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焦点访谈|“十四五”能源答卷:“基本盘”更加稳固,“含绿量”不断提升
央视网· 2025-08-31 13:33
能源发展总体成就 - "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得突破性标志性开创性成就 主要指标如期完成 14亿多人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可靠能源保障 中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重要推动者[1] - 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幅达"十三五"五年的1.5倍 全国人均年生活用电量突破1000千瓦时比10年前翻一番 2024年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7] - 2024年全国发电量10万多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 能源自给率长期稳定在80%以上[7] 核电发展 -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 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 扛得住17级台风9级地震 项目建成后年输送清洁电量超180亿千瓦时[1][3] - "十四五"期间共核准建设46台核电机组装机5450万千瓦 运行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增长约30% 华龙一号作为核电机组发展主力堆型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3] 科技创新突破 - 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取得多项重大突破 包括陆上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 海上油气开发挺进"千米深海" 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超长风机叶片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5] 绿色能源转型 - 风光发电规模从5.3亿千瓦发展到16.8亿千瓦 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4年超过1亿千瓦 新增装机占全球一半以上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11]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非化石能源占比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11] - 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成规模达1.3亿千瓦 440余万块光伏板全勤打卡 是国家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9][11] 能源资源配置优化 - 特高压直流输电成为最成熟最经济最高效解决方案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绿电0.005秒可跨越上千公里[13] - "西电东送"满足东部地区40%用能需求 "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带动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坚实能源保障[15] 民生用能保障 - 深化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 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完成投资超8000亿元 农村电网平均供电可靠率超过99.9%[15]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电动汽车有2个充电桩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增长8倍以上 覆盖全国98%高速公路服务区 2024年基本实现县县全覆盖[16]
四方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 将高度关注AI技术发展动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3:17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20亿元,同比增长15.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12.41% [1] - 产品综合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 [1] 业务驱动因素 - 受益于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 [1] - 持续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并提升服务质量 [1] - 电网自动化产品收入稳步增长,电厂及工业自动化等产品收入增长显著 [1] 产品发展 - 一次装备产品规模持续扩大,二次设备产品在各应用领域规模稳步扩大 [1] - 一二次融合配电产品受益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自主可控、环保化技术替代趋势 [1] - 安全可控、环保型成套开关设备及新能源开关设备需求稳定增长 [1] 市场拓展 - 中标国家电网2025年首批次区域联合采购多个标包及南方电网2025年第一批次框架招标项目 [1] - 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的中标金额同比增加60%,在南方电网框架招标的中标金额同比增加15% [2] - 持续巩固两网市场并加快向行业用户及区域配网市场方向拓展 [1]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主站产品完成适用于园区级电网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控制功能,并在江苏、湖南、海南等多地部署应用 [1] - 在数据中心领域深度融合能源管理与数字技术,在西北、华北等区域形成规模化应用场景 [2] - 中标张家口察北阿里巴巴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宁夏中卫数据中心、新疆克拉玛依市碳和水冷数据中心等多个项目 [2] 新兴领域布局 - 自主研发的能碳管理平台构建"监测-分析-优化"闭环体系,实现能耗、安全、碳排全链条全面管理 [2] - 为河南龙源新能源公司项目提供"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备用柴发"等可调资源微电网集群运行解决方案 [2] - 紧密跟踪绿电直连以及直流配电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2] 未来战略方向 - 高度关注AI技术发展动态,为电源侧、电网侧、用电侧提供智能化、数字化、自主可控的系统解决方案 [3] - 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3] - 秉持"创新驱动、价值创造"理念,积极拥抱新技术并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 [3]
中国能源结构焕新: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跃至60%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05:19
能源供应与消费 - 能源消费增量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 [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 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 [2] - 终端用能电能比重达30%左右 能源投资年破万亿元 [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2] - 风电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连续突破1亿 2亿 3亿千瓦关口 [2] - 风光发电装机由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28% 占"十四五"新增电力装机80% [5] 绿色低碳转型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去年已达19.8% [3]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3]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绿电 [2] - "十四五"期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3] 电力市场建设 - 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完善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相适应的市场机制 [6] - 市场交易包含省内和省间交易 年度 月度和日内实时交易 以及电能量与辅助服务品种 [6] - 今年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 [6] 新能源消纳与利用 - 新能源消纳需要发电侧 电网 用户和储能多环节整体互动 [6] - 积极拓展非电利用途径 包括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及绿色甲醇 绿色航煤等延伸领域 [7] - 绿色甲醇碳减排成本为每吨二氧化碳100美元以上 可持续航油达200-300美元 [8] 未来目标与挑战 - "十五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预期达25% [4] - 完成2030年NDC目标需要"十五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23%以上 [4] - 企业需部署低成本减排技术 准备达峰后碳中和路径 [4]
