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作

搜索文档
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媒体赚钱:AI写头条故事新模式,效率翻倍
搜狐财经· 2025-07-14 15:35
行业分析 - 头条故事类小项目存在盈利潜力,参与者每日可赚取20至40元 [1] - 该行业核心模式依赖AI技术自动生成内容,人工进行发布操作 [2] 操作流程 素材获取 - 方法一:通过头条搜索关键词如"情感故事"、"婆媳关系"获取灵感与基础素材 [3] - 方法二:从抖音热门短视频中提取内容,需借助AI将视频转化为图文故事 [6] AI创作 - 复制抖音视频链接输入AI助手(如豆包),提取核心内容并生成故事框架 [10] - AI完成内容总结后需进一步生成符合微头条格式的完整故事文本 [12] - 配图可通过AI生成,需输入场景描述或关键画面指令 [15] 执行优化 - 发布前需人工校验AI生成文案,修正逻辑不通或语句不顺的问题 [19] - 项目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需结合自身条件测试验证可行性 [19]
顶尖AI模型加持、吹响全球创意集结号,爱奇艺(IQ.US)启动“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
智通财经网· 2025-07-11 10:25
行业动态 - 2025年AI视频生成模型技术快速迭代,谷歌发布集成原生音频功能的Veo 3,火山引擎推出国产视频生成模型Seedance1.0 pro,显著提升创作效率与艺术表达可能性 [1] - 在线视频平台积极推动AI工具落地应用,爱奇艺通过"与AI共生"短片创作大赛全球征集作品,提供免费AI工具(Seedance 1.0 pro和Google Veo 3)降低创作门槛 [1][10] - AI视频生成行业呈现全球化竞争格局,中国厂商(火山引擎)与国际巨头(谷歌)同台竞技,技术差异化体现在音频集成、本土化适配等方向 [1] 公司战略 - 爱奇艺将AI技术深度融入内容全生命周期,其"影像工坊"2025年Q1产出10万张AI设计图,"大星罗"平台实现视频自动化生产,"缪斯"工具年生成64万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达108亿次 [3] - 公司通过赛事构建AI创作生态,联合中传、北电等高校专家及《新神榜:杨戬》导演等业界人士组成评审团,从创意、技术运用等5维度评估作品,强化行业影响力 [2][3] - 战略定位从工具赋能转向协同创作,提出"AI是创作伙伴"理念,目标重塑影视行业生产范式,推动技术标准建立(要求作品AI工具使用量≥70%) [3][13] 赛事运营 - 赛制设计体现专业化与国际化,设置初审(合规审核)+终审(专家评审)两阶段,接受戏剧/动画/竖屏微剧等多元体裁,要求作品含中英字幕且分辨率≥1080P [2][4][13] - 奖金激励体系分层明确,总奖金超1万美元,设一二三等奖(3000/1500/600美元)及最佳创意/叙事单项奖(800美元),获奖作品获爱奇艺国际版专题展示 [5][14][15] - 配套支持体系完善,提供技术培训(AI专家指导)、版权合规咨询、赛事社群答疑等服务,解决创作者从工具使用到内容分发的全流程需求 [6][15] 技术应用 - 视频生成工具性能指标成为竞争焦点,指定工具需覆盖作品70%以上制作环节,强调原生音频生成等差异化功能对创作体验的提升 [1][13] - AI自动化生产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爱奇艺AI工具年产量达数十万级别,108亿播放量验证市场接受度,技术正从辅助生产向创意协同演进 [3] - 技术规范要求作品符合多地区法律,内容需规避色情/暴力/政治敏感等元素,体现平台对AI生成内容风险管控的重视 [13]
海马云赴港IPO:近三年复合年增长率33.8%,同期累计亏损6.4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7 07:12
公司概况 - 安徽海马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招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13年,与咪咕文化、中国移动、头部游戏平台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1]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云游戏场景实时云渲染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 9% [1] 业务表现 - 截至2024年年底,海马云平台承载超过2 