文化等引发的舆情风险 [3] - 强化危机公关 及时澄清负面舆情苗头 防止发酵失控 [3]
开展商品标志标识规范约谈 筑牢企业合规经营防线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25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生产企业商品标志标识使用行为,提升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龙安执法大队对两家生产企业开展商品标志标识使用行政约谈指导, 切实筑牢企业合规经营"防火墙"。 两家企业负责人分别就本单位商品标志标识使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并表示将以此次约谈为契机,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建立健全标志标识使用管理制 度,从设计、生产、检验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产品标志标识合法合规。 此次行政约谈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龙安大队将继续畅通沟通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法律法规 咨询和指导服务,引导企业树立"合规经营、诚信兴企"的理念,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来源:龙安大队 本次约谈围绕当前商品标志标识使用中常见的突出问题,旨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警示+现场答疑"的方式,帮助企业准确掌握标志标识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从源头上防范违法违规风险。执法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商品 标志标识的基本要求、标注内容、规范格式等进行了详细讲解。针对未按规定标注生产日期、水洗符号中文注释不正确等标注问题,执法 ...
营销误导催收不当 海尔消金被罚两百万!高管被取消任职资格
南方都市报· 2025-07-30 19:22
海尔消金被罚事件 - 海尔消费金融因6项违规被罚205万元 创年内消费金融行业单笔最高罚款 [1] - 6名时任高管被追责 合计罚款30万元 时任总经理黄应华被取消任职资格2年 [1][3] - 违规行为包括:营销宣传夸大误导 催收行为不当 贷后管理不尽职 信贷资金被挪用 质价不符收费 违规办理同业业务 人为调整贷款五级分类 [2][3]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回应称处罚针对2021年以前检查内容 已接受处罚并完成整改 [4] - 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维护消费者权益 [4] - 这是近期第二次被罚 6月30日因违反信用信息管理规定被罚25万元 [4][5] 高管变动情况 - 时任总经理黄应华被取消任职资格2年 其任职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23年2月 [6] - 继任总经理张西铭任职不到一年 于2024年1月离职 [6] - 总经理职位已空缺超一年 由董事长李占国代行职责 [7] - 2025年4月韩祥永被核准为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可能为未来总经理过渡 [8] - 2025年2月陈伟被核准为副总经理 公司计划招聘2-3名副总 [8]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14年12月 中国首家由产业发起设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 [8] - 注册资本20.9亿元 主要股东:海尔集团49% 红星美凯龙25% 浙江逸荣投资16% 北京天同赛伯10% [8] 行业处罚情况 - 2025年消费金融行业罚单金额已达997.7万元 涉及8家机构 已超2024年全年918万元 [9][10] - 其他被罚公司包括:宁银消金165万元 蚂蚁消金140万元 阳光消金140万元等 [11] - 专家指出密集被罚反映"重发展 轻管理"问题 需加强合规经营和风险管理 [11]
卫星化学:公司依法缴纳关税,合规经营
证券日报网· 2025-07-29 11:50
证券日报网讯 卫星化学(002648)7月29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依法缴纳关税,合 规经营。关税已恢复正常水平,具体情况请详见政府主管部门公告。 ...
