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助贷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新规倒计时!银行“圈定”合作白名单,这类助贷机构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20
核心观点 - 助贷新规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推动银行密集披露助贷合作机构白名单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民营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成为银行合作首选 新规要求银行实行名单制管理并自主风控 中小银行需加速互联网贷款自营能力建设 [1][2][4] 银行助贷白名单披露情况 - 徽商银行公布2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 包括蚂蚁智信、微众银行等 合作类型涵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和逾期清收 合作产品包含花呗、借呗、京东白条 [2]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助贷机构 包括网商银行、支付宝等 并表示将不定期更新名单 [2] - 上海银行、富邦华一银行、江南农商行等机构早前已公开合作机构名单 蚂蚁系、京东系和腾讯系机构多次入选 [3] 助贷新规监管要求 - 商业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通过官方网站、移动应用等渠道披露名单 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4] - 新规强调银行须将助贷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总行在合作机构选择、合作模式、贷后管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 [4] - 严禁合作机构干预银行核心风控决策 严禁不透明收费 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 [4] 银行业务表现与转型 - 青岛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4.58亿元 其中个人互联网贷款余额119.11亿元 该行正积极开展互联网贷款经营策略转型 [5] - 上海银行平台类互联网消费贷款投放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3% [5] - 中小银行需及时响应新规 规划互联网贷款自营发展路线 新规对持牌机构自营竞争能力、同业合作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5] 合规建设建议 - 银行应由总行牵头明确互联网助贷业务主责部门 完善从准入、授信、放款、贷后到催收的全流程管理制度 [5] - 银行必须独立完成授信审批、风险评价、合同签订等核心流程 建立严格的合作机构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 [5]
新规倒计时!银行“圈定”合作白名单 这类助贷机构入围
国际金融报· 2025-09-17 14:58
助贷新规实施与银行响应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2] - 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上海银行等多家机构密集披露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白名单" [1][2] - 银行需对平台运营机构及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名单且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4] 银行合作机构偏好 - 大型互联网平台、头部民营银行、持牌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成为银行合作首选 [1][3] - 徽商银行公布29家合作机构包括蚂蚁智信、微众银行合作类型涵盖营销获客、共同出资放贷、支付结算、风险分担和逾期清收 [2]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助贷机构包括网商银行和支付宝且与徽商银行名单存在重叠 [2] 银行业务数据表现 - 青岛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4.58亿元其中个人互联网贷款余额119.11亿元 [5] - 上海银行平台类互联网消费贷款投放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93% [5] 新规对业务模式影响 - 商业银行需将助贷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总行在合作机构选择、贷后管理等环节的管理责任 [4] - 新规严禁不透明收费要求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推动银行转向精细化风险定价模式 [4] - 银行必须独立完成授信审批、风险评价和合同签订等核心流程并建立合作机构准入评估和退出机制 [5] 机构应对策略 - 中小银行需及时响应新规及早规划互联网贷款自营发展路线以提升风控能力和运营水平 [1][5] - 头部机构有望借助科技能力与流量积累为同业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3] - 银行应由总行牵头完善从准入、授信、放款到催收的全流程管理制度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5]
