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差错更正

搜索文档
科净源: 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8 16:23
会计差错更正原因 - 公司财务人员对信用减值损失列示理解失误导致2023年第三季度利润表净利润错误列示为-36963万元[1] - 内部自查发现差错更正应冲减信用减值损失36963万元并以正数列示[1] 会计差错更正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更正涉及2023年1-9月合并利润表科目但不影响同期合并资产负债表[2] - 信用减值损失从-7185287元更正为20728534元调整幅度739257234元[2] - 营业利润从3366980564元增至4106237798元净利润从4059134164元增至4798391398元均增加739257234元[2] 会计差错更正审议程序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于2025年8月7日审议通过议案认为更正符合会计准则且未损害股东利益[3] - 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5年8月8日分别通过议案确认更正程序合规且财务数据更公允[3][4] 后续改进措施 - 公司将加强财务监督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并向投资者致歉[4]
海南机场: 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05 16:20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相关程序及信息披露,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保护投资者权益 [1] - 公司明确禁止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操纵财务指标 [1]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涵盖变更决策程序、信息披露要求及责任追究机制 [1][2][4] 决策程序 - 重要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由总裁组织领导,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计划财务部、董事会办公室组成工作小组,负责研究事项及草拟方案 [2] - 会计政策变更分为依法变更和自主变更,均需专项分析报告说明变更内容、原因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2] - 依法变更会计政策需董事会审议批准,自主变更需董事会审议后披露,并需独立董事意见,必要时需会计师事务所专项意见及股东大会审议 [2] - 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或有事项的确认需遵循相关准则,并按内部控制规定执行审批程序 [3] - 会计差错更正需聘请符合证券法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财务报表审计或专项鉴证 [3] - 未履行审批程序的自主变更视为滥用会计政策,按前期差错更正处理,重大差错需对责任人处分 [4] 信息披露要求 - 需披露更正事项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及更正后财务指标,包括受影响项目名称、金额及相关附注 [4] - 涉及资产重组业绩承诺的,需说明更正对业绩承诺完成情况的影响 [4] - 年度报告会计差错更正需披露更正后经审计财务报表、相关附注及审计报告或专项鉴证报告,若不能及时披露需发布提示性公告并在2个月内完成披露 [4] - 半年度或季度报告更正需披露更正后财务报表及相关附注 [5] - 无法追溯调整的差错需说明原因及更正的时点、具体情况 [5] - 需披露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更正事项的说明及责任人处理结果 [5] - 会计政策变更需披露变更性质、内容、原因、日期、变更前后政策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金额 [5][6] - 会计估计变更需披露变更内容、原因、日期及对当期和未来期间损益的影响,若影响数不能确定需披露事实和原因,并分析变更日前三年对利润总额、净资产或总资产的影响 [6] - 自主变更会计政策或重要会计估计需在董事会批准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公告需包括变更内容、范围、影响及董事会、独立董事意见 [6][7] - 会计差错更正需以临时报告披露,更正后财务报表包括受影响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年度报表和最近一期中期报表,或本年度受影响中期报表,或上一会计年度未披露年度报表时受影响中期报表 [7] - 对三年以前财务信息更正且对最近三年年报无影响的,可免于披露 [8] 制度附则 - 定义重要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比例计算方法 [8] - 列举重要会计估计包括存货可变现净值、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使用寿命、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合同完工进度、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债务重组公允价值、预计负债估计数、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租赁费用分摊、企业合并成本等 [8]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冲突时以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为准并立即修订制度 [9]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执行,由董事会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 [10]
ST长方: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管理制度(2025年8月)
证券之星· 2025-08-04 16:47
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相关程序及信息披露,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符合《证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要求 [2] - 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全资和控股子公司,明确禁止利用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操纵财务指标 [2][4] 决策程序 - 财务部门负责研究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事项,草拟方案并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董事会秘书负责与监管部门沟通,最终报董事会或股东会审批 [3] - 会计政策变更分为依法变更和自主变更,均需提交申请报告说明变更日期、原因、前后政策差异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3][4] - 自主变更会计政策需经审计委员会过半数同意后提交董事会审议,若影响最近一年净利润或最近一期净资产比例超50%,还需股东会审议 [4] - 会计估计变更比照自主会计政策变更程序执行,影响达相同标准时需提交股东会审议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专项意见 [4][5] - 会计差错更正适用于定期报告财务信息差错被责令改正、董事会决定更正或证监会认定的情形,需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审计或专项鉴证 [5][6] 信息披露 - 依法变更会计政策时,公告需包含变更概述、原因、影响及追溯调整导致盈亏性质改变的说明(如有) [7] - 自主变更会计政策时,额外披露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意见,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专项意见(如需股东会审批) [7] - 会计估计变更披露要求与自主会计政策变更一致 [7] - 会计差错更正需以临时报告披露更正后财务信息,包括董事会说明、财务影响、审计报告及审计委员会意见,更正数据需以黑体字突出 [8][9] - 对三年以前年度财务信息更正且不影响最近三年报告的,可免于披露 [9] 附则定义 - 明确定期报告、所有者权益、净利润、会计政策变更日、会计估计变更日及重要会计估计(如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的具体含义 [9][10]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自董事会审议通过生效,未尽事宜按国家法规和公司章程执行 [10]
