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天马新材: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42% 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
中证网· 2025-08-27 04:1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22.42% [1] - 归母净利润241.85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41.82万元同比由负转正 [1] 产品结构 - 高压电器用粉体材料营收同比增长93.23% 其他精细氧化铝粉体材料营收同比增长96.75% [1] - 电子陶瓷用粉体材料保持稳健规模 海外市场实现批量供货突破 [1]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投入466.35万元 同比增长6.73% [2] - 重点研发高纯纳米氧化铝 第三代半导体封装用氧化铝等高端材料 [2] 产能建设 - 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025年3月正式结项 新生产线逐步释放产能 [2] - 项目提升核心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 优化生产工艺与成本控制 [2] 产业协同 - 牵头组建郑州市先进氧化铝材料及陶瓷膜产业研究院 联合6家高校及科研机构 [2] - 整合行业优势资源 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2] 行业背景 - 产品终端应用于消费电子 新能源 半导体及电力工程等领域 [3] - 消费电子行业通过产品升级与新兴市场拓展呈现复苏态势 [3] - AI与物联网技术为行业带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3]
江波龙涨2.09%,成交额6.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92.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3: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100.77元/股 成交额6.13亿元 换手率2.26% 总市值422.3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92.1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50%和8.1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28%和26.5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7.17% 近5/20/60日分别上涨8.61%/11.11%/41.93%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达3.50万户 较上期增加3.72% 人均流通股7830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122.21%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244.89万股(增持1.52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91.16万股(增持29.30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25.98万股(减持231.20万股) 兴全合润混合A等四家机构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96亿元 同比增长12.80% [2] - 归母净利润1476.6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7.51%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存储应用产品研发设计与销售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1] - 概念板块涵盖大基金概念、苹果三星、集成电路、存储概念及物联网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02亿元 上市日期为2022年8月5日 [1][3]
亨通光电涨2.01%,成交额11.8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986.1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3: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9.75元/股 成交额11.87亿元 换手率2.49% 总市值487.1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986.1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8.02%卖出占比14.00% 大单买入占比26.10%卖出占比23.4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6.2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87%/20.94%/32.28% [1] 主营业务结构 - 智能电网业务占比36.98% 铜导体业务占比25.02%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占比11.28% [1] - 光通信业务占比10.94% 海洋能源与通信业务占比9.57% 其他业务合计占比6.21% [1] - 公司属于通信设备行业 涉及光纤光缆、5G、物联网、新能源车等概念板块 [1]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0.49亿元 同比增长20.42% 归母净利润16.13亿元 同比增长0.24% [2] - 股东户数较上期减少11.80%至16.17万户 人均流通股增加13.38%至15118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1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1.21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018.31万股至6450.46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383.46万股至2933.48万股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增持331.28万股至1627.22万股 [3] - 交银精选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收到政府补助,博通集成H1净亏损降至852.2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8-27 03:0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75亿元 同比增长10.8% 主要受无线数传类产品收入增长驱动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3万元 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上年同期亏损3898万元 [2] - 扣非净亏损852万元 较上年同期3959万元亏损大幅收窄78.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5亿元 较上年同期-1651万元改善超1.72亿元 主因销售回款增加及采购支出减少 [2][3] - 总资产达19.84亿元 同比增长3.