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

搜索文档
百亿级增量资金,即将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05:03
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1][3] - 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13.22亿元)位列前三 [3] - 银华成长智选等5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8亿元 [3] - 交银瑞安在未结束募集产品中规模突破15亿元 [5] 费率机制设计 - 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以上时管理费减半至0.6%,超额收益达6个百分点以上时上浮至1.5%,其他情况维持1.2%基准费率 [6] - 机制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1][6] 基金经理风格分布 - 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各占一半,部分为均衡稳健型 [6] - 成长风格侧重科技、数字经济、新兴消费等高景气赛道 [7] - 价值风格偏好金融地产、消费、周期、先进制造等低估值板块 [7] - 均衡型基金经理多具备"固收+"或保险资管绝对收益投资经验 [7] 投资策略方向 - 刘健维主张把握宏观产业趋势与估值水位的平衡 [10] - 何杰采用左侧价值投资原则,关注市场空间、竞争差异化、股东回报三大维度 [10] - 孙彬提出企业出海、创新药授权、行业DeepSeek时刻、国内环境稳定四大确定性方向 [11] - 建仓策略动态调整:市场亢奋时放缓,悲观时加速 [11] - 当前重点关注AI、医药等成长属性较强板块 [11] 机构自购情况 - 东方红资产管理及员工合计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2024万元 [4] - 天弘基金及员工合计认购天弘品质价值1434.35万元 [4] - 宏利基金及员工合计认购宏利睿智领航1033.27万元 [4]
6.25犀牛财经早报:信用债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犀牛财经· 2025-06-25 01:41
浮动费率基金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13只已成立 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其中东方红核心价值、易方达成长进取、平安价值优享募集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上 [1] - 浮动费率基金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和"奖优罚劣"机制 约束管理人业绩表现 实现投资者与机构风险共担 [1]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要求基金经理更重视回撤和波动率管理 强调自下而上寻找好公司的能力 [1] 信用债ETF - 信用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 成为今年ETF市场增长最迅猛的细分赛道之一 [1] - 首批8只基准做市类产品集中上市后规模倍增 叠加政策支持推动市场迅速放量 [1] - 在"资产荒"背景下 信用债ETF因低波动、低成本、高流动性特性 有望成为票息投资的基础配置 [1]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开展3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实现净投放1180亿元 连续4个月超额续做 [2] - 专家预计下半年央行或持续超额续做MLF 结合买断式逆回购补充中期流动性 [2] 虚拟资产交易 - 国泰君安国际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牌照 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中资券商 [2] - 升级后客户可直接交易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及泰达币等稳定币 [2] 消费与赛事经济 - "苏超"赛事拉动周末消费 江苏商圈休闲运动团购订单环比增长225% 到店消费金额环比增长181% [3] - 南京团购到店消费环比增长21% 户外玩乐及运动用品订单环比增长超150% [3] - 常州抖音团购订单同比增长42% 餐饮订单同比增长超56% [3] A股回购 - A股666家上市公司或重要股东获回购增持贷款 总金额约1339.6亿元 [3] - 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高涨 注销式回购案例增多 部分公司快速完成回购目标 [3] 公司动态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两天减持10万股 套现近1440万美元 属既定交易计划 [4] - 泡泡玛特疑似跨界家电行业 招聘平台显示正在招聘家电行业人才 [4] - 京东物流宣布参与京东外卖配送服务 招募全职骑手强化末端履约协同效应 [4] 财报与并购 - 黑莓第一季度营收1.217亿美元超预期 预计第二季度营收1.15亿-1.25亿美元 [5] - 金融科技公司Xero将以25亿美元收购中小企业账单支付平台Melio [5] 股东变动与业绩 - 蚂蚁集团第二轮减持众安保险3375.48万股 套现6.54亿港元 持股比例降至7.37% [6] - 三花智控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8.93亿-22.72亿元 同比增长25%-50% [6]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 纳指涨1.43% 道指涨1.19% 标普500涨1.11% [7] - 芯片股跑赢大盘 博通涨近4% 英伟达涨超2% 特斯拉逆市跌超2% [8] - 比特币涨破10.6万美元 原油跌超6%创逾两周新低 黄金跌超2% [8]
