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

搜索文档
农业转型金融的“宜春探索”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农业转型金融政策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4年9月启动农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 选定浙江 江西作为首批试点省份 [1][2] -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4年8月11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明确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 [2] - 江西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响应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制定实施方案 宜春市分行具体推动农业转型金融工作 [2] 宜春市转型金融实施举措 - 建立动态转型项目库 通过多维指标筛选重点项目 当前入库项目达10个 涉及贷款余额2.62亿元 [3] - 采用"自核算+第三方核算"双轨模式 第三方机构认证恒顶食品公司项目年减排14.3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4] - 创新"碳减排挂钩贷+支小再贷款"等金融产品 高安农商银行为金雉食品公司下调利率86个基点 节省融资成本12.7万元 [5] - 配套政策支持体系 安排支农支小再贷款专项额度 为金雉食品匹配280万元再贷款额度 为恒顶食品争取政府奖补5万元 [6] 转型项目具体成效 - 奉新隆斌农业机械合作社通过无人机精准施肥项目被纳入智慧农业转型项目库 [3] - 交通银行为恒顶食品提供3500万元贷款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年减少2000吨标煤使用 认证后利率由3.2%降至3.1% [4] - 金雉食品建设有机肥生产线 年减排714.15吨碳排放 年产有机肥1.2万吨 年产值达720万元 [5] 可持续发展机制建设 - 恒顶食品将低碳转型纳入长期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7] - 建立政府部门 金融机构 企业三方协同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和技术落实共同推动转型 [7] - 建议设立农业转型金融专项基金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加强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 [8] - 提出制定《农业低碳转型规划书》模板 培育本地第三方专业机构 加强碳核算资质互认 [9] - 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 通过内部培训 高校合作和人才引进提升转型金融服务能力 [10]
工业大省经济“成绩单”揭晓,制造业“含新量”持续提升
证券时报· 2025-08-08 03:55
工业大省经济表现 - 上半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安徽七省GDP增速保持在4.2%至5.8%区间,工业经济成为稳增长核心支撑 [2] - 工业大省通过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绿色转型重塑发展动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增速显著快于其他产业 [3] 工业经济质量与规模 - 河南、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4%领跑,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增速保持在7%以上 [5] - 安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6%,工业机器人产量激增93.3%,集成电路增长9.9%,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7.8%,汽车制造业增长19.9% [5] -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14.7%、42.2%、58.2%,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4%和33.0% [7] - 浙江省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7%、12.0%,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速超65%,新能源汽车增长43.3% [7] 工业投资与创新驱动 - 河南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9%,制造业投资增长24.8%,重点产业链群投资增长25.2%,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4.5% [9][10] - 浙江省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3%、10.7%和10.1%,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0] 区域差异化发展路径 - 广东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江苏、浙江分别以高端装备和数字经济为突破口 [12] - 山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河南、安徽在先进计算、新能源领域快速崛起,四川聚焦汽车制造、绿色低碳领域 [12] - 区域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效应,避免同质化竞争 [13]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03:16
源头减排 - 公司通过技术革新削减化石能源消耗和高碳工艺排放,构建低碳内核 [1] - 2017年投运280T/H高效超低排放锅炉,显著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1] - 2019年完成原有220T/H锅炉及"三废"炉的全面超低排放改造 [1] - 举措大幅削减燃煤环节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1] 末端治理 - 公司打造覆盖全流程、精准打击特征污染物的深度治理体系 [2] - 全厂新增12台高效除尘器,增设8套先进的废气治理装置 [2] - 2024年完成4号尿素尾气氨回收、原料输送扬尘回收、甲醇罐区非甲烷总烃治理等项目 [2] 长效机制 - 公司将绿色低碳理念内化为企业战略与长效机制 [2] - 2017年至2024年持续投入巨资进行环保升级 [2] - 治理范围从集中排放源延伸至无组织排放和特征污染物领域 [2] - 常态化、机制化的减排为公司探索降碳前沿技术提供动力 [2]
西部能化产业进入绿色转型关键期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02:44
急需破解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难题 会上,刘忠范、贺泓、张锦、徐春明、曾宏波、杨涛6位院士和胡杰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展现了最新研 究成果,为西部能源化工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多种路径。 本次会议共设9个专题分论坛,涵盖了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面向未来的低碳变革以及对生态环境 治理的核心关切。 克拉玛依市委常委、副市长韩敏表示,我国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支 撑带,能源化工产业更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本就脆弱,传统能源开发 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尤其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如何让能源化工产业摆脱高能 耗、高排放的路径依赖,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展望未来, 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已成为能源化工产业的必然趋势。从清洁生产工艺的突破到生态修复技术的创 新,从传统能源的高效利用到新能源的多元融合,每一步探索都关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 的永续平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克拉玛依校区党委书记兼校长李军指出,当前,西部能源化工产业正处于 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既要起到保障国家能源供给的"压舱石"作用,又要全力守 ...