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93亿元 同比增长1.23% [2][3] 成本控制与收益 - 期间费用减少2365万元 叠加营收增长推动盈利改善 [2] - 获得政府补助及处置非专利技术收益2719万元 对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2] 技术研发进展 - 推出全球首颗Wi-Fi 6物联网芯片后 陆续开发全行业面积最小的Wi-Fi MCU芯片及最低保活功耗Wi-Fi 6 MCU芯片 [3] - Wi-Fi 6 MCU通过PSA Level 2安全认证 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3][4] - 启动包含Wi-Fi 7芯片在内的多款新产品研发 [3] - 新一代蓝牙数传SoC采用22nm超低功耗工艺 已导入多家国内外知名客户 [5] - 承担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第三代北斗基-射一体化SOC芯片"研制 解决多项技术难题达到民用导航领先水平 [6] 生态合作与认证 - 多颗芯片通过鸿蒙认证 Wi-Fi MCU开发板代码合入OpenHarmony主干 [4] - 推出集成亚马逊Alexa Connect Kit的Wi-Fi旗舰芯片 支持全系列Alexa功能 [4] - 开发Apple生态AirPlay2.0音频解决方案 应用于音箱及Sound Bar等设备 [4] - 成为全球首批通过CSA联盟Matter认证的厂商 同时获得Wi-Fi联盟双认证 [5] - 推出Apple Find My网络配件解决方案 蓝牙SoC方案可使产品具备防丢功能 [5] 汽车电子布局 - 多颗芯片通过AEC-Q100车规认证 国标ETC SoC芯片进入汽车前装市场 [6] - 量产自主知识产权单频/双频/高精度/组合导航芯片 应用于消费电子/工规/车规导航领域 [6] - 通过信产部单北斗产品认证 进入智能终端/运营商/汽车主机厂供应链体系 [6]
亚联发展跌2.12%,成交额7948.2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52.6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下跌2.12%至6.45元/股 成交7948.20万元 换手率3.56% 总市值25.3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52.61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84%和7.9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45%和28.62%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98.46% 近5/20/60日分别上涨5.74%/23.56%/56.17%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5亿元 同比增长13.10% [2] - 归母净利润617.85万元 同比增长36.98% [2]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交通工程系统集成42.73% 专网通信解决方案41.53% 生物纤维素基材7.75% 农产品贸易7.66% 其他0.34% [1] - 公司主营金融科技业务(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和专网通信业务(为能源、交通行业提供ICT解决方案) [1] 股东结构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2.12万户 较上期增加1.30% [2] - 人均流通股16050股 较上期减少1.29% [2]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非银金融-多元金融-金融信息服务 [2] - 概念板块涵盖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摘帽概念、智慧城市等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430.72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瑞芯微上涨4.85%,报205.5元/股
金融界· 2025-08-27 02:12
股价表现 - 8月27日盘中上涨4.85%至205.5元/股 [1] - 成交额达5.04亿元 换手率0.59% [1] - 总市值864.6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总部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18号楼 [1] - 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与研发 是领先的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处理器芯片企业 [1] - 产品涵盖处理器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 数模混合芯片 光电产品及开发板等 [1] - 服务领域包括汽车电子 机器视觉 工业应用 教育办公 商业金融 智能家居及消费电子 [1] - 研发团队专长于系统级芯片 模拟电路芯片设计和算法研究 [1] 股东结构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7.61万户 [1] - 人均流通股5500股 [1]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85亿元 同比增长62.95% [1] - 归属净利润2.09亿元 同比增长209.65% [1]
中国前七个月移动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16.3%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2:08
电信业务收入与总量 - 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43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7% [1] - 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9% [1] 移动互联网流量与用户规模 - 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200亿GB 同比增长16.3% [1]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5.96亿户 [2] - 7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20.91GB/户·月 同比增长12.9% [2] 5G网络建设与用户发展 - 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37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62.7% [1] - 5G基站总数达459.8万个 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6% [1] 物联网与新兴业务增长 - 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8.35亿户 较上年末净增1.79亿户 [1] - 互联网电视(IPTV、OTT)用户数达4.11亿户 较上年末净增387.3万户 [1] 传统语音业务趋势 - 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完成1.2万亿分钟 同比下降5.4% [2] - 固定电话主叫通话时长完成402.6亿分钟 同比下降10.7% [2]
研判2025!中国光分路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光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推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9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0:54
