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计算
icon
搜索文档
创维数字跌1.77%,成交额1.96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8-14 07:4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字智能终端及前端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与运营及服务,智能终端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75.44%,专业显示占19.73%,运营服务占4.51% [7] - 公司中选中国移动10G PON-双频WiFi6智能家庭网关采购项目,份额为32.26% [2] - 公司深耕VR软硬件技术及行业应用,产品包括VR一体机和短焦VR眼镜,已实现销售并落地VR+教育/医疗/党建/文旅等解决方案 [2] - 公司XR团队在德国柏林IFA 2024参展新一代XR系列产品,包括Micro-OLED屏8K MR一体机PANCAKE 2、AI智能眼镜、AR眼镜A1及MR产品PANCAKE 1 [3] - 数字智能盒子等终端产品主要原材料为芯片、存储器、高频头、印刷线路板等,软件与系统外的原材料成本占产品成本重要比重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99亿元,同比减少21.24% [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32.74万元,同比减少94.98%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48亿元 [9] 市场表现与股东结构 - 8月14日股价下跌1.77%,成交额1.96亿元,换手率1.51%,总市值133.00亿元 [1] - 截至8月10日股东户数8.22万,较上期减少2.41%,人均流通股13511股,较上期增加2.47%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605.4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57.13万股 [9] 技术研发与产品优势 - 公司自研软件系统包括软件底层算法、六自由度定位和手势识别算法、VR直播与系统解决方案、云VR技术及端到端云VR应用平台开发 [2] - pancake系列VR/MR产品采用高通XR2芯片,能实现投射巨大电影屏幕、播放三维视频及三维空间计算交互能力 [2]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其他黑色家电 [8]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超高清、MR混合现实、流媒体、智能穿戴、星闪概念等 [8]
WRC2025聚焦(4):多场景加速落地,EAI与空间计算引领机器人产业新周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13 04:0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5][21] 核心观点 - 全球机器人产业正从单一制造场景向多领域、多场景渗透,短期竞争焦点在产业生态建设和应用落地,中长期具身智能与空间计算将成为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通用基础设施 [4][19] - 高维智能化趋势显著,机器人从任务型向具身智能进化,交互模式从二维升级至三维空间计算,进入认知与行动融合阶段 [5][21] - 国家与企业双轮驱动:日本以"人机共生"理念推进具身智能,阿联酋通过2030人工智能战略和迪拜20万台机器人计划推动产业跃迁,京东等企业通过百亿级投资加速商业化落地 [5][16][17] - 产业规模预期强劲:阿联酋目标2032年机器人产业对GDP贡献率达9%,京东计划三年投入超百亿资源推动100个品牌销售破10亿,覆盖百万终端场景 [5][16][17] 国家战略与技术路径 日本具身智能发展 - 构建融合仿生学与纳米技术的分布式智能系统,突破传统任务型机器人局限,实现从环境感知到伦理判断的全维度智能 [2][15] - 应用聚焦医疗护理(终身陪伴机器人)、灾难救援和科研协作三大领域,2050登月计划目标为人机双向学习及合作获诺贝尔奖 [2][15] - 已研发纳米操作机器人系统可提升科研效率30%,计划建立"人类假设–AI验证"的科研新范式 [2][15] 阿联酋产业布局 - 以2030人工智能战略和迪拜20万台机器人计划为双引擎,目标2032年机器人产业占GDP 9% [2][16] - 重点覆盖智能工厂、医疗机器人、太空探索、国防安全、智慧物流五大板块,依托政企学协同模式和自由区加速器政策整合资源 [2][16] - 在建筑打印、太空机器人等领域具备先发优势,目标成为全球自动化领导者 [2][16] 企业商业化实践 京东生态赋能 - 依托多模态大模型和产业场景打造完整智能机器人生态,推出"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3][17] - 三年内投入超百亿资源,目标推动100个品牌销售破10亿,覆盖超百万终端场景 [3][17] - 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支持厂商与消费者,实现机器人"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渗透 [3][17] 空间计算技术 - 中国工程院认为空间计算是物理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将交互从二维提升至三维,实现脑-眼-行动协同 [3][18] - 该技术可让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与实时交互能力,成为AI+机器人转型的关键引擎 [3][18] 产业演进方向 - 技术融合加速:具身智能与空间计算推动机器人从生产工具向社会协作主体跃迁 [4][19] - 市场空间扩容:产业进入千亿至万亿级新周期,阿联酋GDP贡献目标与京东终端覆盖计划印证规模化潜力 [5][16][17]
