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0:01
在全球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浪潮中,碳酸酯溶剂及电解液凭借优良的性能,已成为驱动锂电产业高速 发展的关键材料。其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市场应用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 业链稳定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受全行业产能增速过快、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碳酸酯及电解液市场 面临供需失衡、内卷加剧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唯有加大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力 度,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未来,那些能在价值链高端稳固技术优势,在供应链重构中灵活应变、在绿 色转型中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必将在新一轮产业重塑中抢占先机、脱颖而出。 为推动碳酸酯和电解液行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全国 碳酸酯产业智库于2025年11月6-8日在常州举办2025(第二十一届)中国碳酸酯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暨锂离 子电池电解液技术与市场交流会。本次大会将以"破卷重构,立新启航"为主题,聚焦行业"十五五"规 划、深度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节能降耗、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等破解行业当前面临的难 题,助力企业挖掘发展的机遇。大会将以技术交流与市场共建为核心,搭建全产业链交流合作的 ...
洪汇新材获一项发明专利,利于提升综合竞争力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48
专利技术成果 - 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专利名称为"一种反应型氯乙烯高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为ZL202310792938.0 [1] - 专利申请日为2023年6月30日 授权公告日为2025年9月16日 证书号为第8262576号 专利有效期20年 [1] - 该专利是公司持续创新的成果 有助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发挥自主知识产权优势 [1] 生产经营影响 - 专利取得暂不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但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1] - 专利技术将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正面作用 有利于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1]
华辰装备(300809):轧辊磨床国产替代提速 新兴市场拓展构筑新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3 08:34
行业地位与政策驱动 - 公司是国内轧辊磨床行业领军企业 受益于工业设备更新和高端装备国产替代双重驱动 [1] - 工信部方案明确更新工业母机行业超期服役机床设备 公司直接承接存量设备替换需求 [1] - 国家政策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替代 公司自研智能磨削数控系统搭载率超35% [1] 财务与订单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维修改造业务营收0.33亿元 同比增长212.79% [1] -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2.42亿元 虽较年初略降但仍处高位 显示在手订单良好 [1] - 维修改造业务毛利率达40.60% 同比提升12.12个百分点 [3] 技术突破与产品竞争力 - 成功研发华辰HCK2000智能磨削数控系统 核心系统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1] - 亚微米级高端复合磨削产品圆度达0.2μm 比肩国际顶尖企业先进水平 [1] - 高端数控轧辊磨床打破国外垄断 突破电池箔 高标准电工钢等高端应用领域 [1] - 精密螺纹磨床加工精度达国际P0级标准 提升机器人丝杠 半导体光学元件 航空航天市场竞争力 [2] 研发投入与创新合作 - 2024年研发费用4076.69万元 占营收比重9.14% [2] - 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累计获专利86项 软件著作权11项 [2] - 亚μ万能精密复合磨削中心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 [2] 新兴市场拓展与订单 - 全球人形机器人丝杠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267.9亿元 [2] - 2025年3月与福立旺签署100台行星滚柱丝杠磨床订单 [2] - 2024年12月合资设立公司开展超精密光学元件磨床业务 瞄准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加工设备产业化空白 [2] - 设备应用于宝武集团 鞍钢集团等国内企业 并进入印度 马来西亚等新兴国际市场 [1] 商业模式转型与能力建设 - 由单一设备制造商向智能磨削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3] - 提供全流程"交钥匙"解决方案 涵盖工艺设计 安装调试 运维支持 [3] - 自主开发FMS系统与国际顶尖卧式加工中心组成智能生产线 实现多品种多工序高效混线生产 [3] - 设备+服务+智造一体化商业模式平滑设备销售周期性波动 [3] 业绩预测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85亿元 8.35亿元 11.18亿元 [4]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3元 0.70元 1.01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5倍 67.4倍 46.5倍 [4]
