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受多重因素影响,印尼推出约15亿美元“夏季经济刺激计划”
环球时报· 2025-06-04 23:01
经济刺激计划 - 印尼政府推出价值24.44万亿印尼盾(约合15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战略性地安排在6月至7月学校假期期间,旨在提振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 [1] - 刺激计划包含五项政策:交通运输折扣、社会救助、工资补贴和收费公路激励措施等 [1] - 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使第二季度印尼经济增长保持在5%左右 [1] 经济现状 - 2025年第一季度印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87%,低于2023年第四季度的5.04%和2024年第四季度的5.02% [2] - 5月印尼通货紧缩率为0.37%,反映出消费者支出进一步疲软 [2] - 2024年累计7万多名工人失业,导致普通家庭购买力锐减,并在2024年5月至9月罕见地连续5个月陷入通缩 [2] 政策影响 - 刺激计划凸显印尼将扩大内需作为长期增长引擎的战略定位,同时强化东南亚地区整体的投资吸引力 [3] - 政策面临部门间协调不畅的挑战,如能源与矿产资源部等实施部门对该计划毫不知情,可能削弱政策效果 [3] - 市场正密切关注刺激政策在未来数月能否有效引导经济实现预期增长 [3]
民俗文化游带动供需两旺 金融为文旅消费拾柴添“金”
金融时报· 2025-06-04 03:21
文旅消费市场趋势 - 端午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火热,家庭“亲子游”和非遗主题出游需求大幅增加 [1] - 端午假期“周边游”成主流,节前一周搜索热度平均涨幅超过50% [4] - 行业通过发展沉浸式、多元化文旅消费新场景来带动周边产业联动发展 [5] 金融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 [2] - 政策旨在扩大国内需求,将服务消费作为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 [2] - 全国多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已落地相关贷款,例如在湖南发放1000万元贷款支持酒店餐饮服务,利率2.8% [2] 银行对文旅产业的信贷支持 - 中国银行九江市分行为庐山世界级旅游景区提质升级及乡村振兴项目提供数千万元信贷支持 [4] - 金融支持用于景区登山步道智慧化改造、历史建筑保护性修复等项目 [4] - 邮储银行支持广东江门开平碉楼构建沉浸式消费场景,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 [5] 银行在消费场景中的金融服务创新 - 农业银行以“金融+场景”深度融合为突破口,将支付场景嵌入消费全链条,构建便民生活生态圈 [8] - 农业银行与大型商超合作,提供自助收银机、AI秤、电子价签等智能设备以提升结算效率 [8] - 交通银行2024年联合多方推出系列惠民措施,并从支付便利、门票优惠、消费信贷支持等方面配置资源 [8]
中国经济图表集:中美关税缓和
2025-06-02 15:44
Haibin Zhu Chief China Economist +852 2800 7039 haibin.zhu@jpmorgan.com JPMorgan Chase Bank N.A., Hong Kong Grace Ng Greater China Senior Economist +852 2800 7002 grace.h.ng@jpmorgan.com JPMorgan Chase Bank N.A., Hong Kong Economic Research May 2025 US-China Tariff De-escalation 1 {[{xTcfaSlj-ZSQMv-ljRpIMwGzXxb6rqz1qfzQpSq_KChQSSrQEzvkmQ}]} Three themes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economy in 2025 Pro-growth Policy ⚫ Policy shift since September 2024: Entering the second half in 2025 ⚫ Boosting domestic demand ...
房价泡沫破灭后,我们该如何面对当下的经济寒冬?
