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

搜索文档
当“土货”搭上电商快车,乡村振兴这把火越烧越旺!
搜狐财经· 2025-06-21 12:49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 农村电商推动农产品从传统线下销售转向全国性线上销售渠道 显著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1] - 某电商平台推出"乡村好物计划" 覆盖上千种农产品 包括野山菌 鲜果 活鱼等品类 [3] - 直播带货模式成为核心销售方式 通过原产地场景化展示增强消费者信任感 [3] 商业模式创新 - 产地直发模式缩短供应链环节 实现山东大樱桃等生鲜产品24小时内从田间到餐桌 [3] - 去除中间商环节使农民增收20-30% 同时城市消费者获得价格降低30-50%的更新鲜产品 [3] - 电商平台配套提供包装培训 直播话术指导等支持服务 政府补贴建设冷链基础设施 [3] 产业带动效应 - 创造"乡村网红"等新型就业岗位 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 逆转农村人口外流趋势 [3] - 典型案例显示电商带动贫困村实现人均收入翻番 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3] - 形成"电商+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 激活乡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3][4] 市场增长潜力 - 农产品线上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特别是生鲜品类当前线上化率不足15% [3] - 消费者对原产地直供产品接受度持续提高 复购率超过普通电商渠道20个百分点 [3] - 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合力 预计未来三年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保持25%以上年增速 [4]
2025年中国短视频助力“三农”分析:通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前瞻网· 2025-06-10 08:22
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长 - 2023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2.9% [1] - 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预计达到2.73万亿元,农村电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 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农村网络视听用户规模为30304万人,使用率达96.6% [2] - 短视频平台在农村渗透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使用这些媒体工具 [2] 短视频平台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 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模式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的无缝对接,解决销售难题 [4] - 2024年1至9月,快手平台"三农"千粉创作者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3.2%,"三农"万粉创作者数同比增长19.8% [6] - 农资团购订单量同比大增125%,农资商家规模同比增长32% [8] - "三农"达人电商订单数同比增长10.2%,GMV同比增长19.4% [8] 短视频平台促进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 2024年乡村田园万粉创作者数同比增长15.7%,视频月发布量同比增长29.6%,视频月播放量同比增长25.9% [10] - 用户日均消费时长同比增长15.5%,乡村田园生活类视频对用户吸引力持续增强 [10] - 短视频平台有效宣传乡村文化,为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带来新机遇 [10]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一“业”成名|从原料到产品,“搓澡神器”擦亮金字招牌
新华社· 2025-06-07 02:30
行业概况 - 全国澡巾布生产企业共80余家,年产量约3600万米,其中河南产量达2700万米,占全国总产量的75%左右,且基本集中在博爱县 [2] - 博爱县纺织产业起步早、基础好,上世纪90年代由技术能手陈风振引入澡巾布生产技术,带动全村发展 [2] 企业发展 - 2008年大学生陈康返乡创业,整合小作坊生产模式,成立集面料生产、澡巾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公司,研发50多种产品并申请多项技术专利 [2] - 公司参与制定《洗澡巾》纺织行业标准,并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示50多款新品,吸引经销商关注 [3] 产业升级 - 博爱县成立"澡巾产业协会",承办行业论坛并扶持产业链延伸发展 [3] - 企业计划引入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化生产,建立更高产品标准,瞄准全球化市场 [3]
2025年中国农资电商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5-28 10:28
核心观点 - 中国农资电商市场规模2023年达562.9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千亿元,处于高增长低存量阶段[1][11] - 农业生产格局向集约化与零散化两极分化,推动线上化采购需求增长[8] - 农资生产企业通过电商渠道优化供应链、扩大市场覆盖、构建服务体系并强化品牌建设[17][20][23][26] - 第三方综合货架平台(如天猫淘宝)成为农资线上化主阵地,提供全链路服务支持[29][32][35] - "直播+短视频"模式将成为农资商品流通创新化的重要形式[58][59] 概念界定 - 农资涵盖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农膜、农业用具及机械等生产资料[2] - 农资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传统流通链路,实现销售及服务环节线上化[2] - 政策支持体现在参与主体引导、基础设施完善及合规治理三方面[2] 基础设施支持 - 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健全,2024年预计新增村级服务站10万个,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5] 终端需求推动 - 集约化生产主体对价格敏感,倾向线上直采避免加价[8] - 零散化农户因线下店集聚度低,需求向线上转移[8] - 农村网民规模扩大及"新农人"返乡提升电商接受度[8]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1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速54.7%,2019-2023年CAGR为35.8%[11] - 2023年市场规模562.9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千亿元[11] 企业电商化动因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尿素、草甘膦)促使企业通过电商精准洞察需求[17] - 填补线下薄弱市场,提升占有率与知名度[20] - 构建线上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农技咨询与售后支持[23] - 借助平台流量强化品牌建设,植入农户心智[26] 平台模式分析 - 企业自建平台需承担高运营成本,适合大型客户体量企业[29][43] - 第三方综合货架平台(天猫淘宝)覆盖8万+从业者,提供1000万+农资产品[32][35] - 第三方内容平台(快手)通过短视频/直播提供农技指导,21.6万创作者参与[38] - 专业平台(大丰收)结合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与专家资源升级服务[40] 企业布局策略 - 成熟期企业通过电商专属品牌或授权分销保护线下体系[46] - 成长期企业打造"超级单品"或受托加工间接布局[49] - 初创期企业直接入驻第三方平台快速打开市场[52] 未来趋势 - "线上+线下"双维度完善农技服务,提升转化率[55] - "直播+短视频"模式以"货找人"逻辑提升推广效率[58][59] - 跨境出口电商助力农资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如巴西、美国)[62]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5 23:41