vivo Vision已在内测,但苹果MR头显却要凉透了
36氪· 2025-08-11 23:35
产品发布与预热 - vivo Vision混合现实头显即将正式发布 发布会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中 近期可能推出[1][4] - 产品已开放员工内测体验 央视主持人朱广权曾参与内部体验活动[1] - 公司早在2023年12月就透露MR量产产品三年内上市计划 2024年博鳌论坛展示产品外观[5][9] 技术团队与战略定位 - 混合现实团队规模达500人 计划2025年9月在全国十余城市推出高保真原型机体验[5] - 产品定位为机器人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聚焦家庭场景 依托AI大模型与影像技术积累[8] - 新成立机器人实验室 将MR头显作为空间计算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前哨[11] 产品设计与硬件配置 - 外观设计类似Apple Vision Pro 采用外接电池和旋钮设计 正面配备4颗摄像头 下方2颗摄像头支持无手柄手势交互[7][11][15] - 佩戴重量预计接近384.8克的AirPods Max 显著轻于600-650克的Vision Pro[17][20] - 电池技术可能超越Vision Pro的3166mAh/35.9Wh规格 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外接方案[17] - 系统可能搭载vivo蓝河操作系统 芯片预计采用高通骁龙XR2+ Gen 2平台[17] 市场竞争与差异化 - 与Apple Vision Pro(定位高端先锋体验)和三星Project Moohan(Android技术样板)形成差异化 聚焦家庭场景落地[19] - 通过娱乐影音、空间办公、家庭机器人生态联动建立刚需场景[8][19] - 利用手机协同优势 将MR从单机体验延伸至手机-机器人场景串联[18] 市场挑战与突破方向 - 需解决VST透视延迟、手势交互命中率、佩戴舒适度三大技术门槛[19][20][22] - 通过线下体验馆提前让用户感知使用场景 降低教育成本[22][23] - 定价策略可能瞄准高端手机/轻薄本区间 配合镜片适配、外接电池可拆换等服务细节[23]
影目科技智能眼镜亮相世界运动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1:20
公司动态 - 公司作为行业唯一智能眼镜品牌参与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 携INMO GO2和INMO AIR3两款产品亮相 [1] - 公司CEO表示通过创新产品提升赛事服务体验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展现科技人文价值 [1] - 公司在世运村部署20台INMO GO2同传翻译眼镜 支持40多种语言翻译和90种口音识别 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1] - INMO GO2内置多款AI大模型可充当AI助理 提供餐饮推荐等服务 [1] 产品技术 - INMO AIR3为全球首款量产1080P无线一体式AR智能眼镜 基于IMOS 3.0空间操作系统 [1] - INMO AIR3集高清全彩显示 空间计算能力与AI语义交互于一体 支持虚拟大屏 多屏协同和AUTO AI等功能 [1] - 产品展示智能眼镜在提升赛事体验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的巨大潜力 [1]
AR创业者亲述:在美国做中国的事情,成本将暴涨好几倍
观察者网· 2025-08-08 06:52
行业动态 - AI眼镜成为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最火爆产品,小米、阿里等大厂相继入局 [1] - AR眼镜头部企业XREAL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销量冠军,2025年Q1市场份额仅次于Meta,超越字节跳动 [1] - 当前市面多数AI眼镜功能简单,主要整合智能手表或手机供应链,缺乏核心优势 [1] 公司概况 - XREAL由徐驰、吴克艰等人2017年创立,拥有近500名员工,累计融资超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快手、蔚来资本等 [2] - 公司在无锡和昆山设立两个光学工厂,65%零部件自主定制并在中国生产 [2] - 依托中国硬件制造优势,公司制造成本仅为美国的几分之一 [2] 产品技术 - XREAL One Pro系列主打空间显示功能,视场角达行业领先的57度,搭载自研X1芯片将延迟降至3毫秒 [6][7] - Project Aura为全球首款旗舰级智能眼镜,搭载自研X1S芯片,专为安卓XR平台打造 [2][7] - 硬件需突破光学显示、电池续航等瓶颈,理想形态还需5年或以上时间 [2] 战略合作 - 公司成为谷歌全球AR领域首家且唯一合作的中国企业 [2] - 与谷歌合作安卓XR系统,解决行业碎片化问题,开发者可开发通用应用 [9][10] - 中国产业链+全球创新共振,有望定义下一代终端 [3] 市场前景 - 眼镜将与手机共存,市场规模可达手机级别 [2] - 行业拐点尚未到来,硬件仍需突破 [2] - 谷歌安卓XR系统或改善AR设备应用生态缺失问题 [5]
创维数字跌1.38%,成交额2.19亿元,后市是否有机会?