市场热点快速轮动 沪指四连阳再创年内新高 外资机构继续看好中国资产 建议保持超配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33
A股市场表现 - 8月7日A股探低回升 沪指四连阳创年内新高 上证指数报3639.67点涨0.16% 深证成指报11157.94点跌0.18% 创业板指报2342.86点跌0.68% 两市成交额1.83万亿元 [1] - 市场热点轮动较快 半导体板块全天走强 稀土永磁概念午后爆发 创新药/保险/光伏/钢铁等"反内卷"概念调整 [1]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芯片板块全天强势 富满微/硕贝德/瑞纳智能20%涨停 好上好/大为股份/盈方微等多股涨停 光刻机/算力芯片/存储芯片等细分领域领涨 [2] - 半导体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AI持续强劲 泛工业接棒消费电子进入复苏阶段 AI仍是最大成长驱动力 云端需求持续 终端应用加速落地 半导体厂商受益程度将提升 [2] -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1.1% 增速比工业/高技术制造业高4.7/1.6个百分点 [2] 稀土永磁行业 -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异动拉升 指数涨超4.5% 正海磁材/阿石创20%涨停 奔朗新材/中科磁业/九菱科技涨超10% 北方稀土涨6.01%成交额148亿元 [3] - 7月稀土量价齐升 氧化镨钕均价52.85万元/吨 月涨幅18.9% 氧化镝/氧化铽分别涨1.55%/0.64% 轻稀土与中重稀土产量环比均增 [3] - 8月进入传统消费旺季 下游需求回升带动采购 磁材行业大厂订单排产至9月中旬 国内及出口订单环比走强 [3] 外资机构观点 - 外资机构密集发声看好中国资产 瑞士百达保持超配立场 路博迈认为中国资产仍处全球资金低配位置 [4] - 新动能不断涌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转型) 监管框架向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倾斜 流动性适度宽松提升A股吸引力 [4] - 建议布局三大主线:美债利率与美元下行带动的贵金属/资源股/出口链 现金流稳定的高股息板块(电力/交运/公用事业) 盈利触底的周期龙头及高端制造 [4]
香港金管局:第二届亚太区气候业务论坛将于9月9日在香港举行
智通财经· 2025-08-07 13:36
据香港金管局8月7日消息,亚太地区的新兴市场正在寻求资金和创新理念,以制定和落实策略性解决方 案,推动经济增长模式更趋低碳、具韧性及包容性,并同时创造就业机会。第二届2025亚太区气候业务 论坛(论坛)将于9月9日在香港举行,为实现气候目标提供聚焦实践应用的交流平台。 香港金管局提到,本届论坛的主办方为香港金管局与国际金融公司,汇聚超过250位全球及亚太地区的 商界及金融领域领袖出席。而彭博新能源财经将担任论坛的知识合作伙伴。论坛为第二届香港绿色周的 旗舰活动。作为香港可持续发展的年度盛事,香港绿色周为全球持份者提供平台,就可持续发展开展具 建设性的对话和合作。 他续说:"我们非常荣幸能再次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及知识合作伙伴彭博新能源财经携手举办第二届香港 绿色周的旗舰活动——第二届亚太区气候业务论坛。"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香港致力支持亚太地区低碳、包容性及具韧性的增长。"他续说:"我们 很荣幸连续两年在香港主办亚太气候业务论坛,汇聚金融和实体行业的领袖,探索可行方案,应对共同 面对的气候挑战。我们亦期待分享香港在推动可持续金融、支持供应链可持续转型、开发基于自然的解 决方案等重要议题上的经验。" 本届 ...
