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

搜索文档
奥克斯再战IPO,成败得失如何论江湖
搜狐财经· 2025-08-06 06:46
记者丨王杰仁 实习生丨刘宇 出品丨鳌头财经 2025年夏天, 高温热浪席卷全国,东北多地空调断货。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简称"奥克斯")再度冲刺港股IPO,似乎是选了个好时 机。 7月16日,奥克斯再次递表港交所,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是二战IPO。今年初,奥克斯就递过一次IPO申请, 时隔半年招股书失效。 奥克斯,虽然时下在国内市场上存在感不强,但大众对其并不陌生。早年,因为价格战而获"价格屠夫"之名;过去10多年,与格力"缠 斗",因为输了官司而赔4230万元,还常常被"董小姐"手撕"偷技术"、"挖人"。 本次IPO前,奥克斯突击现金分红约38亿元,实际控制人郑坚江家族分走了36.56亿元。 研发费用率垫底,在美的、格力、海尔等巨头的威势下,奥克斯能否借此次IPO冲出一方天地? 空调黑马的10年IPO 奥克斯谋求IPO上市,64岁的郑坚江矢志不渝地在推动。 当时,空调市场上已有格力、美的、海尔、春兰等知名品牌,空调也被视作奢侈品,尚未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0年前后,郑坚江借打价格战声名鹊起。他生产的空调,售价只有同行一半,并用"成本白皮书"公开价格构成。一时间,质疑声铺天 盖地,郑坚江 ...
么麻子三战 IPO:赵家的家族企业!曾被中国证监会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次子赵麟、中金公司、君合律所等都被处罚!
中金在线· 2025-08-06 04:25
上市计划变更 - 公司已开始申请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工作 [1] - 公司2020年9月首次启动IPO计划,最初选择深交所创业板,后于2021年3月改为深交所主板,拟募资5.65亿元 [1] 历史IPO问题 - 2022年4月公司遭遇证监会43问,涉及信息披露、规范性、财务会计等问题 [1] - 注册制实施后公司在深交所再次被问询,但未进行任何回复 [1] - 2023年12月30日公司撤回IPO申请 [1] 监管处罚 - 2024年8月23日深交所对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中金公司、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君合律师事务所)发出书面警示 [2] - 证监会现场检查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赵麒2022年5-6月转出80万元资金,涉及个人借款、资金周转及关联企业营运资金 [2] 北交所选择动机 - 公司此次选择北交所上市可规避证监会规定的现场调查环节 [2] - 若成功可能为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企业提供参考路径 [2]
再度闯关IPO!幺麻子启动上市辅导
北京商报· 2025-08-06 02:3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5日,证监会官网显示,幺麻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幺 麻子")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协议签署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 公司本次拟冲击北交所上市。 据悉,幺麻子成立日期为2008年3月20日,注册资本1.3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赵跃军;公司控股股东为 赵跃军,直接持有公司30.92%股权。公司已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代码87432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启动上市辅导前,幺麻子曾有过冲击IPO的经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官 网显示,2020年9月,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幺麻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公司 在辅导备案时确定的拟申报板块为深交所创业板。经过与辅导机构的沟通协商,幺麻子基于发展战略和 资本运作路径考虑,申请进行辅导备案信息变更,将拟申报板块从深交所创业板变更为深交所主板。 据上市辅导备案报告,公司于2021年12月2日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申请 文件,主板在审项目平移至交易所审核后,公司于2023年3月2日向深交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 主板上市申请文件,于2023 ...
歌尔微再冲IPO:业绩增速持续性待解,大客户依赖度较高
新浪财经· 2025-08-06 02:29
文|海山 来源|博望财经 7月21日,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歌尔微")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 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瑞银集团。 来源:市场资讯 | [篇纂]的[需要]數目 | .. | [编纂]股H股(視乎[编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 | --- | | [编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 | | [編纂]數目 | .. | [编纂]股H股(可予[编纂]及 | | 視乎[編纂]行使與否而定) | | | | 最高 编纂] : | | 每股[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 | 0.0027%證監會交易徵費、0.00015% | | | | 會財局交易徽費及0.00565%聯交所交 | | | | 易費(須於申請時繳足,多繳股款可 | | 千根撮) | | | | 面值 2 |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编纂】 | | | | 聯席保蘭人·[編纂] | | | | (按典文学母师师列) | | | | ICC中会内司 | (1)中信建投國際 | A 招银国际 UBS 瑞銀集團 | 资料显示 ...
未来材料IPO:能否从现场检查中安全返回?