数字乡村政策与基础设施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9个方面任务,明确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 [4] -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已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 [4] - 农业农村部累计支持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34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116个 [7]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江苏省宜兴市美栖村玫瑰产业园采用物联网管理系统,174个土壤酸碱度传感器和77个控制器实现精准灌溉,600亩花田仅需一部手机管理 [5][6] - 浙江省杭州市茶园使用AI采茶机器人通过光谱识别采摘嫩芽,北京市海淀区采用无人驾驶拖拉机搭载北斗导航系统进行自动化移栽作业 [7] - 全自动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使生产效率提升显著,以往15人5-6天的工作现在1天即可完成,除草人工费用减少一半 [6] 农村电商发展 - 2024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10] - 福建省闽侯县通过"直播+电商"模式,近半年订单量达3万多单,培养出"闽侯芳姐"等本土电商主播 [8][9] - 陕西省镇巴县采用"电商+文旅"模式,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车厘子种植过程,带动水果采摘游和电商销售 [10] 乡村数字化治理与服务 - 浙江省平湖市山塘村建成345平方米数智生活馆,配备智慧健康医疗中心和中医AI问诊机等设施 [11][12] - 福建省长乐区百户村"智慧百户"平台实现井盖传感器监测、海洋渔业北斗定位管理,可实时预警台风和触礁风险 [13][14] - 山塘村配备政务服务一体机、智能公交站点、24小时自助售药机等便民设施,计划推出无人机快递配送服务 [13]
黑龙江省网络零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22:17
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 - 一季度黑龙江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22.4亿元 同比增长23.5% [1] - 网络零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 达105.1亿元 同比增长44.7% [1] - 1月网络零售额达40.6亿元 为季度小高峰 [1]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 在线餐饮 在线旅游和生活服务对网络零售增长贡献超50% [1] - 网购年货 网上订餐 移动支付 定制出游等新业态受青睐 [1] 网络零售就业带动 - 全省网络零售店铺数量达14.6万家 带动就业19.1万人 [1] - 哈尔滨市店铺数量占全省59.8% 从业人数占60.7% [1] - 网络零售额10万元以下店铺为发展主要力量 [1] 跨境电商发展 - 跨境电商零售额2.3亿元 占网络零售额2.2% 全国排名第12位 [2] - 对俄货运包机飞行10架次 客带货1架次 发运邮政小包273.2万件 货运量219吨 [2] - 全省设立海外仓25个 仓储面积18.5万平方米 [2] - 跨境电商TOP15店铺零售额均突破200万元 [2] 农村电商发展 - 农村网络零售额18.5亿元 占全省17.6% 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 全国排名第18位 [2] - 哈尔滨 牡丹江 齐齐哈尔市农村网络零售额占比分别为27.3% 16.9% 15.9% [2] - 克东 绥芬河 依兰 五常和尚志五县市跻身农村电商强县前五位 [2] - 农村网络零售店铺数量突破4万家 带动就业4.5万人 [2] 农产品网络销售 - 农产品网络零售额7.9亿元 占实物型网络零售额16.9% 高于全国12.2个百分点 [3] - 粮油调味行业占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7% 居主导地位 [3] - 大米 杂粮 肉干肉脯三大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3.7亿元 贡献率达46.5% [3] - 哈尔滨秋林食品旗舰店销售893.5万元 为天猫店冠军 [3] - 哈尔滨柴火大院旗舰店销售244.8万元 为京东店冠军 [3] - 哈尔滨食大能美食工坊销售160.7万元 为淘宝店冠军 [3]
2025年中国农资电商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2025-05-16 01:27
行业概览 - 中国农资电商市场规模2023年达562.9亿元,2019-2023年CAGR为35.8%,预计2026年突破千亿元,处于高增长低存量阶段[1][11] - 农资电商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传统流通链路,实现销售及服务线上化,涵盖化肥、农药、种子等8大类农资产品[2] - 行业受政策强力支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国家从主体引导、基建完善、合规治理三方面提供制度基础[2][5] 市场驱动力 - 农村物流体系持续完善,2024年预计新增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10万个,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5] - 农业生产格局两极分化:集约化大户追求线上直采降本增效,零散化农户因线下门店集聚度低转向线上采购[8] - 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尿素、草甘膦)促使企业通过电商渠道精准把握需求,避免"牛鞭效应"导致的高价采购风险[17] 平台模式分析 - 第三方综合货架平台(如天猫淘宝)优势显著:覆盖500+品牌、8万+从业者,提供全链路服务支持,用户主动购买需求明确[29][30][32] - 内容平台(如快手)定位"新农具":2023年21.6万农技创作者通过短视频/直播提供服务,探索"线上+线下"本地化模式[38] - 专业平台(如大丰收)构建"产品+服务"矩阵:依托DAP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和专家资源,提供生产托管等增值服务[40] 企业布局策略 - 成熟期企业通过电商专属品牌或授权分销保护线下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协同[46] - 成长期企业聚焦"超级单品"打造,或通过受托加工积累线上运营经验[49] - 初创企业直接入驻第三方平台快速打开市场,规避线下网络不完善的劣势[52] 未来趋势 - "直播+短视频"成为核心营销手段,以"货找人"逻辑提升农资产品推广效率[58][59] - 服务向"线上+线下"双维度延伸:线上提供全周期技术指导,线下建设服务站深入田间地头[55] - 跨境出口电商助力拓展海外市场,重点瞄准美洲、亚太等农药肥料需求旺盛区域[62]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今年底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