奇瑞汽车叩响资本市场大门:车圈“理工男”何以22年稳坐出海“头把交椅”
证券时报· 2025-09-23 08:22
公司上市与募资 - 奇瑞汽车于9月17日启动港股招股,计划9月25日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09973.HK,预计募资82.53亿至91.45亿港元,发行价区间27.75-30.75港元/股,为2025年以来港股最大车企IPO [1] - 若全额行使超额配股权,募资上限可达105.17亿港元,IPO已获足额认购,基石投资者承诺认购约45.725亿港元 [20][2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70%;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57% [3] - 2024年总销量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增速居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之首 [3]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燃油车、国内及海外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65%、29%、55%、35%,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所有指标增速均超25%的车企 [3] 品牌与产品战略 - 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品牌,分别面向大众家庭、旅行越野、高端性能、Z世代新能源和智能化高端用户 [6] - 2024年有8款车型月销超1万辆,2022-2024年国内及海外乘用车平均销售单价增长率分别为37%和19.4%,奇瑞和捷途品牌平均售价增长率达30.9%及39.5% [7] - 计划2025年推出60多款新车型和新版本,涵盖轿车及SUV,包括燃油车及电动车 [9] 全球化与出海业务 - 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超1300万辆 [12] - 2022-2024年海外营收分别为303.87亿元、770.6亿元、1008.9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32.8%、47.2%、37.4% [12] - 在德国、西班牙、巴西等地设立研发机构,拥有3169家海外经销商网点,生产基地覆盖马来西亚、巴西、西班牙等国家 [13] - 2024年欧洲、南美和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北美及亚洲(除中国)销量位居第二 [13] - 2024年与西班牙EV MOTORS共建合营工厂,实现中国车企首次在欧洲本地化量产;2025年进入"出海战略3.0"时代,与韩国KGM签署联合开发协议 [13] 技术研发与智能化 - IPO募资净额的25%将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其中10%用于电动化技术和平台架构升级,15%用于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16] - 核心技术包括鲲鹏动力(油电并举)、火星架构(零部件标准率超80%)、雄狮智舱(全栈自研OS)、猎鹰辅助驾驶系统(端到端架构) [16] - 智驾系统同步用于燃油车,2025年底前实现全品牌车型智能驾驶覆盖,2024年车辆配备辅助驾驶系统比例达49.6%,高于全球平均35.6% [17][18][19]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1.28亿元、68.49亿元、105.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近60% [19]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推出八款以上新能源汽车车型,年度销量目标40万辆以上 [19]
中微公司拟出资超7亿元参与设立私募 再与前董秘刘晓宇合作
巨潮资讯· 2025-09-23 08:19
基金设立与投资结构 - 子公司中微临港拟联合智微资本等发起设立上海智微攀峰创业投资基金 规模暂定15亿元 [1] - 中微临港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不超过7.35亿元 占比不超过49% [1] - 智微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和普通合伙人 [1] 智微资本背景与股权结构 - 智微资本由中微公司与前董事会秘书刘晓宇共同发起 注册资本1000万元 [3] - 股权结构为刘晓宇和中微临港各持股45% 富仁衡合伙企业持股10% [3] - 刘晓宇曾主导或参与超30个投资项目 涉及金额超20亿元 [3] 基金管理团队专业资质 - 富仁衡由刘晓宇与徐静共同设立 徐静现任智微资本投资负责人 [3] - 徐静参与项目总数超50个 涉及金额超40亿元 [3] - 专业团队具备丰富资本市场投资经验 [3] 基金投资战略方向 - 基金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3] - 通过基金化运作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作 [3] - 借助专业团队人脉拓展半导体产业链布局深度 [3] 产业协同与战略意图 - 合作发挥资金与产业资源优势 助推国产替代与技术创新 [3] - 体现公司持续加码产业链投资的战略意图 [3] - 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深化半导体产业生态建设 [3]
