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从炫技到场景“破圈” 服贸会 “机” 遇无限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15:34
行业趋势 - 机器人技术在多学科交叉推动下加速迭代与进化 涵盖机械 电子 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3] - 机器人应用从工业制造扩展至零售配送 餐饮服务 交通出行等众多领域 实现全域空间场景覆盖[3][5] - 行业面临从实验室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可靠性与价值匹配挑战 需提升开放场景和动态任务的通用能力[5] 技术发展 - 智能运维机器人iSpect X40搭载高清工业相机 红外热成像仪和温湿度传感器 具备24小时连续作业能力[5] - 通过六轴机械臂及多摄像头结合AI识别算法 精准识别设备状态及运行情况[5] - 机器人能在密闭 高噪声等恶劣环境中替代人工完成温湿度检测 资产盘点等任务[5] 企业实践 - 中建八局自主研发幕墙清洗机器人等产品 已应用于多个建筑项目场景[3] - 专业性机器人适应复杂施工环境 提升施工效率并降低安全隐患[3] - 企业需持续投入软硬件技术研发以构筑核心技术壁垒[5] 产业基础 - 中国制造业基础和完备产业链为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提供广阔机遇[6] - 通过深化学科交叉融合驱动感知 控制与交互技术突破[6] - 推动从机器人应用大国向产业强国跃升[6]
特斯拉,突传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9-14 14:51
核心观点 - 特斯拉德国工厂上调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生产计划 得益于非常出色的销量数据[1] - 特斯拉在中国和欧洲市场销量出现积极信号 可能触底反弹[2][4] - 马斯克完成政治服务回归特斯拉公司 公司提出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新薪酬协议[6][7] - 特斯拉发展重心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 Optimus V3将于2026年量产[7][8] 生产计划调整 - 特斯拉德国工厂上调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电动汽车产量[1] - 产量调整基于非常出色的销量数据 预计所有供应市场都将传来积极信号[1] 中国市场表现 -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预计交付时间已排至2025年11月 10月份可销售车型已售罄[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销量26.34万辆 同比下滑5.4%[4] - 8月批发销量83192辆 同比下滑4%但环比增长22.6%[4] - 9月1日将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4] 欧洲市场表现 - 德国工厂产量上调可能意味着在欧洲打响销量反击战[1] - 8月在德国新车注册量下降39% 前八个月注册量暴跌56%[4] - 法国注册量同比下降47.3% 瑞典暴跌超84% 丹麦下降42% 荷兰下滑50%[4] - 挪威新车注册量增长21.3% 西班牙销量从549辆增至1435辆 增幅达161%[5] - 面临产品阵容陈旧、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抵制等挑战[5] 行业对比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693.7万辆 同比增长40.3%[4] -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4]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幅跑输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盘[4] 管理层变动与薪酬计划 - 马斯克已完成政治服务回归特斯拉公司[6] - 特斯拉提出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新薪酬协议 为期10年[7] - 要求将公司市值从1.28万亿美元提升至至少8.5万亿美元[7] - 需发展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才能获得全额奖金[7] 战略转型与新产品规划 - 特斯拉将发展重心从电动汽车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7] - Optimus V3拥有像人类一样灵巧的手 搭载26个执行器[8] - 计划2026年量产 未来五年生产100万台[8] - 目标成本降至2万-2.5万美元/台 AI芯片成本5000-6000美元[8] - 公司未来约80%的价值将源自Optimus人形机器人[8] 量产计划与供应链 - Optimus V3机型定型后将进行大规模制造测试[9] - 预期出货量3万-5万台 可能同步开发V4机型[9] - 将对供应商产能建设和海外建厂提出明确要求[9]
直击服贸会丨“黑科技”机器人手术精准度对标资深医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4:31
产品发布 - 公司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首次展出AI+手术机器人5G远程诊疗一体化平台数智骨科手术室[1] - 产品配备AI全骨科智能规划系统 将传统手术规划时间从数周压缩至分钟级 仅需CT影像即可在5分钟生成个性化三维手术方案[1] - 通过5G远程技术提供实时手术直播 跨国会诊和远程指导服务 实现无地域限制的应用突破[1] 技术优势 - 产品填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骨科手术全流程覆盖中的应用空白[1] - 机器人系统通过数智脑 数智眼 数智手三位一体模拟高年资骨科专家经验执行精准手术操作[1] - 解决传统骨科手术室高度依赖外科医生个人经验与肉眼判断导致的精准度和可预测性不足问题[1]
机器人领域融资额激增,投资者如何把握其中的风险与机遇?