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8-28 00:32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能源保障能力与韧性达到较高水平 成功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 - 国内自主保障能力强劲 "十四五"前4年能源消费增量9.8亿吨标准煤中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2] -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 形成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油气"全国一张网"加速构建[2]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4]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95%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3] - 上半年风光发电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2][3]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 终端用能中电能占比达30%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达1/3[4] - 全球超50%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4][5] - 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推动能源消费"含绿量"持续提升[2][4]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5] - 民营企业成为重要力量 超60%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和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为民营性质[6]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至23.8万亿千瓦时 实现翻倍增长[6] 能源市场化改革 - 电力市场化交易全面推行 除居民农业用电外全部实现市场化定价[6] - 建成多层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6] - 电力市场注册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 市场活力显著增强[6]
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下降60%和80%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3:30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共识 - 中国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共同制定更有雄心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并加强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交流协作以提升绿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1] - 与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科威特 阿联酋 丹麦 芬兰 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签署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协议为绿色能源合作提供行动指南[1] - 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上中外企业签约25个能源项目签约金额约400亿元展现绿色能源合作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1]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合作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氢能 储能 核电 智慧能源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并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合作[2] - 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发电 特高压输电 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2]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2]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 - 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提供可落地的中国方案[2] - 在东盟 中亚 中东 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稳步推动清洁能源 能源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电力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2] - 一大批惠民生的绿色能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成就一带一路能源务实合作新范式[2]
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3:30
国际合作规模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1] - 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上中外企业签约25个能源项目 [1] - 签约金额约400亿元人民币 [1] 协议与共识建设 - 与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国家签署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协议 [1] - 合作协议涵盖绿色转型和创新合作主题 [1] - 为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提供行动指南 [1] 技术输出与成本影响 - 推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 [1]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度电成本下降60% [1] - 近十年中国助力全球光伏度电成本下降80% [1] 区域项目落地 - 在东盟中亚中东拉美非洲推动清洁能源合作 [2] - 中东地区光伏产品建成沙漠能源绿洲 [2] - 基里巴斯光伏+直饮水智慧能源项目提供民生改善方案 [2]
新华社丨向“绿”向“新”,数说“十四五”能源发展新突破
国家能源局· 2025-08-27 02:06
能源供应与生产能力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五分之一 [5] - 国内能源消费增量90%以上来自国内供应 [5]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 增幅达122% [10] 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 - 构建全球最大最快可再生能源体系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6]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 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6] - 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 [6]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每5辆车配置2个充电桩 [6]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8] - 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 [9] 能源科技创新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7]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持续刷新世界纪录 [7] - 2024年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8] 电力市场改革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速推进 [8] - 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达97万家 是2020年的5倍 [10] - 绝大多数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为民营企业 [10]