新浪财经· 2025-07-31 07:35
股价表现 - 7月31日股价下跌1.38% 成交额2.19亿元 换手率1.70% 总市值130.60亿元 [1] 业务布局 - 自研软件系统具备六自由度定位和手势识别算法 VR直播与系统解决方案 云VR技术及端到端云VR应用平台开发能力 [2] - pancake系列VR/MR产品采用高通XR2芯片 实现三维空间计算交互能力 [2] - 中选中国移动10G PON-双频WiFi6智能家庭网关采购项目 份额32.26% [2] - VR产品系列包括一体机和短焦VR眼镜 已实现销售并应用于教育/医疗/党建/文旅等行业 [2] - XR团队在德国柏林IFA 2024参展新一代XR系列产品 包括Micro-OLED屏8K MR一体机 PANCAKE 2 AI智能眼镜 AR眼镜 A1及MR产品PANCAKE 1 [3] - 数字智能盒子等终端产品主要原材料为芯片 存储器 高频头 印刷线路板等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99亿元 同比减少21.24% [8]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32.74万元 同比减少94.98%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3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48亿元 [9]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8.67万 与上期持平 人均流通股12805股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605.43万股 较上期减少557.13万股 [9]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其他黑色家电 [8] - 概念板块包括流媒体 超高清 星闪概念 MR混合现实 操作系统等 [8] 技术指标 - 主力资金净流入222.12万元 行业排名5/10 主力趋势不明显 [4][5] - 主力持仓未控盘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成交额3102.87万元 占总成交额5.27%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2.21元 股价靠近支撑位11.43元 [6]
X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智能眼镜行业需去泡沫化 以长期主义打造下一代终端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02:2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智能眼镜行业普遍存在"跨越式幻想",众多企业在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期望直接催生亿级爆款,但成功需要从百万级到千万级再到亿级逐步推进[2] - 行业处于早期阶段,过去十年经验表明需拥有长期战略定力、避免挣快钱、提前3-4年规划技术投入[3] - 市场与消费者对AR眼镜和AI眼镜认知模糊,当前AI眼镜体验和产业链成熟度不足,更多是二级市场对AI概念的追逐[2] 公司战略与产品 - 公司最新产品XREAL One Pro是消费级AR眼镜中首个量产视场角达57°的产品,相比前代50°视场角扩大38%可视面积[1] - 最新产品65%元器件为深度自研,从芯片到光机全产业链核心环节均有布局,累计融资超3亿美元几乎全部投入研发[1] - 公司明确今年不入局AI眼镜,因行业核心能力积累不足,AI眼镜对重量、美感、电量要求极为苛刻[1] - 产品路线图已规划至2027年,下一代产品将融合显示与芯片技术,目标逼近千万级爆款门槛[3] 技术发展方向 - AR与AI存在协同关系:没有AR的AI无法获取三维世界真实数据,没有AI的AR交互效率低下[1] - 行业需先做好"空间显示"(把眼镜做成适配万物的配件),再构建"空间计算"生态(内容、交互、生态全面成熟)[3] - 芯片、光学等技术投入需要提前3-4年规划,企业需坚持才能突破[3] 市场前景 - 智能眼镜最终目标是替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终端,但需要逐步实现AR+AI融合的终极形态[2] - 大模型技术为智能眼镜市场带来更多关注,科技巨头和新兴势力纷纷入局,"百镜大战"已经打响[2]
XREAL新品One Pro迎来中国首秀 打造“下一代计算平台”
证券时报网· 2025-07-26 13:28
