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内卷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丨订单需要“火”,而不是放在“火上烤”
新华财经· 2025-07-16 12:23
外卖平台补贴行为分析 - 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指出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近期发起"0元购""满18减18"等极端补贴行为,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行业生态严重失衡 [1] - 平台补贴造成"顾客享优惠,平台赚吆喝,商家出大头"的现象,商家反映存在扣除各种费用后实际后台显示金额为负的订单 [1] - 平台通过"补贴换量"是市场行为,属于平台抽佣的再分配方式,但不应将成本转嫁给商家甚至是骑手 [2] 行业影响 - 平台恶性竞争导致餐饮企业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依赖堂食的实体店遭遇严重冲击 [2] - 外卖行业订单超过单日2亿单,对于拉动全社会各种资源要素的流通具有正向价值,但过度补贴无法带来整体繁荣,扰乱了餐饮市场的正常秩序 [3] - 顾客习惯低于成本价用餐可能导致有品质的餐厅退出,最终危及产品安全和行业信誉 [4] 专家观点与监管 - 电商战略分析师认为平台过度补贴使整个行业被裹挟,监管有必要介入 [3] - 速途研究院院长认为应通过监管手段让行业回归相对有序、理性的发展 [3]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曾在5月份约谈主要平台企业,要求"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3] 行业发展建议 - 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多赢共赢,平台方应追求"多一些良性竞争,少一些恶性'内卷'",协同实体经济一同发展 [5] - 平台不应把追求短期目标放在首位,而应与实体经济共同把"盘子做大" [5]
罗马仕中层爆出猛料:5位老板携巨款跑路马来西亚,已全部失联
36氪· 2025-07-14 11:39
公司治理与所有权结构 - 公司核心管理层五人据称在事发后失联并前往马来西亚[1] - 公司股权由雷桂斌和雷灿伙各持有50% 构成典型的家族企业结构[3] - 法人代表在雷杏容和雷社杏之间多次变更 监事为雷燕玲[3]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务模式 - 创始人雷桂斌2000年成立公司从事笔记本电池代工 2012年创立罗马仕品牌转型移动电源[5] - 凭借低价策略和线上渠道 连续11年蝉联天猫3C类目销量冠军[5] - 巅峰时期年出货量超过5000万台 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5] 产品质量问题与危机起源 - 长期使用低价电芯导致品控缺失 2025年6月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召回49万台充电宝[5] - 产品问题源于几年前开发立项期 老板深度参与决策并以毛利为导向[8] - 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产能有限却提供超出实际产能数倍的电芯[11] 危机事件发展过程 - 暴雷始于上半年航班起火事件 监管部门排查发现严重安全隐患[12] - 安普瑞斯3C认证被暂停 波及安克、小米等企业[14] - 6月初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 各地机场随后禁止携带登机[14] 公司危机应对与资金状况 - 6月16日宣布召回49万台产品 但因安全隐患快递公司拒绝接手召回[18] - 危机处理中老板从未露面 由中层管理者和员工与外界沟通[18] - 公司账面资金断流 月销售额约2亿元但成本高昂导致现金不足[18] - 6月初向供应商结款数千万元后 因召回问题资金链彻底断裂[18] 消费者影响与行业反思 - 消费者退款排队达19万位 原定15-30工作日到账现无明确期限[18] - 充电宝行业平均利润率极低 部分企业为生存降低产品质量标准[20] - 罗马仕产品价格较同类品牌低20%-30% 但过度追求低价导致安全隐患[20] - 行业内卷造成市场秩序破坏 阻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24][25]
每经热评︱0元奶茶、爆单弃领……即时零售补贴盛宴,还能撑多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10:16
