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

搜索文档
利君股份股价下跌4.75% 成交额突破16亿元
金融界· 2025-08-07 16:36
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7日收盘价14.05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0元 [1] - 当日开盘价14.86元 最高价14.88元 最低价13.71元 [1] - 早盘9点37分出现快速反弹至14.09元 五分钟波动幅度超2% [1] 交易数据 - 成交量116.25万手 成交金额16.48亿元 [1] - 早盘快速反弹时段成交额达4.14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1亿元 占流通市值1.26%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67亿元 占流通市值2.1% [1] 公司基本情况 - 总市值145.20亿元 流通市值79.45亿元 [1] - 主营业务为专用设备制造 涉及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领域 [1] - 公司注册地位于四川省 [1]
航天电子20250807
2025-08-07 15:03
**航天电子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航天电子为航天科技集团核心电子配套院所,受益于航天型号任务增长、深空探测、低轨星座建设及空间站常态化需求[2] - 公司成立于1990年,2009年更名并划归航天九院,2016年通过资产注入实现军工核心主业上市[4] - 业务分为航天电子配套(测控通信、惯性导航等)和无人系统(无人机、精确制导弹药)两大板块[7] **2 核心增长驱动** - **低轨星座建设**:星网工程(12,992颗)和千帆星座(15,000颗)合计规划2.8万颗卫星,未来数年需发射数千颗[12] - 商业低轨卫星市场空间2028年达6,000亿元,卫星制造环节优先爆发[13] - 公司配套卫星自控/电源/测控系统电子元器件,占平台价值量10%-20%,2028年市场规模约300亿元[14][15] - **航天发射需求**:长征系列火箭电子配套占成本15%-30%,年70次发射对应市场规模40-90亿元[13] - **无人装备**:中小型无人机在战争中作用凸显,公司为全军无人行谱项目总体单位,产品覆盖连排级至师旅级[19][20] **3 技术与竞争优势** - **测控通信**:承担长征火箭2/3以上传感器生产,服务火箭、卫星等[17] - **惯性导航**:覆盖1-3代技术路线,参与量子惯导开发[17] - **集成电路**:整合771/772所资源,承担80%以上宇航集成电路封装[17] - **无人机技术**:智能化程度高,自主任务规划能力强,飞鸿97瞄准中程僚机项目,布局水下航行器[20] **4 财务与经营优化** - 2016年后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受低效资产(如航天电工)拖累,2025年剥离后效率提升[6] - 海外市场表现亮眼,飞鸿系列出口塞尔维亚等,海外营收占比高[21] - 股权激励+产能扩张(自筹5亿元)应对未来需求[21] **5 市场前景与风险** - **机会**:国家队主导的深空探测/空间站项目带来协同红利,商业航天配套需求增长[10][16] - **挑战**:中小型无人机需应对复杂环境,技术门槛高(如小型自动技术)[20] **6 其他关键数据** - 商业航天整体市场2028年预计188亿元[13] - 无人机出口型号飞鸿95具备电子战能力,性价比获国际认可[21]
高位回调,国防军工ETF尾盘溢价飙升!人气股火热依旧,长城军工6天5板新高不断,中国船舶续创历史天量
新浪财经· 2025-08-07 09:58
国防军工ETF市场表现 - 国防军工ETF(512810)开盘价续创3年半新高后回落 场内价格收跌0.69% 成交额达1.54亿元 连续5日超1亿元 [1] - 尾盘突发溢价飙升 或有大额买盘资金介入 此前10日累计净申购增仓逾1.6亿元 [1] - 最新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 [1] 成分股表现 - 际华集团、长城军工、七一二逆市涨停 其中长城军工斩获6天5板 量价续创历史新高 [3] - "两船合并"停牌在即 中国船舶成交94.39亿元续创历史天量 高居A股第2 中国重工成交60.93亿元续创10年新高 [3] - 西部材料下挫7.63%居首 建设工业跌5.37% 中航成飞、中航沈飞、中航西飞等权重股齐跌拖累指数 [3] 板块波动因素 - 连续上涨后部分资金逢调整获利了结 板块短期面临波动压力 [3] - 杠杆资金进场加大波动 国防军工ETF融资余额截至8月6日升至3380万元历史新高 [3] 行业长期驱动因素 - "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 八一建军节余温未褪 九三大阅兵临近 多重时间坐标推动格局重塑 [5] - 核心驱动力源于"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战略定性 构成2027/2035/2050三阶段目标底层逻辑 [5] - 行业将告别单纯事件驱动的周期性波动模式 进入成长与价值并重的发展新阶段 [5] 国防军工ETF产品特征 - 覆盖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大飞机、深海科技、军用AI、可控核聚变等热门题材 [5] - 作为融资融券标的和互联互通标的 是一键投资国防军工核心资产的高效工具 [5]
楚江新材(002171.SZ):子公司可提供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卫星结构件等碳纤维预制体及防热预制体等商业航天产品