搜狐财经· 2025-06-02 01:09
香河房价波动 - 香河房价从2013年千元时代飙升至2016年22900元/平米,涨幅显著[1] - 2017年廊坊限购令后房价跌回千元区间,出现"免费送房无人问津"现象[1] - 暴露县域房地产依赖政策红利的脆弱性及城镇化进程中局部市场供需失衡[1] 经济刺激与杠杆策略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通过"四万亿"计划刺激房地产与基建,居民部门加杠杆形成缓冲[4] - 居民通过长期房贷将未来收入"贴现"至当下,带动内需对冲出口下滑冲击[4] - 当前居民储蓄率攀升,消费贷款增长乏力,形成"长期紧缩"心理预期[4] 行业就业趋势 - 就业市场"裁员"、"优化"频发,稳定性成为稀缺资源[6] - 建议从业者提升岗位不可替代性,避免裸辞[6] - 互联网等行业经历多轮架构调整,按时发薪企业被视为优选[6] 副业经济兴起 - 收入结构多元化成为应对主业不稳的关键策略[7] - 副业案例:设计师通过线上平台接单PPT美化,月增收3000-4000元[8] - 副业构建财务韧性网络,微小尝试亦可形成稳定补充收入[8] 消费行为转变 - 大宗消费需审慎评估必要性,倡导极致"延迟满足"[9] - 案例:家庭选择维修旧家电而非换新,以增强抗风险能力[9] - 非必需房产升级、奢侈品等支出被普遍推迟[9] 宏观经济与个体联动 - 居民部门高负债限制宏观刺激空间,微观个体需未雨绸缪[11] - 当前经济环境下,主业稳定、副业拓展与消费克制构成生存三角[11] - 历史经验表明韧性来自主动调整而非对抗周期[11]
“投资于人”激发消费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6-01 22:28
扩大内需与提振消费 - 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需通过"投资于人"构建以人为本的消费新生态 [1] 提升消费能力 - 消费能力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增长,"投资于人"通过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发放消费补贴、减税降费等方式直接提高居民收入 [1] - 稳定住房等资产价格的同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来源以持续增强消费能力 [1] 优化消费环境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消费环境的核心,包括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强化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生育及长期护理保险覆盖 [2] - 教育领域增加普惠托育服务、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减轻家庭负担以释放消费潜力 [2] 激发消费意愿 - 消费升级推动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投资于人"催生电商直播、谷子经济等新模式,提升消费体验与商家销售渠道 [2] - 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2] 投资协同关系 - "投资于人"与"投资于物"(如基建、技术升级)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 [3] - "投资于人"通过收入增长、社保完善、新业态培育,为高质量发展积蓄长期动能 [3]
提振消费政策力度持续“升温” 宜宾出台五部新措施激发消费动能
第一财经· 2025-05-31 04:10
提振消费政策组合拳 - 宜宾市出台5项提振消费政策文件,预计投入财政资金约10亿元,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途径激发消费潜能[1]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 扩岗激励:企业新吸纳员工可获一次性招用工补贴,就业援助基地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可获5000元/人/年岗位补贴[2] - 补贴扩围:大中专毕业生和在外务工人员来宜就业一次性补贴提高至2000元/人[2] - 就业见习:实施三年万名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按3000元/人/月标准给予见习单位补贴[2] - 创业支持: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提高至600万元,个人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3] 商贸领域经济回升 - 计划投入1.4亿元支持消费新场景打造、"味道宜宾"品牌建设等9大领域[4] - 全年计划实施60多个消费项目,总投资约160多亿元,举办400场次以上促消费活动[4] 住建领域稳岗增收 - 建筑企业产值增长激励:产值2-10亿元且增速10%-30%奖励10万元,增速30%以上奖励20万元;产值10亿元以上增速10%-25%奖励30万元,25%以上奖励50万元[5] - 住房补贴:换房家庭给予新旧房置换价差5%补贴(每套不超过3万元),二孩家庭400元/平方米、三孩家庭600元/平方米购房补贴[6] - 公积金政策:最高贷款额度提高20万元,单缴存职工可达70万元,双缴存职工可达90万元[7] 提振文旅消费 - 每年发放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县区举办活动可获财政补贴[8] - 大型演艺赛事最高可获400万元奖补,旅行社引客最高可获160元/人奖补[8] - 未来3年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文旅促消费奖补[9] 金融助力消费 - 对家用汽车等4类商品消费贷款给予2%信贷贴息[10] -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10] - "社保信用贷"对符合条件的参保人提供9万元以内贷款全额贴息[11]
制造业PMI回升至49.5%,企业信心保持稳定
第一财经· 2025-05-31 03:11
制造业PMI回升 - 5月制造业PMI为49.5%,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生产指数为50.7%,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 [5] - 新订单指数为49.8%,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市场需求趋稳 [4] 装备制造业表现强劲 -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升至54%以上,较上月上升超过4个百分点,连续10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1][5] - 高技术制造业生产指数保持在52%左右,连续10个月高于50% [5] - 消费品制造业生产指数连续15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5] 企业规模分化 - 大型企业PMI为50.7%,较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供需两端较快上升 [5] - 小型企业PMI为49.3%,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接近50% [5] 出口与内需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5%,较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出口下行态势放缓 [4] - 美东、美西航线集装箱运价指数5月环比分别上涨3.0%和8.9%,反映海外需求短期回升 [4] - 内需政策发力,汽车零售和传统行业开工率保持稳定 [4] 非制造业扩张 -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略降0.1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 [10] - 土木工程建筑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升至60%以上,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上升至62%以上 [10] - 水上运输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新订单指数升至50%以上 [10] 新动能行业增长 - 电信运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60%以上,环比升幅超5个百分点 [10] - 互联网及软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2个月稳定在56%以上,新订单指数创2024年3月以来新高 [10] - 信息服务业供需增长潜力持续释放,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提升 [10]