华辰装备(300809):公司动态研究报告:轧辊磨床国产替代提速,新兴市场拓展构筑新增长曲线
华鑫证券· 2025-09-23 07:2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轧辊磨床国产替代提速 新兴市场拓展构筑新增长曲线 [1] - 公司充分受益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与高端装备国产替代双重驱动 [4] -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驱动长期增长 新兴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5] - 服务深化与柔性制造双轮驱动 商业模式升级提升发展韧性 [7] 行业地位与市场机遇 - 国内轧辊磨床行业领军企业 直接承接工信部工业母机更新政策带来的存量设备替换需求 [4] - 高端数控轧辊磨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成功突破电池箔 高标准电工钢等高端应用领域 [4] - 亚微米级高端复合磨削系列产品夹持磨削圆度达0.2μm 比肩国际顶尖企业 [4]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丝杠市场规模有望达267.9亿元 [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维修改造业务营收0.33亿元 同比大增212.79% [4] - 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2.42亿元 虽较年初略降但仍处较高水平 [4]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85亿元 8.35亿元 11.18亿元 [8][10]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3元 0.70元 1.01元 [8][10]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08.5倍 67.4倍 46.5倍 [8][10] - 2025年上半年维修改造业务毛利率达40.60% 同比提升12.12% [7]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4076.69万元 占营收比重9.14% [5] - 成功研发华辰HCK2000智能磨削数控系统 2024年新签设备订单中自研系统搭载率超35% [4] - 累计获得专利86项 软件著作权11项 [5] - 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 协同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5] 新兴市场拓展 - 产品打入印度 马来西亚等新兴国际市场 [4] - 2025年3月与福立旺签署100台行星滚柱丝杠磨床订单 [5] - 2024年12月与长春长光大器合资设立公司开展超精密光学元件磨床业务 [6] - 精密螺纹磨床加工精度达国际P0级标准 提升在机器人丝杠 半导体光学元件 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竞争力 [5] 商业模式升级 - 由单一设备制造商向智能磨削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战略转型 [7] - 提供从工艺设计 安装调试到运维支持的全流程"交钥匙"解决方案 [7] - 自主开发FMS系统与国际顶尖卧式加工中心组成智能生产线 实现多品种多工序精密零件高效混线生产 [7]
伊利集团连续三届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3 06:54
奖项荣誉与行业地位 - 公司凭借"自主预防 三线促零"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从541家受理组织中脱颖而出 成为连续三届(第三至五届)获此殊荣的乳企[1][2] - 与中核核电 中国船舶集团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等国家战略领域企业同台获奖 体现公司在质量管理领域的顶尖实力[1] - 公司囊括亚洲质量卓越奖 全国质量奖等质量大奖 实现中国奶业质量奖项"全满贯" 连续6年入选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8] 质量管理体系 - 首创食品安全"三条线"标准: 国标线 提升50%的企标线 再提升20%的内控线 率先引入医药行业QbD(质量源于设计)管控体系[8] - 2022年成为全球首家通过SGS金标认证的食品企业 该认证涵盖生产过程与产品品质双体系 整合全球最严苛乳业标准[11][12] - 推行"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文化理念 通过传帮带机制将品质意识融入全员日常行动[6] 生产技术智能化 - 敕勒川生态智慧牧场配备全智能无人挤奶机器人 饲喂机器人等设备 智能系统可监测奶牛孕酮值并实现科学孕产管理[4] - 金灏工厂采用超高速灌装机 AGV无人驾驶小车 库卡机械手组成全自动化产线 每条生产线配备AI视频检测系统进行毫米级包装检查[5][12] - 智慧牧场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每头牛的产奶量 采食量 运动量及健康状况 每次挤奶即完成一次体检[4] 品质指标突破 - 公司原奶菌落总数平均值连续两年(2023-2024)低于1万CFU/mL 远优于欧盟标准(≤10万CFU/mL)[9] - 中国奶业核心指标总体水平优于欧盟标准 蛋白质 脂肪 体细胞等指标实现划时代进步[9] - 建成世界领先奶牛核心育种场 培育出国内排名领先的种公牛 取得种牛历史性突破[15] 创新研发体系 - 在全球布局15个创新中心(欧洲 大洋洲 东南亚等) 形成从牧草种植到乳品生产的全产业链创新链路[13] - 通过全球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13] 市场影响与消费趋势 - 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8] - 2024年中国人均奶类消费量达40.5公斤 较1949年(0.4公斤)增长100倍[9] - 中国奶业用20年时间跨越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差距 实现"国奶自信"[9][15]