又一家上市公司被立案!曾虚增利润超9000万,未披露重大合同及关联交易
梧桐树下V· 2025-08-02 06:37
公司违规行为 -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 - 福建证监局发现公司存在四项违规行为:未披露重大合同及财务资助事项(合同金额7.95亿元)、未披露关联交易事项(资金转出1.4亿元用于代董事长还款)、提前确认子公司处置收益(虚增利润6,111.63万元)、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不正确(2022-2023年累计虚增利润2,958.28万元) [8][9][10][11]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并对时任董事长陈融圣等高管采取监管谈话 [11] 财务数据调整 - 公司对2021年至2024年三季度共12份财报进行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涉及货币资金调减3.6亿元、2021年净利润调减1,342万元 [12] - 调整后2021年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货币资金从5.52亿元降至1.94亿元,其他应收款从1.53亿元增至4.93亿元,未分配利润从-14.15亿元扩大至-14.22亿元 [13] - 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由盈利转为亏损,其他报告期净利润方向未变 [12] 持续经营问题 - 扣非净利润连续7年亏损(2018-2024年累计亏损超35亿元),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5,500万至7,500万元 [14][17] - 2024年营业收入19.32亿元同比降1.74%,归母净利润2,416.54万元(调整后同比增106.78%),但扣非净利润仍亏损7,569.39万元 [15]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主因:电视机主板业务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放弃非战略性业务线增加费用、联营企业福米科技尚未盈利及高财务费用 [18] 历史财务表现 - 2018年归母净利润巨亏17.42亿元,2021年亏损5.14亿元(同比降2,656.65%),2023年调整后亏损3.56亿元 [15] - 总资产从2017年78.99亿元持续萎缩至2024年末26.3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从2017年29.24亿元缩水至2024年7.94亿元 [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长期为负,2023年调整后达-61.82%,2024年回升至6.05% [15]
精研科技: 关于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专项说明审核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核心观点 - 公司对2023年度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以更准确反映各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1] - 调整涉及控股股东业绩承诺补偿金额的会计处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23,623,588.66元被重新分类至资本公积 [2] - 调整对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科目产生影响,但对现金流量表无影响 [3][5] 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 - 公司发现2023年度财务报表中部分会计处理及披露存在差错,需更准确反映各期间成本、费用情况 [1] - 差错更正经2025年8月1日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批准 [1] 具体的差错及会计处理 - 公司原将控股股东对瑞点精密2021-2023年未达业绩承诺的补偿金额23,623,588.66元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 - 根据会计准则,该补偿金额应调整资本公积而非计入损益,因此进行追溯调整 [2] - 调整后合并报表资本公积增加23,623,588.66元,盈余公积减少2,362,358.86元,未分配利润减少21,261,229.80元 [3] - 母公司报表资本公积增加23,623,588.66元,盈余公积减少2,362,358.86元,未分配利润减少21,261,229.80元 [5] - 调整对2023年和2024年的合并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均无影响 [5]
精研科技: 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后的财务报表及相关附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 - 公司对2023年度及202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涉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1] - 更正事项主要影响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项目,以及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非流动资产项目[1][2] - 调整后2023年度资产总额由35.27亿元降至32.18亿元,负债总额由16.36亿元降至11.70亿元[1][2] 2023年度财务表现 - 2023年度营业收入21.96亿元,同比下降12.45%[3] - 净利润1.3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亏损2.63亿元)[3] - 营业利润1.32亿元,较2022年亏损2.83亿元显著改善[3] - 基本每股收益0.77元,2022年为-1.25元[3]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1.59亿元,同比微降1.66%[13] - 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2.76%[13] - 营业利润1.22亿元,同比下降7.58%[13] - 基本每股收益0.64元,低于2023年的0.77元[13] 资产负债表关键变化 - 货币资金2024年末达7.66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8.54%[10] - 应收账款2024年末6.10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3.59%[10] - 短期借款2024年末3910万元,较2023年末1.18亿元大幅下降66.89%[10] - 所有者权益2024年末21.48亿元,较2023年末20.48亿元增长4.89%[11] 现金流量及投资活动 - 2023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2亿元,较2022年3.18亿元增长20.16%[9] - 2023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4.11亿元,2022年为净减少3.19亿元[9] - 研发费用2023年度1.81亿元,2024年度1.78亿元,保持稳定投入[3][13]
精研科技: 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暨追溯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1 16:35