浮动费率基金新军集结 百亿级资金蓄力入市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20:4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 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 [1][2] - 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7.04亿元)、平安价值优享(13.22亿元)位列募集规模前三 [2] - 银华成长智选、天弘品质价值、嘉实成长共赢等8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8亿元 交银瑞安募集规模突破15亿元 [2] 基金管理人自购动态 - 东方红资管及员工合计认购东方红核心价值2024万元 天弘基金及员工认购天弘品质价值1434.35万元 [3] - 宏利基金及员工认购宏利睿智领航1033.27万元 交银施罗德等5家机构宣布自购旗下产品金额1000-2000万元不等 [3] 费率机制设计特点 - 采用分档计提规则:年化收益率跑输基准3%时管理费减半至0.6% 超额收益达6%时上浮至1.5% 基准费率1.2% [4] - 业绩基准设定以A股为主港股为辅 产品风格涵盖成长型(科技/数字经济)、价值型(金融地产/消费)及均衡型 [4][5]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成长风格侧重科技/数字经济赛道自下而上选股 价值风格注重低估值ROE标的逆向布局 [5] - 黄鼎强调通过优秀企业基本面对抗波动 刘健维关注产业趋势与估值匹配度 [7] - 何杰采用左侧价值投资原则 孙彬聚焦企业出海/创新药等确定性方向 [7] 建仓与配置策略 - 何杰提出动态建仓策略:市场亢奋时放缓 悲观时加速 [8] - 王晓川重点关注AI/医药等成长板块 采取动态调整策略 [8]
首批13只浮动费率基金吸金126亿元,东方红核心价值领跑
搜狐财经· 2025-06-23 14:4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展现状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基金中已有13只成立,合计募集规模超126亿元,单只产品平均规模达9.69亿元 [2] - 头部三强产品(东方红核心价值A、易方达成长进取A、平安价值优享A)合计募集50.17亿元,占首批总规模近四成 [3] - 规模分化显著:博时卓睿成长A以2.59亿元垫底,华安竞争优势A和广发价值稳进A分别以5.10亿元和6.94亿元位列倒数 [5] 头部产品竞争优势 - 东方红核心价值A由老将周云管理,其历史产品任职回报率达196.86%和178.04%,公司自购1000万元并锁定三年 [4] - 易方达成长进取A认购户数达4.73万户成为"人气王",基金经理刘健维个人认购超百万份,其管理产品五年累计收益率20.49% [4] - 平安价值优享A采用"持有期+业绩报酬"双阶梯收费模式,当持有满一年且年化收益超6%时管理费率阶梯式提升 [4] 行业生态变革 - 浮动费率模式采用"持有期限+年化收益率"双维度机制,如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管理费率根据业绩基准动态调整(0.8%-1.5%) [6] - 13只基金平均募集周期仅22天,天弘品质价值混合户均认购金额达23.4万元显示机构资金认可 [6] - 行业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终结"旱涝保收"固定费率模式 [7] 中小机构差异化路径 - 天弘品质价值A虽仅获4197户认购,但户均认购23.4万元,拟任基金经理贾腾管理的港股通指数增强基金曾创三年31.74%超额收益 [5] - 博时基金虽首募垫底,但基金经理田俊维管理的博时创新经济A近三年收益率达23.30%,大幅跑赢基准 [7]
平安基金浮动费率首秀吸金13.22亿!基金经理何杰连发两基规模翻倍
搜狐财经· 2025-06-23 04:42
基金募集与产品信息 - 平安价值优享混合基金于2025年6月20日完成资金募集及备案,正式进入投资运营阶段 [1] - 募集周期为2025年5月27日至6月18日,共23天,有效认购总户数15,034户,总募集份额13.22亿份(A类4.68亿份,C类8.54亿份) [1][2] - 募集资金净认购金额合计13.22亿元(A类4.68亿元,C类8.54亿元),利息结转份额23.38万份 [2] 浮动费率机制与行业背景 - 该基金是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首批浮动费率产品,管理费与持有期限及业绩挂钩 [3] - 持有不足一年按1.20%收取管理费;持有超一年后,年化超额收益率超6%且正收益时按1.50%收费,低于-3%时按0.60%收费,其他情形按1.20%收费 [3] 基金经理背景与业绩表现 - 基金经理何杰现任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管理6只产品总规模40.97亿元 [4] - 其管理的平安低碳经济A自2021年12月任职回报-15.44%,但2025年以来涨幅10.74%,跑赢业绩基准(1.42%)和沪深300(-2.24%) [6][8] - 2025年何杰管理的多只产品涨幅超10%:平安价值领航A涨11.40%,平安价值远见A涨10.84%,平安估值优势A涨13.21% [8] 规模增长与公司产品布局 - 何杰2025年新发两只偏股混合基金(平安价值精选和平安价值优享),募资总额22.16亿元,推动其管理规模较2025年一季度末增长超一倍 [9] - 平安基金2025年以来共发行12只新基金,其中4只为偏股混合基金,何杰管理的两只募资占绝对优势(另两只产品募资均不足1亿元) [11][12] 历史业绩与潜在挑战 - 何杰管理的平安低碳经济A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跑输业绩基准:2023年收益率-16.63%(基准-7.38%),2024年收益率10.37%(基准14.45%) [12][13] - 尽管2025年业绩显著回暖,其投资策略在市场低迷期的有效性仍需观察 [12]