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展出最新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 并首次开放AR+AI主题体验空间 [1] - XREAL One Pro搭载全球首款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 实现57°超广视场角和3毫秒超低延迟 [1] - 产品采用"芯片自研+光学自研"双引擎 进化为跨设备兼容的全生态空间屏 [1] - 同步推出基于6DoF空间定位技术的"AR+AI 6DoF互动体验屋" 实现虚拟与现实无缝融合 [2] 市场表现与销售数据 - 产品在欧美、日本等全球主要市场已掀起销售热潮 7月28日将在中国市场发售 [1] - 7月22日京东平台预售首日已有2.6万人线上预约 定价4299元 [1] 公司背景与融资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专注于MR技术研发和AR终端眼镜生产 现为全球消费级AR眼镜头部企业 [2] - 创始人徐驰拥有美国博士学历及硅谷创业公司经历 [2] - 成立至今完成10轮融资 累计披露金额超3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 [3] - 2025年5月获得浦东创投集团2亿元独家战略投资 并将总部迁至浦东 [4]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AR+AI和空间计算成为WAIC 2025关注焦点 预示智能终端从移动互联向空间协同演进 [4] - 全球AR市场正经历以"AI驱动+空间理解"为核心的深度进化 中国供应链成熟推动消费普及 [4] - 行业进入"AI重构硬件、软件激活空间"的协同加速期 将打开万亿级新市场 [4]
XREAL亮相WAIC 2025:One Pro旗舰首秀,引领AR+AI融合新时代
IPO早知道· 2025-07-26 12:58
AR+AI技术融合 - XREAL在WAIC 2025展示了"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具象答案,作为全球唯一与Google深度战略合作的AR企业,代表中国科技力量参与全球智能终端演进[2] - 公司首次开放AR+AI主题体验空间,通过智能眼镜和AI伙伴展示前沿技术如何融入生活[3] - AR+AI正在成为新的生活接口,从"有用"和"有趣"两个维度实现技术融合[11] XREAL One Pro产品亮点 - 旗舰产品XREAL One Pro搭载全球首款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实现57°超广视场角和3毫秒超低延迟[6] - X Prism光学方案突破视场角瓶颈,比上一代产品提升超过38%的可视面积,并解决传统Birdbath方案的画质污染问题[8] - 产品已从一副眼镜进化为"全生态空间屏",具备跨设备兼容和全场景适配能力[6] 光学技术创新 - XREAL率先将Birdbath光学方案引入AR眼镜行业,开创AR"随身大屏"时代[8] - X Prism方案通过边缘磨砂处理和出射角调校,实现无鬼影、无反光、无杂色的纯净成像[8] - 新技术使产品在各种光线环境下保持清晰锐利,色彩精准[8] 市场表现与战略 - XREAL One Pro已在欧美、日本等主要市场热销,7月28日开启中国市场发售[10] - 公司扎根上海浦东,作为智能眼镜产业链核心企业推动AR从底层创新走向场景落地[21] - 依托自研芯片、自研光学与空间算法深度融合,构建中国AR科技通往世界的"未来试验场"[21]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AI与空间计算融合成为科技革命战略制高点,AR+AI和空间计算成为WAIC关键词[21] - 全球AR市场正迎来"AI驱动+空间理解"为核心的深度进化,行业进入协同加速期[21] - 中国供应链成熟和核心器件成本下探推动AR硬件从概念验证走向消费普及[21] 应用场景展示 - "AR+AI 6DoF互动体验屋"融合6DoF空间定位技术和AI大模型,实现数字与现实无缝融合[15] - 体验涵盖虚拟体育赛事、智能家居控制、游戏娱乐和巨幕观影等核心场景[16][18] - 技术展示让未来生活触手可及,开启"体验革命"[18]
停牌前涨停 时空科技实控人或易主
中国经营报· 2025-07-25 15:01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宫殿海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股票自7月24日起停牌 原预计不超过2个交易日 后延长至不超过3个交易日 [1] - 停牌前7月23日股价涨停至27 64元 创近一年半新高 此前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 累计涨幅达42 11% [2] - 公司表示已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具体事项以公告为准 目前仍在推进中 [1][2] 股价异动与市场传闻 - 停牌前股价异动明显 7月17日因"空间计算概念"涨停 但公司6月25日明确否认涉及该业务 强调主营业务为照明工程系统集成及智慧城市相关领域 [2][3]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预亏7500万至6100万元 主因行业竞争导致毛利下滑 项目回款不及预期计提减值 固定成本压降空间有限 [4] - 2021-2024年连续四年亏损 累计亏损近7亿元 其中2024年亏损2 62亿元 [5][6] - 销售毛利率持续恶化 从2019年41 17%降至2024年9 82% 净利率连续四年为负 行业对比显示多数同业毛利率维持在两位数以上 部分超50% [6] 行业环境 - 照明工程行业竞争加剧 大宗商品及人工成本上涨导致项目毛利率下降 但同业毛利率近年有所修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