供需发力做大消费“蛋糕” 政策协同做强国内大循环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18:59
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 入夏以来龙虾节、啤酒节、露营节、美食节等活动出圈走红,消费场景业态不断更新 [1] - 河南、福建、广东等地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稳定就业、促进增收、发放消费券、鼓励带薪休假等举措 [1] 服务消费扩容 - 托育券、结婚消费券等新型消费券受到关注,地方将消费补贴投向增长潜力较大的服务领域 [2] - 广东启动"2025年惠民托育券"发放工作,托育券分为500元、1000元、1500元和2000元四个档次 [2] - 河南、上海、福建等地出台育儿补贴和产假社保补贴等措施,福建鼓励发放结婚消费券、托育券 [2] - 托育、养老等服务消费占比提高,补贴相关领域有望拉动消费增长 [2] - 城镇化进程深化催生更多教育、医疗、养老、娱乐等服务需求,扩大多元化服务供给将释放服务消费潜力 [2] 文旅消费壮大 - 河南组织"四季河南"主题活动,打造"跟着微短剧去旅游""跟着赛事去旅行"新风尚,带动商贸、餐饮、体育等消费业态发展 [3] 消费政策协同 - 上海、贵州加大政府投资对教育医疗、技能培训、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领域项目的支持 [4] - 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文化旅游、养老等领域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 [4] - 广东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4] - 海南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4] 国内需求扩大 - 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带动销售超过1400亿元,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 [5]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6] - 推动汽车等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培育出行消费新增长点 [6] - 加力支持公共服务投资,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6]
金融业促进服务消费怎么做,这些是关键→
金融时报· 2025-05-29 03:41
经济转型与消费驱动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导致外需承压 经济发展需加速向内需主导模式转型 [1] - 服务消费占比稳步提升 1-4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 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加速 [1] - 服务消费与发达经济体差距显著 需求弹性较高 未来发展空间大 [1]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与挑战 - 高质量供给不足制约潜力释放 家政/养老/文旅/健康等领域存在标准化低/市场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2] - 需加强标准引领 完善服务内容/流程/质量评价指标 关注新模式新业态标准制定 [2] - 加快培育优质服务品牌 优化中华老字号定位 打造差异化本土服务品牌 [2] 金融支持政策与工具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养老等领域 [1] - 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完善 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围绕以旧换新/文旅餐饮等场景创新信贷产品 [3] - 需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文件 强化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重点领域高质量供给 [5] 金融服务优化方向 - 提升居民金融市场参与度 创新数字化普惠产品 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但需避免过度负债 [5] - 构建与消费需求匹配的金融产品体系 形成消费与金融相互赋能的良性循环 [5] - 金融机构需嵌入服务消费场景 提供支付结算/消费信贷等创新服务 增强获客能力 [6] 行业差异化服务策略 - 银行业需研究不同服务行业特点 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 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6] - 服务行业生产与消费同步发生 要求金融服务深度结合消费场景特性 [6]
21社论丨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做强国内大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7:23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 1%,反映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回升改善 [1] - 消费结构显著提升,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大幅增长23 3%,金银珠宝等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 [1] - 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商品零售,显示消费从温饱型向体验型转变 [1]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4月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 9%、38 8%、26 9% [2]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绿色消费理念普及,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发展 [2] 城乡消费均衡发展 - 4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 2%,1-4月累计增长4 7% [2] - 4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 7%,1-4月累计增长4 8% [2] - 电商、物流普及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均衡性提升 [2] 消费市场未来趋势 -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旅游、文娱、健康服务等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 [4] - 绿色低碳产品需求上升,环保产品、节能家电、有机食品等销售增长 [4] - 线上线下零售业态融合加速,实体零售数字化赋能提升体验 [4] - 年轻消费者和银发经济将成为重要主力军,推动个性化与健康需求增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