开源证券1.26亿元执行案浮出水面:IPO折戟、合规失守、保荐业务现“滑铁卢”
搜狐财经· 2025-07-26 16:20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 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厅国债服务部 目前控股股东为陕煤集团 实控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前十大股东中有6家为陕西国有企业 [6] - 2018至2021年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 公司新三板挂牌项目行业排名第一 被媒体称为"新三板王" [2] 法律与执行案件 - 2025年5月28日新增恢复执行记录 执行标的1 26亿元(125510000元)案号为(2025)陕01执恢165号 [1][2] - 2024年12月IPO申报稿披露的仲裁金额与1 26亿元执行标的较为吻合 [2] IPO进程与保荐业务 - 2022年7月申报深市主板 2025年6月28日因保荐人国联民生证券撤回申请 深交所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2] - 2024年IPO保荐项目撤否率达76 47%(17个项目仅4家通过) 已上市保荐项目中多家企业出现业绩"变脸"(首年净利润降幅超50%) [5] 监管处罚与业务影响 - 2024年10月18日因债券承销违规被证监会处罚 暂停债券承销业务6个月 涉及85亿元债券项目取消发行 导致2024年投行收入骤降45 89% [4] - 2025年3月大连分公司因合格投资者认定违规被暂停相关业务6个月 涉及员工代开收入证明 非营销岗下达营销任务等内控问题 [5] 财务表现 - 2021至2024年年中 经纪业务利润从1 92亿元降至0 1亿元 代理买卖佣金收入从2 42亿元缩水至0 85亿元 [5]
哈银消金公布39家合作机构名单:开放合作赋能生态,合规经营稳健发展
搜狐网· 2025-07-26 02:24
公司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正式公布39家合作机构名单,包括10家助贷机构和29家催收合作方,展现开放合作态度[1] - 助贷合作伙伴在流量场景、数据风控或用户运营等领域具备核心优势,双方将通过技术互补提升获客、信用评估及贷后管理效率[2] - 催收合作机构均具备合法资质,强调"阳光催收、依法合规"的运营标准,并经过严格资质审查与动态管理[2] 财务与经营表现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243.69亿元,同比增长14.01%[1] - 营业收入13.99亿元,同比增长13.46%,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1.03%[1] - 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 风控与合规管理 -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风控系统,对合作机构推荐的客群进行独立授信决策,严防风险跨机构传导[3] - 通过AI语音识别、行为监测等技术手段实现催收全流程留痕与实时监督,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害[3] - 定期对合作机构开展合规培训与考核,建立"准入-评估-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3] 战略与发展方向 - 公司聚焦新市民、小微企业主等群体的消费信贷需求,通过多渠道拓展服务触达面[3] - 计划深化与头部平台合作,优化智能风控体系,并探索养老场景等新业务模式[3] - 以"科技驱动、合规经营"为核心,累计服务用户超千万[4] 公司背景与治理 - 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15亿元,股东包括哈尔滨银行、度小满金融等[4] - 当前总经理谢云立代履董事长职责,核心团队专业务实[4]
紫金银行合规“失血”:20元违法所得牵出240万重罚
观察者网· 2025-07-25 04:16
监管处罚 - 公司因七项违规被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处以240万元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仅20.22元 [1] - 七项违规包括金融统计失真、账户管理疏漏、特约商户与支付终端失控、反假货币及人民币流通瑕疵、征信查询越界 [1] - 时任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沙某因违反特约商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2] - 时任普惠金融部总经理姚某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罚款10万元 [2] - 监管处罚显示出"重违规性质、轻获利多少"的鲜明导向 [2] 业务状况 - 公司个人贷款余额高达412.55亿元,占贷款总额近两成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下降4.82% [4] - 净息差1.23%,较2024年末的1.42%收窄0.19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率1.24%,与上年末持平 [4] - 拨备覆盖率202.52%,较年初下降约50个百分点 [4] - 资本充足率12.69%,较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50%,虽高于监管红线但在同业中偏低 [4] 战略转型 - 2023年起公司提出"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新战略 [5] - 试图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三农、社区金融倾斜 [5] - 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快速做大AUM [5] - 线下网点日均客流量三年下降35% [6] - 客户经理人均管户数量从不足200户激增至600户以上 [6] - 对公贷款占比仍维持在30%以上 [6] 行业环境 - 南京及周边地区新增8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分行、1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与上百个持牌小贷公司 [6] - 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县域农商行、城商行普遍面临"大行下沉、监管上浮"的双重挤压 [7] - 2025年以来央行、金监总局对地方金融机构开出的百万级罚单超过300张 [7] - 监管处罚事由扩展到数据治理、个人信息保护、反洗钱、支付结算等更精细领域 [7]
