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

搜索文档
映翰通跌2.02%,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04.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3: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2%至56.68元/股 成交额1.24亿元 换手率2.92% 总市值41.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04.65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81%卖出0.90% 大单买入占比18.06%卖出31.89% [1] - 年内股价涨幅73.2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77%/20.85%/13.11%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 同比增长34.69% 归母净利润6734.82万元 同比增长26.07% [2] - 上市后累计派现6082.95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61.51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785户 较上期减少10.59% 人均流通股10884股 较上期增加11.85% [2] - 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0.01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 收入构成:工业物联网产品52.00%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16.17% 数字配电网产品15.15% 企业网络产品13.96% 技术服务及其他2.7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边缘计算、操作系统、出海概念等 [2]
顺网科技跌2.01%,成交额2.6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56.1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1%至26.26元/股 成交额2.67亿元 换手率1.92% 总市值179.5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56.19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31%和3.11%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02%和24.81% [1] - 年内股价上涨57.0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8.50%/33.98%/37.91% [1] - 8月22日龙虎榜净买入3.05亿元 买入总额4.60亿元(占比20.53%) 卖出总额1.55亿元(占比6.92%)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网络广告及增值(79.23%) 游戏业务(20.60%) 其他(0.18%)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0亿元(同比增长25.09%) 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69.2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2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2亿元 [3] - 股东户数5.72万户(较上期减少10.69%) 人均流通股9064股(较上期增加10.66%) [2] 机构持仓动态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837.26万股(较上期增加25.72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中证动漫游戏ETF持股1142.50万股(较上期增加201.4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新进持股656.77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443.48万股(较上期增加80.47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畴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游戏Ⅱ-游戏Ⅲ [2] - 概念板块涵盖算力 DeepSeek Web3 操作系统 边缘计算等 [2] - 业务范围包括网络广告推广 互联网增值 游戏运营 网络安全软件研发集成等服务 [2]
星宸科技(301536) - 301536星宸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31
2025-08-31 14:0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4亿元,同比增长18.6% [2]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约7.4亿元,同比增长12.4%,环比增长10.9%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7.5% [5] - 第二季度净利润约0.7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34.3% [5] - 研发投入约3.2亿元,同比增长9.6%,研发投入率22.6% [5] - 营销投入约1453万元,同比增长43% [5] 业务增长 - 智能车载营业收入约1.5亿元,同比增长45.4% [3] - 智能物联营业收入约3.3亿元,同比增长31.8% [3] - 智能安防营业收入约9.1亿元,同比增长12% [3] - 智能车载前装市场出货量及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4] - 智能机器人第一季度出货量超去年全年,第二季度继续放量 [4] - 智能安防国内及全球线上电商渠道增长强劲 [4] 战略收购 - 以人民币约2.1亿元现金收购富芮坤53.3087%股权 [7] - 富芮坤是蓝牙芯片设计企业,产品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车规级场景 [7] - 收购补强连接、音频及低功耗能力,形成"感知+计算+连接"一体化竞争力 [7][8] - 通过异构计算架构提升端侧AI任务协同 [8] - 扩大供应链采购规模,增强上游议价能力 [8] 新产品布局 - 智能机器人已跻身业内领先芯片供应商,目标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8] - 在研机器人芯片新品适用于户外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 [8] - 第一颗车载激光雷达芯片Lidar SPAD-SoC已于上半年流片,开展客户验证及上车测试 [9] - 规划开发下一代智能穿戴SoC,显著降低芯片尺寸和功耗 [9] - 已有适用于边缘计算的SoC芯片流片并推向市场 [9] 供应链策略 - 以亿量级别规模效应向晶圆厂争取降价空间 [10] - 提前备货存储芯片以应对价格上涨 [10] - 坚持多源采购策略,维持第二、第三供应商体系 [10] - 与客户协商成本上涨分摊方案,适当反映最终售价 [10] 资本规划 - 计划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 [11] -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智能穿戴、智能驾驶等领域研发投入 [11] - 借助上市平台整合产业链,寻找境内外协同标的进行投资或并购 [11] - 正与中介机构配合推进港交所递表工作 [12][13]
星宸科技:营收创新高,收购智能蓝牙聚力端侧AI新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8-31 09: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4亿元 同比增长约18.6% [1] - 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7.4亿元 同比增长约12.4% 环比增长约10.9% 创公司半年度及单季度营收历史新高 [1] 收购交易 - 拟以约2.1亿元现金收购上海富芮坤微电子有限公司53.3087%股权 [1] - 标的公司全部股权投资价值约为4.1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富芮坤实现营业收入约5875万元 [1] - 富芮坤2026-2028三年需实现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1] 标的公司概况 - 富芮坤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蓝牙芯片设计研发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2024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4项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74项 [2] - 产品包括双模蓝牙SoC芯片及低功耗蓝牙MCU芯片 覆盖消费级、工业级和车规级应用场景 [2] - 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PSA Certified安全认证及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 战略协同 - 收购将实现公司已有关键自研技术与富芮坤蓝牙技术的高度协同 [1] - 在五大核心IP基础上补强连接、音频及低功耗能力 [3] - 为主芯片平台赋予"感知+计算+连接"的一体化竞争力 [3] - 通过异构计算架构提升在端侧AI任务上的协同 [3] - 实现从芯片供应商到智能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转变 [4] 技术整合 - 星宸视觉主控SoC承担图像处理与模型推理 [3] - 富芮坤蓝牙SoC/MCU作为低功耗协处理器负责传感器信号感知和轻量级语音交互 [3] - 通过软硬件系统级芯片方案实现端侧AI任务的动态调度与多模态数据融合 [3] - 共同构建在性能、功耗与成本之间更具平衡竞争力的端侧AI SoC芯片 [4]
乘“封”破浪:面板级封装的投资新蓝海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8 03:20
封装市场增长趋势 - 2024年封装市场整体规模达10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1][2] - 先进封装市场达513亿美元 同比增长20.6% 占比接近50% [1][2] - 预计2030年封装市场整体规模将达1609亿美元 先进封装规模将达911亿美元 [1][2] - 2024-2030年先进封装复合增长率达10% [1][2] 市场结构变化 - 当前中低端市场规模主导先进封装市场 [2] - 高端市场份额预计从2023年8%提升至2029年33% [2] - 生成式AI、边缘计算和智能驾驶ADAS推动高性能需求扩张 [2] 技术驱动因素 - 先进制程摩尔定律逼近物理极限 封装技术成为提升性能新路径 [3] - 功能器件交互需求增加 需要高效实现芯片间高速互连 [3] - 面板级封装(PLP)具有成本效益高、设计灵活性和热/电气性能优势 [3] - PLP采用厚铜重布线层(RDL) 支持高电流密度并消除引线框架需求 [3] 细分市场机会 - 2024年传统封装市场规模542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698亿美元 [3] - 2024年晶圆级封装市场21亿美元 FO/2.5D有机中介层市场18亿美元 [3] - 预计2030年WLCSP+2.5D有机中介层封装市场将达84亿美元 [3] - PLP封装可能替代基于晶圆工艺平台的WLCSP及2.5D有机中介层封装 [3] 封装基板关键技术 - 封装基板承担信号传输、散热、保护和功能集成四大功能 [4][5] - 最重要的性质是低损耗传输 是持续封装摩尔定律的核心 [5] - 需要满足芯片I/O密度提升需求 移动设备、5G、数据中心、云计算和HPC推动发展 [5] - 当前RDL布线线宽/线距需满足10μm甚至2μm 高端HDI Board仅能实现25-50μm [5] 技术演进方向 - COWOP技术模糊PCB与基板定义 将基板功能转移至PCB [6] - 实现COWOP需要寻找高密度IO材料使PCB匹配硅中介层规格 [6] - PCB可能走向类基板定位 使用基板材料实现IC直接封装 [6] - COWOP与基板不冲突 基板工艺可能运用于PCB实现高IO需求 [6] 产业链相关公司 - 封装基板及材料公司:联瑞新材、华正新材、兴森科技、深南电路、景旺电子、生益科技、南亚新材 [7] - OSAT封装代工厂商:华天科技、华润微 [7] - 基板制造设备厂商:大族激光、鼎泰高科、中钨高新 [7]