我国能源工业投资呈现阶梯式增长 年度投资额连破3个万亿元关口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3:06
能源消费与投资增长 - "十四五"前四年能源消费增量达"十三五"五年增量1.5倍 [1] - 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超欧盟年度用电总量 [1] - 能源工业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大关 [1] - 累计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近10% [1]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6% [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超20% [1] 新兴能源产业发展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 五年增长近30倍 [2] - 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3600万吨 位列全球第一 [2] - 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占全球超50% [2] -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油气勘探等领域 [2] -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10倍 [3] - 全球超50%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 [3] 用电需求结构变化 - 2024年新能源整车制造用电量同比增长34.3% [2]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20.5% [2] - 2024年1-7月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超40% [2] - 车网互动应用试点推动电动车支持用电"削峰填谷" [3] - 绿证绿电交易促进新能源车主使用绿电 [3] 能源转型战略部署 - 推动绿电与算力深度融合 保障AI产业绿色电力需求 [3] - 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 确保能源消费增量主要由非化石能源满足 [3] - 目标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 [3] -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3]
中国能源结构焕新: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跃至60%左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2:53
能源供应与消费增长 - 能源消费增量在"十四五"前四年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 五年新增用电量预计超过欧盟年度用电量[2] - 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 能源生产总量折合50亿吨标准煤 占全球超五分之一[2] - 能源投资规模突破年万亿元水平 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位居世界领先地位[1] 可再生能源发展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 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2] - 风电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连续突破1亿千瓦 2亿千瓦和3亿千瓦关口 发展速度与力度前所未有[2] - 风光发电合计装机从2020年5.3亿千瓦增至2024年7月底16.8亿千瓦 年均增速达28% 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80%[6] 能源结构绿色转型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 去年已达19.8%[3] - 煤炭消费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终端用能电能比重达30%左右[1][3] - 全社会用电量中绿色电力占比达三分之一 即每3度电包含1度绿电[2]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在"十四五"期间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3] 电力系统与市场建设 -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重点推进风光稳增长 系统强韧性 市场大规模 用电灵活化 政策强支持五方面工作[6]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包含省内与省间交易 年度月度日内实时交易 以及电能量与调峰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品种[7] - 实现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 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与技术中立性[7] - 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 包括风光电制绿氢规模化应用 并向绿氢冶金 绿色合成氨 绿色甲醇 绿色航煤等领域延伸[7] 未来目标与技术挑战 - "十五五"期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设定为25%[4] - 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要求"十五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23%以上[4] - 绿色甲醇碳减排成本为每吨二氧化碳100美元以上 可持续航油成本达200-300美元每吨 远高于其他行业边际减排成本[8] - 需要加强可持续燃料技术研发与大规模示范 科学研判国内外市场需求与政策不确定性[8] 企业应对策略 - 用电企业需提升用能灵活性 主动与电网互动 在新能源出力高峰安排生产以降低用电成本[4] - 高排放企业需部署低成本减排技术 为碳达峰后迈向碳中和做准备[4] - 通过绿色消费 灵活用能和削峰填谷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4]
保障能源安全 促进能源转型——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新华网· 2025-08-26 11:14
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 能源消费量累计增长9.8亿吨标准煤,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2] - 电力负荷创新高,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迎峰度夏期间供应平稳有序 [2] - 建成4个区域电力应急基地,油气"全国一张网"和大电网资源配置系统提升应急支撑能力 [2]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超额完成"十四五"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风光发电增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3][4] - 终端用电中电能占比达30%,全社会用电量中绿电占比约1/3,新能源汽车占全球半数以上 [4] 可再生能源体系发展 - 新能源发电量增量占全国新增发电量近50%,推动非化石能源供应总量增长近50% [2] - 风电光伏成为转型主力军,上半年风光发电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3] - 光伏转换效率和海上风电单机容量刷新世界纪录,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0%以上 [5] 能源技术创新与储能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9500万千瓦,5年内增长近30倍 [5] - 95%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持续推进 [3] 能源市场化改革 - 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10.7万亿千瓦时增长至23.8万亿千瓦时,实现翻倍 [6] - 电力市场注册主体达97万家,为2020年的5倍,跨电网经营区实现常态化交易 [6] - 除居民农业用电外全面实现市场化定价,民营企业在光伏设备制造占比超60% [6]