不确定性成跨国经营最大壁垒,中企出海“多点开花”破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1:13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转折点 - 2024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43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0.5% 连续五年正增长 [1] - 国际市场地缘政治紧张和关税壁垒加剧 企业加快全球布局以降低对出口依赖 [1] - 全球商业环境不确定性成为跨国经营主要壁垒 企业难以做出长期投资决策 [1][3] 出海区域多元化 - 中企出海从聚焦美国转向多点开花 欧洲、东南亚、拉美、非洲、中东成为新目标 [3] - 新能源技术如氢能和储能在法国、意大利有发展空间 to C零售类业务倾向拉美和东南亚市场 [3] - 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因经济体量大且商业复杂度低 成为潜在新商业枢纽 [7] 供应链模式转型 - 从成本导向转为韧性导向 实施分散生产基地和替代供应商策略 [4] - 中企在墨西哥设厂规避关税壁垒 在沙特投资顺应本地化政策 [4] - 跨境电商客户要求预留海外产能 构建国内外双供应链备份 [4] 新兴市场挑战 - 新兴市场波动性高 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 [6] - 全球54%司法管辖区强制要求电子发票 企业数字化合规成本上升 [6] - 反洗钱和受益所有权披露要求趋严 企业需确保财务结构透明合规 [6] 合规经营升级 - 欧洲法规细致且保护主义 东南亚政策变动快 本地化专业要求提高 [7] - 企业合规意识增强 采用轻资产运营降低固定投资风险 [7] - 多元化布局成本低于被市场排除的风险 是抵御不确定性的关键手段 [7]
中纪委再次点名医药腐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54
反腐高压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1906万件次,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2][5] - 国有企业、工程建设、能源、消防、高校、医药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系统整治深入推进[2][5] - 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和处理843万人次,其中第一种形态占比494%,第二种形态占比404%,前两种形态占比近90%[6] 医药领域反腐 - 医药领域作为"资金密集、资源富集"典型代表被中纪委点名[3] -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4部委联合印发《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聚焦关键领域环节加大执法力度[3] -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王茂生案涉案金额巨大,陕西省商洛市查处医疗领域违纪违法案件46件[7] 医疗行业治理措施 - 公立医院开展诊疗行为专项整治,退回医保基金9377万元[9] - 建立集采全流程管理体系,实现医院运营成本降低、患者支出减少、医保基金增效[9] - 修订完善《外送检验(查)项目管理规定》等16项制度文件,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10] 企业合规建设 - 终端销售推广和入院采购是医药行业不合规问题高发领域[10][11] - 部分企业销售费用占比较高但对合规管理重视不足[11] - 建议健全医院关键岗位人员任职交流回避和轮岗制度,完善举报查处闭环机制[11]
扬州:强效能引擎 护航民营企业走稳合规发展路
搜狐财经· 2025-07-22 10:10
全链条风控筑屏障 风险提醒护企行稳 扬州市宝应县税务部门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不断健全"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全链条风险 管控机制,精准捕捉企业申报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及时提醒企业进行更正。 近日,宝应县某供应链企业办税员杨女士因一时疏忽,在填报四季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时,直接复制了 三季度的资产总额数据。由于系统自动判定该数据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导致公司误享了所得税优惠 政策。税务人员通过智能分析系统扫描到企业的填报数据存在异常后,第一时间展开核查并核实了具体 情况。经查实,该企业第四季度的实际资产总额已超过5000万元,并不满足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 策的享受条件。随后,税务部门主动与企业沟通,指导其完成更正申报和税款补缴工作,同时还对企业 的财务核算规范和涉税事项管理进行了专业辅导。杨女士感慨道:"要不是税务部门的及时提醒,我们 今后就会遇到一系列的麻烦。" 据税务人员徐福桂介绍,税务部门秉持"无风险不打扰、有风险早提醒"理念,定期对辖区内企业开展风 险扫描工作。截至目前,该局已累计向辖区内民营企业推送风险提示信息210余条,开展专项辅导60余 户次,举办政策培训会5场,切实帮助企业提升识别和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