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保障
icon
搜索文档
做好免费学前教育“加减法”
经济日报· 2025-08-10 22:03
政策内容 - 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 [1] - 免除范围包括公办幼儿园大班及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参照当地公办标准减免) [1] - 因减免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部分由国家财政承担 [1] 覆盖规模与财政影响 - 仅2025年秋季学期预计惠及约1200万人 [2] - 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 [2] - 家庭支出相应减少约200亿元 [2] 资金保障机制 - 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与地方共同分担 [2] - 中央财政承担比例最高达八成 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2] - 要求各地统筹中央补助与自有财力 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拨付 [2] 质量保障要求 - 强调"免费不降质"原则 需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3] - 要求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规范办园行为 科学实施保育教育活动 [3] - 需切实守护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3] 实施原则与未来方向 -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精准务实原则 [3] - 免费项目仅含保育教育费 不含伙食费、住宿费、杂费等 [3] - 未来将通过跟踪评估 结合学龄人口变化与财力状况逐步提升保障水平 [3]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日报· 2025-08-10 02:34
民生保障政策 - 提出10项重点举措包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1] - 对生育3周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 [1] - 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较"十二五"期间每5年增长1岁 [1] 就业支持措施 - 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每年1200万人以上支撑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2] -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2] - 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2] - 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人 [2] 教育医疗保障 - 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3] - 医保报销案例显示患者15.55万元医疗费个人仅支付1.72万元 [3]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3] - 2021年以来新增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3] 养老托育服务 - 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升至64.6% [5]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约1.9亿人 [5] - 300多个地级市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5] - 探索"一老一小"融合服务模式如社区托育园与养老驿站结合 [3]
以整改整治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8-09 23:19
海南省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 全省各市县一体推进学查改,聚焦群众利益诉求深入查摆痛点堵点问题,推动整改整治见行见效 [2] - 精准施策促进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增强群众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琼海市潭门镇休闲渔业项目 - 潭门休闲渔业码头于今年6月竣工,总规模500万元的休闲渔船项目为渔民提供新增收渠道 [2] - 5艘休闲渔船预计年底前为50名村民提供近海观光、渔家乐等灵活就业岗位 [2] - 通过"政府搭台、村民参与、企业运营"机制,排港村老房子改造为民宿集群,2025年已有7家民宿入选"海南100家特色民宿" [3] 三亚市瓶装液化气配送改革 - 全市6万余户瓶装液化气用户实现统一配送全覆盖,取消用户自提充装 [3] - 统一配送车辆为国标正三轮车("小黄车"),共285辆完成登记上牌并纳入智慧监管平台 [4] - 全市39万余个液化石油气瓶配备专属二维码,实现全流程安全可追溯 [4] - 今年以来查处"黑窝点"7处,查扣"黑气瓶"336个、运输车辆6辆 [4] 文昌市北附中学审批案例 - 文昌市创新推行"容缺受理"机制,解决企业材料不齐、审批受阻问题 [5] - 建立企业、教育部门、审批人员三方联动机制,实现材料填报线上互动 [5] - 北附中学于6月13日顺利拿到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如期申报2025年秋季招生指标 [5]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09 22:03
民生保障政策框架 - 提出10项重点举措包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及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1] - 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孩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 [1] - 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 "十二五"至"十四五"期间每5年增长1岁 [1] 就业支持体系 - "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2] -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及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开展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2] - 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 [2] 教育医疗保障 - 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 教育普及程度达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3]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2021年以来新增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3] - 通过医保及大病保险报销 案例显示患者15.55万元医疗费个人仅支付1.72万元 [3] 养老托育服务 - 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提升至64.6%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约1.9亿人 [5] - 300多地级市及人口大县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 发展托幼一体服务 [4][5] - 探索"一老一小"融合中心模式 同步解决社区养老及托育需求 [4]
