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

搜索文档
北京君正涨2.05%,成交额6.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28.6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5 05: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72.78元/股 成交额6.26亿元 换手率2.08% 总市值351.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28.67万元 特大单净买入606.51万元(买入3294.36万元占比5.26% 卖出2687.85万元占比4.30%) [1] - 大单净买入700万元(买入1.36亿元占比21.75% 卖出1.29亿元占比20.5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87% 近5日下跌3.19% 近20日上涨8.42% 近60日上涨15.7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9.34万户 较上期增加5.68% 人均流通股4502股 较上期减少5.38%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增持15.60万股至798.85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169.53万股至638.28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增持34.86万股至561.74万股 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3] - 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502.32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49亿元 同比增长6.75% [2] - 归母净利润2.03亿元 同比增长2.8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83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涵盖微处理器芯片 智能视频芯片等ASIC芯片产品及解决方案 存储芯片和模拟芯片的研发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包括超高清 存储概念 智能家居 增强现实 智能眼镜等 [1] - 成立于2005年7月15日 2011年5月31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 [1]
OLED与全息超表面首次结合,新研究解决全息技术普及难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技术突破 - 圣安德鲁斯大学研发出新型光电子设备 将全息超表面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结合 未来或改变智能设备、通信、游戏及娱乐行业形态[1] - 全息超表面由尺寸约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超原子"构成薄平面阵列 专门调控光特性 应用覆盖数据存储、防伪、光学显示及传感领域[2] - 新技术采用OLED与全息超表面组合方案 相比传统激光技术流程更简便、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解决了阻碍全息技术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难题[2] 技术原理 - 通过对每个"超原子"形状精细设计 使其控制穿过自身光束特性 成为全息超表面的单个"像素"[4] - 光线穿过全息超表面时特性在每个像素位置发生细微改变 结合光干涉原理可在超表面另一侧呈现预设图像[4] - 传统OLED显示屏需数千像素呈现简单图像 而新方法仅用单个OLED像素即可投射完整图像[4] 应用前景 - OLED作为薄膜器件已广泛用于手机屏幕和部分电视彩色像素 其平面面光源特性适用于光无线通信、生物光子学及传感新兴领域[2] - 技术突破为OLED开辟新方向 推动全息显示架构升级 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应用带来质的飞跃[4] - 研究扫除了超材料进入日常应用的技术障碍 为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超表面显示器提供可行路径[4]
歌尔股份跌2.02%,成交额15.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123.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2%至35.98元/股,成交额15.43亿元,换手率1.38%,总市值1256.2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123.90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18%和19.5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85%和22.4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0.2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21%、57.60%、62.15%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8月26日净买入3.89亿元,买入总额15.14亿元(占比19.22%),卖出总额11.25亿元(占比14.28%)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智能硬件54.17%、智能声学整机22.17%、精密零组件20.25%、其他3.4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TOF、MR混合现实、智能手表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5.75万(较上期增4.86%),人均流通股8627股(较上期减4.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6亿股(较上期减2041.73万股)为第二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70.17万股至4358.45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313.18万股至3104.50万股,华夏沪深300ETF增持388.24万股至2276.43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减7.02%),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15.6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6亿元 [3]
光峰科技: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8: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1亿元,同比下降11.0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1亿元,同比下降1,300.25%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4,618万元,同比下降442.61%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422万元,同比转正(上年同期为-7,915万元) [2] - 研发投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1.81%,占营业收入比例12.98% [2][9] 业务战略与转型 - 坚持"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战略,聚焦氮化镓(GaN)和砷化镓(GaAs)材料体系的半导体激光技术研究 [4] - 调整车载业务市场策略,避免无效竞争,优化家用产品技术路线 [4] - 向上游核心器件突破,推动AR眼镜、机器人等新赛道布局 [4][8] - 影院和专业显示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累计安装41块LED屏幕,新增屏幕市占率行业领先 [6]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在全球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372项,其中发明专利1,233项 [8] - 报告期内新增AR及AI相关专利41项,车载光学技术专利60项 [8] - 发布0.8cc超小型全彩AR光机方案,满足AR眼镜轻量化需求 [5] - 推出分体式光纤光机,优化散热性能并缩小产品体积 [6] - 与法雷奥合作推出ALL-in-ONE全能彩色激光大灯解决方案 [6] 行业发展趋势 - 激光应用领域向AI、AR、机器人等新赛道拓展 [3] - 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成为行业主流技术路线,具备高亮度、小体积、宽色域等优势 [3][9] - 半导体激光芯片、激光器等核心部件逐步实现国产化 [3] - 智能眼镜消费市场快速增长,AR光波导技术是消费级AR眼镜主流路径 [3][5] 重大项目与合作 - 产品应用于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柬埔寨馆和非洲加蓬馆,使用近百台激光工程投影设备 [6][7] - 参与达沃斯论坛晚宴光影秀、深圳科技馆等代表性项目 [7] - 与法雷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汽车照明解决方案 [6]
欧菲光跌2.01%,成交额18.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3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13.14元/股,成交额18.08亿元,换手率4.07%,总市值441.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58亿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7.33%和12.09%,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20%和25.2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9.68%,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6%、16.59%和9.23% [1]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5月20日净买入3.11亿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12.23%和5.67% [1] 公司业务与财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智能手机产品(75.60%)、智能汽车产品(12.83%)及新领域产品(11.23%)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8.37亿元,同比增长3.15%,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滑378.13% [2] - 所属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行业,涉及TOF概念、智能座舱等概念板块 [2] - 股东户数60.77万户,较上期增加5.99%,人均流通股5451股,减少5.6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8亿元,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116.50万股(较上期减少608.20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中证1000ETF系列产品集体增持,其中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601.03万股至3076.81万股 [3] - 华夏、广发、富国中证1000ETF分别增持440.54万股、329.40万股和113.26万股 [3]
若羽臣跌2.06%,成交额1.3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3.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6%至60.25元/股,成交1.30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131.7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83.65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86%和2.84%,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4.54%和20.0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04.77%,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0.86%/+17.10%/+15.10%,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7226.39万元,同比增长8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72万户,较上期增加83.01%,人均流通股6154股,减少24.47% [2] - 十大流通股东新增东方红启恒混合A(持股213.74万股)、华安新兴消费混合A(持股202.30万股)和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混合(持股170.99万股) [3] - 鹏华新兴成长混合A持股133.46万股,较上期减少86.91万股,兴全系两只基金及融通产业趋势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线上代运营、渠道分销及品牌策划,具体服务包括品牌定位、店铺运营等全链条管理 [1] - 收入构成:自有品牌绽家占比33.63%,代运营业务28.83%,品牌管理业务25.42%,斐萃等自有品牌合计12.13%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电商服务 [2] - 概念板块覆盖增强现实、拼多多概念、字节跳动概念、数字经济及京东概念等 [2]
上半年智能眼镜销量翻倍,小米们成幕后功臣,AR眼镜未来可期?