财富FORTUNE· 2025-09-12 13:17
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行业投资活动显著增加 半年内接触企业数量大幅飙升 覆盖全产业链包括基础模型开发者 全栈制造商 人形机器人研发者和工具类企业 [1] - 2024年风险投资机构向机器人企业投入超70亿美元资金 巨额融资案例包括Figure的B轮6.75亿美元 Physical Intelligence的A轮4亿美元 Skild的A轮3亿美元 [1] - 全球机器人市场呈指数级增长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2034年有望达600亿美元 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2029年预计增至990亿美元 [1] 技术复杂性特点 - 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活力和发展迅猛的类别 但技术复杂度最高且学习曲线陡峭 缺乏标准化基准和跨公司能力比较框架 [2] - 该领域处于人工智能 硬件设计 工程 供应链 制造业和实际场景部署的交叉点 需要多领域专业知识支撑 [2] - 将人工智能引入物理世界比引入数字世界更具挑战性 投资者需采用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 [2] 企业评估框架 - 寻求跨学科优势与前瞻性领导力 成功企业需汇聚软件 硬件 数据 制造与运营领域顶尖人才 团队需具备第一性原理思维和长期愿景 [4] - 切勿轻信演示 需理解演示背后场景 观察系统是否完全自主运行 环境是否经过布置 非受控环境表现比精心演示更具参考价值 [5] - 评估实际表现而非仅看潜力 依据可量化指标如任务成功率 吞吐量 自主运行时长 部署周期 培训内容和数据策略的反馈循环 [6] 行业发展机遇 - 机器人技术正迅速成为现实 将重塑人类生活 工作和开发方式 从仓储自动化到通用型机器人形态 系统能执行任务并在实际环境中学习适应和优化 [4] - 当前企业受益于硬件效率飞跃提升 可扩展数据采集方法和以往周期未具备的人工智能能力 技术进步融合使机器人技术有望走向主流 [7][8] - 物理世界成为下一个至关重要的自动化前沿领域 体力劳动自动化解决方案有巨大挖掘空间 技术护城河因物理世界集成复杂性而稳固 [8] 长期战略价值 - 价值在于构建增强人类能力 在实际部署中持续学习和优化的系统 而非单纯实现劳动自动化 [8] - 企业具备长期发展战略潜力 技术门槛高 积累的数据复利优势及与物理环境的深度融合形成纯软件模式难以复制的竞争护城河 [8]
奥比中光:调整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
新浪财经· 2025-09-12 09:51
融资方案调整 - 调整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2亿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18亿元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用于机器人AI视觉与空间感知技术研发平台项目 [1] - 资金用于AI视觉传感器与智能硬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1] - 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A股多个指数,阶段性新高!机器人赛道,全线大爆发!