公布“豪华”助贷机构名单外资银行寄望消费贷
中国证券报· 2025-09-16 20:20
外资银行互联网贷款合作动态 - 多家外资银行公布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东亚银行中国 富邦华一银行 韩亚银行中国 开泰银行中国 友利银行中国等[1] - 合作机构类型涵盖民营银行 消金公司 互联网平台 融资担保公司等 合作范围涉及贷款获客与营销 运营服务 线上与线下催收等业务[1] - 富邦华一银行披露合作机构达52家 为目前披露数量最多的外资银行[1] 合作机构类型与分布 - 民营银行方面 前海微众银行与富邦华一银行 东亚银行中国 开泰银行中国等多家外资银行合作 新网银行 网商银行出现在富邦华一银行合作名单 百信银行与开泰银行中国合作[2] - 持牌消金公司和小贷公司方面 马上消金 海尔消金 度小满小贷 蚂蚁消金等出现在多家外资银行合作名单[2] - 互联网平台方面 支付宝 银联数据 唯品会 哈啰普惠科技等与外资银行展开合作 深圳智领星辰科技 云瀚信息科技等助贷机构背靠字节跳动 京东等头部平台[2] - 增信服务机构方面 融资担保公司占比较高 富邦华一银行52家合作机构中融资担保公司达27家 开泰银行中国14家合作机构中有5家融资担保公司[2] 产品类型与合作动力 - 外资银行互联网贷款产品多为个人信用消费贷 例如友利银行中国与云瀚信息科技合作的京东金条产品[3] - 合作动力主要来自10月1日正式施行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平台运营机构 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并披露[3] - 外资银行通过合作弥补本土场景缺失 运营经验不足 数据积累有限等短板 获取流量入口并拓展消费信贷市场[4] 监管背景与合规要求 - 金融监管总局4月发布助贷新规 指出互联网助贷业务存在总行管理不到位 权责收益不匹配 定价机制不合理等问题[3]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坚持总行集中管理 权责收益匹配 风险定价合理原则 加强平台运营机构和增信服务机构准入管理[3] - 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官方网站 APP等渠道披露合作机构名单 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3]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外资银行与助贷平台合作是深化贷款业务本土化布局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拓展中国市场特别是消费信贷业务[1][4] - 通过风险共担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例如引入融资担保公司 保险公司等合作机构[2] - 合作有助于外资银行快速切入潜力较大的消费信贷市场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4][5] 业务挑战与发展建议 - 外资银行面临确保外部合作机构合规风控能力的核心挑战 需警惕合规问题带来的风险外溢[5] - 部分外资银行高度依赖合作方风控模型 缺乏风控主动管理能力[5] - 建议外资银行坚持外部合作与内部建设两手抓 加强合作机构约束的同时建设自身互联网渠道和自营能力[6] - 应建立科学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对规模 增速 集中度 不良贷款率 代偿赔付率等实施严格管理[6]
新规实施倒计时!多银行披露助贷合作名单,资金“躺赢”模式不再
北京商报· 2025-09-15 13:49
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调整 - 多家银行包括徽商银行、东亚银行(中国)、恒丰银行、上海银行加速披露助贷合作机构名单 聚焦头部民营银行、流量平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保险及融资担保机构等类型 [1][3] - 徽商银行合作方覆盖蚂蚁智信、宿迁钧腾信息科技、微众银行、重庆蚂蚁消费金融等头部机构 合作环节包括营销获客、共同出资发放贷款、支付结算、风险分担、逾期清收五大业务领域 [4] - 东亚银行(中国)披露9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智信、支付宝、银联数据、网商银行等 明确遵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规定开展业务 [4] 助贷合作头部集中趋势原因 - 银行选择头部合作方核心逻辑从冲规模转向保合规 头部机构资质经过市场验证 合规底线清晰 风控体系成熟 降低银行后期被追责风险 [5] - 头部流量平台用户基数和场景稳定性帮助银行在严控规模增速监管要求下维持基本业务盘 避免业务断崖式收缩 实现风险可控的业务总量平衡 [5] - 这种共性选择表明银行机构充分响应助贷新规监管精神 从源头规范互联网助贷业务 提升业务质量 [1][5] 助贷新规对银行角色与运营的影响 - 新规要求商业银行坚持"总行集中管理、权责收益匹配、风险定价合理、业务规模适度"原则 解决过往分行自主经营导致合作机构鱼龙混杂问题 进一步隔离风险 [6] - 银行从资金提供方转向全流程管控 推动从"流量驱动"转向"合规驱动" 但分行失去自主合作权后积极性易受挫 总行需承担全部风控责任易陷入保守心态 [7] - 总行需同时控制规模增速和压低不良率 可能先砍掉高风险客群 短期内业务收缩几乎成为必然 互联网贷款竞争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机构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7] 银行差异化发展路径 - 头部银行有资金和科技优势 应向生态闭环方向发展 把控高频场景、搭建自营平台 抓牢获客与风控主动权 甚至通过开放API扩大生态边界 [8] - 中小银行需聚焦区域深耕 绑定本地政务、社区商超等场景 依托线下网点与线上轻运营降低成本 通过合作合规技术公司补齐风控短板 无需追求"大而全" [8] - 头部机构有望从持牌业务逐步进阶到平台业务 借助科技能力与流量、客群积累为同业机构提供互联网贷款业务赋能 中小机构需及早规划自营发展路线 [8]