优刻得跌2.10%,成交额2.0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061.9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2:37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10%至27.96元/股 成交额2.03亿元 换手率1.76% 总市值127.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61.9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23%和9.9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98%和33.3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0.0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71%/6.03%/26.17% [1] - 年内8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2月14日净买入1791.86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6.49%和6.15%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为中立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公有云50.63% 混合云35.41% 云通信8.26% 私有云2.75% 边缘云1.0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IT服务Ⅱ-IT服务Ⅲ 概念板块涵盖AI训练/信创/边缘计算/算力/智谱AI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1亿元 同比增长8.37% 归母净利润-7964.84万元 亏损同比收窄26.56% [2] - 股东户数4.02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 人均流通股10083股 较上期增加3.4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112.66万元 近三年未实施分红 [3] 机构持仓变动 - 博时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持股366.05万股(较上期增持133.97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国融融盛龙头严选混合A持股203.63万股(持股不变)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魅视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7 22:28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7071.85万元 同比增长10.31%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4340.72万元 同比增长19.43% [1] - 归母净利润1907.76万元 同比下降36.74% 第二季度净利润1322.0万元 同比下降16.28% [1] - 毛利率63.91% 同比下降18.76个百分点 净利率26.98% 同比下降42.65个百分点 [1] - 三费总额2328.1万元 占营收比例32.92% 同比增长35.91% [1] - 每股收益0.19元 同比下降36.67% 每股净资产9.52元 同比增长0.95%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3元 同比增长200.92% 货币资金3.7亿元 同比增长10.66% [1] 运营指标 - 应收账款5473.5万元 同比下降11.56% 有息负债135.48万元 同比下降19.78% [1] - 历史ROIC中位数33.92% 2024年ROIC为7% 净利率历史水平达40.66% [2] - 现金资产状况非常健康 偿债能力表现良好 [2] 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边缘计算产品和智能分布式视听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分布式系统、矩阵拼接类产品和中控系统 [2] - 营业收入规模稳定在2亿元左右 产品应用于指挥中心、调度控制中心等关键场景 [2] - 服务领域涵盖应急管理、智慧城市、公安指挥、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 [2] - 近期推出边缘智能协作平台和人工智能系列产品 结合AI与边缘计算技术拓展产品线 [2][3]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模式及产品费用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8-27 21:59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怡亚通(002183 SZ) 联易融(09959 HK) 浙江东方(600120 SH) 飞马国际(002210 SZ) 中信证券(600030 SH) 生意宝(002095 SZ) 中科金财(002657 SZ)等公司是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1] 供应链金融行业生态模式 - 行业生态模式持续创新 通过技术创新 价值跃迁 模式创新 产品创新以及场景延伸等途径 有效赋能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与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 - 数字技术赋能 平台支持 政策催动以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推进 成为破局良药 [1] - 供应链金融通过利用供应链中各方的信用 风险和资金需求信息 将融资和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融入供应链贸易 为参与方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4] - 数字技术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 对接丰富金融产品 促进产业内外部中小企业建立长期协同关系 提升供应链竞争能力 [4] 科技手段应用 - 物联网技术采集关于物的信息 实现对实物资产的感知 识别 定位 跟踪 监控和管理 [5] - 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账本 