2025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半年度实施情况
苏州日报· 2025-08-07 00:38
教育文化惠民 - 5所高中处于竣工验收阶段 [2] -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213场 服务38217人次 [2] - 实施公益演出及讲座导赏302场 开展非遗进校园超3600课时 服务师生超12万人次 [2] - 开展艺术街头展演169场 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 评弹书目公益演出175场 服务群众超22万人次 [2] 医疗健康服务 - 心理援助热线中心建成投用 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 [3] - 500余所学校实现每校结对一所医院 匹配至少一名心理专业医师 [3] - 68.6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免费健康体检 31630名新生儿接受免费遗传代谢病筛查 [3] - 93078名学生接受免费口腔检查 30546名学生接受免费窝沟封闭 9.7万初中生免费接种麻腮风疫苗 [3] - 超21万名妇女接受免费宫颈癌乳腺癌筛查 [3] - 完成5万人次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 1.8万人次初级救护员持证培训 [3] - 开设家庭病床3022张 [3] 养老托育服务 - 选定智慧养老院建设点位20家 已开工改造10家 [4] - 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改造43个 已完工23个 [4] - 完成284家幼儿园托班改造 提供普惠托位数8581个 [4] - 开展社区科学育儿讲座78场 服务家长3369人次 [4] - 建成省级社区普惠托育点18家 托育地图2.0版上线 [4] - 开设公益暑托服务点位1782个 服务青少年4.5万人 [4] - 完成9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改造提升 [4] 困难群体帮扶 - 慈善救助服务体系正式运行 完成670名困境儿童微心愿 [5] - 建成困境青少年梦想小屋49间 [5] - 建成高质量综合性残疾人之家10家 [5] - 完成7个残疾人辅具租赁服务点改造提升 [5] - 为2231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5] - 对40.2万名儿童开展孤独症筛查 [5] 生态环境建设 - 开展500余场次园林活动 635场次公园活动 [6] - 完成62.6万平方米门前绿地提升 [6] - 治理农村骨干河道16.7公里 建成农村生态河道25.4公里 [6] 居住条件改善 - 城中村改造新增动迁3481户 筹集安置房2987套 [7] - 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3个 进场施工30个 [7] - 开工老旧住宅更新电梯3147台 竣工投用2497台 [7] - 建成验收特色康居乡村149个 待验收30个 开工建设76个 [7] 交通出行优化 - 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18条 [8] - 网约车运输证增加1979张 驾驶员证发放11841张 [8] - 1482名驾驶员获得巡游+网约从业资格证 [8] - 新增重点区域公共停车泊位3924个 共享停车泊位1432个 [8] 就业服务保障 - 城镇新增就业21.2万人 重点群体就业4.6万人 [9] - 残疾人就业970人 退役军人就业819人 [9] - 新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点位44个 [9] - 7.1万人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9] - 青年人才驿站为4892人次提供免费住宿6943晚 [9] 公共安全建设 - 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4万个 [10] - 配备消防安全设施8178套 消防设施1043件 [10] - 建成规范化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5个 [10] - 治理风险隐患路口35个 亮化提质道路交通设施17条 [10] - 综合治理67所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10] - 安装校园周边智能化高清摄像头200个 [10] - 更新供水管网128.2公里 排水管网19公里 [10] - 完成新建改造10kV电缆11公里 低压电缆21公里 [10] - 升级改造4000户低压燃气庭院管立管 [10]
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述评之六
新华社· 2025-08-06 10:31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求"突 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落实好惠民政策""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 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民生工作越要抓紧抓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实绩实效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定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 近日,2025年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的首场招聘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全国农 业展览馆举行。160余家用人单位带来近2600个岗位,吸引了众多毕业生前来咨询了解、投递简 历。 据介绍,今年年底前,北京市还将陆续开展实名帮扶、就业权益护航等一系列青年就业服务活 动。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稳就业促增收力度。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 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总量压力依然不小。 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其中多数已进入就业市场,也还有部分未落实工作。此外,今年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需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还要保障相当数量农村转移劳动力稳定就业。 着眼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会议 ...