格隆汇· 2025-08-07 08:10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子公司天鸟高新为国内大型碳纤维预制体生产企业 可提供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 卫星结构件等碳纤维预制体及防热预制体等商业航天产品 [1] - 具体合作项目因军工保密要求不便披露 [1]
我国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密集发射 已有多家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06:28
发射进展与产业规模 - 8月4日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1] - 半个月内完成三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密集发射 包括7月27日低轨05组及后续组别 [2] - 国内卫星互联网发射市场规模未来有望突破千亿规模 [3] 星座计划与政策支持 - 构建国家主导"星网"与商业化"千帆星座"两大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 目标数万颗卫星网络 [2] - 鸿雁星座、行云工程等其他星座计划协同推进 [2] - 工信部批量颁发空间无线电台执照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为项目提供资源支撑 [2] 产业链与技术突破 - 卫星制造从定制化向批产化转变 火箭技术向低成本复用方向演进 [4] - 长征六号改、长征八号甲实现"一箭多星"常态化发射 民营可回收火箭加速试验 [4] - 带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终端等环节规模化与低成本化进程 [3] 资本驱动与市场机制 - 科创板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支持商业航天等未盈利企业上市 [4] - 蓝箭航天、江苏屹信航天等商业航天企业启动上市辅导 [5] - 资本市场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并购重组 实现优势互补 [6] 需求前景与基础设施 - 假设1万颗卫星规模星座且卫星寿命5年 需每年新增2000颗卫星持续发射需求 [4] -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突破为产业开辟广阔需求空间 [2] - 卫星互联网被定位为世界当前和中国未来的核心基础设施 [4]
长城军工再度冲击涨停,“含航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净申购1800万份,规模续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6:14
市场表现 - 8月7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跌0.57%,换手率达19%,交投活跃,成分股中长城军工冲击涨停,新劲刚、迈信林等涨超6% [1] - 该ETF盘中净申购达1800万份,自5月29日上市以来流通规模持续增长,截至8月6日达4.69亿元创上市新高 [1] 行业特征 - 航空航天ETF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其国防军工行业权重占比近98%,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 [1] - 按申万二级分类,该指数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合计权重占67%,深度聚焦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 [1] 机构观点 - 军工板块近期呈现月线三连阳走势,短期或面临获利了结导致的波动压力,但长期逻辑坚实 [2] - 8月配置建议侧重胜率,军工被列为景气线索支撑且处于上行通道的方向之一 [2]
ETF盘中资讯|突然回调,“倒车接人”?国防军工ETF(512810)放量溢价!融资余额续创历史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8-07 05:56
领市大涨后,8月7日,国防军工板块突发回调。代码有"八一"的高人气国防军工ETF(512810)高开低走,持续水下震荡。值得一提的是,512810今日开 盘价续创逾3年半新高。 尽管行情回调,512810场内人气不减,溢价频现,截至发稿成交额超1.28亿元。昨日该ETF大涨区间,尾盘获2142万元净申购,近10日累计吸金超1.6亿 元,最新基金规模历史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年内增幅超83%。 成份股方面,西部材料跌逾8%居首,多只昨日大涨股调整居前,两连板的航天科技跌逾3%,股价创新高的建设工业跌逾4%。局部仍有亮点,七一二午后 涨停,高标股长城军工逆市再升9%,股价续创历史新高。 资金面上,九三大阅兵在前,融资客持续押注国防军工后市。昨日国防军工ETF(512810)再获1248万元融资买入,最新融资余额升至3380万元,继续刷 新历史最高纪录! 基本面上,中信建投、中邮证券等多家券商均认为,2025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进入下半场,国防军工板块基本面已经开始加速回暖,2025年上半年 各类催化剂特别是订单公告有望持续兑现,业绩拐点或已经出现。 二级市场维度,机构认为,九三大阅兵临近,国防军工关注度或将 ...