8万款游戏,包括多款现象级3A游戏 [3]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 9亿元人民币、3 37亿元、5 2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3 8% [3] - 云游戏GPUaaS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5 4%降至2023年的65 4%,2024年回升至88 1% [3] - 毛利从2022年的6160万元增至2024年的1 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4 9% [5] 财务状况 - 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达2 45亿元、2 17亿元、1 8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6 47亿元 [6] - 研发费用分别为1 34亿元、1 13亿元、1亿元 [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24万元,银行及其他借款1 54亿元 [8] - 亏损率从2022年的84 6%收窄至2024年的35 7% [8] 客户与市场 - 中国云游戏场景实时云渲染服务市场规模预期2029年达到116亿元,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 4% [9] - 公司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2 5%增至2024年的17 9% [9] - 云游戏GPUaaS客户从2022年的37名增至2024年的69名,客户留存率从77 8%增至88 6% [9]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1 2%降至2024年的72 7%,咪咕文化为最大客户,2024年贡献营收占比35 7% [9] 新业务拓展 - 2023年推出AI创作平台RunningHub,该业务占营收9%,毛利率高达68% [11] 融资与股东结构 - 公司经历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11 05亿元,2025年4月完成D4轮1 1亿元融资 [12] - IPO前创始人党劲峰及一致行动人持股27 35%,咪咕文化持股13 62%,巨人网络持股3 01%,优刻得持股2 26% [14] - 公司与股东签订对赌协议及回报保证协议,除田僕资产外,所有投资者的赎回权在IPO提交前失效 [15]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基础设施投资、核心平台软件研发、新兴产品开发、游戏AI能力迭代及营运资金 [13]
可灵AI推出全球首部AIGC单元剧,行业早期仍需“反复抽卡”
第一财经· 2025-06-25 15:51
产品创新 - 全球首部AI单元故事集《新世界加载中》由快手可灵AI与星芒短剧联合出品,融合科幻、历史、奇幻、荒诞喜剧等多元题材 [3] - 剧集通过详细动作脚本与首尾帧技术解决快速连续打斗动作衔接流畅的难点,但存在人物一致性不足、情感表达欠缺、群像画面人脸崩坏等问题 [3] - AI视频创作尚未达到一键生成程度,需创作者反复调整prompt和抽卡,目前主要用户为专业创作者 [3] 商业化进展 - 可灵AI年度经常性收入(ARR)超1亿美元,高盛预测2025年收入规模将超1.2亿美元 [4] - 在视频生成领域,可灵AI与谷歌Veo系列分别占据文生视频和图生视频前两位,被分析师评为T0梯队技术实力 [4] 技术发展 - 可灵AI在稳定性、运动表现、清晰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团队正重点完善语义遵从、运动速度、质量美感等维度 [4] - 谷歌Veo3凭借音视频同步生成、参考图视频生成等功能引发热议,但音效同步可能带来音色不可控性 [4][5] - 视频大模型行业尚处早期阶段,需在基础表达、稳定性、可控性达到临界点后才能诞生更多实用型产品 [5]
从“求关注”到“被推荐”,如何让你的好内容不被埋没? | 红杉汇内参
红杉汇· 2025-06-24 13:08