券商分类评价办法最新修订;券商科创债发行爆发式增长:30家机构抢滩,千亿元资金涌入硬科技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01:02
券商分类评价办法修订 - 证监会修订《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优化分类监管制度,发挥"指挥棒"作用 [1] - 分类结果将影响风险控制指标标准、资本准备计算比例、监管资源分配等差异化政策 [1] - 优质券商或受益于更优监管环境,经营不善者面临更大压力,行业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 [1] 券商科创债发行动态 - 30家券商完成或获批发行科创债,总规模突破千亿元 [2] - 政策推动下科创债市场扩容,券商通过发行科创债拓展资本中介角色边界 [2] - 银行、创投等多元主体参与竞争,推动券商提升发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2] 浮动费率基金市场进展 - 13只浮动费率基金成立,募集总规模超126亿元,涉及华夏、富国等8家公募 [3] - 新型基金产品落地显示市场创新关注度提升,为基金公司带来业务拓展潜力 [3] - 新基金入市或增加资金供给,为股市注入活力 [3] 公募REITs市场格局 - 全市场已成立68只公募REITs,总募集规模达1770亿元,24家公募参与管理 [4] - 中小机构如创金合信基金首次获批REITs产品,行业呈现强者恒强与新入局者并存格局 [4] - 市场扩容反映资本市场对基础设施和不动产投资模式的创新探索 [4]
浮动费率基金元年,鹏华基金袁航诠释均衡价值之道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08:16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 - 中国证监会于2023年7月启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旨在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痛点 [1] - 首批创新浮动管理费率模式的基金产品发行,成为公募基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1] -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A:024467,C:024468)作为首批产品之一,拟任基金经理袁航拥有10年间8次战胜市场的优秀业绩 [1] 基金经理袁航的业绩表现 - 袁航是业内少有的"双十"基金经理,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和近10年基金管理经验 [2] - 管理鹏华先进制造10个完整自然年度中有8年相对沪深300指数获得正超额收益 [2] - 截至2025年6月17日,鹏华先进制造任职净值增长率超200%,年化净值增长率近11% [2] - 鹏华策略优选自2015年8月13日至今实现101.97%净值增长率,同期沪深300收益率为-0.39% [2] 袁航的投资风格 - 投资风格为均衡价值成长,核心特征是长期持有优质资产、低换手率、注重安全边际与股东回报 [3] - 持仓主要覆盖消费、大金融及大制造领域,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持有15.7个季度 [3] - 重仓股估值大部分时间远低于同类基金,展现明显低估特征 [3] - 持仓集中度从2018Q1的47%提升至2025Q1的79%,反映投资实力和信心提升 [3] 市场展望与新产品策略 - 袁航认为市场仍存在上行空间,机遇总体大于风险,对2025-2026年股票市场持积极态度 [4] -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采用70%沪深300+10%恒生指数+20%中证综合债为业绩基准 [4] - 袁航表示将延续过去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与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
广发基金浮动费率试点,业绩与激励能否真正绑定?
搜狐财经· 2025-06-18 07:56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动态 - 广发价值稳进混合基金(024448)认购期届满,待验资备案后合同生效,拟任基金经理为广发基金投资管理部总经理王明旭 [1] - 该基金采用"基础管理费+业绩报酬"双重收费结构,年化超额收益超6%时管理费1.5%,低于-3%时费率降至0.6% [2][12] - 王明旭当前管理7只产品总规模106.56亿元,代表作广发内需增长混合累计收益135.3%,但广发均衡优选混合任职回报-3.4%跑输基准6.3个百分点,广发盛锦混合任职回报-14%落后基准24.2个百分点 [3][4] 基金经理业绩与激励机制矛盾 - 广发盛锦混合近两年累计亏损6.5亿元但收取管理费4685万元,员工自购份额从183万份锐减至17万份 [4] - 广发基金近五年员工持股平台累计分红6亿元,其中傅友兴分得2531万元、刘格菘668万元、王明旭399万元,但公司主动权益产品超六成近三年跑输业绩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 [1][8][11] - 2022-2024年广发基金公募业务合计亏损580亿元,64.6%主动偏股产品跑输基准10个百分点,41只产品跑输超30个百分点 [11][12] 核心高管分红与产品表现分化 - 傅友兴管理3只产品近五年累计利润4.9亿元但收取管理费18.2亿元,广发稳健回报混合2024年跑输基准16.65个百分点 [11] - 刘格菘管理6只产品2022-2024年为持有人创造回报-204.7亿元,个人投资者份额从388.9亿份降至343.1亿份,广发科技先锋混合三年亏损80.4亿元 [11][12] - 广发基金2024年净利润20亿元行业领先,但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1.39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缩减 [12] 员工持股平台运作细节 - 员工通过五家有限合伙企业(嘉裕元、嘉裕祥、嘉裕禾、嘉裕泓、嘉裕富)合计持有广发基金10%股权,2024年分红8458万元 [5][8] - 总经理王凡累计分红3571万元,督察长项军分红1185万元,傅友兴持股嘉裕元11.1%对应分红2531万元 [6][8][9] - 2020-2024年员工持股平台已分红5.95亿元,未分配利润仍有4.28亿元 [13]