证券时报· 2025-09-12 05:03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早盘小幅震荡 上证指数创近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时隔3年再度触及13000点 沪深300和中证500创阶段性新高 市场成交温和放大[1] - 电机制造 工业金属 培育钻石 通信工程等板块涨幅居前 玻璃玻纤 农产品加工 游戏 医疗美容等板块跌幅居前[1] 机器人产业链表现 - 机器人产业链全线走强 电机制造方向领涨 板块指数放量大涨逾4%创历史新高 大洋电机和卧龙电驱涨停 兆威机电和方正电机等涨幅居前[2] - 人形机器人 减速器 特斯拉概念等细分板块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润建股份 兴森科技 上纬新材 百利科技等涨停或涨超10%[5] - 工信部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已具备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国家创新中心预测2025年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 同比增长125% 占全球约50%[7] - 智元和优必选拿下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订单 宇树科技推进IPO筹备 预计10月-12月提交申请 特斯拉开通微博账号展示新版本Optimus机器人[7]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30年中国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 2050年将猛增至3.02亿台 市场以每年63%速度扩张 中国是全球55%机器人产品生产基地[7] - 华龙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黄金周期 建议关注丝杠 传感器 电机及减速器等高价值量零部件 重点关注与特斯拉和华为有供应链合作的公司[7] 恒大物业及地产服务表现 - 恒大物业复牌后一度飙升逾40%创11个月新高 随后震荡回落仍大涨逾30% 成交由停牌前3128万港元激增至逾6亿港元[8] - 恒生物业服务管理指数大幅高开 一度大涨逾3% 远洋服务 绿城服务 北京北辰实业股份 碧桂园服务等纷纷高开高走[10] - A股地产服务概念股跟随走强 板块指数放量大涨逾3% 半日成交超昨日全天 新大正1分钟直线涨停且连续第2日封板 南都物业涨停创3年多新高 世联行和特发服务等涨幅居前[10] - 恒大物业接到控股股东清盘人接洽函 清盘人寻找机会出售股份 潜在交易处于初步阶段 已签订保密协议并收到不具约束力指示性邀约 拟于2025年11月前后邀请有意方提交最终建议书[13] - 恒大物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6.47亿元同比增长约6.9% 净利润约4.91亿元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4.72亿元 每股基本盈利约0.04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7.78亿元[13]
视源股份:公司商用清洁机器人目前已批量进入欧洲、东南亚及日本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4:47
机器人技术实力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深耕多年 构建算法创新 硬件设计以及制造验证的机器人全栈技术实力[1] - 相关专利申请数量超过600项[1] 产品发布与市场进展 - 自研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于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式发布[1] - 商用清洁机器人目前已批量进入欧洲 东南亚及日本市场 并实现良好增长[1] 投资者关注事项 - 投资者询问公司2017年至今在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总额[3] - 投资者询问MAXHUB X7当前月产量及2026年底设计产能目标[3] - 投资者询问上海康桥基地智能座驾产品的产能设计情况[3] - 投资者建议在后续财报中单独分列机器人相关产品的营收情况[3]
小摩:首予三花智控(02050)“增持”评级 目标价41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3:56
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大通首次覆盖三花智控H股(02050)给予增持评级 12个月目标价41港元 较当前股价潜在上涨空间约30% [1] - 对三花智控A股(002050.SZ)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元人民币 [1] 业务增长驱动 - 公司核心假设为人形机器人业务扩展及维持制冷与电动车热管理领域领导地位 [1] - 业务扩展将推动2026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 [1] 潜在价值空间 - 机器人技术与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额外潜在上涨空间尚未完全反映在当前预测中 [1] - 业务增长预期将支持该股进一步的估值重估 [1]
小摩:首予三花智控“增持”评级 目标价41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2 03:54
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大通首次覆盖三花智控H股(02050)给予"增持"评级,12个月目标价41港元,较当前股价潜在上涨空间约30% [1] - 对三花智控A股(002050 SZ)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43元人民币 [1] - 机器人技术和数据中心液冷技术的额外潜在上涨空间尚未完全反映在预测中 [1] 业务发展与盈利预期 - 核心假设为公司扩展人形机器人业务并维持制冷及电动车热管理领域的领导地位 [1] - 预计2026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 [1] - 业务扩展将支持公司进一步的估值重估 [1]
大行评级|摩根大通:首予三花智控H股“增持”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为41港元
格隆汇· 2025-09-12 02:15
评级与目标价 - 摩根大通首予三花智控H股增持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为41港元 [1] - 对三花智控A股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为43元 [1] 核心业务假设 - 公司扩展人形机器人业务并维持制冷和电动车热管理领域领导地位 [1] - 机器人技术和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存在额外潜在上涨空间未完全反映在预测中 [1] 盈利增长预期 - 2026至2027财年每股盈利年均复合成长率达15% [1] - 盈利增长将支持该股进一步的估值重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