北京商报· 2025-05-13 10:11
据悉,《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 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乡村数 字治理效能、信息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数字技术加速推动城乡差距缩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同时, 《工作要点》部署了9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具体来看,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包括进一步完善农村 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数智化改造、有序推进涉农数据资源集成共享。有力支撑守牢"两条 底线",包括完善粮食安全数字化支撑保障、强化防止返贫致贫网络帮扶举措。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 展,包括促进智慧农业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壮大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包 括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运用数字技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繁荣发 展乡村数字文化,包括推进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供给。提升乡村数 字治理效能,包括持续推进农村"三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增强农村智慧应急 管理 ...
山东出台20条措施推动乡村兴产业富农民
大众日报· 2025-05-10 02:33
乡村富民产业政策 - 山东省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共20条措施 目标到2027年实现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 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2] - 政策重点任务包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发展乡村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2] - 提出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 优化产业布局 [2] 特色产业发展案例 - 临朐县规划14个乡村振兴片区 发展樱桃 板栗 山楂 奶牛等40多类产业 引进千喜鹤 伊利等龙头加工企业 培育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基地 带动13万户农民增收 [3] - 通过"抓龙头 带基地 连农户"模式实现产业"接二产 连三产"集聚发展 [3] 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 推进多环节增值 鼓励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应用精深加工技术 [3] - 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 打造优势集聚区 推进多元化开发 生产地方特色畅销产品 [3] 农文旅融合措施 - 发展乡村旅游 传承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重点打造黄河 大运河 齐长城三条乡村文化旅游带 [4] - 优化济南南部山区 环泰山 环蒙山和"仙境海岸"四大乡村旅游集群 提升微山岛 蓬莱丘山谷等集聚片区 [4] - 拓展产品业态包括实施乡土美食提升 建设旅游民宿集聚区 开展"游购乡村"活动 推出"非遗在乡村"项目 发展乡村马拉松等体育旅游 [4] 农村电商发展 - 2023年一季度全省农村网上零售额460.8亿元 同比增长10.3% [5] - 政策将支持电商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 产品标准化与品牌化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内容营销打造特色IP [5] - 计划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培训 举办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大赛 与头部平台合作 [5] 产业支持保障 - 实施片区集聚发展 打造产业集聚区 强化财政 金融 人才 科技等要素保障 [5] - 通过财政奖补 产业基金帮扶经济弱县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 [5] - 突出品牌引领 加强市场开拓 推广典型经验 [5]
直播电商为乡村振兴注入云动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3-31 02:09
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全国人大代表、陇上庄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倩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 为"梁掌柜",从事电商多年,她把家乡的土特产越卖越俏,网店年销售额已从创业初期的6万元增加到 600万元,累计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群众。 直播电商、短视频、智慧物流……伴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赋能,乡村发展正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 化转型,农村电商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商务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 达26493.6亿元,同比增长6.4%,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8%。 "直播电商已经成为农产品电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日前举行的2025中国农产品电商高层研 讨会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副处长林海鹏表示,近年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取 得重大突破,今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创新力量在直播电商领域更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商业 价值,成为推动电商行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利用数字人直播、AI大模型为农村电商带来更高效 的内容生产、更精准的商品推进和更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运营管理效率、创新应用 场景,推动农村电商向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