搜狐财经· 2025-08-05 22:46
IPO进程与现场检查 - 公司IPO申请于2025年6月27日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7月3日被抽中为第二批IPO现场检查12家公司之一[1] - 现场检查制度完善后,即便撤单也不影响检查进行,且监管部门可对问题公司处罚[2] - 公司审核状态于7月18日更新为"已问询",但需等待现场检查结果才能进入上会阶段[2] 公司技术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少数能同时量产全氟质子交换膜及关键原料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企业,并率先实现ETFE量产[2] - 持续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业基础和技术水平国内领先[2] - 招股书显示拟募资24.46亿元用于6个项目,包括全氟质子膜、ETFE特种薄膜等产能扩建[10][12] 财务表现与业绩波动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4亿元、7.21亿元(+37.60%)、6.40亿元(-11.23%)[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2.30亿元(+60.84%)、1.65亿元(-28.26%)[3] - 2024年主要产品价格全线下调仍未能阻止营收与净利润双降[5] 产能利用率问题 - 全氟质子交换膜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9.00%、10.29%、45.25%[6][7] - 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同期利用率42.00%、71.72%、53.11%[6][7] - HFPO产品利用率从75.62%(2022)降至51.70%(2024),其他高性能树脂利用率从92.22%骤降至35.44%[6][9] 募资合理性争议 - 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仅31.72%,且报告期三年均进行现金分红[12] - 2023-2024年分别使用5.5亿元和2.7亿元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显示资金充裕[13] - 募资中2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被质疑必要性[12][13]
Why Voyager Technologies Stock Crashed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8-05 17:39
公司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每股亏损0.6美元 超出华尔街预期两倍 [4] - 第二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570万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 [4] - 全年销售收入指引为1.65亿至1.7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测 [6] 业务构成分析 - 当前收入主要来自国防业务板块 该业务销售增长85% [5] - 空间站业务尚未产生收入 仍处于建设投入阶段 [5] 财务状况 - 公司处于无负债状态 总流动性达6.69亿美元 [7] - 调整后EBITDA预计持续亏损 未提供GAAP准则下的具体亏损指引 [6] - 部分亏损与IPO相关非经常性成本有关 [5] 股价表现 - 股价单日下跌17.3% 累计较IPO高点出现显著下跌 [1][2] - 自IPO成功后股价出现逆转并持续下行 [1] 发展前景 - 需持续投入数年成本才能实现空间站入轨 [2] - 实现盈利的时间及可能性存在不确定性 [2] - 现金储备预计可支撑较长时间的运营消耗 [7]
终止上市!冲刺3年,亿级大卖突撤IPO……
搜狐财经· 2025-08-05 16:28
公司概况 - 东昂科技成立于2008年,主营专业移动照明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200多种型号,其中折叠灯和泛光灯是两大核心,合计贡献超五成主营业务收入 [3] - 公司以海外市场为主,尤其聚焦欧洲和北美 [3] - 公司商业模式以ODM代工为主,缺乏自有品牌,客户高度集中,前三大客户均为欧美工具巨头,订单占比过高 [8] 财务表现 - 2019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仅为4.91%,不满足创业板20%的准入门槛 [5] - 2021-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3亿元、2.31亿元、2.21亿元和2.34亿元,净利润从2021年的6062万元降至2024年的5199万元 [11] - 2022年因主要客户百得调整库存策略,公司营收骤减6000万元,净利润同比下滑32% [8]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0.3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42% [12] 上市历程 - 2022年9月首次向深交所创业板提出IPO申请,但因业绩增速不达标(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4.91%)和研发能力不足,于2023年2月撤回申请 [5][7] - 2023年7月转向北交所申请上市,但最终因商业模式脆弱、客户集中度高、业绩波动大等问题,于2024年终止上市申请 [7][14] 行业竞争与挑战 - 移动照明是跨境电商的红海品类,市场集中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亚马逊等平台上竞争激烈 [14] - 与已上市同行相比,东昂科技在跨境营收规模、海外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上均处劣势 [14] - 全球LED照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左右,增量空间有限 [14] - 2020年以来LED照明赛道已有十余家拟IPO企业相继撤单,仅少数成功上市 [15] 核心问题 - 商业模式依赖ODM代工,缺乏自有品牌,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占比83.62%) [8][9] - 业绩波动大,受客户策略调整影响显著(2022年营收骤减6000万元) [8] - 产品创新不足,研发投入仅勉强达到创业板最低要求 [7] - 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可持续竞争力 [14][16]
Empro Group Inc. Celebrates Nasdaq Listing as the First Malaysian Beauty Brand to Join U.S. Capital Markets