36氪· 2025-08-27 04:36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1] -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 [1] 产品类型与功能演进 - 智能眼镜分为音频拍摄眼镜和AR眼镜两大类别,音频拍摄眼镜为市场销量主力军 [5] - AI眼镜支持语音对话、触控交互,实现智能问答、导航、翻译及拍摄功能 [5] - AR眼镜如Rokid Glasses具备智能提词、实时翻译、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 [13] - 带显示功能的AI+AR眼镜融合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 [5] 品牌竞争格局 - 小米AI眼镜发布后激活数量突破三万台,创中国AI眼镜销售速度纪录 [7] - 华为、界环、雷鸟等品牌在电商平台销量表现突出 [9] - 手机厂商凭借供应链管理优势获得成本控制和供货保障优势 [7][9] 技术发展与产品创新 - 雷鸟X3 Pro支持Apple Watch控制、镜腿五维导航、语音及手机控制四种交互方式 [15] - MR头显设备如vivo Vision探索版搭载Micro-OLED 8K屏及骁龙XR2+平台,但零售量同比暴跌25.6% [15] - MR设备需在内容生态、佩戴舒适度及价格方面进一步优化 [15][18] 价格趋势与市场普及 - 基础款智能眼镜价格降至数百元,光波导款售价约两三千元 [19] - 价格下降得益于供应链完善、国家补贴及电商促销活动 [19] - 低价策略加速市场普及,推动智能眼镜成为继手机、手表后的重要科技设备 [19][21]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技术层面需提升续航能力、佩戴舒适度及数据处理性能 [21] - 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仍需提高,需加强用户功能教育 [21] - 行业需建立完善标准与售后体系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22] - 未来智能眼镜将深入生活各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21][23]
若羽臣涨2.00%,成交额2.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3.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4:2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62.18元/股,成交金额2.15亿元,换手率2.22%,总市值135.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3.14万元,特大单买入731.77万元(占比3.41%)及卖出625.83万元(占比2.91%),大单买入3659.30万元(占比17.04%)及卖出3808.38万元(占比17.7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14.53%,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63%、25.74%、9.54%,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涵盖线上代运营(28.83%)、渠道分销、品牌策划及自有品牌(绽家33.63%、斐萃12.12%、其他0.01%)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归母净利润7226.39万元,同比增长8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4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72万户,较上期增加83.01%,人均流通股6154股,较上期减少24.47% [2] - 十大流通股东新增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混合A(持股213.74万股)、华安新兴消费混合A(持股202.30万股)、东方红启东三年持有混合(持股170.99万股) [3] - 鹏华新兴成长混合A持股133.46万股(较上期减少86.91万股),兴全商业模式混合等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商贸零售-互联网电商-电商服务,概念板块包括拼多多概念、增强现实、字节跳动概念等 [2]
郭明錤:预计Meta(META.US)AI眼镜Hypernova今年三季度量产 售价约800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27 02:56
产品规划与市场定位 - Meta公司AI眼镜Hypernova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量产 产品生命周期两年 总出货量15-20万部 [1] - 产品售价高达800美元 市占率可忽略不计 定位为实验性产品 [1] - 发布策略包括抢先Apple发布塑造品牌形象 积累生态经验及理解用户行为 [1] 技术特性与挑战 - AI为核心卖点 但整合AR的应用探索仍处早期阶段 [1] - 采用LCOS技术追求量产性 但存在外观设计/亮度/反应时间/续航能力等硬件挑战 [1] 行业市场预测 - 2026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1300-1500万部(基于高通芯片出货预估) [1]
歌尔股份涨2.03%,成交额20.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25.1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4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7日盘中股价34.75元/股 较前上涨2.03% 总市值1213.30亿元 单日成交额20.17亿元 换手率1.92%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825.10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76%和19.5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38%和16.50% [1] - 年内累计涨幅35.41% 近5/20/60日分别上涨19.83%/48.89%/64.68%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8月26日净买入3.89亿元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 同比减少7.02% 归母净利润14.17亿元 同比增长15.6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5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7.06亿元 [3] - 智能硬件业务占比54.17% 智能声学整机22.17% 精密零组件20.25% 构成主营业务收入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5.75万户 较上期增加4.86% 人均流通股8627股 较上期减少4.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1.06亿股 较上期减少2041.73万股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370.17万股至4358.45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持313.18万股至3104.50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增持388.24万股至2276.43万股 [3] 行业与业务分类 - 属于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 涵盖TOF概念/智能音箱/智能家居/增强现实/无线耳机等概念板块 [2]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精密零组件业务/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和智能硬件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