光分路器行业概述 - 光分路器是光纤链路中最重要的无源器件之一 具有多个输入端和输出端 基于光的物理特性实现光信号的分路或合路 [3] - 主要应用于光纤到户(FTTH)、数据中心、5G通信网络等领域 [1][8] - 2024年中国光分路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90亿元 同比增长18.8% [1][8] 技术分类与性能指标 - 按分光原理分为熔融拉锥型(FBT)和平面波导型(PLC) FBT成本低适用于小规模分路 PLC适用于1×16等大规模分路场景 [4] - 核心性能指标包括插入损耗(越小越好)、分光比(根据系统需求确定)、隔离度(需40dB以上)、回波损耗(越大越好) [5][6] - 仕佳光子通过PLC光分路器芯片技术打破海外垄断 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二 [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光学材料、封装材料及金属材料 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 [6] - 中游为芯片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 企业需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6] - 下游应用包括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运营商等 对性能稳定性要求持续提升 [6]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截至2024年底 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6.7亿户 全年净增3352万户 [7] - 1000Mbps及以上用户达2.07亿户 占比30.9% 较上年提升5.2个百分点 [7] - 5G基站建设、数据中心需求激增及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兴起推动市场规模扩大 [6][8]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厂商包括美国JDSU、Finisar和日本Nichia 在高端领域具竞争优势 [8] - 国内代表企业有烽火通信、仕佳光子等 凭借成本优势和本地化服务占据份额 [8] - 烽火通信2025年Q1营收40.49亿元(-19.97%) 归母净利润0.55亿元(+33.08%) [9] - 仕佳光子2025年上半年PLC光分路器产品营收0.34亿元 [13]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 新材料如光学玻璃、半导体材料将提升插入损耗等性能指标 [13] - 纳米技术可实现结构微纳化 3D打印技术支持快速制造与定制化 [13] - 应用领域向5G深度覆盖、物联网、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扩展 [14] - 行业整合加速 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提高集中度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15] 重点企业动态 - 烽火通信自主研发分光比自动调节光分路器 可将二级分光提升至三/四级 降低网络扩容成本 [11] - 仕佳光子产品线覆盖PLC光分路器芯片、AWG芯片等30余种分路器类型 主要应用于数通与电信市场 [13]
苏州华誉智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26 23:15
公司基本信息 - 苏州华誉智通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王胜虎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技术服务领域包括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1] - 集成电路制造业务 [1] - 电子产品及电子元器件相关业务包括销售 制造 设备制造 [1] - 网络设备及通信设备相关业务包括销售 制造 [1] - 云计算相关业务包括设备销售 设备制造 装备技术服务 [1] - 电子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1] - 互联网数据服务及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1] - 家用电器相关业务包括研发 零配件销售 [1] - 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 日用家电零售 [1] - 医疗器械业务涉及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Ⅰ类医疗器械) [1] - 汽车相关业务包括零部件再制造 零配件零售 [1] - 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 [1] - 计算机相关业务包括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 [1] - 信息安全设备相关业务包括制造 销售 [1] - 软件开发业务 [1] - 物联网相关业务包括设备制造 技术服务 技术研发 [1] - 智能家庭消费设备相关业务包括销售 制造 [1] -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1] - 进出口业务包括货物进出口 技术进出口 [1]
数字经济如何提振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8-26 22:39
数字经济对消费的影响 - 数字经济释放消费群体购买潜力 打破年龄、性别、地域限制 形成90后、00后、银发族等新消费群体 其中60岁以上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超50% [2] - 催生新型商品与服务形态 包括可穿戴智能设备(2024年中国腕带设备出货量全球前列)、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飞行器 以及在线购物、网络约车、数字娱乐等服务 [2] - 打造多元化消费体验 包括无人便利店、自动售货机等智能零售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沉浸式消费 以及直播销售增强互动性 [2] - 创新消费模式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闲置资源流动 降低使用成本并创造新消费活动 [2] 数字经济影响消费的内在逻辑 - 数字经济的普惠性提供均等消费条件 开放数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平台使各类群体获得公平交易环境 [3] - 降低交易成本并激发消费意愿 在线消费帮助买卖双方跨越时空限制 实现快速供需匹配 [3] - 通过稳定居民收入、创新流通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三重机制有效提振消费 [3] 就业与消费的联动机制 - 数字经济扩展就业渠道和容量 使居民有稳定收入从而敢消费 这是提振消费关键 [4] - 顺应消费向体验消费、线上消费转变趋势 加快创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就业岗位 [4] - 培育数据标注等人工智能相关新业态 提供职业发展新空间 [4] - 打破户籍限制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 优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共服务 [4] 消费环境与流通效率优化 - 加强政务数据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消费信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 营造安全诚信网络消费环境 [5] - 拓展数字人民币、电子票据应用场景 提升消费过程效率 [5] - 加大数字技术在出行、旅游、康养领域应用 构建智慧街区、智慧商圈等新消费场景 [5] - 应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实时跟踪 提升商品流通精准度 [5] 消费引领产业升级 - 新消费需求带动产业升级和供给变化 拓展新消费空间 [6] - 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旅游等新型服务业 培育新型消费 [6] - 壮大低空经济等基于数字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打造新消费增长点 [6] -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协同化发展 [7] - 建设产能共享平台盘活闲置产能设备 发展弹性供给模式降低生产成本 [7] - 构建数据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机制 催生数智应用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