临夏州持续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中国环境报· 2025-08-07 08:30
注重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临夏州坚持"南养水源、北保水土、中建廊道"的工作思路和总体 布局,科学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分级分类分区域采取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系统实 施植树造林、山洪沟治理、坡耕地改造、淤地坝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 保护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和河湖长制,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争取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 国家储备林等项目,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2023年以来,共实施水土保持项目42个,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129.6平方公里,全州水土保持率达到67.14%,森林覆盖率达到14.27%,河道治理率达到 42.9%。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持续开展"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耕地违规转 为林地园地专项治理,确保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 突出源头治污,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临夏州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2019年以来,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34家,关停砖瓦窑厂155 家,淘汰老旧机动车4.8万余辆,建成一级煤炭交易市场12个、二级配送网点223个。全面实 ...
多维度深度解码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亮眼数据
央视网· 2025-08-07 08:19
整体外贸表现 - 前7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5% 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 [1] - 7月单月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7% 刷新月度历史次高记录 [1][4] - 出口额2.31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8% 进口额1.6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4.8% [1] 产品结构特征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60% 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8] -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5.1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8.4% 对整体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45.4% [1][9] - 绿色低碳产品(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出口增长14.9%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2.2% 高端机床出口增长23.4% [10] - 金属矿砂、原油等重要原材料进口量显著增加 [5] - 食品、体育用品等民生相关产品进口实现两位数增长 [6] 贸易主体分析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14.68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7.4% 占比达57.1% 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1] - 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数量达57万家 增加8.5% 占全部有实绩企业数量的87.2% [2][12] - 外资企业进出口额7.46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6% [13] 贸易伙伴分布 - 对东盟进出口4.29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9.4% 占比16.7% 稳居第一大贸易伙伴 [14] - 对非洲进出口增长17.2% 对中亚进出口增长16.3% [14] - 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进出口增长 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主要贸易伙伴关系 [1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7.97万亿元人民币 占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54.3% [1] 贸易质量提升 - 数字照相机、3D打印机等智能数字化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8] - 纺织服装等传统产品通过品牌驱动与技术赋能提升附加值 [8]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7]
永煤集团:守护生态底色绘就绿色转型新画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8-07 06:06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煤集团)作为河南能源集团骨干煤炭企业,本部扎根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的永夏矿区,地处"豫东明珠"永城 市,坐拥38.4亿吨煤炭资源储量,下辖16对生产矿井,核定年生产能力超3000万吨,累计供应清洁优质煤炭6亿吨,贡献利税超900亿元。 在践行"双碳"战略与探索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永煤集团以环保底线为"尺"、绿色发展为"笔",将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入煤炭产业全链条。通过推进安全高 效智能化开采、全面实施全煤入洗模式,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凭借主产的特低硫、特低磷、低灰优质无烟煤,打造"中永一号""永煤精粒"等享誉海内 外的品牌,为钢铁、化工等行业提供高端原料,助力产业绿色升级。同时,企业从污染物精准管控、采煤沉陷区"四位一体"治理、智能环境管理等多维度发 力,构建生态、经济双赢模式,实现从"黑金"到"绿金"的蝶变,以国企担当筑牢绿色根基,为资源型企业转型提供"永煤样板"。 全封闭绿色存储系统 严守法规红线,筑牢环保根基 永煤集团始终将环保法规作为行动最高准则,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环保政策、规范及标准。在污染物管控环节,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确保废水、废气、噪声、 辐射等各类污染物排 ...
浦发银行合肥分行: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输入金融“活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7 05:37
金融支持革命老区发展 - 浦发银行合肥分行累计为六安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近50亿元 [1] - 公司围绕农村供水保障、乡村清洁能源建设、"数字皖农"等重点领域,自2016年起为六安市提供中长期贷款累计超13亿元 [2] - 针对六安160亿元规模的"一只鹅"产业,为当地羽毛有限公司提供800万贷款支持 [2] 产业振兴与科技创新 - 为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提供数千万元研发贷款支持,助力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生产 [2] - 向六安中财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数千万元专项贷款,支持其国家级绿色工厂建设 [3] - 在六安市累计投放科技企业贷款5.4亿元,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2023年与六安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红色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 [3] - 成立专门金融服务团队,优化业务流程,为六安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3] - 协调邦银金租为当地物流园区设备升级提供近亿元租赁资金 [3]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在上海对口六安革命老区建设中发挥金融桥梁作用 [4] - 助力六安"融入长三角,链接大合肥"战略 [4] -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