行业竞争态势 - 美团、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通过高额补贴争夺即时零售市场份额,推出"0元奶茶""16.18元小龙虾"等促销活动 [1] - 补贴战导致部分区域出现门店爆单现象,如厦门茶饮店出现过夜饮品被倒掉、南昌蜜雪冰城30杯奶茶无人认领等资源浪费案例 [1] - 拼多多、快手电商虽未直接参战,但其GMV已受到间接侵蚀,若加入竞争可能导致全行业内卷 [3] 骑手端影响 - 订单激增使骑手工作强度大幅提升,有饿了么骑手7月12日配送80单(需20小时连续工作),部分骑手单日配送量达100单 [1] - 长期高强度配送可能引发职业健康风险,但收入与劳动强度匹配度未明确 [1] 商家端影响 - 中小商家需分担补贴成本,可能出现"增量不增收"现象,奶茶等品类尤为明显 [2] - 订单集中涌入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风险,可能损害长期品牌形象和盈利能力 [2] - 补贴结束后商家面临订单回落压力,经营策略调整能力存疑 [2] 平台财务压力 - 阿里巴巴在相关业务投入已达约100亿元(摩根士丹利数据),且未来投入可能继续增加,导致短期盈利下滑 [2] - 补贴战对平台股价形成压力,可持续性存疑,用户忠诚度与市场份额增长效果待观察 [2] 行业生态风险 - 价格战可能挤压中小玩家生存空间,抑制行业创新动力 [3] - 当前模式以订单数据增长替代价值创造,偏离即时零售"便捷优质商品+高效触客+骑手合理回报"的核心价值 [3] 发展建议 - 平台应转向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而非单纯价格竞争 [3] - 需建立行业最低服务标准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加强商家和骑手权益保障 [3] - 健康商业逻辑应取代短期补贴刺激,构建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 [4]
商会会长刘英姿:纠治不公平竞争行为,支持汽车经销商行业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11 01:50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00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10%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69 9万辆和560 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5 2%和44% [3] - 1-5月汽车累计出口249万辆 同比增长7 9% 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5 5万辆 同比大幅增长64 6% [3] - 二季度汽车经销商经营压力增大 库存高企 价格倒挂 资金紧张等情况未缓解 [1] - 80%左右的主销车型价格倒挂比例达到20% [4] - 截至5月末行业总库存达345万辆 经销商库存达255万辆 [4] - 16个汽车品牌返利兑现周期达或超过90天 4个品牌长达180天 [4] - 经销商亏损面扩大趋势明显 [1][4] 政策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实施 为行业营造更公平规范的发展环境 [3] - 汽车经销商行业超过98%的市场主体为民营企业 [3] - 国家"两新"政策扩围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 [3] 行业问题 - 无序价格战导致行业内卷 经销商成为被动参与者和直接受害者 [4][5] - 消费者实地观望情绪增加 [4] - 豪车税征收范围 计税基数和征收方式存在争议 [5][6] - 零售环节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二手车交易环节征收豪车税不合理 [6] - 金融机构对汽车经销商企业存在停贷 压贷 抽贷 断贷现象 [6] 商会建议 - 学习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和《民营经济促进法》 呼吁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 [5] - 呼吁国家主管部门加大干预力度 淘汰落后产能 纠治不公平竞争行为 [5] - 建议汽车生产厂商坚持"以销定产" 不转嫁库存 缩短返利兑现账期至不超过30天 [5] - 建议税务部门明确豪车税征收细则 对过往差异性问题不追溯处罚 [6] - 呼吁金融机构优化贷款政策 放宽抵押物范围和抵押率 加大融资支持力度 [6] 商会行动 - 围绕融资问题 返利账期兑现 豪车税 二手车发展等问题进行8次专题汇报 [4] - 发布3份行业倡议 引起广泛共鸣和主流媒体深度报道 [4] - 组织"汽车行业媒体座谈会" 建立有利于行业发展的舆论环境 [4] - 开展"进企业解难题 总政策促发展"活动 邀请银行保险等企业共商发展 [4] - 建立商会数据中心供会员免费使用 组织多场行业交流活动 [4]
罗马仕溃败、安克失血,极致内卷后避不开的苦果|焦点分析
36氪· 2025-07-07 14:03