兴证全球合熙浮动费率新基亮相 陈聪详解“相对收益”新打法
经济观察网· 2025-06-16 07:48
公募基金行业创新与浮动费率基金 - 公募基金行业在《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领下迎来创新突破,首批浮动费率基金火速获批并启动发行 [1] - 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陈聪作为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经理中新生代的代表,备受市场关注 [1] - 陈聪同时覆盖A股、港股及大宗商品领域,兼具衍生品与量化研究视野 [1] 基金经理陈聪的投资哲学与方法论 - 陈聪有"优质成长捕手"之称,具备深厚的数据处理和系统思维能力,职业生涯始于量化研究但喜欢自下而上地做研究 [2] - 投资哲学归结为三个关键词:优质成长、风险定价、纪律投资 [2] - 投资逻辑中不强调"单一进攻",而是更注重组合的弹性设计,将方法论比喻为"武器库" [2] - 能力圈覆盖互联网、医药、新消费和科技硬件行业,这些行业商业模式清晰且有不断创造价值的潜力 [3] - 仓位中会留有一部分用于有风险分散效应的板块,应对风格切换 [3] - 对回撤控制非常在意,注重资产性价比和仓位控制 [3] 浮动费率机制下的投资管理 - 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以相对基准的收益为目标,结合固定管理费与浮动部分,在费率上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3] - 新产品的管理首要目标是避免跑输基准3%,其次追求6%以上的超额收益 [4] - 新机制让考核目标从"横向PK同类"变成"纵向追踪指数",是一次结构性的制度优化 [4] - 基金管理是马拉松,公司一直将长期业绩作为考核指标,基金经理偏向均衡风格 [4] 市场观点与投资方向 - 当前A股估值已部分修复,地缘政治压力减弱,市场结构改善,股东回报意识提升,机构考核机制优化,投资者更趋理性 [5] - 创新药是当下看好的领域之一,中国创新药企的全球竞争力被相对低估 [5] - "AI应用进入落地元年"是下半年将积极关注的方向,应用端的真实价值正在浮现 [5] - 互联网和创新药领域港股更具优势,科技硬件角度A股具有优势 [5] - 新消费方面,A股有很多没有被市场打上"新消费"标签的好公司 [5] 业绩表现与新产品展望 - 陈聪所共管的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基金过去1年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位列同类同期前40%(15/41,银河) [5] - 过去2年业绩也位列同类同期前40%(14/37,银河) [5] - 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基金将是陈聪职业生涯中首只独立管理的基金 [5]
全市场规模最大的ETF宣布分红【国信金工】
量化藏经阁· 2025-06-15 14:01
市场回顾 - 上周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分化,创业板指上涨0.22%,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均下跌0.25%,科创50跌幅最大达1.89% [1][10] - 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医药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3.95%、3.31%、1.54%,食品饮料行业下跌4.42%表现最差 [1][17] - 央行上周净投放8582亿元,逆回购到期9309亿元,国债利率下行且利差缩窄0.07BP [1][19][21] 基金动态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宣布分红,每10份分红0.88元,预计分红总额超80亿元,创境内ETF单次分红纪录 [4][6][7] - 上周新成立基金16只,合计规模89.34亿元,较前周减少,债券型基金占比85.6% [2][40][45] - 8家公募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合计金额1.1亿元,涉及交银施罗德、东方红等机构 [8][9] 基金业绩 - 主动权益基金上周中位数收益0.07%,另类基金年内表现最佳,累计收益12.15% [30][31] - 指数增强基金上周超额收益中位数0.23%,量化对冲基金收益中位数-0.06% [33][34] - FOF基金中目标日期类表现最优,年内累计收益率2.81%,权益仓位集中在50%-65% [36] 行业数据 - 有色金属行业年内累计上涨16.09%领跑,煤炭行业下跌11.94%表现最差 [18] - 医药行业近一月上涨7.72%,食品饮料行业同期下跌8.34% [17][18] - 主要宽基指数成交额处于过去52周的50%-65%分位水平,显示市场活跃度中等 [13][14] 产品发行 - 本周待发行基金17只,以被动指数型(10只)和增强指数型(2只)为主 [49][50] - 上周上报24只新基金,包括嘉实恒生消费ETF等港股主题产品 [1][3] - REITs产品持续扩容,中金亦庄产业园等2只REITs进入发行阶段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