Globenewswire· 2025-08-05 13:00
公司上市里程碑 - 公司于2025年7月2日成功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EMPG" [1] - 此次上市是历史性里程碑,标志着公司成为首家在美国公开上市的马来西亚美容品牌 [1] IPO发行详情 - 首次公开募股规模从500万美元扩大至550万美元,发行1,375,000股普通股,每股定价4.00美元 [2] - 承销商于2025年7月29日和7月31日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购买206,250股普通股 [2] - 在扣除承销折扣和发行费用前,IPO总收益约为632.5万美元 [2] 上市相关服务机构 - 本次发行采用包销方式,由R.F. Lafferty & Co., Inc.担任独家承销商 [3] - ARC Group担任公司独家财务顾问 [3] 公司业务与发展战略 - 公司从绣眉业务起家,已发展成为涵盖化妆品、护肤品和医疗保健三大支柱的知名品牌 [4][5] - 公司认为纳斯达克上市将开启新的增长机遇,增强国际品牌知名度,并助力其全球市场扩张 [4] - 公司致力于将马来西亚创新、高品质的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推向全球,包括近期推出的旗舰护肤产品SpaceLift [5] 公司背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总部位于马来西亚,是新兴的美容和个人护理品牌 [1][5] - 业务已从马来西亚绣眉领域扩展至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5] - 公司专注于提供易于获取的优质自我护理解决方案 [5]
巴奴IPO前夜危机四伏:小红书、微博等“翻车现场”成连环雷
经济观察报· 2025-08-05 12:01
公司动态 - 巴奴火锅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标成为"火锅第三股" [2] - 社交平台投诉激增,涉及食品安全、服务态度、价格争议及霸王条款等问题,引发对其高端化战略的信任危机 [2] - 人均消费超130元,定位"产品主义",但投诉频发与宣传口号"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形成反差 [2] 消费者投诉 - 小红书用户曝光食品安全隐患,包括用餐时发现异物及用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2] - 会员权益体系调整引发众怒,积分兑换、优惠券使用规则被单方面修改且未提前通知 [3] -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投诉量同比增加,问题涉及霸王条款、虚假宣传、服务不佳等 [3] 内部管理问题 - 多名自称管培生和服务员的网友指控公司"不把员工当人看",每日工作超12小时,薪资仅略高于当地最低标准 [3] - 管理层被指忽视员工基本权益,晋升承诺未兑现 [3] - 微博热议话题包括"人均140元的高价火锅到底谁在吃"、"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锅要上市了" [3] 食品安全争议 - 2023年西安门店"18元5片富硒土豆"事件引发热议,检测显示硒含量不足宣称值的十分之一 [4] - 2023年9月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被曝售卖"假羊肉",检测结果显示掺杂鸭肉成分 [4] - 尽管巴奴切割责任称超岛为"独立团队运营",但创始人杜中兵之子杜夯作为超岛创始人引发舆论质疑 [4] 股权结构与扩张 - 创始人杜中兵夫妇通过境外架构控制83.38%的投票权,远超港交所"公众持股不低于25%"的红线 [5] -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巴奴直营门店覆盖全国39个城市,门店数量为145家,较2021年底增长约74.7% [5] - 2022年行政总部从郑州迁至北京,搭建"北京-郑州"双中心架构,划分华中、华北、华东等区域 [5] 未来挑战 - 需解决营销边界问题,从"对比对手"转向"定义自我",避免负面舆论漩涡 [5] - 需明确价值锚点,让130元的人均消费对应消费者可感知的品质升级,而非单纯品牌溢价 [5] - 在火锅市场红海竞争中,需回归对"消费本质"的尊重,让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 [5]
东海证券因10年前旧案遭罚没6000万,或影响IPO进程
南方都市报· 2025-08-05 11:25
行政处罚情况 - 公司因2015年担任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独立财务顾问时出具文件存在重大遗漏和虚假记载 被证监会责令改正 没收业务收入1500万元 并处以4500万元罚款[2][5] - 具体违规行为包括未重新指定持续督导财务顾问主办人 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专项报告 未充分核查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实现情况[5] - 证监会依据2005年《证券法》第二百二十三条作出处罚决定[5] 涉案项目背景 - 涉事项目为金洲慈航2015年收购丰汇租赁90%股权重大资产重组案 公司担任独立财务顾问[3][5] - 2024年1月证监会通报该收购案存在未披露关联交易 年报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问题[3][8] - 丰汇租赁2014年与关联方发生交易金额12.12亿元 占当期净资产87.37% 但未按规定披露[9][10] 财务影响与经营状况 - 公司称处罚未对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目前经营正常且财务状况稳定[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8.15亿元同比增长38.07%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231.01%[12] - 投行业务持续低迷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0.55亿元同比减少56.58%[13] IPO进程影响 - 公司自2022年3月启动A股IPO辅导 目前仍在辅导期内[14] - 2023年2月因金洲慈航案被立案调查 2025年7月最新辅导进展显示该案件仍是主要遗留问题[14] - 辅导机构将持续关注立案调查进展 重点推进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整改[14] 历史业绩表现 -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 2023年亏损4.92亿元[11] - 2024年业绩回暖 营收14.69亿元同比增长125.94% 归母净利润2348.7万元实现扭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