充电宝行业危机 - 移动电源行业经历巨震,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头部企业大规模召回缺陷产品,罗马仕已停工停产6个月[3][4] - 召回规模:罗马仕召回49万台,安克创新召回71.3万台[4] - 民航局新规导致充电宝被大量废弃,多家企业3C认证证书被暂停[4] 电芯问题分析 - 缺陷产品系因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未经批准变更原材料导致[10][11] - 安普瑞斯为国内充电宝领域软包电池第一大供应商,2023年锂电池产量突破1亿只[12][13] - 电芯问题具体原因:正极材料多次变更,疑似三元材料在快充下结晶[14][15] - 电芯成本占充电宝总成本50%以上[9]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移动电源市场规模预计135.9亿美元,2029年预计203.5亿美元,CAGR 8.4%[23] - 罗马仕"20000mAh 22.5W快充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跌至2024年69元[26] - 行业转向快充、外观、价格全面竞赛,但缺乏核心技术支撑[24][25] - 安克创新研发费用率8.5%,绿联4.9%,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品牌溢价[29] 供应链问题 - 头部锂电厂商优先服务新能源汽车、手机等大客户,移动电源企业合作门槛高[17][19] - 安克创新转向与ATL合作,ATL在手机锂电池领域市占率超40%[18] - 电芯安全生产成本高,管理要求严格,厂商间存在梯度性差异[17] 行业深层问题 - 充电宝行业已陷入极度内卷状态,性能要求推高材料极限[28] - 中国手机配件企业高达48万家,产品同质化严重[29] - 行业需要重视研发和技术创新,避免价格战导致的恶性循环[29]
前景广阔 竞争激烈 糖果玩具行业寻求规范化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7 01:08
市场概况 - 中国家庭儿童年均消费约为1.7-2.55万元,80%的家庭将30%-50%的支出用于儿童消费 [2] - 中国儿童糖果市场未来几年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 [2] - 2024年中国糖果玩具市场规模达48.18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40.88亿元增至339.6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5.89% [2] 产品特点 - 糖果玩具结合糖果的食用属性与玩具的娱乐属性,外观设计独特,色彩鲜艳,造型可爱 [2] - 盲盒式糖果玩具设计了趣味性和惊喜感的玩法 [2] - 音乐棒棒糖利用骨传导技术,将棒棒糖与音乐相结合,可单曲循环或切换8种音阶 [3] - 与热门动漫、影视IP联名的糖果玩具盲盒深受儿童和Z世代消费者喜爱,具有社交货币属性 [4] - 手工类糖果玩具提供DIY体验,如DIY巧克力棒玩具 [4] - 磁性魔方玩具糖、刮画便签糖、交通灯糖果等新品增添市场活力 [4] 行业挑战 - 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产品面世不到1个月便出现类似产品 [6] - 价格战加剧,同类产品竞相降价,利润空间被压缩 [6] - IP依赖问题突出,IP授权费用飙升但热度难以长期保持 [6] - 渠道碎片化,传统渠道销量下滑,新兴渠道蚕食市场份额 [7] 发展建议 - 建立行业标准,涵盖产品安全、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8] - 品牌应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打造差异化产品 [8] - 拓展量贩零食店、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 [9] - 加强合作共赢,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抵御市场风险 [9]
实探“风暴眼”中的罗马仕: 停工停产6个月 充电宝行业“大地震”
证券时报· 2025-07-06 18:08
充电宝行业风波核心事件 - 中国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及被召回品牌充电宝上飞机 多个品牌3C证书被撤销[1] - 罗马仕宣布自2025年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 首月按约定工资支付 次月起按深圳最低工资标准80%(2016元/月)支付生活费[1] - 罗马仕员工在停工前全员充当客服支援召回工作 但领导层未露面解释 员工对流程合规性提出质疑[5][6] 罗马仕公司现状 - 公司办公场所安保森严 周末无人办公 员工门禁权限已被取消[3][4] - 安排员工分时段领取个人物品后禁止再进入公司[2][4] - 6月初曾进行大规模裁员 6月中旬因召回事件暂停裁员[5] - 7月2日突然停止员工客服账号分流 7月3日官微否认倒闭传闻[5][6] 充电宝召回情况 - 罗马仕召回3款型号充电宝共计49万台 安克创新召回71万件基础款移动电源[7] - 召回原因为产品存在过热及燃烧隐患 与供应商私自变更电芯材料有关[7] - 供应商变更材料或与行业价格战导致降成本压力有关[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事件引发行业深度洗牌 劣质产品将逐步出清 推动高质量有序发展[7] - 安孚科技计划推出全固态充电宝 华宝新能探索固态电池应用[8] - 行业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安全性[8]
充电宝产业内卷“反噬”链主 挤压供应链旧模式不可持续