盈峰集团战略入股索菲亚 持股比例1.95%
环球网· 2025-09-23 02:49
股东结构变化 - 盈峰集团新晋成为索菲亚重要股东 持有流通A股18,762,417股 占总股本比例1.95% [1] - 盈峰集团位列索菲亚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第五位 仅次于创始人江淦钧 柯建生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及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 [1] 战略布局动向 - 盈峰集团继2024年以88.8亿元控股软体家具龙头顾家家居后 再度战略布局定制家居龙头企业 [1] - 此次入股标志着盈峰集团进一步扩大在家居行业的影响力 [1] 历史合作基础 - 2022年盈峰集团旗下盈峰睿和与索菲亚共同出资设立科技消费基金 围绕智能家居 绿色制造等领域展开合作 [1] - 此次入股预示双方未来可能在产业协同 技术创新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展开更深层次合作 [1]
北京民企百强揭晓:研发投入成关键
北京商报· 2025-09-23 01:11
作为百强调研与发布工作的创新性举措,今年首次发布北京民营企业优秀投资案例和社会责任优秀案 例。从投资类型看,战略投资占65%,创新技术投资占40%,企业并购占30%,产业投资占25%。科技 属性明显,科创相关投资案例占95%。社会责任方面,今年共有1475家企业参加调研,244家民营企业 参与社会责任优秀案例申报,最终35家企业案例被评为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被调研企业 中,354家参与乡村振兴,321家参与"万企兴万村"京郊行工作,累计投入产业帮扶资金高达123.86亿 元。 科技创新百强企业表现尤为亮眼,营收总额达2.46万亿元,同比增长33.79%。利润总额达1360.44亿 元,同比增长20.54%。研发投入方面,科技创新百强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达1742.69亿元,同比增长 5.36%,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9.47%。这表明科技创新企业正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中,为未来发 展积蓄能量。 文化产业百强企业表现出色,资产总额达6804.48亿元,同比增长77.17%,呈现跨越式增长态势。营收 总额达4200.8亿元,同比增长37.82%,利润总额达435.9亿元,同比增长77.21%。 高新技术服务 ...
金帝股份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 半年净利增33%研发费用率7.88%
长江商报· 2025-09-22 23:08
核心观点 - 公司拟收购优尼精密控股权以拓展精密冲压业务客户群与市场份额 强化战略协同和区域竞争力 [1][3][4]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增长 归母净利润7593.26万元(同比+32.86%) 扣非净利润7188.86万元(同比+45.57%) 营收8.35亿元(同比+40.57%) [2][7] - 持续加码主业投资 包括塞尔维亚生产基地(投资1.5亿元)、重庆项目(不低于15亿元)及子公司新能源零部件项目(合计8.3亿元)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主营轴承保持架及配件、精密零部件 聚焦主业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并推进全球产能建设 [2][6] - 2025年上半年轴承保持架业务营收4.27亿元(同比+43.86%) 其中风电保持架产品营收2.14亿元(同比+118.65%) [7] - 精密零部件业务营收3.4亿元(同比+41.67%) 其中定转子系列产品营收1.33亿元(同比+330.98%) [7] 技术创新与专利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6580.83万元(同比+29.64%) 研发费用率达7.88% [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境内专利903项(发明专利163项 实用新型550项)及境外专利10项 上半年新增专利124项 [8] - 子公司获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定点意向书 供应新能源电驱动产品 生命周期总金额约6.4亿元(2026–2031年) [8] 收购与协同效应 - 拟收购优尼精密(注册资本3500万美元)控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及齿轮变速箱制造 资信状况良好 [3] - 收购将融合优尼精密冲压工艺、管理经验及客户资源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华南区域市场响应速度 [3][4] - 交易价格待审计评估后确定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3] 股东回报 - 2023年及2024年分红均为4382.13万元 分红比例分别达33.08%和44.02% [8] - 2025年半年度拟每10股派现0.5元(含税) 合计分红1095.53万元 分红比例14.4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