外资银行“抢滩”消费贷市场 释放何种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3:37
外资银行互联网贷款合作披露情况 - 多家外资银行近期在官网公布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包括友利银行中国 韩亚银行中国 富邦华一银行 渣打银行中国等[1] - 友利银行中国合作方为云瀚信息科技 合作产品为京东金条 覆盖贷款获客营销 运营服务及催收业务 该产品由京东金融运营 银行100%出资[2] - 韩亚银行中国合作13家平台机构 包括海尔消费金融 度小满小贷 蚂蚁消费金融等[3] - 东亚银行中国合作蚂蚁智信和微众银行 分别开展蚂蚁信用贷和微粒贷联合贷业务 并与网商银行合作网商贷经营贷款[3] - 渣打银行中国与4家平台合作 产品包括蚂蚁信用贷 京东金条信用贷 金企贷和微业贷[3] - 富邦华一银行披露52家合作机构 涵盖银行 持牌消金公司 融资担保公司及京东 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平台[3] 监管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4月发布新规 要求商业银行对互联网助贷平台实行名单制管理 并通过官网披露合作名单[4] - 新规要求银行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 旨在解决总行管理不到位 权责收益不匹配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完善等问题[4] - 披露名单既是满足监管要求 也有助于银行提升合规透明度 强化对助贷机构的监督约束 防范数据滥用和共债风险[4] - 9月1日实施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未将外资银行纳入经办机构范围 目前仅包括18家大中型银行和5家其他发放机构[1][5] 外资银行市场策略建议 - 消费贷贴息政策通过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消费需求 为银行零售信贷带来增量机遇 外资银行可凭借风控和服务优势切入中高端市场[5] - 由于政策红利主要惠及本土银行 外资银行在渠道覆盖和场景融合上相对滞后 需快速调整策略并深化与本土平台合作[5] - 外资银行可参考贴息政策重点场景 结合自身客群和资源禀赋选择合作伙伴 布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贷业务[6] - 披露合作名单有助于提升同业合作质量 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从源头防范非持牌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5]
平安消金更新合作机构名单,信用飞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8-19 11:04
平安消费金融合作名单更新 - 平安消费金融官网更新合作营销获客和增信服务机构名单 新增信用飞运营主体上海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营销获客名单)和其全资子公司天津信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增信服务名单) 同时上海耳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信也科技上市主体)退出营销获客名单 [1] 合作模式分类 - 营销获客名单中明确标注合作模式 与重庆两心金诚科技有限公司为助贷合作 与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联合贷合作 两家公司均为美团关联企业 [1] 监管政策背景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4月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对互联网助贷平台运营机构和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必须通过官方渠道披露并更新名单 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开展合作 [4] - 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助贷业务重要资金方 已成为名单披露主要机构 目前包括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南银法巴消金等10多家机构已执行披露要求 [4] 营销获客合作机构全名单 - 最新营销获客合作机构共17家 包括度小满科技、马上消费金融、蚂蚁智信、美团系公司(重庆两心金诚科技和重庆美团三快小贷)、陆金所(深圳市陆金互联网信息服务)、微众银行(北京微财科技)等知名平台 [2] 增信服务机构全名单 - 最新增信服务机构共18家 包括平安融易担保、维仕担保、奇富科技(福州奇富融资担保)、微众银行(厦门微财融资担保)等机构 新增天津信飞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信用飞子公司)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