经济观察网· 2025-07-01 11:27
充电宝行业安全风险事件 - 近期充电宝行业安全风险事件持续发酵,涉及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多家企业,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 [1] - 罗马仕宣布召回三个型号约49万个移动电源,安克创新召回七个型号超71万个产品 [1]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或暂停多个品牌3C认证,包括罗马仕、安克创新、绿联、倍思等 [1] 质量问题根源分析 - 安克创新发现供应商部分批次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2] - 2016年移动电源产品质量监测显示102批次中有77批次存在问题,问题发现率高达75.5% [2] - 价格区间在0-150元的产品问题发现率为81.4%,151-200元为50%,200元以上为25% [2] 行业供应链问题 - 行业内卷严重导致供应商可能选择采购品质差的原材料以控制成本 [3] - 豪鹏科技电池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21.08%降至2024年18.23%,净利率从4.54%降至1.79% [3] - 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使用拆解回收电芯或质量较差电池,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3] 行业发展趋势 - 安克创新与宁德新能源达成战略合作,签署4500万片电芯采购协议 [2] - 行业需要摒弃低价低质恶性价格战,转向质量、创新和品牌提升的发展道路 [4] - 持续挤压供应商将导致品牌声誉受损和行业冲击,需实现健康发展 [4]
光伏玻璃环节商议减产缓解库存“爆仓”,头部企业去年利润已下滑六至七成
第一财经· 2025-07-01 11:05
光伏玻璃行业现状 - 光伏玻璃企业库存天数从往年20天以内上升至当前25天左右[1][4] - 头部企业福莱特和信义光能合计市占率超50%[4] - 福莱特2024年光伏玻璃库存量达6782.5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11%[5] 行业减产动态 - 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以应对供需矛盾[2] - 实际减产规模可能低于30%,已停产产能或延至四季度重启[4] - 6月起行业已启动减产,涉及福莱特、信义光能及部分二线企业[2][4] 供需与价格走势 - 组件产量下降导致需求走弱,新增窑炉加剧供应过剩[5] - 部分企业库存接近45天,面临爆仓风险[5] - 高库存下价格反弹预期温和,四季度或现阶段性修复[6] 企业财务表现 - 信义光能2024年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73.8%[7] - 福莱特2024年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下降63.52%[7] 行业自律行动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呼吁通过政府引导、行业自律和企业转型破除内卷[2] - 行业目标以"优质优价"替代低价竞争,维护市场秩序[2]
完善质检体系,守好充电宝安全底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3:06
充电宝行业监管新规 - 民航总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1] - 新规背景源于2024年多起充电宝锂电池机内起火事件[1] - 市场监管总局将于2024年8月1日正式实施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CCC认证管理[1] 行业发展背景 - 智能手机不可拆卸电池设计+高耗电应用普及催生充电宝需求[1] - 行业长期野蛮生长 2017年江苏省抽检显示75.5%移动电源存在质量问题[1] - 2018年国家首次发布《便携式数字设备用移动电源通用规范》[1] 行业安全事件 - 2024年多品牌因电芯原材料未经批准变更导致大规模召回[2] - 北京高校紧急禁用某品牌充电宝并触发连锁召回[2] - 涉事企业共用同一家存在安全隐患的电芯供应商[2] 行业竞争矛盾 - 生产端追求高容量/快充技术 但导致电流发热量增加引发安全风险[2] - 消费端价格敏感 电商平台100元以下产品占销量主导[3] - 优质电芯成本40-50元 价格战迫使供应链压降原材料成本[3] 价格与质量关系 - 2017年监测显示0-150元产品问题率81.4% 200元以上仅25%[4] - 同款快充充电宝价格从2021年129-149元降至2024年69元[4] - 电商价格竞争导致企业牺牲质量换取市场份额[4] 行业发展建议 - 需建立动态更新的行业标准应对大功率技术发展[4] - 应完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与监管机制防止"内卷"[4] - 需形成行业安全底线共识作为高质量发展基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