平台推荐机制变革 - 短视频平台"为你推荐"信息流逐渐取代传统"粉丝关注"模式,显著延长用户停留时间 [4] - 社交媒体普遍转向算法推荐,用户动态浏览行为中基于关注的内容占比大幅下降 [4][5] - 创作者面临核心挑战:算法分发下仅有限粉丝能触达,需适应短平快内容需求以获取流量 [5] 内容创作策略转型 - 长期主义成为关键,创作者需平衡个人风格与平台策略,坚持热爱驱动的创作方向 [7] - 初期应通过多维度试错定位受众偏好,实现从碎片化内容到深度叙事的用户留存 [9] - 需避免数据焦虑与理想主义两极分化,通过专业+真实的内容建立信任关系 [10] 用户关系深度运营 - 社区建设应聚焦质量而非规模,通过线下活动/UGC共创筛选高价值核心用户 [11] - 团队扩张需谨慎,某案例显示10人团队虽降本40%但决策效率下降60%,最终优化为3人核心+外包模式 [12] AI技术应用实践 - 用户对纯AI内容信任度仅38%,人机协作成为主流(AI处理效率环节+真人关键节点介入) [14] - 创作者需强化故事内核而非执行能力,AI工具可提升50%以上内容产出效率但依赖精准指令 [14][15] - 书籍创作案例显示:AI需结合创作者知识体系才能突破深度与连贯性瓶颈 [15] 行业趋势观察 - 平台算法导致创作者从"拥有粉丝"变为"租赁流量",商业变现模式发生结构性变化 [2][5] - 内容价值评估标准转变:转发/收藏等行为数据成为用户"价值投票"的重要指标 [9]
北斗智影内容创作者大会在江北新区举办
新华日报· 2025-06-23 06:59
行业动态 - 江北新区以数字经济为引擎构建"政策+技术+金融"三位一体赋能体系 包括亿元级产业基金到位 年度最高300万元专项奖补 跨境数据算力枢纽和区块链版权保护工作站等支持措施 [1] - 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已构建从"剧本孵化"到"出海发行"的全链条生态闭环 成为文化出海标杆载体 [1] - 北斗智影主办"AI超级个体时代内容创作者大会" 线上线下逾万名创作者及产业伙伴参与 [1] 公司产品 - 北斗智影发布重磅AI产品七星Agent 旨在赋能短剧推广智能创作全链路流程 [2] - 七星Agent集成多模态理解能力 通过内容理解大模型实现对视频 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精准分析 具备人脸识别 情感分型 特征提取与融合等功能 [2] - 七星Agent的"一键托管"AI智能体协同功能覆盖从创意构思到内容发布全流程 全链路创作效率提升20倍以上 [2] 政策支持 - 江北新区提供"政策咨询+落地代办+市场拓展+融资对接"全链条管家式服务 [1] - 江苏省网络视听协会驻场指导 新区宣传统战部专项统筹 视听产业专班全周期响应 [1]
可灵AI全球用户共创短片亮相多国(AI创作新风潮)
人民日报· 2025-06-12 21:31
全球AI共创短片展映 - 快手可灵AI汇聚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作者参与创作全球首支用户共创AI短片 [1] - 短片在中国上海、香港以及日本东京、加拿大多伦多、法国巴黎的世界知名地标展映 [1] - 从发起征集到落地展映仅花费1个多月时间 [2] 公司业务发展 - 可灵AI上线一年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 [2]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超过1.5亿元 [2] - 视频生成模型占据全球约30%用户份额 [2] - 最新推出的可灵2.1模型以更高性价比满足用户需求 [2] 行业影响 - 推动影视、广告、游戏等行业探索"人+AI"共创模式 [2] - 联合李少红、贾樟柯等导演推出中国首个AIGC电影共创计划 [2] - 投入千万元资金打造"可灵AI NextGen新影像创投计划" [2] 创作者反馈 - 日本创作者表示AI开创了不受出身或背景限制的新时代 [2] - 创作者作品涵盖热血漫画、东方水墨禅意、未来幻想等多种风格 [2]
生态环境文化周启动,多项活动见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30 03:25
活动概况 - 第十二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于5月30日上午启幕,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主线为"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美丽北京",活动将持续至6月7日 [1] - 活动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包含13项生态文化主题宣传和公益环保实践活动 [1] - 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一届,累计推出活动百余项,受众近千万,成为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市民参与的重要平台 [3] 活动亮点 - 开幕式任命阿龙和邵天帅为新任生态环境公益大使,阿龙将利用媒体影响力带动市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邵天帅将通过昆曲艺术展现北京生态环境变化 [3][5] - 活动围绕"两山成果展示、生态文化传承、相约全民参与"三个方面,展示北京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果 [5] - 创新推出"实景拍摄+AI创作"互动模式,市民可拍摄美景并通过AI工具创作,参与我AI美丽北京话题互动,有机会赢取纪念品 [7] 特色活动 - 通过线上直播形式走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探访绿色生态魅力和发展成果,如密云水库的保水护水故事 [5] - 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将带领中小学生了解大运河的辉煌历史及其生态智慧 [5] - 6月5日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将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举行,包括主题报告、圆桌对话和湿地公园漫步体验 [7]
售价7600元报告出现“煤炭来自击杀骷髅”?网站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08:31
报告内容失误 - 报告内容摘要中出现游戏《Minecraft》中煤炭的描述,包括"击杀凋灵骷髅获得1-3个煤炭"等不相关表述 [1] - 报告原价10800元人民币,优惠价7600元人民币,英文版4500美元 [5] - 网站客服承认内容失误,已修改BUG并更正名词解释部分 [5] 报告创作争议 - 客服否认报告由AI创作,称上传时间为2022年9月,早于AI普及期 [7] - 网站所有报告由从业20多年的老研究人员带领团队完成,但承认局部文字使用AI [7] - 数据部分强调由人工处理,AI无法生成 [7] 内容来源争议 - 网友质疑报告内容抄袭百度百科中《Minecraft》煤炭词条 [8] - 百度百科词条显示"击杀凋灵骷髅有1/3概率获得1个煤炭",与报告中"获得1-3个"表述存在差异 [8] 公司背景 - 观知海内信息网由上海观知海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成立于2021年9月,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9] - 公司自称目标为中国领先产业咨询公司,服务涵盖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数十行业 [9] - 2023年报显示公司参保人数为0人 [9]
百万年薪系列010:从游戏小编到知名IP副总裁,35+的她如今在头部AI公司跨界造梦
36氪· 2025-05-06 01:33
行业红利与职业发展 - 百万年薪背后存在地区、行业、导师、职业、个人天赋等多维度红利加持 [1] -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2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9.5% 头部游戏公司享受互联网发展红利 [9][10] - 网络媒体时代红利使创作者获得即时互动反馈 与传统媒体形成差异化优势 [15] - AI技术浪潮带来新机遇 早期参与者通过比赛积累技术经验并拓展行业人脉 [27] 公司业务发展路径 - 某IP团队从动画制作扩展至设计、产品孵化、游戏和展览等多领域发展 实现商业化突破 [16] - 联名卡牌产品成为关键转折点 带动新业务线组建 团队规模扩大十倍 [17] - 2014-2016年独立孵化IP衍生品 包括玩具产品线和线下展览 强化品牌价值 [18] - 2019年被收购后进入集团化运营阶段 管理模式更趋正规化 [19] 技术转型与创新 - AI视频生成技术已接近电影特效水平 成为内容创作新方向 [3] - 非技术背景团队通过"行业审美+工程能力"差异化优势 在AI竞赛中获奖 [24] - 互动影视头部企业布局"AI+游戏"赛道 技术跨界应用成趋势 [25] - AI动画实验室作品获电影节最佳影片 技术艺术融合受认可 [26] 市场趋势观察 - 互联网公司更替明显 AI企业正逐步占据传统互联网公司办公区域 [31] - 文化行业从业者需平衡专业化深耕与多领域视野的协同发展 [18] - 数字IP衍生开发成为重要变现渠道 包括卡牌、展览等多元形态 [17][18] 职业选择方法论 - 优先尝试兴趣领域 早期游戏视频创作成为进入行业敲门砖 [4][5] - 跨界选择需结合技术趋势与个人积累 如文化从业者转型AI视频创作 [23][27] - 长期职业发展需平衡管理职责与一线创作的关系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