锐财经丨多部门密集部署,传递哪些信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6 07:01
宏观政策 - 下半年宏观政策关键词为"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聚焦重大变化、重要指标、重大问题做好形势分析和研判 [2] - 财政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统筹运用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产业发展 [3]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 [3] 扩大内需 - 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下半年将加大稳投资促消费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推动"两重"建设 [4]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并推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制定消费品供需适配性方案,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开发应用 [4] - 财政部完善服务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免税业务发展并实施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5] 产业发展 - 财政政策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3]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技术开发和推广 [4] - 财政部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5] 就业与农业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培育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增长点,落实就业补贴和税费优惠政策 [7] - 农业农村部目标全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7]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稳定就业,维护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安全 [7]
沈建光:财政数据背后有哪些信息
第一财经· 2025-08-06 03:06
全面释放财政政策效力,还需着力促进物价合理回升。同时,做好政策储备,必要时及时出台增量政 策,保障下半年财政支出强度。 二是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7月以来,国家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向失能老年人 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财政更大力度支持稳就业等政策措施出台,充分表明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 更多资金资源将"投资于人"。 财政支出端也体现了上述特征。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分项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 三大民生类支出增速分别达到9.2%、5.9%、4.3%,均高于总体3.4%的增速,合计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的比重达到40.3%,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高;相比之下,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三大基 建类的支出增速分别只有-7.8%、-4.2%、-3.1%,合计占比降至18.6%的多年同期低点。 与此同时,上半年,侧重民生兜底、政府运行的一般国债(52%)、地方一般债(57%)发行进度快于 侧重项目建设的地方专项债(49%),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的政策取向。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扩大消费需求"。 此前,国家育儿补 ...
聚焦下半年经济工作——多部门密集部署,传递哪些信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5 23:48
宏观政策部署 - 宏观政策关键词为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聚焦重大变化和指标分析 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2] - 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 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3]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运用多种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匹配经济目标 强化利率执行和汇率预期引导 [3] 扩大内需措施 - 上半年内需贡献率达68.8% 下半年将稳投资促消费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推动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 [4] - 全方位扩大内需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 支持新型消费和民生领域创新 推动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 [4] - 制定消费品供需适配方案 加快人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穿戴/无人机技术开发应用 [4] - 完善养老育幼文化旅游消费政策体系 推动免税零售业务发展 实施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5] - 支持房地产新模式构建和城市更新行动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5] 产业发展支持 - 统筹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基金 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 [3] - 强化财政金融政策协同 出台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 [5] 就业与民生保障 - 培育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就业增长点 落实就业补贴/税费优惠/担保贷款政策 [7] - 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失业人员开展专项帮扶 加密小而美专而精招聘活动 [7] - 保障粮食安全目标年产1.4万亿斤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7] - 维护能源电力保供 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及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8]
多部门密集部署,传递哪些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8-05 23:37
宏观政策部署 - 下半年宏观政策关键词为"持续发力、适时加力",聚焦稳就业扩内需的政策预研储备[2] - 财政政策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以形成实物工作量,统筹专项资金/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工具支持产业升级[3]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综合运用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并匹配经济目标,强化利率执行与汇率预期管理[3] 扩大内需举措 - 上半年内需贡献经济增长68.8%,下半年将强化政府投资管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4] - 国家发展改革委拟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推动民企参与重大项目,结合新质生产力提振消费(如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等)[4][5] - 财政部完善养老/育幼/文旅消费政策体系,推动免税零售发展,实施消费贷款贴息并支持房地产新模式构建[5] 产业与就业支持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培育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增长点,落实就业补贴与担保贷款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加密招聘活动[7] - 农业农村部聚焦粮食安全目标(全年1.4万亿斤产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单产提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7]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统筹能源电力保供与产业链安全,加强重点行业风险治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