会计差错更正概述 - 公司对2023年度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调整,涉及控股股东对江苏精研智行系统有限公司2021至2023年度未达成承诺业绩的补偿金额,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现根据会计准则调整为资本公积 [1][2] - 更正影响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综合收益表 [2][3][4] 财务状况影响 2023年度 - **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增加2362万元(更正后12.45亿元),盈余公积减少236万元(更正后9856万元),未分配利润减少2126万元(更正后5.41亿元) [3] - **利润表**:营业利润减少2779万元(更正后1.32亿元),净利润减少2362万元(更正后1.3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从0.89元降至0.77元 [3] - **综合收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减少2362万元(更正后1.45亿元) [3] 2024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 - **2024年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增加2362万元(更正后12.44亿元),未分配利润减少2126万元(更正后6.31亿元) [4] - **2025年一季度资产负债表**:资本公积与2024年调整一致,未分配利润减少2126万元(更正后6.13亿元) [4] -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均无影响 [4] 审议程序及外部意见 - 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及监事会均认为更正符合会计准则,能更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程序合规且未损害股东利益 [4][5][6] -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专项审核报告,确认更正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及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则 [6]
又一上市公司会计差错更正,“总额法”改“净额法”
梧桐树下V· 2025-07-27 04:24
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 - 公司对2021至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调减各期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2021年度调减15,486,205.45元,2022年度调减12,011,555.98元,2023年度调减7,156,511.68元,2024年一季度调减893,850.10元,2024年半年度调减4,028,843.56元,2024年三季度调减6,238,227.10元 [3][8] - 调整原因是公司对部分贸易业务采用总额法核算而非净额法,导致收入成本确认不准确 [4][6] - 本次调整不会对公司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净利润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等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影响 [8] 监管措施及整改情况 - 公司收到广西证监局《责令改正措施决定》,指出2021-2024年三季度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要求整改 [4][6] - 公司未履行2022-2024年2月期间拟聘任董监高的诚信档案查询义务,违反相关规定 [7] - 公司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证监会规定进行自查并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差错 [5] 会计核算问题细节 - 公司错误地对本应使用净额法核算的贸易业务采用总额法,导致财务报告数据失真 [4][6] - 2024年年报已对相关贸易业务核算进行规范 [6]
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19:36
董事会及监事会会议情况 -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25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7名董事全部参与表决,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议案》和《关于广西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整改报告》[2][3] - 第七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同日召开,3名监事全票通过上述两项议案,认为会计差错更正符合会计准则且程序合规[7][8] 会计差错更正核心内容 - 公司因2021-2024年三季度对部分贸易业务错误采用总额法核算收入(应使用净额法),被广西证监局责令整改,需追溯调整财务数据[13][23] - 具体调整金额:2021年调减营收/成本各1548.62万元,2022年调减1201.16万元,2023年调减715.65万元,2024年三季度累计调减营收/成本1220.99万元(含一季度89.39万元、半年度402.88万元)[12][14]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确认更正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及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则[19] 整改措施及后续计划 - 已完成对董监高诚信档案的补充查询(2022-2024年未履行义务),并修订收入确认方法为净额法[26][27] - 公司成立专项整改小组,由董事长牵头落实内控强化措施,包括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完善信息披露流程[24][29] - 承诺将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定期开展内部审计,保障独立董事履职规范性[25][29] 财务影响说明 - 本次调整仅影响营收/成本科目,对资产总额、负债、净资产、净利润及现金流无实质影响[13][15] - 更正后财报已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三重审议,认为数据更公允反映实际经营状况[16][17][18]
柳化股份: 柳化股份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16:25
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 - 公司对2021至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调减各期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2021年度均为15,486,205.45元,2022年度均为12,011,555.98元,2023年度均为7,156,511.68元,2024年一季度均为893,850.10元,2024年半年度均为4,028,843.56元,2024年三季度均为6,238,227.10元 [1][5] - 调整原因是广西证监局发现公司在2021-2024年三季度期间对部分贸易业务采用总额法而非净额法核算收入,导致财务报告收入成本确认不准确 [2][3] - 更正后2021年营业收入从127,290,163.20元调减至111,803,957.75元,营业成本从101,594,015.51元调减至86,107,810.06元 [5] - 更正后2022年营业收入从140,462,968.15元调减至128,451,412.17元,营业成本从115,978,389.85元调减至103,966,833.87元 [5] - 更正后2023年营业收入从141,903,176.80元调减至134,746,665.12元,营业成本从114,462,744.28元调减至107,306,232.60元 [5] 公司治理及审议程序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会计差错更正议案 [1][7] - 审计委员会认为更正事项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则要求 [6] - 董事会表示更正后的财务数据能更客观公允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7] - 监事会同意更正事项,认为决策程序合规且不损害股东利益 [7]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鉴证报告,认为会计差错更正专项说明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相关规定 [8] 后续改进措施 - 公司将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监督检查,提高财务人员专业能力,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8] - 公司承诺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保障股东利益 [8] - 公司对会计差错更正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