午评:沪指窄幅震荡涨0.12% 芯片板块集体爆发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7 04:0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报3638.40点涨0.12% 深证成指报11163.36点跌0.13% 创业板指报2346.59点跌0.52% [1] - 半导体板块逆势大涨 晶华微、富满微、盈方微等多股涨停 [1] - 医疗器械概念股走强 利德曼涨停 [1] - 创新药概念股调整 千红制药跌停 [1] - 半导体、物流、计算机设备、存储芯片等板块涨幅居前 [2] - 小金属、生物制药、保险、CRO等板块跌幅居前 [2] 机构观点 - 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快速组网期 GW星座发射间隔从1-2月缩短至3-5天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启动 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3] - 房地产行业中长期止跌回稳基础正在构建 政策发力方向包括稳定房价预期 激活购房需求 优化收储去库存 关注城市更新资金来源 [3] - AI服务器热设计功率密度提升推动液冷需求 随着ASIC芯片及英伟达GB300放量 液冷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国内液冷企业出海潜力被看好 [3] 宏观经济数据 - 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5] -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4% 欧盟增长3.9% 非洲增长17.2% 中亚增长16.3% [5] - 7月进出口3.91万亿元增长6.7%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5] 政策动态 - 中央财政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日下达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 [4] 行业事件 - OpenAI将于太平洋时间周四上午10点举办直播活动 [6]
8月7日证券之星午间消息汇总:保育教育费按照什么标准免?财政部详解
证券之星· 2025-08-07 03:48
宏观要闻 - 国家统一实施幼儿园大班免保育教育费政策 预计2024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 财政增加支出200亿元同时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1] - 前7个月中国货物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 同比增长3.5% 其中对东盟/欧盟/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4%/3.9%/17.2%/16.3% [2] - 7月单月进出口3.91万亿元 增长6.7% 其中出口2.31万亿元增长8% 进口1.6万亿元增长4.8% [3] - 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发表鸽派言论 认为美联储需在未来几个月降利率 非农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放缓 [3] 医药行业 - 国家组织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启动 涉及55个品种 医疗机构8月6日至25日填报需求量 报量要求不低于2023-2024年度平均使用量的80% [4] - 集采规则优化: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 基本药物规格未通过一致性评价可自行折算比例 儿童适宜品规可根据实际需要报量 [4] - 上海出台商业健康保险支持政策 推动创新药械"进医院/进目录/进处方" 相关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 [5] 金融科技 - 中证协就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稳定性保障标准征求意见 要求券商将AI算法/大数据分析/大模型嵌入稳定性管理流程 [5][6] - 当前券商系统稳定性管理存在不足 传统被动运维模式难以适应业务需求 故障应急依赖个别专家经验 [6] 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 - 谷歌/Meta/微软/AWS等公司定制ASIC芯片及英伟达GPU功率密度提升 推动液冷需求明确渗透率将大幅提升 [7] - 国内液冷企业在技术/质量/成本/服务方面具备综合优势 出海潜力受看好 [7] - 数据中心硬件板块迎来发展机遇 包括柴油发电机组/服务器电源/UPS/HVDC/液冷等配套部件 [7][8] 商业航天 - 中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01-05组星1-2个月发射间隔缩短至05-07组星3-5天 表明进入快速组网期 [7]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启动 海南商发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 民营液体火箭陆续首飞 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7]
“一箭11星”将在日照海上发射,军工含量第一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获实时净申购900万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02:35
市场表现 - 8月7日A股军工板块震荡走弱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下跌0.81% 成交额超4200万元 换手率超9%居同类产品首位[1] - 成分股中新劲刚涨超4% 长城军工、迈信林、航天电子、华秦科技、上海瀚讯、天和防务等多股跟涨[1] - 该ETF获实时净申购达900万份 显示资金持续流入[1] 产品特征 - 航空航天ETF天弘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近98%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1] - 按申万二级行业分类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占据近67%权重[1] - 指数深度聚焦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链关键领域[1] 行业动态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将于8月9日-11日搭载时空道宇公司"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升空 择机在日照近海发射[1] - 捷龙三号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 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面向商业航天市场推出的海射型火箭 已成功实施五次海上发射任务[2] - 2025年7月底以来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 从01-05组的1-2月发射间隔缩短至05-07组的3-5天发射间隔 组网速度明显加快[2] 产业发展 - 我国卫星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组网期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2] - 海南商发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 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2] - 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 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 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