可溯源且不可篡改 记录并自动同步交易数据 使信用可以拆分传递 从而建立数字信任 [5] - 隐私计算技术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实现多方数据共享 支持供应链金融风控 运营等业务各环节 [5] - 大数据技术对海量 快速 多样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采集 存储 处理 应用多样化数据 [5] - 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在营销 风控 运营等各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5] - 云计算技术低成本提供计算资源 使中小微企业可以低成本使用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 [5] - 边缘计算技术减少网络和云端数据处理的负担 提升前端客户数据的分析能力和速度 提升对数据的实时处理能力 可以提升交易效率 提升供应链金融风控当中的反欺诈能力 [5] - 5G技术提升数据传输和处理效率 让海量的工业数据快速 稳定 可靠地传输 [5] 行业发展模式 - 中国供应链金融模式发展成熟 包括数据驱动型依托AI与区块链构建风控模型解决信息不对称 [6] - 基础设施服务型由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基建支持 [6] - 平台生态型整合电商物流场景实现融资嵌入 [6] - 产业货款主导型以核心企业信用延伸服务上下游 [6] - 多元模式协同推动产融结合深化 提升资金流转效率 [6] 业务盈利模式 - 大宗商品业务模式涵盖采购计划管理 资源组织 运输配送 应收款垫资 结算服务到价格管理等工程物资供应链管理组合服务 [8] - 业务模式主要赚取流通增值服务费 应收款垫资价差 基差管理收益等 [8] - 资金服务费占据主要盈利比重为62% [9] - 资源组织和物流配送占据15%盈利比重 [9] - 采购收益占据15%盈利比重 [9] - 运输收益占据8%盈利比重 [9]
三维通信:卫星通信领航赛道,全球业务提速拓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10亿元 [1] - 海外通信业务收入达2.38亿元,保持平稳增长 [5] - 铁塔运营业务收入8664.58万元,同比增长12.59% [3] 卫星通信业务 - 卫星通信运营服务收入9345.63万元,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 - 子公司海卫通商船客户规模稳中有进,构建高中低轨卫星网络泛在接入能力 [2] - SeaCube平台完成多艘船舶功能测试与验证,带动连接船舶设备数量快速增长 [2] - 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政策利好加速国内低轨卫星落地 [2] 铁塔运营业务 - 累计拥有通信铁塔站点超万座(含已转签及转签中站点),资产规模持续巩固 [3] - 全新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运营效率,覆盖合同管理、收付结算等核心模块 [3] - 中国铁塔表示铁塔机房将成为国家算力网络关键节点,提供边缘算力共享服务 [4] - 专业团队已组建完成并启动探索潜在运营类业务机会 [3] 海外业务拓展 - 欧洲市场积极开拓新客户并推进与头部运营商测试准入流程 [5] - 北美与拉美区域市场影响力持续深化,带来稳定收入与利润 [5] - 中大功率无线覆盖系列产品凭借性能优势获客户青睐 [5] - 已完成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市场调研,为海外拓展奠定基础 [3] 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 加大智慧商船应用研发投入,创新完善SeaCube船岸云一体化平台 [2] - 深度融合AI与边缘计算能力,为智慧航运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2] - 下半年将聚焦核心战略客户需求,加速商业机会向订单转化 [6]
国电南瑞上半年实现营收242.43亿元 拟派发现金红利11.75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3:02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43亿元 同比增长19.5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2亿元 同比增长8.82% [1] - 拟每10股派1.47元(含税)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1.75亿元 [1] 公司定位与业务范围 - 公司是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 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为能源电力、市政公用、节能环保、水利水务、轨道交通、石化工矿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1] - 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 [2] - 能源电力安全、能源数字化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及新型工业化需求更为迫切 [2] - 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显著 [2] 战略布局与技术方向 - 构建"三域四层"产业布局 包括电网域、能源互联网域、工业互联网域及控制层、感知层、数据层、价值层 [2] - 持续巩固电网智能、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四大产业集群 [2] - 深度推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数字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深度融合 [2] 未来技术演进路径 - 向电力电子技术及柔性化、可重构化方向演进 重点突破FACTS、宽禁带半导体应用等电力电子核心技术 [3] - 加快研发中高压IGBT、IGCT、转折晶闸管等器件级技术 以及构网型储能、SVG、新能源并网控制等节点级技术 [3] - 向AI技术及数字孪生带来的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打造数字孪生底座 构建物理电网高保真动态虚拟模型 [3] - 推动领先技术从电网域延伸到能源互联网域、工业互联网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